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资本账户开放度测度的国际学术研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的由来

    资本账户开放,有的文献中也称为资本账户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化、放松资本管制等。资本账户与资本项目是对英文的不同翻译,基本可以通用。而开放和自由化两个概念有一定差异。大致地说,“资本账户开放”是指一国的资本账户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而“资本账户自由化”包括对外和对内开放两个部分,既包括外国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也包括本国投资者向外国投资。

    二、资本账户开放测度的国外文献:名义测度法

    (一)基于AREAER报告的名义测度法

    名义测度方法依据的法规文件包括资金的跨境自由流动和本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两个方面。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需要对各国有关的法规文件进行归纳整理,因此这类方法大多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发布的《汇率安排和汇兑限制年报》中关于各国资本账户开放情况的说明。

    (二)基于其他资料的名义测度法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AREAER资料之外,较为完整的资本账户管制法规信息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资本流动自由化法规》。OECD从1961年成立时起就定期发布CLCM,当时许多OECD成员国还处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也面临诸多的障碍。连续发布的CLCM为研究资本流动对OECD成员国的经济影响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对于其他国家也有借鉴意义。

    (三)简评

    从以上综述的度量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名义测度法文献中可知,绝大部分研究的基础资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发布的AREAER报告。这导致名义测度法的结论大体接近,其差异主要是由具体研究时采用的分类、赋值和加总方法导致的。名义测度法的主要优点是数据覆盖的长度和广度较大,指标简单易于解读,因此在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时被广泛使用。

    名义测度法的主要缺陷是在将法规表述转换成赋值数据时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由于名义测度法的上述不足,许多学者转而采用实际测度法计算资本账户的开放度,或者将名义和实际测度法两者结合起来。

    三、资本账户开放测度的国外文献:实际测度法

    政策规定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对资本账户的实际开放程度有很大的影响。类似的现象在商品贸易中同样存在,例如在承诺开放国内市场实行自由贸易的同时,一国政府仍然可以通过检验检疫、产品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对外国商品进行一定的限制。

    (一)宏观变量相关法

    1.国内储蓄与投资的相关性

    2.跨国消费的相关性

    (二)微观市场价格法

    1.利率平价法

    2.收益率关联法

    (三)规模法

    1.资本流动规模法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经常用一国的进出口规模与GDP的比值表示其贸易开放度。

    2.资本存量规模法

    LMF研究依据的是国际资本的存量数据,因而比Kraay的流量数据稳定一些。但是这类方法有个共同的缺陷。资本开放度的提高与资本流动量的相对规模并不是线性变化的。此外,汇率变化产生的估值效应会改变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市场价值,这并不说明资本管制的程度发生了变化。用资本流动规模法测算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准确性相对不高。

    3.其他资产规模法

    Edisonand Warnock使用一国股票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程度来度量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开放。他们利用标准普尔和国际金融公司每月发布的两个指标,一个是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总体市值IFCG,另一个是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股票市场市值IFCI。两者之比表示一国股票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度。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月度数据,缺点是股票市场只是国际资本流动的渠道之一,直接用它表示资本账户开放度不免以偏概全。

    (四)简评

    实际测度法将某些实际经济变量取值或相关性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状态下的理想值相比较,试图从两者的差异程度来测度资本账户开放的实际水平。这种做法含义直观,具有坚实的方法论基础,而且数据来源广、频率高,易于进行跨国的长时期比较。实际测度法的主要缺点:

    1.难以给出理想值的可靠估计;

    2.由于资本流动的类别很多,研究中选取的变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差异很大;

    3.所选取经济变量的取值或相关性常常受到资本账户管制以外的因素影响。

    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测度文献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引进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是有选择的,表现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开放较多,对外国证券投资和中国资本对外投资则有较多的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主要是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的贷款。90年代中国将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和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开始放松对外直接投资,不过数量仍然有限。在证券投资方面,2002年中国推出了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允许有限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境内的特定金融资产;2006年中国又推出了类似的合格境内投资者制度,但是总量都不大。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和中投公司等主权投资机构也在进行国外投资活动。在这种渐进式开放的策略下,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实际程度如何,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