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兰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梅兰芳取得的成就逐渐引起了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注意。谭鑫培是梨园的泰斗,一直以唱功精湛著称。随着梅兰芳的声名鹊起,他开始留意起了梅兰芳,并一直在找机会要与梅兰芳合作一次,以亲试其身手。于是,当在一次演出前他的搭档陈德霖因故而不能前来时,他便很刻意地点名梅兰芳顶替陈德霖。

    对于梅兰芳而言,他出道不久便能与谭鑫培这样的大师合作,实乃机会难得,他当然竭尽全力又小心翼翼。他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为他也知道谭老板的个性是常常会在台上让对手难堪的。事实也果然如此。那还是在合作演出《汾河湾》这出戏,其中一场戏的人物对话应该是:

    第一段薛:口内饥渴,可有香茶?拿来我用。

    柳:寒窑之内,哪里来的香茶,只有白滚水。

    薛:拿来我用。

    第二段薛:为丈夫的腹中饥饿,可有好菜好饭?拿来我用。

    柳:寒窑之内,哪里来的好菜好饭,只有鱼羹。

    薛:快快拿来我用。

    也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随兴所至,当梅兰芳所饰演的“柳迎春”念完“……只有白滚水”时,谭鑫培竟来了句“什么叫白滚水?”梅兰芳不由心中一惊,但他不动声色道:“白滚水就是白开水。”谭鑫培没想到梅兰芳反应这么快,也无话可说,自然回到“拿来我用”这句戏词。这显然不能满足谭老板的戏瘾,在接下来的第二段,当“柳迎春”念“寒窑之内,哪里来的好菜好饭”,谭鑫培抢白道:“你与我做一碗‘抄手’来。”这次,梅兰芳似乎是有了准备,脱口而问:“什么叫做‘抄手’呀?”谭鑫培转脸冲着台下观众指着梅兰芳不无嘲弄道:“真是乡下人,连‘抄手’都不懂。‘抄手’就是馄饨呀。”他以为梅兰芳必定大窘,却不曾料到梅兰芳接着他的话头,说“无有,只有鱼羹”,从而巧妙地将不着边际的谭鑫培又拉回到原来的戏词上。谭老先生从此对梅兰芳刮目相看,逢人便夸,给了梅兰芳莫大的鼓舞。

    有人说:梅兰芳蜚声剧坛,已经功成名就了。然而,他自己却不这样看,仅把现有成就当作继续拼搏的起点。这个起点便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发扬传统、锐意革新。

    他认为“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和时代而变化的”,自己不能故步自封,而要“走向新的道路寻求发展”。因此,他从1914年(21岁)起,至1921年(28岁),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新编剧目的创作上。

    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社会上的文化人士。诸如:作家、诗人李释戡;学者、剧作家齐如山;作家、书法家罗瘿公;教授姚茫父;理论家许姬传;画家齐白石;音乐理论家陈彦衡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人冯幼伟、吴震修、舒石父等。这些人士都喜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梅兰芳则从与这些人士的交往中学到许多知识。于是,他们便在艺术上结为挚友,进而形成一个以梅兰芳表演艺术为核心的自发性剧目创作集体,同心合力投入传统剧目整理和新编剧目的创作。

    这是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强力集团,专为梅兰芳生产舞台精品,旨在形成梅兰芳的特有剧目。这个集团的创作方式,在当时也显得比较进步,而且充满浓烈的民主气氛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用梅兰芳的话说,就是:

    我排新戏的步骤,向来先由几位爱好戏剧的外界朋友,随时留意把比较有点意义,可以编制剧本的材料收集好了。再由一位担任起草,分场打提纲,先大略地写了出来,然后大家再来共同商讨。有的对于掌握剧本的内容意识方面是素有心得的,有的对于音韵方面是擅长的,有的熟悉戏里的关子和穿插,能在新戏里善于采择老戏的优点,有的对于服装的设计,颜色的配合,道具的式样这几方面,都能够推陈出新,长于变化的;我们是用集体编制的方法来完成这一个试探性的工作的。我们那时在一个新剧本起草以后,讨论的情形,倒有点像现在的座谈会。在座的都可以发表意见,而且常常会很不客气地争辩起来,有时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是他们没有丝毫成见,都是为了想要找出一个较美的处理来搞好这出新的剧本。经过这样几次的修改,应该加的也添上了,应该减的也勾掉了。这才算是在我初次演出以前的一个暂时的定本。演出以后,陆续还要修改。同时我们也邀请许多位本界有经验的老前辈来参加讨论,得到他们不少宝贵的意见。

    8年间,梅兰芳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惊人地创作出近百个上演剧目;既有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又有新编历史戏,还有现实题材的时装戏。

    这批剧目的相继涌现,在很大程度上繁荣了京剧舞台,有的轰动一时,有的广泛流传。其中《宇宙锋》、《生死恨》、《抗金兵》、《洛神》、《西施》、《凤还巢》、《廉锦枫》、《贵妃醉酒》、《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太真外传》和《霸王别姬》等几十出剧目,都被共识为举世闻名的经典作品,至今仍由众多传人在国内外盛演不衰。

    梅兰芳在这批剧目的表演艺术上,具有多方面的独特创造,处处体现继往开来的划时代革新成就。

    音乐方面:在“西皮”、“二黄”等固有声腔的基础上,创造出新颖的“南梆子”腔调及其各种板式;乐队伴奏上,在固有的京胡、月琴两件主奏乐器中,增加了别开生面的京二胡等中、低音乐器。

    舞蹈方面:在传统程式的基础上,创造出花样翻新的剑舞、绸舞、袖舞、镰舞、盘舞、羽舞和拂尘舞等。

    化妆、服饰方面:遵循传统的美学品格,创造出别致的“古装头”发式和各种不见前例的衣、裙款式,被誉“新式古装”。

    布景、灯光方面:依据传统的写意性原则,增加了有助于歌舞气氛营造的象征性景片和变化性的色彩光效。

    凡此种种,全方位丰富了京剧的表现手段,大都被后人继承下来,促使古老的京剧面貌焕发着时代的新容。

    这种新的容貌,加上梅兰芳文武兼备的全能技术,使他的表演进入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不仅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而且又在这新容新貌的展示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由此产生叹为观止的醉人魅力。

    梅兰芳这时期的剧目创作和舞台表演的巨大成就,属于早期表演艺术的时代性升华,进而在戏曲艺苑独树一帜,从中体现他的独特风格,标志着梅派艺术的完美形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