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智慧书-老子的美德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原名李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成年后担任周守藏室之吏一职。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并为老子精深的学问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老子在周为官,潜心务学。后来看到周朝日趋衰弱,于是退隐山林。西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慕名求教,留下《道德经》上下篇。之后不知所终。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崇尚退隐无名之说,能够以朴素的辩证思想看待问题,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老子》成书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但应不晚于战国初期,传说由老子亲自撰写而成,只有少数语句出于后学增补。

    《老子》一书分上下篇,上篇以讲“道”开始,下篇以讲“德”开端,故又称《道德经》。全书以“道”为核心,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内容博大精深,对后世哲学、文学,乃至思想理念,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大公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永世长存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谋生,因此才能够永恒。所以说,圣人谦让退后反而能够领先,置自身于度外反而能够保全自己。因为无私奉献,所以他们能够成就自身。

    山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大公无私是衡量一个人的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为目中所见仅有的一点利益斤斤计较,甚至不惜争个头破血流;还有些人公事私办,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汉朝的苏章是陕西成阳人,他在汉安帝的时候任武原令,在汉顺帝的时候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并州刺史。

    有一年,苏章被派往冀州担任刺史,在上任的路上,他看见一个人在状告清河郡太守贾明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苏章很是惊讶,因为自己有一个好朋友就叫贾明,莫非是同名同姓?

    苏章和贾明曾经在一起读书,二人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又一起做了官。由于朝廷的分配,两个人各奔东西,渐渐失去了联系。

    经过苏章的暗查,这个被人状告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贾明正是自己的好友。贾明自从担任清河县的太守之后,便开始贪污受贿,胡作非为。

    苏章得知自己的好友贪赃枉法,十分气愤,但当贾明得知新来的冀州刺史是苏章时,却开怀大笑,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好友肯定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苏章上任的这天,贾明请他到自己家中吃饭,并对苏章说道:“别人的头上都只有一个青天,但是现在我的头上却有两个。”苏章回答道:“你我今天在酒桌上喝酒聊天,完全是出于私交,明日到了公堂之上则是公事了,所以明天我一定会公事公办,这两者是绝不能混为一谈的。”

    果然,到了第二天,苏章在公堂上把贾明的罪行历数了一遍,然后依法将自己昔日的好友罢免。

    原本以为会得到庇护的贾明听到判决后,顿时悔恨不已。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把公私混为一谈,其实,公是公,私是私,公私一定要分明。我们不能因为犯错误的是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就对他们的错误加以庇护,甚至帮他们逃避罪责,因为这样做绝不是在真正地帮助他们。

    当我们身边的人犯了错误后,我们所能选择的只有规劝他们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因为知错就改的人才会进步。

    春秋时期,晋平公问祁黄羊:“现在南阳县缺一个县长,依你的看法,让谁去比较合适呢?”祁黄羊听完,毫不迟疑地回答道:“依我看不如就叫解狐去,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我想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晋平公听完后非常惊讶,问道:“解狐不是与你有仇怨吗?你现在居然还推荐他!”

    祁黄羊说:“您现在只是问我谁能够胜任南阳县长,并没有问我和谁有仇啊!”

    晋平公听完之后大赞祁黄羊,认为他大公无私,不久便派解狐到南阳县上任去了。解狐到任后,为当地的百姓干了不少好事,百姓都赞颂他。

    没过多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如今朝堂之上急缺一个很好的法官,依你看谁能够胜任呢?”

    祁黄羊说:“祁午当之无愧。”

    晋平公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自己的儿子,难道就不怕别人在你背后说三道四吗?”

    祁黄羊说:“您只是问我谁能够胜任法官一职,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啊!”

    祁午上任之后,同样替百姓们干了许多好事,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爱戴。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两件事情,十分赞赏祁黄羊的行为。他说:“祁黄羊说得一点都没错!他推荐任何人都是以对方的才能为标准,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仇人或是自己的儿子就心存偏见,像祁黄羊这样的人,真算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事实上,大公无私并不只体现在为官或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客观情况为依据做出公正的评判,实事求是地对待各种问题,这都是大公无私的具体体现。

    谦虚谨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想要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追求”,适可而止,因为你所占有的金钱多了、地位高了,别人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的。人发达、富贵之后,往往会滋生骄傲自大、狂妄的心理,这样会给自己埋下“祸根”。因此,人一旦有所成就,就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谦虚谨慎,这是不变的真理。

    适可而止,谦虚谨慎,这是一种很有哲理内涵的人生智慧。老子强调知足,这是一个人对欲望追求的理智认识。老子认为,过多地占有,就会“尾大不掉”,只有适可而止,谦虚谨慎,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公元前354年,魏国的庞涓率兵攻打赵国,兵围邯郸。围城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邯郸岌岌可危,而魏军久攻不下,损失也不小。此时,齐国应赵国之请,让田忌挂帅,孙膑为军师,在孙膑的指挥下,齐军袭击了魏国的国都大梁救了赵国,并且在魏军回救的途中大败魏军,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桂陵之战”。

    十二年之后,魏国的元气逐渐恢复,再次发动战争,这一次,魏国进攻的目标是韩国。面对强大的魏国,韩国难以抵挡,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听取了孙膑的“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同韩、魏两国经过了几次激战之后,趁着魏国疲惫,再次让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营救韩国。在马陵,孙膑依然采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齐国再次全歼了魏国的所有军队,并将魏国太子俘获。马陵之战以齐国的大获全胜告终。

    但是,马陵之战后,战功赫赫的田忌遭到了齐国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则辞官归隐,一心研究军事理论,最终写成了著名的《孙膑兵法》。

    如日中天的田忌,虽然功成名就,却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春秋时期的范蠡。

    无锡太湖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叫蠡湖。那里有一个著名的蠡园。据说当年范蠡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就带着西施坐小船从这里向太湖漂流而去。他认为拥有的已经很多,该适可而止,放弃一些东西了。

    老子“适可而止、谦虚谨慎”的理论,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前曕性,以及对生存环境的睿智把握与预测。在中国古代,将领、大臣“功高盖主”,往往给皇帝及位高权重者带来威胁,于是“功成身退”似乎成了“功高盖主者”最明智的做法。后来,“功成身退”渐渐演变成人要懂得适时收敛、适可而止、谦虚谨慎的理论,告诫人们在有了一定地位、财富后,更要懂得谦让、低调行事。

    李斯为秦相时,“持而盈、揣而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后却以悲剧告终。在临刑之时,李斯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显示出他的无奈与追悔,而他所期盼的,却是普通人皆可做到的事情。

    老子认为,功业既成,引身退去,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就像自然中春华秋实冬凋零一样。其实,老子所说“持而盈、揣而锐”并不是真的要“引身而去,隐匿形迹”,而是有了大功劳后,不能居功自傲,不能摆“老资格”,不能“吃老本”,不能自我膨胀,不能太过张扬,不能飞扬拔扈。

    引申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即人应有“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当然,并不是“功成”一定要“身退”,而是越有成就越不能锋芒毕露,越有地位就越要谦虚谨慎,低调处事。人只有时刻牢记做人平和、不张扬,才能确保自己能够理智地面对生活,不被欲望蒙蔽住双眼,在生活和事业中稳中求胜。懂得内敛、谦虚低调的人,才是拥有成功的智慧与机会的人。

    宠辱不惊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宠”总是在你原有地位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得到的,得到提升时自然会惊喜;当遭受贬斥、地位降低时又会惊慌失措,这就是“宠辱若惊”的含义。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遭受大的灾祸,就在于我们存在自身的得失问题,如若达到忘我的程度,就无所谓灾难可言了。因此,人最高的境界是将自身融于天下,也可以将自身寄托于天下。总之,懂得了超越自我,以天下为本,这样就可以达到寄托于天下了。

    一个人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是很难的。很多人在自己无地位、无财富时会非常自卑,在得到他人或“贵人”扶持时又会在战战兢兢中有种受宠的感觉,甚至有骄傲自大的表现;有些人在受到侮辱或威胁,抑或磨难打击时,会一蹶不振,自认“倒霉”,整日自我哀怜。老子认为人生经历宠辱没什么,宠辱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磨难、运气一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平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宠辱,不为宠辱所左右、所控制,保有一颗平常心,视宠辱为平常事。

    唐太宗时期,有一个官员在负责运粮的时候,由于一时疏忽导致运粮之船沉没。年终评级时,宰相卢承庆给负责运送粮草的那位官员评定为“中下级”,但那位官员并没有因此感到不高兴。后来卢承庆考虑了诸多因素,认为贸然将那个官员级别评低似乎有失公允,于是便改成了“中中级”,但那个运粮官知道后也没有兴奋。卢承庆见状便赞扬他道:“宠辱不惊,实在是难得。”随即又把他的级别改成了“中上级”。

    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身为朝廷命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尽忠,至于官职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其实都不重要。

    卢承庆晚年病危的时候,把儿女们都叫到床前,对他们说道:“我死之后,丧事一定要从简。我现在穿的是什么衣服,我死后还穿什么衣服,不要给我买新的衣服了。另外,我的棺材外边也不需要设什么椁,更不用套好几层椁套,只用一层棺材就可以了。坟头也不要太高,只要别人能够看见我就行了。你们也不要乱写碑文,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功绩,你们不必吹嘘,只需在上边写上我的履历,以及我的生卒时间就行了。”说完之后,卢承庆便撒手西去。由此可见,卢承庆不仅为官清廉,更是淡泊名利。

    人在一生中,要经历许多起起伏伏,如果一味沉溺在今天甜明天苦之中,人生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旅行,终点是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人生路上的“风景”,是否经历了人生路上的风雨。所以,在人生路上行走的我们,不应该只顾着名利、地位,不停地去追逐;也不应该总陷在痛苦、磨难之中,垂头丧气,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诚然,人生一世,没有人不想留一个好名声,但是,如果整日沉溺于此,为此纠结不安,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很累。况且,“宠”与“辱”是相对的,有“宠”就有“辱”。所以,好好珍惜那些远比名利、权势更为重要的东西,做到得不喜、失不忧、辱不惧、功不狂、失败不沮丧,才是完满的人生。

    在当今社会,更需要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处世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不为“宠”所动,不为“辱”所累,不为“宠辱”所扰。

    接纳雅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踮起脚虽然站得高一些,但无法站得久;跨大步虽然走得快一些,但无法走得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虽然能增强自信,但并不是明智的表现;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的人,虽然显得有主见,但不能接纳雅言,易固步自封;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的人,虽然有自知之明,是谦逊的表现,但不能取得大的成就;而过分谨慎的人,缺乏判断力,虽然能防患未然,但事业上难以有提高。

    老子这么说,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看待自己,秉持坚实的基础,哪怕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人在面对“自我”的问题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在汉朝时,有一个叫夜郎的小国。这个国家的疆土和百姓都很少,即便如此,夜郎并非是最小的国家,在它的周围还有许多更小的国家。夜郎的国君由于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所以便认为他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

    有一次,夜郎国君和大臣在巡视国境时,突然问道:“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是最大的呢?”

    大臣们为了迎合国君的心意,便说:“当然是咱们夜郎国最大了!”

    国君听完了非常高兴,他们接着向前走。不一会儿,他们走到了一个山脚下,国君指着面前的小山问道:“世界上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峰吗?”大臣们回答道:“没有了,这座山就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条河边,国君又接着问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长的河吗?”大臣们接着回答道:“没有了,这条河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河!”

    山是最高的,河是最长的,国土是最广阔的,这位夜郎国君就更加自以为是,更不把周边的国家放在眼里了。

    后来,汉朝的使者去往夜郎国,来到了夜郎国后,夜郎国的国君十分高傲地问他:“你们的国家与我国相比,哪个更大呢?”

    对于夜郎国君的问题,汉朝使者哭笑不得。

    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由来。夜郎国君的狂妄出自无知,出自对外界事物的不了解,“夜郎自大”后被用来比喻无知而又狂妄自大的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都是凭借贫苦出身而后在“创业”的道路上谦虚谨慎、稳扎稳打,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的。同样,也有许多人,他们原本有着深厚的背景,并且手握雄兵,但终因狂妄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终一败涂地。

    楚汉之争便是最好的例子,当时项羽的实力远胜过刘邦,但是到最后却被刘邦逼得在乌江自刎。这一方面是因为刘邦自己谦虚谨慎、知人善任、有勇有谋;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项羽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使得他身边的许多谋士先后离他而去。项羽原本手握40万雄兵,是刘邦兵力的4倍,最终却落得自尽的下场,可见,狂妄自大会给人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也是一个因为听不进劝而吃了大亏的人。苻坚诛杀了暴君苻生,继承皇位,同时任用贤良,励精图治,打破种族界限,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治、经济的措施。

    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之后,符坚统一了中国北方,此时,只剩下东晋还没有被征服,苻坚统一全国的愿望更强烈了,决定出兵伐晋。

    大臣们纷纷向苻坚上书说:“现在讨伐东晋还不是时候,总的来说有三大困难:第一,从天上的星象来看,这个时候并不是讨伐东晋的最佳时机;第二,现在的东晋上下团结,如果贸然出兵的话,东晋必定会拼死抵抗,这会增大我们的损失;第三,在这之前我们的军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征战,不但将士们非常疲惫,百姓们也充满了厌战情绪。另外,鲜卑人和羌人的贵族刚被我们征服不久,并非真心地臣服于我们,倘若此时出兵,恐怕他们会联合起来造反,那样我们就很可能陷入困境。”

    对于大臣们的苦苦劝说,苻坚根本听不进去,在群臣的反对下,苻坚还是决定发兵东晋。

    公元383年七月,符坚率军从长安南下。东晋宰相谢安率军迎敌。谢安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东晋内部原有的矛盾很快得到缓和,并且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在前秦的军队还没有完全集结好的时候,东晋大军就与前秦的军队在淝水展开决战。

    交战时,苻坚急于求胜,丝毫不听手下部将的劝阻,在没有了解对方军队意图的时候就盲目进军,与东晋军队展开决战。结果,战斗刚一打响,前秦的军队便落入了东晋大军的圈套之中,导致前秦军队在淝水惨败。苻坚不仅损失了数员大将,自己也受了重伤,落荒而逃。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均出自这场战役。这场大战后,前秦一蹶不振,很快便土崩瓦解。

    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视下面,会觉得下面所有的一切都很渺小。一个人的成就也是这样,当你觉得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时,如果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甚至将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无限放大,这个时候的你就会忘了听取他人意见的作用,忘了采纳他人建议的价值。

    在生活中,人需要自信,然而过度的自信就等于自负,如果一个人变得自负,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正所谓“百密一疏”,即使你有着一颗最智慧的头脑,也一定会有出纰漏的时候,如果经常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愚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若想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不妨多听听别人怎么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一来,你的个人品格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别人的眼中,你也会变得更加完美。

    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了解别人的行为和心理的人,是具有洞察力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能战胜别人的人一定是有力量的人;而能战胜自己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人们经常用“自知之明”来比喻人是否“聪明”。的确,与人交往,有自知之明,就不会狂妄自大,就会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事物,有自知之明,就会做到不轻易下结论,慎重对待。

    春秋时期,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便对楚庄王说道:“大王您究竟为什么要讨伐越国?”

    楚庄王回答道:“现如今越国的政治非常混乱,军队的战斗力也很差,正是我们讨伐的大好时机。”

    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好比是自己的眼睛,我们用眼睛能够看到百米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我们眼睛上边的睫毛。大王曾经败给过秦国和晋国,我们已经丧失了足足几百里的土地,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士兵的战斗力本身已经非常弱了。而且,庄蹯在楚国境内当强盗四处为祸,我们的官吏直到今天也没能将他抓住,我们的政治不也同样混乱吗?所以说,我们国家跟越国一样,同样是政治不清明,战斗力疲弱。但是现在您却想讨伐越国,这说明大王的智慧与眼睛是一样的,只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

    楚庄王听完之后,觉得庄子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便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按照庄子的说法,评判一个人是否有智慧的关键,不是看这个人怎么去评价别人,而是要看他怎样评价自己。如果他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那么这个人才是真正地有智慧。所以,我们在评判他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看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历史上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多,齐国宰相邹忌就是其中一个。

    邹忌拥有非常美丽的容貌。有一天他在照镜子的时候,突然问妻子:“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说:“当然是您漂亮了,城北的徐公哪能跟您比啊!”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知名的美男子。邹忌虽然听到自己妻子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不自信,于是又问自己的妾:“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邹忌的妾说:“徐公跟您是没法比的,您比他漂亮多了!”

    第二天,有客人来到邹忌的家里,邹忌又问他道:“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邹忌的客人回答道:“徐公当然没有您漂亮了!”

    又过了一天,城北的徐公亲自来看邹忌,邹忌经过仔细审视,觉得自己不如徐公漂亮。这天晚上,邹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这件事,最后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她非常爱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因为她非常怕我;而我的客人赞美我,则是因为他有求于我,所以他们说的都不是实话。”

    第二天,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对齐威王说道:“臣跟城北的徐公相比不如徐公漂亮。但是,我的妻子喜欢我,我的小妾害怕我,而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当我问他们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说我更漂亮。现在咱们齐国的土地有1000多里,城池120座,大王身边的王后、王妃没有不喜爱大王的,大王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而全国的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所以,您一定时常受到别人的蒙蔽。”

    齐威王对邹忌的话十分赞同,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各地大小官员及所有的百姓,凡是能够当着我的面指出我的过错的,便能得到头等奖赏;凡是上书规劝我的,便能得到二等奖赏;凡是能够在公开场合评论我的过错的,便能得到三等奖赏。”

    命令下达不久,许多大臣都纷纷进言,而官员的门口和院子里则变成了闹市,百姓们纷纷给齐威王提意见。几个月之后,提意见的人渐渐少了,只是偶尔有人进行劝谏。过了一年,就算是有人想劝谏,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等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到齐国来朝拜。

    邹忌之所以会在第二天把这件事告诉齐威王,关键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徐公漂亮,所以,他绝不贪图虚名,更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赞美而失去自我。

    一个君王,如果有自知之明,就能够及时听进别人的意见,这样,他所治理的国家才能够变得繁荣富强。同样,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都不知道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是稀里糊涂的,因为无知所导致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因而,我们在做出任何选择之前,一定要先冷静地思考一下。

    另外,当你身边的人对你进行赞美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能因为对方的赞美之辞就失去了自知之明。

    始终如一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就是因为不能始终如一,倘若能做到善始善终,做事情就不会失败了。

    道家思想虽然崇尚无为,但是同样推崇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功败垂成”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老子。之所以会有功败垂成的现象,说白了,就是因为恒心与毅力不够坚定,在紧要关头退缩,不能坚持到底。所以,我们应该时常勉励自己做事要有恒心,就算到了最严峻的时刻也不要轻易低头、后退,一定要咬牙挺住。俗话说得好: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1644年,李自成率领部队攻下北京。然而在这之后,他便开始吃喝玩乐,把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满洲人抛在了脑后。甚至还霸占了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将他在北京的亲属杀光。

    为了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两路大军的协同作战之下,李自成的部队很快失去了战斗力,北京城就这样被攻陷了,李自成也战死在九宫山,由他一手建立的大顺政权在历史上犹如天上的流星一般瞬间消逝!

    在日常生活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从主观上来说,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骄傲了,放松了警惕,变得一味贪图享乐,而不去继续艰苦奋斗,或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不能始终如一,等等。所以说,黎明之前的黑暗往往是最残酷的,也是最困难的时期,是前进路上不断出现阻碍而自己快要精疲力尽的时期,历史上、现实中,许多人在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的这一时期倒下去,留下无尽遗憾。

    王安石著名的散文《游褒禅山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时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要想看到更好的风光,就要登上更高的山峰,而山峰越高,就越难攀爬。走得越深,游客就越少,风光却越美。王安石的这篇散文告诉我们:要想办成一件事情,首先就要有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随波逐流;还要具备一定的力量、才能等等;如果力量不够,或不具备冒险精神,那最后也是办不成事情的;同时,还需要有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目标。

    所以,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具备决心、干劲和毅力,缺少其中一样,往往就会功败垂成。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矮地方,因而更加接近于“道”。

    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物体。人们常见滴水穿石,水表面上看来很柔弱,实则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李白曾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慨叹,叹水流浩大,威力无比,波涛汹涌,激浊扬清。人心也要如水,于淡泊中明志,于宁静中致远,进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传说孔子拜会老子时,老子手指黄河,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学水的品德?”

    孔子问:“水有什么品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16年老子回到了家乡。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去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礼”说的就是上面的故事。

    水在老子眼中属于随遇而安、自由随性之物。无论山间路旁、沼泽碱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露珠,它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水的这种精神,启发我们即使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心中坦荡。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教导人们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杯中是水杯之形,在碗盆中是碗盆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应像水一样,随机应变,随遇而安。

    积微成著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简单容易的事开始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人都是从小事、易事中做起,从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一个对小事、易事不以为然的人,或马虎对之,或潦草待之,或敷衍应之,都是做不成大事的。在生活中,人们大多属于普通人,大部分日子里,都在做一些小事、平凡的事。但许多人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屑做具体的事,看不起小事,不屑于细事、凡事,孰不知能把小事、细事、凡事、琐事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陈蕃住的院内脏乱不堪,便对他说:“你何不打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后来,陈蕃改过,终成一番事业。

    从易处、小处、细处、琐事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这既是脚踏实地做事的方法,也是成功做大事的必经之路。

    在古代,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筑起了一道长堤。一天,有一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会不会影响长堤呢?于是,他回村去报告,途中遇见儿子,儿子不以为然。这一晚,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蚁窝开始渗透,继而喷射,瞬间冲破长堤,吞没了村庄、田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的错误,导致了100%的失败。

    任何大事都是由很多小的事情组成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把大事分解开来,从细微的事入手,做事就会容易许多。遇到困难时,将容易解决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个个击破,事也就容易解决了。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后,召集上年纪的人,问他们老百姓需要解决的事情。老百姓们说:“我们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老板姓们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巫祝一同分掉那剩下的钱。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巫祝就四处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适合做河伯的媳妇。巫祝马上下聘礼娶去,给那女子洗澡,做新的丝绸花衣,并为她在河边盖好供其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然后,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让这个女子坐在床铺上,把它浮到河上。起初床铺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巫祝替河伯把她们娶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走了。也因为这个缘故,县里百姓越来越少,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

    西门豹问为什么非要给河伯娶妻,老百姓们说:“不给河伯取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老百姓淹死。”西门豹说:“行,请你们转告三老、巫祝,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到那时,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那天,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都会集在此,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有很多。那个巫祝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岁了。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衣服,站在巫祝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那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说完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老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巫婆为什么去了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去了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了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站着等了很久。父老、廷掾等在旁边看得胆战心惊。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没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父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跪在地上叩头,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一片死灰。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你们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回家去吧。”

    从此,邺县再没人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召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当百姓开渠感到有些厌烦劳累时,西门豹说:“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料百年以后子孙会想起我们今天的辛苦。”

    西门豹由于治邺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为其祭祀。

    西门豹采用的就是老子指出的“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个个击破”的方法。当他治理民心时,先打击迷信;当他发展农业时,先兴修水利;农业上去了,地方富足了,百姓也就安康了。

    无论什么时候,只有从最小的事情着手,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事中有无数细节,只有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最终才能达到成功。

    有这么一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拒绝浮躁,拒绝“大概”“差不多”“应该”“可以”之类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小细节,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坚持不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老子的这些话揭示了生活中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远的路,只要一步步去走,就一定可以到达终点;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点点去克服,就一定可以解决。

    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具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这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住在山下的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由于被这两座大山阻隔,他每次出门都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另一边去。

    一天,愚公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也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走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家人讨论后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里和更北一点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一家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坚持不懈,直到换季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此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明智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孩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便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成功没有秘诀,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坚持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坚持难,是因为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司马光小时候是个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后来,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能够早早起床,他每天睡觉前都喝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反而尿了床。后来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就会惊醒。从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写出了《资治通鉴》这样的传世之作。

    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为了写这本书,他先是在家乡附近调查,后来到了湖南、广州、江西、江苏和安徽等地调查。凡是盛产草药的深山老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旅途中,他还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药农、樵夫、猎手、矿工、渔民求教。经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他靠的是什么?是坚持。要是他在受刑后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再坚持,那么我们现在就不会看到这本巨著,也不会吸收到他的思想精华了。

    坚持不懈是一种毅力。王献之写黑十八缸水,终成一代书法名家;苏武饱受十九年的匈奴之苦,成为史册中的传奇人物;徐霞客不畏跋山涉水的艰辛,终成著名的地理学家。

    人生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在于你取得了多大成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坚持不懈,并把坚持奋斗中的失败当作经验,敢于屡败屡战,拥有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勇气,直至成功。成功需要什么?成功需要的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