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真水无香梅兰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在走红的二人转演员中,艺名中多带有“小”字,小沈阳,孙小宝,王小宝,王小利,关小飞,于小飞,路小波,蒋小东,听起来透着那么一股谦和平实,似乎与观众拉近了距离;但咂摸久了,却总觉得这近乎邻家小子的诨名,有些单调乏味、底气不足,现出卑微讨好之色。这倒不能过分苛求于人,毕竟他们大多生活在民风纯朴的乡间,读书甚少,演出时又想让观众一下子记住自己,便一水起了这样俚俗平庸的名字。

    从艺名便可见其地域的文化浸润和书墨流脉。江南的山水的绵软秀糯和世代书香流韵布袭,注定昆曲词雅曲媚,就连艺人的名字都相当讲究。昆曲戏班仙霓社“传”字辈的艺人,按行当不同,生行名中带斜玉旁,恰似玉树临风;旦行名中带草字头,喻之香草美人;净行名中用金字旁,有如黄钟大吕、铁板琵琶般清正激越;丑行和副行名中用水字旁,因念白多要能口若悬河。京剧演员的艺名也雅致得很,四大名旦之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其名散着清朗隽秀,其人其艺同样透着书卷之气和儒雅之风。

    闲说艺名,其中亦隐寓着一种格致,即人格和戏品:人格指自身的品质、操守及待人处世的原则,戏品指深蕴于表演中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历练。这些虽是无形的,却又是可感可知的。锣鼓铿锵,檀板轻敲,迤逦的水袖一径甩去,便见出了台上艺人的修为几何。京剧泰斗王瑶卿认为“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各称一绝,梅的“样”即指他的扮相端庄典雅,“意态由来画不成”。梅兰芳台下种牵牛花、养金鱼、放鸽子、练形体,据说他演《太真外传》时,男人女人都被撩拨得魂不守舍,一时被人唤作“梅郎”,名动天下。梅兰芳交往文人雅士,师从王梦白、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等名家习字学画。有书墨打底,台上的他襟袖飘韵,眉目生情,分寸拿捏恰好,情致温厚蕴藉,就像他演出时身后绣满梅花的帘幕,清雅纯净,真水无香,一派大象无形,散出的都是儒家中庸之风和古典文化之韵。

    旧时代的艺人坚守的原则就是“要美,要尊严”,电影《梅兰芳》中,老伶人十三燕溘然长逝时说:“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将来要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这两句话影响了梅兰芳的一生。他做戏独立从容,做人清白完美,他处世随和圆融,对人温和谦恭,“没有一点乖戾气”,即使对晚辈也会轻轻欠身,面带笑容。在票界,有人登台请教他,他必说“错不了”;演出后再问,则必说“不容易”。在伶界,每到旧历年,他都要亲自组织义演,演出所得尽数分发贫苦同行。1935年,他去苏联时拒绝途经伪满土地。抗日期间,他蓄须歇演以明志。抗美援朝时,他去前线唱《贵妃醉酒》慰问战士,听到罗盛教的故事时还直掉眼泪。可以说,梅兰芳做到了人格和戏品的完美统一,行里行外为之折服。

    也有人格与戏品严重分家的特例。明代的阮大铖初入东林党,后投靠奸臣魏忠贤,阉党事败后,退居南京裤裆巷,自养家班,意欲重归东林,清兵攻陷南京时,他出奔浙江,后降清,随清军攻仙霞关,倒石上而死。其为人反复,人格低下,为士君子所唾弃。但就戏而论,亲撰的《燕子笺》“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文人张岱看阮家班演出时,也不由叹其不落窠臼,字字出色,寻味不尽。因其人格的缺陷,也累及其戏流传不广。同是文人,清初的孔尚任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反映南明覆灭史实,痛斥阮大铖的无耻行径和卑劣人格。此剧一出,引起明朝故臣遗老的亡国之痛,康熙颇为不满,将其罢职回家。孔尚任拂袖而去,“我是白头著书郎,被谗不辩如聋哑”,清高如此,让人击节称叹。而《桃花扇》不仅在当时被广为传播、频频上演,至今仍是戏剧舞台经典剧目。于此,阮大铖与孔尚任之人格戏品泾渭分明、高下自见。

    作家章诒和在论京剧名家马连良时说:“艺人就是这样于不经意间把生活的艺术积淀为文化的蕴涵,并联系着自己的生命热情、情感体验和心理支撑。这时,人的生活琐屑就不再属于吃喝玩乐,而是有了特殊价值的审美的、精神的内容。”二人转演员来自民间,能吃苦,爱琢磨,勤学苦练,人人有一手绝活;却又仅仅沉于世俗享乐,并未从简单的一饭一茶中体味出情致,使之表演过于生活化,常流于平庸肤浅、潦草无趣甚至低俗不堪,引起观众的不满。这正是二人转演员的“死穴”,如何化解?只有妙手点开,才能脱尽江湖戾气和乡野霸道,真正地步入“大匠之门”。

    而“妙手”就是中国文化精神。想当年,不仅是梅兰芳,许多艺人都自觉提高文化修养,艺人和文人亦师亦友,蔚为风尚。荀慧生下死功夫学文化,《红楼梦》从头到尾抄了三遍;他拜师吴昌硕学画,每演《丹青引》,必在台上当场挥墨,四句唱词落地,画也作毕,博得满堂喝彩,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如今,优雅昆曲失宠、贵族京剧尴尬,二人转笑傲群芳,却全然没有理由去鄙薄和轻视这“百戏之祖”和“国粹”,古老的剧种中蕴含着传统的气质、风格、情调和韵味,是需要用心去理解和品味的。

    只有钟情痴迷进去,才能探到人性和生命的深处,丝丝入扣,妙入情理,为观众所喜爱,为后世所流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