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扇,打开是一帧风情;折上是一柄蕴藉。

    扇,被女子的纤指拈起,亦被男子的温掌握住。女子以扇遮面,掩住的是娇羞和心跳;男子执扇凝神,衬出的是儒雅与气度。

    扇,绢制的,纸做的,不论材质如何,不论画面怎样,只有在女人和男人的手中翻转,才会演绎出万种风情,流泻出千般蕴藉。

    昨天的扇就静静地躺在眼前,曾经花红柳绿的扇面早已淡了颜色,一扑扇,抖下的是一地古旧风尘。扇已残旧,谁还会记得这里藏着一个婉约而凄美的故事?

    古时闺中女子大多居绣房,难得走出深院。于是,手中的扇子和她们相依为伴,成了她们传示女儿情思的道具。拈在她们手中的扇,一般都是由柔软的丝绸制成,仿佛女子细密轻柔的心,所以又将这扇称作纨扇。纨扇,精巧俏丽,扇上风光旖旎,蝶飞,雀鸣,莺啼,燕舞,草惊,花笑,像一阙阙小令,挂在扇上,在春深似水时,纤纤素手轻摇,便摇落下一串串思念和向往,诗意又朦胧。

    夏,正午时分,蝉在树上喋喋不休地絮叨,树叶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小姐香汗浸额,一身燥热。便轻动莲步,移至廊下,摇起纨扇,风携清凉,将暑气和乱绪一点点地熨压下去。夜晚,月光清白,疏影横斜,萤火扑朔,流成一条条断断续续的弧线,小姐在花间树下循着这微光,用手中的扇子扑打着,袖襟间便兜进一股风,钻在怀里,痒痒地,小姐不禁笑出声来。一阵的嬉戏,她有些疲累,于是,退回阶前,斜倚在一榻竹床上,以手支颐,目光遥遥地望向渺渺夜空,她寻找着牛郎和织女星,心下忖度:还有几日是七夕节呢?

    旧时女子的心思就是这般的微妙,凝在那小小的物什上,一柄纨扇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可能就是女人的一生。

    拂去扇上的浮尘,也许还会看到闪烁的流光,那是古时女子不经意留下的。那一天,风和日丽,或许是在花园,或许是在灯市,偶然地遇上一个书生,俊逸儒雅,风起时腰间冠上的丝带飘动,撩起了小姐的心。她忙将纨扇遮在面颊上,掩住一脸的绯红和怦跳的心。又忍不住好奇和新鲜,眼波流转,自扇上偷偷地望去,书生的影像就嵌在了心底,而那扇上的一瞥,也印在了书生的记忆里。在后来的日子,就衍生了一段美丽的佳话。只因一扇,便注定了半生的情缘。

    女人的扇,一开一折间就散落出一地心事。如遇痴情男子,他也许会将这心事收拾起来,在无人的夜晚拿出细细品咂,然后牵着女人的目光,续一段美好姻缘。而大多情况,男人只是把女人当作了一柄扇,玩弄于股掌间,只待秋风乍起,便扬手一掷,弃之不顾,任其湮没在尘土中。因为一开始,男人就把女人看成是纸上风景,眉山眼水,只不过涟漪泛起黛烟生时才会瞄上几眼罢。

    女人曾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跌一撞,却露出女儿的几分娇态和天真;曾经用扇掩饰羞怯,偶一回眸,又将思春的情状从扇上流泻出去。扇,是女人的装饰,也是女人的心事。没有了扇,女人就缺少了韵致,红尘就缺少了故事。

    在舞台上,扇子仍在翻转,红红绿绿,直把人看得眼花缭乱;棋手掌中,也还握着一把纸扇,对奕时开阖散出智者的优雅和气度;炎炎夏季,在乡间和街巷闾里,可以见到有人挥扇消暑纳凉。但是,却很少再看到女人纨扇在手了,而形影不离的已是各种形状的手袋了。

    手袋是现代女人不可缺少的装饰,成为女人如影随形的伙伴。每个女人都有着一个或几个手袋,配合四季的服装变换着。皮质的精良,绢制的古典;黑色的庄重,红色的热烈;方形的大气,圆形的雅致。材质多样、颜色繁复、形状各异的手袋展示着不同的风采,将女人衬托得婀娜多姿。女人的袋中裹着自己私密的东西,比如:纸巾、唇膏、手机、电话簿等,她们随时都能从袋里取出所需的东西,在任何场合也不会让自己感到尴尬。袋内风光无限,是一柄扇子所不能涵蕴的。

    其实,手袋又何尝不是现代女人的一柄扇呢?只不过形式变了,内涵亦有所不同了。旧时女子的扇,遮住的是娇羞的红颜,掩饰的是慌乱的心跳,轻挥间携来的风,意在清凉那颗因渴望爱情而躁动的心;现代女人的手袋,装的是一个自由的心境,提的是一兜美好的希望。扇,穿过古老的风尘,衍化成今天女人身边的手袋。和扇一样,手袋映射着女人的心情,映衬着女人的美丽,女人或手揽,或肩挎,着一身光鲜时装在街上迤逦而过,引来了不知多少钦羡的目光。这时,女人眼里就少了流转的波光,却多了几分自信,添了一种坚定。因为现代的女人比起旧时女子要幸运得多,她们可以走出家门上街购物、和朋友聊天、参加各种聚会,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工作,有了一份独立和尊严,而这也是那个尘封年代的女子曾经期盼过的。

    女人在行走,行走的女人是一道风景,手袋就成了风景中的亮点。它不仅是女人的凭依,也是女人的象征,将扇的风情挥洒得愈发的浓烈,又给扇绘上别样山水,新鲜,亦引人注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