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小中见大的管理智慧-无疵不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人指着几十盆的青松盆景,要别人辨认出哪些是真松、哪些是假松。有个人很快辨出了真假。旁人问其原因,他说:“这很简单,只要细看枝叶,凡有小虫眼的,一定是真松。”这就叫“无疵不真”。辨物如此,识人也一样。

    唐朝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木匠连自己的床坏了都没有能力修好,却自称能建造房子,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工地上看到这个木匠,发号施令,操持若定,有条不紊。见状,柳宗元大为惊叹。

    对于这个木匠,应当如何看待呢?如果只看到他因修不了床就弃而不用,那无疑是埋没了这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事有主流支流,人有小节大节,知主流才能知大势,识大节才能识大体。

    人无完人,所以说不宜苛求。古人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考察、选拔人才时,应当不拘一格,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就将其忽略,甚至打入“冷宫”。如果刘邦因陈平欺兄盗嫂、收受小贿而弃之不用,那他的汉氏江山在历史上的年限可能就要大大的缩水或易手他人了。

    事有主流支流,人有小节大节,知主流才能知大势,识大节才能识大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