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经过吸收和改进之后,日本人就将企业主与雇佣者的利益统一起来:
首先是企业主对生产者实行终身或长期雇佣制,消除了雇佣者的失业危机,而且日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企业主认为以“炒鱿鱼”这种方式来威胁员工,不如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忧患意识,更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与创造力。因此,不惜花费重金把每个人都培训成多职能的人才。
对雇佣者不断地进行培训和轮换岗位是日本企业的特色,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再以“年功序列制”来保证每个员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企业人才不断地实现向上流动。企业不仅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更成为每个员工社会生活的中心,是每个成员“人格形成”和“精神修养”的地方。马斯洛提出的人的5个层次的需要,在企业中都可以得到满足。
因此,企业文化已将日本企业变成了劳资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和社会生活共同体,人际之间不存在防不胜防的不公平竞争和暗箱操作,成功地把一个企业变成大家庭,使员工对家和国的忠诚变成对企业的忠诚。
这种企业文化形象地将企业化为一个家族,家族的兴衰关系到每个成员,所以每个成员都会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兴盛而战。
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忧患意识,更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与创造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