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张謇瞬间特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生纱厂办成后的心情

    至江宁,新宁(指刘坤一——引者)拱手称庆。(张)对之曰:“棉好,地也;机转,天也;人无与焉。”(刘)曰:“是皆君之功。”(张)曰:“事赖众举,一人何功。”(刘)曰:“苦则君所受。”(张)曰:“苦乃自取,孰怨。”(刘)曰:“但成,折本亦无妨。(张)对曰:“成便无折本可言。”(刘)曰:“愿闻所持之主意。”(张)曰:“无他,时时存心成之心,时时作可败之计。”(刘)曰:“可败何计?”(张)对曰:“先后五年生计,赖书院月俸百金,未支厂一钱;全厂上下内外数十人,除洋工师外,一切俸给食用开支,未满万金耳。”新宁俯肯拊掌,嗟叹久之。

    反对袁世凯称帝

    张謇初任熊希龄内阁农商总长职务时,与这个“第一流内阁”的其他阁员一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然而,经过不长的时间,他们就发现情况不妙。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就下令迫缴国会中国民党议员的证书,使国会因达不到法定人数而自动休会。时值张謇到任不久(他10月6日至京)。如果说为了统一和秩序袁世凯刚上台就策划暗杀政敌,随意撤换内阁还情有可原的话,一当上正式大总统宝座,就下令解散国民党,最终解散国会,张謇等追求民主政治的阁员就感到不寒而栗了。

    袁世凯对国会开刀,首当其冲的是进步党。当国民党在国会占据优势时,国会成为限制袁世凯权利膨胀的制衡机构,并为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提供立法保障。当时进步党及其舆论工具拼命攻击国会,指责国民党议员实行“暴民专政”云云。“二次革命”中,国民党议员内部激烈分化,许多人被袁世凯收买,在国会的势力已全面崩溃。此后,进步党左右了国会,他们转而成为国会维护者,企图通过国会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其中,也确有民主共和理想追求者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与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行径作有理有节的合法斗争。

    11月4日,进步党人得知袁世凯下令取消国民党170余名“从乱”议员资格后,感到覆巢之灾即将来临。梁启超与张謇连续几天紧急磋商保存国会的对策。11月7日,张謇、梁启超一道谒见袁世凯,提出“维持国会”的建议,请总统府电令各省立即送候补议员到京,以补足国会开会法定人数。但是,他们不明白,袁世凯要建立专制独裁统治,岂能容忍任何立法、代议机关存在?他取消国民党只是第一步,他接着便要取消进步党,解散国会,最终铲除民主共和体制。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又使用借刀杀人手法,利用北洋将领和各省都督的武力威胁和强硬声明,正式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下令停止地方议会。梁启超等苦苦追求半生的议会制度,被袁世凯一纸命令就冰消瓦解了。更令这些名流难堪的是,熊希龄组阁时原规定为责任内阁,而袁世凯擅自所发各种摧毁国会、取缔共和制度的不合法理的命令,竟迫使享有维新志士盛名的熊希龄具署。

    尽管进步党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不能使袁世凯这个铁了心的独裁者心慈手软。他要除掉这个“第一流人才内阁”,将全部权力抓到自己手中。他利用熊希龄的手解散了国会后,马上又授意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利用财政问题围逼这个内阁,又指使湖南、安徽都督对熊希龄进行肆意攻击。在内外夹击下,熊希龄被迫于1914年2月10日辞去内阁总理职务。同时辞职的还有司法部长梁启超、教育部长汪大燮。

    奇怪的是,向来厌于政坛风涛的张謇,这次却没有随同熊希龄辞职。袁世凯在批准熊希龄等辞呈的同时,曾派杨士琦询问张謇是否与总理“同进退”,张謇当即答复:“就职之日,即当众宣布,余本无仕宦之志,此来不为总理,不为总统,为自己志愿。志愿为何?即欲本平昔所读之书,与向来究讨之事,试效于政事。志愿能达则达,不能达即止,不因人也。”张謇这番话十分坦诚,他不是政客,他对做无用之官从不感兴趣。他只想振兴经济,发展实业、教育。他就任农商总长不过数月许多事情才刚刚着手,特别是他梦想多年的导淮工程,现已提上议事日程。2月初,他刚同美国公使签订了治淮借款和约,他若辞职,这项借款也就中止了。袁世凯见他心事在此,落得做个顺水人情,将原设导淮总局改为全国水利局,由张謇兼任总裁。善始善终,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是张謇的处事原则,因此他暂未辞职。

    但是,张謇对袁世凯从独裁到称帝的发展趋势,并非毫无觉察,更不是听之任之。2月17日,在熊希龄辞职5天后,张謇写信劝告袁世凯,警告他说:“解散国会,改总统制,祀天用衮冕”等等行径已在国内外引起许多“帝制复活”的流言;而“近日宁、沪乱谣之多,京、津车栈之暗杀,白狼之糜烂光州数县”,又证明“内患”极可忧虑。他希望袁世凯像苏东坡所告诫的那样:“操网而临渊,自命为不取鱼,不如释网而人自明也。”张謇早已认定,民主共和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他之所以扶持袁世凯,是因为袁世凯精明强悍,能使中国走向统一、稳定,建立起已使东西方列强走上富强之路的民主共和制度。他不相信精通时事、追求维新时髦的袁世凯会愚蠢到去恢复业已被人们抛进历史垃圾堆的封建制度。但是,他又深知袁世凯其人野心勃勃,贪得无厌,怕他利令智昏,轻举妄动,干出复辟做皇帝的丑恶勾当来。

    事情的变化证实了张謇的担心,袁世凯果然迫不及待地要黄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从1914年5月1日开始,他撤消国务院,改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将一系列管制恢复到清朝体制,帝制的丑剧已是呼之欲出了。张謇深知大局无可挽回,他不愿意成为袁世凯的臣民。因此,这年10月,他借“勘视淮灾”为名,再次请假南下;11月,他正式递上辞呈,没有得到袁世凯批准。1915年春,袁世凯与日本谈判,签订“二十一条”,彻底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以换取日本对袁世凯称帝的支持。张謇对此怒不可遏,再次具呈请假。袁世凯怕他妨碍“联日”外交,乐得批准他的长假,任命亲日分子周自齐署理农商总长。1915年夏,筹安会闹得乌烟瘴气,他再具呈辞职,袁世凯这次批准他辞去农商总长职务。6月6日,张謇曾给总统府机要秘书张一麐写信表明自己对中日交涉的关注,他直陈坦言:

    顷见报载中日交涉已启,南满将如香港,为永远租界。中外土地利害关系,辟为公共市场,利多害少;永远租界,则利少害多。今所定者,不知何属,究以永远租界论,又不知所指之区域四至何在?租期又是几年?遥度现势,似北满受逼之形尚不在近。然亦有扎硬寨打死仗之决心。且非用社会名义不可,而又非得政府毅力主持一切为之后盾不可,非仅不掣肘所能济事也。

    这封信表达了张謇反对对日退让,主张对日交涉要“扎硬寨打死仗”的强硬外交政策。张謇的书生气,不免为袁世凯窃笑。

    同年7月,因张謇尚未辞去全国水利局总裁职务曾一度入京。当时,袁世凯称帝之呼声甚嚣尘上,刘师培等吹鼓手甚至想拉张謇进入筹安会。饱经政海风涛的张謇,眼见这场复辟闹剧要引发一场举国一致的反袁风暴,他断然拒绝与筹安会“六君子”同上贼船。8月14日,筹安会公布发起宣言。两天以后,张謇再次请假,南下以后,正式辞去全国水利局总裁及参政职务,彻底斩断与袁世凯的一切联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