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刀傲九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与佛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小刀等人在武周山麓,仰观一座座雕凿于山壁上的洞窟,啧啧称奇,感叹古人这惊天的大手笔。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

    第三窟最大的石窟,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

    第四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

    第五窟,位于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近二十米,是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十余米。塔柱下面有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三十三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一路走,一路看,一尊尊佛像宝相庄严,刻画在窟壁上的壁画栩栩如生,让人望而心生敬畏。

    王小刀细细端详每一尊佛像,在每尊佛像面前都要驻足许久,虽然没有入定,但全部身心都在聆听佛法,与佛交谈。

    整个云岗石窟大大小小五千多尊佛像,王小刀与每一尊都交流过,整整一天,王小刀都在与佛言说,将这些年来自己心中的不解疑惑统统抛给了佛祖,佛祖始终拈指微笑,看着这个质朴少年。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难道一个杀人狂魔一旦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了吗?

    佛曰:非也,非也。放下屠刀,只是劝他不要妄造杀孽,不要行恶。所谓成佛,只是告诉他,你放下屠刀,才有可能成佛,放下屠刀是成佛的第一步。

    佛说,普渡众生。又说佛法无边,只渡有缘人。这到底是渡还是不渡?

    佛曰:自然是渡。正所谓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也是要讲条件的,只有那些真正心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人,才有可能成佛,至于那些嘴上一套,行事一套的人,那些整天念着阿弥陀佛,却行不义之事的人,是成不了佛的,但佛祖也不会放下他们不管,还是会劝他们行善积德,争取早日成佛。

    佛祖,对待那些手持屠刀却又不听劝说的恶徒该当如何?

    佛曰:可杀。

    佛祖,不是说不可杀生吗?

    佛曰:不可杀生是让众生善待生命,世间万物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自然应该善待生命,其他生灵的生命,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利去剥夺。但是,那些行恶而不思悔改的人,佛门也容不得他们,不然,佛门怎么会有怒目金刚,菩萨一怒呢?

    回到客栈,已是日薄西山,月上柳梢头。

    一宿无话,王小刀盘膝而坐,脑海中回荡着佛祖的话音,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东方泛白,红日跃出山头,将黑夜驱散。

    一行人出了平城,向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出发。

    恒山由两座山峰组成,一为主峰天峰岭,天峰岭上有北岳庙,是历代帝王臣民祭祀之地。另一峰为翠屏山,位于主峰西侧,山上青草如茵,山势如刀劈而开天门,秀似翠屏,故名翠屏山。山的东壁半腰上有天下奇观——悬空寺。

    从平城出发,一路向东,走了没多长时间,来到位于翠屏山的悬空寺。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道家教义,空出自佛门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都像悬挂在悬崖之上。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悬空寺虽然悬挂在悬崖之上,但却也是五脏俱全,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远望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一行人游罢悬空寺,只剩下一片啧啧称奇,赞叹不已,深感古人之奇思妙想,鬼斧神工。

    转过翠屏山,来到天峰岭下,仰望天峰岭,倍感天地之奇伟,人类之渺小。

    王小刀让巴特尔在山下看着马车,保护茉儿,自己带着燕晓声和龙宝三人拾阶而上,登临北岳恒山天峰岭。

    天峰岭石阶曲折盘旋,石阶两侧是悬崖峭壁,走了一个多时辰,众人终于登上天峰岭。天峰岭上有庙,有观。庙是北岳庙,占据天峰岭左侧,规模宏大,观是北岳观,占据天峰岭右侧,只有一个小小的院落,正殿矮小毫不起眼。

    王小刀左看看,右看看,最终决定先去北岳庙里看看。

    庙门大开,庙内一片寂静,空气中弥漫着香火气味,燕晓声进了庙门,负责接待的知客僧急忙从耳房里出来,迎上来问道:“几位施主,可是要上香?”

    燕晓声道:“是,我们特意来拜佛的。”

    知客僧急忙让开路,双手合十道:“快,里面请。”

    王小刀等人进了北岳庙,阔大的院子里松柏绿意盎然,地上一尘不染,知客僧引着众人直接进了大殿,大殿外面看着很普通,但跨进殿门却是别有天地。一进大殿,正面是三尊佛像,分别是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佛像前的供桌上摆着瓜果点心,檀香袅袅,烛火常明。

    王小刀等人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参拜行礼,起身后王小刀道:“师父,咱们庙里香火很旺盛啊。”

    知客僧道:“佛法光大,自然有无数香客前来参拜,香火自然旺盛些。”

    王小刀道:“庙内可有佛经?”

    “有的。”

    “可以看看吗?”

    知客僧面露难色,支吾着道:“这恐怕不行。”

    王小刀拿出自己的法牒递过去道:“这个可以吗?”

    知客僧接过王小刀的法牒,打开一看,大吃一惊,急忙躬身施礼道:“原来是智远师叔,那当然可以,这边请。”

    王小刀还礼道:“请。”

    来到后院藏经阁,知客僧道:“师叔请稍等。”

    说着拿着法牒进了藏经阁,很快,知客僧从藏经阁里出来,身后跟着一个大和尚,和尚面色蜡黄,胡须灰白,两眼眯起,看着王小刀。

    知客僧道:“师兄,这位是我玄义师叔,负责看守藏经阁。”

    王小刀急忙上前行礼道:“在下智远,见过玄义师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