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意决定生意-嘴硬不如货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奔驰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汽车行业中百年不衰,靠的是坚持不懈地追求与积累的结果。尽管公司的年产量只位居世界汽车厂家的第13位,但利润却排在前5位,真正是以质优取胜的典范。奔驰公司的汽车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优质”的象征,虽然价格昂贵,却经常要预订一年后才能买到。

    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竞争中许多公司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破产倒闭,有的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无法生存和发展,而奔驰汽车始终“吉星高照”,兴旺发达,成为世界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浮动对生产和消费起着直接而又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如果没有物美这个前提,价廉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性能相同,质量相等时,价格低的商品才会在竞争中略胜一筹。

    我们知道,商品的质量总是与商品中的物化劳动成正比的,而高价格又是由物化劳动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来讲,质量高的商品所花的人工、物力相对多一些,因而价格更贵些,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就是以这个道理为依据的。当然,通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实现产品的薄利多销,那又是另当别论。

    奔驰汽车公司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完全靠的是质量。

    奔驰公司把质量视为生命,并作为首要目标。他们的一位新闻处负责人说:“我们的方针就是要追求高质量。”整个生产过程,从产品构想、设计、研制、试验、生产,直至推销、维修,质量第一贯彻始终。为了保证质量,公司建立一支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并建立严格的产品和部件检查制度。公司曾登一则广告,内容是:“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送您一万美金。”这一则广告说明了公司产品质量是别的公司无法比拟的。为了检验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公司设置了一套计算机控制设备,另外还建造了占地8.4公顷的实验场。

    奔驰车靠什么实现高质量?奔驰汽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称,实现高质量有两个基础:一是有一支技术熟练的职工队伍;二是对产品和零部件有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他们注重培训职工队伍,在国内就设有502个培训中心。受基本职业训练的年轻人经常保持在6000人左右,每年平均有3万人参加再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这家公司的检查制度是很严格的。如厂外提供的零部件,一箱里有一个不合格,就把这箱零部件全部退回。该厂生产的引擎要经过42道关卡检验,连油漆稍有划痕,都必须返工。同时还设有安全部,每年不惜用100辆崭新的汽车以时速35英里的速度冲撞坚固的混凝土厚墙,以检验前座的安全性能。由于奔驰公司采取了这些措施,使奔驰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高质量的形象,“奔驰”就等于优质,使世界各地的用户非常放心。

    货真价实、诚信无欺,更是中华传统商德的核心。早在周代就有不合规格标准的商品“不鬻于市”的文字记载。传到现在,被许多有远见卓识的商人继承和发展。如台湾的高清愿,他所经营的“统一企业”坚持的信条是“三好一公道”。三好是“质量好、服务好、信用好”,一公道是“价格公道”。这便是“货真价实”传统的新体现。

    “货真价实”是商业良心的表现。有道德的商人都恪守这样一条原则:价格的高低必须同货物的优劣成正比。即货优价高,货劣价低。顾客出高价,就得让顾客买到高级商品。反之则成为欺诈,便是昧了良心。这也就是商界常讲的“一文钱一文货”的道理。

    做人也要有真才实学,不能靠坑蒙拐骗来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依仗此法,短期可获取不义之财,但长期如此,恐怕到头来会作茧自缚。欺骗他人终究是欺骗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要自重,首先必须以真律己,方可以诚待人。行走江湖,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夸夸其谈,不足以取信他人。关键时刻,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瓷器活儿”才行。

    为人处世,立信为重。于人诚信首先自己要有自信,自信源于实力。当务之急,是如何培养自身实力,锻造某一方面甚至是几个方面的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于律己。货好,自然就有利可图,货差便无人光顾。生意不好,就难以为继,就有可能丢了饭碗。所以,货源好坏直接与商家生计挂钩。所以,懂得经营的商家会像对待自己生命一样对待所经营的商品。商品既然是商家的本钱,那么才干也等于个人立足的资本,对待才干、能力就必须以对待生命质量的标准来要求。

    处处严格要求,把质量关,在能力培养、素质锻造方面不能敷衍了事,如果有条件能够好好学习,安心修炼,那么就要把握机会,不能放纵自己,得过且过。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懂得付出才有回报。做生意也好,做人也好,都要踏踏实实,勤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步步为赢。不能存丝毫侥幸心理,不能有半点松懈情绪。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对自己前途负责,有责任心,才会赢得尊重,才会取信于人,扬名立足于芸芸众生。

    生意经:人有好坏,货有优劣,懂得经营的商家懂得像对待自己生命一样对待所经营的商品。经商的人若想出人头地,靠哗众取宠不如靠真才实学来提高身价。对身外之物要担其责,对待自我,更要负责。自己都不看重自己,就不要指望别人看重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