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做生意是门大学问,三年学徒学不完,读完哈佛MBA也学不完。皆因生意场上既有一进一出的赚与赔,也讲究一进一退的人情练达。只考虑一味地赚钱,说不准什么地方就触到谁埋下的地雷。尤其与同行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但是千万不要作对,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别挡了别人的财路。我们说暗借之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借力生财不遭同行之妒,实则借到同行开给你的生财通行证。
为了各自的利益,同行间互相妒忌,似乎也是常情。由妒忌到倾轧,竞争似乎成了同行间的常事,所谓“同行是冤家”的俗语,讲的正是这个理儿。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称臣,或者两败俱伤,“鹬蚌相争”而被第三方“渔翁得利”;或者一时难分胜负,双方维持现状,酝酿新的一轮竞争。这似乎是我们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被所有商家都能认可的市场规律。
那么,在这种循环中有没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条变通之路可走呢?有!这就是不断同行的饭碗,“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胡雪岩可说是此道的变通高手。
胡雪岩看到在太平天国兴起的形势下,各地纷纷招兵扩军,开办团练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威胁,特别是自上海失守后,人心惶惶,防务亟待加强,更是大办团练,扩充军队,有了兵就要有兵器,因而各地急需大批洋枪洋炮。胡雪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做军火生意。
胡雪岩凭借他雄厚的商业基础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很快便在军火生意上打开了门路,做了几笔大生意。
胡雪岩做军火生意有两个原则:
一是绝不损害政府的利益,比如有一次他要购买洋枪洋炮,但听说购买洋炮会损害政府炮局的利益时,他就毅然放弃。
二是绝不做损害同行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胡雪岩打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外商又运进了一批性能先进的军火。消息得到确认后,胡雪岩马上联系外商,凭借其老到的经验、高明的手腕,双方很快达成购买协议。
然而,正当胡雪岩春风得意之时,他听商界的朋友说,有人指责他做生意“不地道”。原来外商此前已把这批军火以低于胡雪岩出的价格,拟定卖给军火界的一位同行,只是在那位同行还没有付款取货时,就又被胡雪岩以较高的价格买走,使那位同行失去了几乎稳拿的赚钱机会。
胡雪岩听说这件事后,随即找来那位同行,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岩的影响,怕胡雪岩在以后的生意中与自己为难,所以就不好开列什么条件,只是推说这笔生意既然胡老板做成了就算了,只希望以后留碗饭给他们吃。
事情似乎到这一步就可以轻易地解决了,但胡雪岩却不然,他主动要求那位同行低价购入军火,然后再以自己与外商谈好的价格卖给他。这样,那位同行就吃个差价,而不需要出钱,更不用担什么风险。胡雪岩的做法不仅令那位同行甚为佩服,其他业界人士也非常敬佩。
如此协商一举三得,胡雪岩照样做成了这笔好买卖;没有得罪那位同行;博得了那位同行的好感,在业界声誉更高。
不抢人之美,是胡雪岩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胡雪岩不抢同行饭碗,并非回避竞争和冲突,而是舍去近利,保留交情,以和为贵,从而带来更长远、更巨大的商业利益。
所以,胡雪岩说:“官场、商场都一样!总而言之,‘同行相妒’。彼此能够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生意经:作为一个生意人,你肯定会有生意场上的对手,请试用一下这样的竞争法则:如果不能说服或打败你的对手,就和他们合作。这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竞争策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