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闵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闵公元年

    [原文]

    〔经〕元年春,王正月。

    齐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

    冬,齐仲孙来。

    [原文]

    〔传〕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夏六月,葬庄公,乱故,是以缓。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巳。”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巳,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①,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大子,其无晋乎。”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瘙棦之比?瘙棫。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②,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注释]

    ①因重固:依靠稳定坚固的国家。因,凭靠。②足居之:脚踏地。因震象征足。

    [译文]

    鲁闵公元年春季,《春秋》不记闵公即位,是由于鲁国发生内乱的原故。狄人攻打邢国。管仲对齐侯讲:“戎狄之人就像豺狼,贪得无厌。华夏诸国要亲近,彼此不能离弃。安逸恰似毒酒,不能贪婪。《诗经》上讲:‘难道自己不想回去,只是害怕竹简上的告急书。’简书告诉我们得同仇敌忾,患难与共。请您依从文书救援邢国。”于是齐国军队去救助邢国。

    夏六月,安葬庄公。因为内乱的缘故,故而延迟了。

    秋八月,闵公和齐侯在落姑结盟,请齐侯帮忙让季友回国。齐侯同意了;派人从陈国召回季友。闵公住在郎地等着他。《春秋》载:“季子来归,”是对季友的嘉奖。

    冬季,齐国的仲孙湫来鲁国探察内乱之祸难,《春秋》称他“仲孙”而不写名,也是褒奖他。仲孙回国后对齐侯讲:“不去掉庆父,鲁国的内乱不会停止。”齐侯说:“如何才能去掉他?”答复:“他制造内乱,必将自取灭亡。您等着瞧吧!”齐侯讲:“鲁国可取吗?”答复:“不行。鲁国根据周礼行事。周礼是立国的根本。我听说‘国家将要消亡,必先断了根本,此后枝叶才会枯死。’鲁国没有放弃周礼,就不可以动它。国君您应致力于消除鲁国内乱而且亲近它。亲近讲礼仪的国家,依赖政权稳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乱不可救的国家。这是成就霸业的方法呀。”晋国建立了两个军的部队。晋侯领导上军,太子申生领导下军。赵夙给晋驾车,毕万为车右。出兵灭了耿国、霍国跟魏国。班师回国后,在曲沃为太子建造了城墙,把耿国赐予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并封他们为大夫。士讲:“太子得不到君位了。把都城分给他,又给他卿的地位领导下军,先把他捧到了顶点,又如何能立为国君呢?不如逃离晋国,以免罪祸到来。做一个吴太伯似的人,不也行吗?至少还有个好名声,何必等着罪祸呢!俗话说:‘心里要是没有恶念,又何患无家可归?’天若保佑太子,身处何处都会获得晋国的!”卜偃说:“毕万的后代必会强盛。万,是个满数;魏,是高大之意。从此开始奖赏,说明上天在帮助他。天子统治百万之百姓,叫‘兆民’;诸侯统治万民之众,叫‘万民’;现在毕万拥有高大及满数,他一定会得到大众。”开始,毕万占筮在晋国做官的吉凶,遇到屯卦?瘙棦改为比卦?瘙棫。辛廖预测将:“吉利。屯卦表示坚固,比卦表示宜人。还有更大的吉利,他一定会繁衍昌盛。震变为土,车随着马,脚踏大地,兄长抚育他,母亲保护他,大家归属他。这六种卦象不可更改,便能招集百姓且根基稳固,能安抚民众、杀戮敌人,这是公侯的卦象。他本是公侯的子孙,一定会恢复到祖先开始的地位。”

    闵公二年

    [原文]

    〔经〕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夏五月乙酉,吉于庄公。

    秋八月辛酉,公薨。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公子庆父出奔莒。

    冬,齐高子来盟。

    十有二月,狄入卫。

    郑弃其师。

    [原文]

    〔传〕二年春,虢公败犬戎于渭。舟之桥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遂奔晋。

    夏,吉于庄公,速也。

    初,公傅夺卜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贼公于武闱。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

    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女,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①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请而葬之。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瘙棴之乾?瘙棤,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②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谏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③。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大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用之。且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不对而退。

    见大子,大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之,尨凉冬杀,金寒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尨,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奇无常,金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

    大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④周桓公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注释]

    ①孙:通“逊”,逃。②待:抵御。③冢子:即大子,太子。④谂(shěn):劝告。

    [译文]

    二年春天,虢公在渭水流入黄河处击败了犬戎。舟之侨说:“无德而受禄,这是祸害。祸害即将到来。”于是逃跑到了晋国。

    夏天,鲁国为庄公举办大祭,大祭的时间提前了。

    先前,闵公的保傅强行抢夺了卜的田地,闵公不加阻止。秋季八月二十四日,共仲让卜在武闱杀害闵公。季友带着僖公到了邾国。共仲逃往莒国后,才回国。立僖公为君。并用财物向莒国交换共仲,莒国人让共仲回去。共仲到了密地,让公子鱼前去请求免罪,没有获得允许。公子鱼哭着回去了,共仲远远听见哭声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啊!”就自缢而死。

    闵公是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儿子,故而齐国人立他为君。共仲跟哀姜私通,哀姜想立他为君。闵公被杀时,哀姜事先清楚,因此逃到了邾国。后来齐国人从邾国抓回哀姜,在夷地杀死她。把尸首交还鲁国,僖公请求齐国同意后将哀姜安葬。

    季友即将出生时,桓公让卜楚丘的父亲替他占卜。他说:“这是男孩,他名叫友,以后位置在您之上。能成为鲁国大臣,公室的辅弼。要是季氏灭亡,鲁国便不能昌盛。”又占筮,获得大有卦变成乾卦,他说:“这孩子将来尊贵就像父亲,受人敬重就像国君。”等到生下来,真的在手掌上有一个“友”字花纹,于是便以“友”起名。

    冬季十二月,狄人征讨卫国。卫懿公一向爱好鹤,他养的鹤甚至乘坐大夫以上才乘坐的轩车。即将与狄人作战时,国都接受甲胄的人们都讲:“让鹤去作战吧,鹤享有禄位,我们哪里可以作战呢?”懿公把佩玉赐予石祁子,把箭赐予宁庄子,让他们驻守,说:“你们用这个帮助国家,如何有利如何做。”把绣衣给了夫人,说:“你听这两个人的!”此后由渠孔驾车,子伯做车右,黄夷做前卫,孔婴齐殿后,和狄人在荧泽交战,结果卫军大败,之后狄人灭亡了卫国。打仗时懿公不让去掉自己的旗帜,故而败得很惨。狄人囚禁了史官华龙滑跟礼孔,又继续追赶卫国人。这两个人讲:“我们是太史,掌握着国家的祭祀。要是不先回去,你们是得不到国都的。”狄人便先让他们回去。他们抵达国都后,告诉守城的人:“不要抵抗了。”便在夜里和国都的人一块逃走了。狄人进入卫都后,又追了上去,在黄河边上击败了卫国人。

    先前,卫惠公就位时还很年轻,齐国人让昭伯和宣姜通奸,昭伯不同意,齐国人便强迫他干。后来生了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跟许穆夫人。由于卫国灾祸太多,文公先到了齐国。等卫国打了败仗,宋桓公在黄河边上迎接击败的卫国人,夜里越过黄河。卫国的遗民男女老少有七百三十人,加上共地、滕地的民众共有五千人,立戴公做国君,寄住在曹邑。许穆夫人为此创作《载驰》一诗。齐桓公派公子无亏领着战车三百辆、甲士三千人守卫曹邑。并赠送戴公驾车的马匹,祭服五套,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头,还有做门户用的木材。赠送夫人用鱼皮装饰的车子跟上等锦锻三十匹。

    郑国人十分厌恶高克,让他领兵住在黄河边上,很长时间没有召他回去,最后军队溃散,士兵纷纷逃回,高克就逃到了陈国。郑国人为高克做了《清人》一诗。

    晋献公派太子申生攻击东山的皋落氏。里克劝止说:“太子是掌管宗庙祭祀、社稷大祭跟国君早晚饮食的人,故而称为冢子。国君出外太子便受命守护国家,要是有人守护国家太子就跟着国君前往。随君在外叫抚军,守护在内称监国,这是古代的制度。至于领兵作战,在战场上做出专断谋划,对军队发号施令等,就是国君跟正卿所应该考虑的,并非太子之事。领兵便要发布命令。太子领兵,要是凡事都要禀报便会失去威严,要是自行决断发布命令则又是不孝。故而国君的嫡子不能领兵作战。国君要是失去了任命官吏的准则,就算让太子率军也没有威严,何必这样做呢?并且我知道皋落氏正准备迎战。国君还是放弃让太子领兵为好!”献公讲:“我有这么多儿子,还不晓得将来要立谁为嗣君呢!”里克没有再说什么便退了下来。

    里克见到太子,太子说:“我或许要被废黜了吧!”里克答复:“国君让您在曲沃管理民众,又教您掌管军队熟悉军事,只是担忧您不能完成任务,为何会废您呢?并且您作为儿子,应该担心不孝,不应担心不能被立为嗣君,努力完善自己而不是谴责别人,便能免于灾祸。”

    太子领兵出征,献公让他穿上左右两色的衣服,佩带金玦。狐突驾车,先友做车右,梁余子养做罕夷驾车,先丹木做车右,羊舌大夫做军尉。先友说:“身穿国君衣服的一半,掌管着军事大权,看来成败在此一举了,您得努力啊!国君分出一半衣服给您并没有恶意,兵权在握又能够远离灾难,既然国君对您这样亲近,您又没有灾难,还担心什么呢?”狐突叹了口气说:“时令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份的标志;佩饰则是内心的旗帜。国君要是重视这件事,就应当在春夏时节发布命令,赐予衣服,其颜色应该纯正单一;想让人忠诚于自己,便要让他佩带合乎规定的饰物。而现在,在年底才发布命令,便是故意为了使事情不能顺利;赐予他杂色衣服,目的便在于疏远他;让他佩带玉玦,便表明要舍弃太子的一片忠诚。通过衣服来疏远他;利用时令来阻止他;杂色,表示冷漠,冬天,意味着肃杀,金,表示寒冷,玦,暗示诀绝。这如何能靠得住呢?就算要尽力而为,狄人能消除干净吗?”梁余子养说:“领着军队的人要在太庙中接受命令,在祭祀土地神之处接受祭肉,而且还要有规定的衣服。现在规定的衣服没有得到,获得的却是杂色衣服,国君命令的意图也很明显。就算死了之后也还要落个不孝的罪名。我看不如逃走吧!”罕夷说:“杂色衣服不合常规,金玦表示不让再回来。如此的话,就算回来还有什么用?看来国君已经别有用心了。”先丹木讲:“如此的衣服,疯子也不会去穿的。国君讲‘消灭完了敌人再回来’。敌人难道能消灭完吗?就算敌人被消灭完了,也还有内部小人的谗言,不如趁早离开这儿。”狐突想走,羊舌大夫讲:“不行,违反君命便是不孝,放弃职守就是不忠。就算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国君的寒冷之心,也不能不孝不忠。您还是为此而死吧!”

    太子想要作战,狐突劝止说:“不行。过去辛伯曾力劝周桓公说:‘姬妾与王后等同,宠臣与正卿并重,庶子与嫡子相匹敌,大城和国都相同,这便是祸乱的根源。’周公不听,故而后来遭到祸患。现在祸乱的根源已经形成,您还能被立为储君吗?与其作战危及自己,加速祸患的到来,还不如竭尽孝道以安定民众。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吧!”

    成风成见成季出生时占卜的卦辞后,便要和他结交,而且把僖公托付给他,故而后来成季立了僖公做国君。

    僖公元年,齐桓公把邢国迁往夷仪。二年,又把卫国封在楚丘。邢国人迁居后感觉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国土,卫国人也忘掉了自己的灭亡。

    卫文公衣着粗布衣服,戴着粗布帽子,致力于生产,教导民众务农,疏通便利商贩,帮忙百工,重视教化,劝勉求学,传授为官之道,任命有能力之人。在鲁僖公元年,只有战车三十辆。到了鲁僖公晚年,居然有了三百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