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天书-第36章 无忌豫章尽臣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何无忌战死的消息震动朝廷,建康门户洞开,已无兵可守,因为北伐抽走了大部分的军队,各郡城防力量薄弱,卢循军也进展顺利,连下桂阳、湘东各郡,并击败荆州刺史刘道规的援军,攻克巴陵,从而切断了荆州与建康方面的联系,朝中劝晋帝放弃建康迁往刘裕军中的言论嚣张直上,刘裕朝中的代言人刘穆之因在南燕善后,朝中缺少主心骨,何去何从,朝议纷纷。

    谢混建议道:“何将军以死报国,贼势大涨,不日,兵锋必指向建康,为免贼到后成为俘虏,当暂时避其锋芒,迁皇帝与大臣办公地点往刘裕将军处。”

    刘裕兵围广固之时,司马文思已共得天书四部,为蝌蚪天书,岣嵝天书、夏禹天书、东巴天书等,并密送到瑯玡王府司马德文处,如果迁都,晋室又一次面临灭亡,得天书者得天佑,天不绝我大晋,定可守住建康,司马德文信心满满,本想出言反驳,可原来一直低调很少发表意见,一但站上前台,必引起刘裕等警觉,身份敏感,低调些比较好,司马德文想了想,又退下不发言。

    近水发言说:“不可,帝驾一动,民心必恐,贼未至而自先乱,取死之道。”

    谢混以言挑之曰:“混乃江东微末之士,仙师所为者,道也,避世静修、朝政之事,难道仙师也知道?”

    近水回道:“修道之人,必具善心,心不善必距大道越来越远。”

    谢混接着说:“兵战凶危,修道之人,无家无室,贼没有到来,大言炎炎,贼一到,空身走人,不若我等世俗之人,拖家带口,多有所牵挂。”

    近水想谢混为当朝第一文臣,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群臣,遂回答说:“贼未至而胆已寒,为家室寻找无贼之所作为退路,仆射所牵挂者,是一家老小呢,还是国家社稷?”

    谢混答道:“仙师之言差也,皇帝者,天下之共主,帝室安危重于泰山,明知建康无兵可守,是置天子于险地,不是做臣下的道理。”

    近水道:“建康是皇帝的宗庙所在之所,一听外界虚言哃吓,即弃袓宗于不顾,置天子的威仪何在,孝道何在?”

    孟昶接过话题:“是仙师言行相违也,仙师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朝廷,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现贼将至,不见仙师出一御敌之良策,难道让天子坐在建康等贼上门,这不是送天子入贼手吗?”

    近水听罢,哑然而笑曰:“良策当献于敢抗贼之人,见贼则浑身战粟,腿不能跨步,手不能拿刀,若朝中全是长腿大臣,逃跑将军,何,什么计策能够生效?建康城中,尚有百姓数十万人,各位可跑,数十万百姓扶老携幼如何跑?朝廷弃百姓而不顾,百姓没有生路,铤而走险,良民即刻变成反贼,与卢循等相互呼应,诸位将如何处理这个局面,不经一战而放弃,即使异日收复了建康,如何才能收复失去的民心,民心一失,朝廷失去立脚的根基,国将不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孟昶并无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道:“晋传世至今,已有百年,天数将终。今卢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仙师不识天时,强欲说人与之争,正如以卵击石,怎么会不失败呢?”近水视之,乃王亮之也。近水道:“亮之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呼卢贼为卢公!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晋朝大臣,则见有不诚之人,当发誓共同消灭他,才是为臣之道。卢循叨食晋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没有资格与我说话,请不要再说了!”王亮之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东晋之时,政局动荡,臣僚们易主本是常事,但有些事做得却说不得,朝堂之上,晋朝群臣,或跑或战,却从无人厚颜无耻说出降字,王亮之被斥后,一时之间,朝堂静默无声。

    司马德文之前已把得天书的消息密透给宗亲中可信任之人,皇族宗亲多信天命在晋,见此良机,司马文袓虽官少职微,也从后排越到前排,厉声言曰:“我大晋江山,寸土尺山都乃先祖血战而得,我等愿守着袓宗寝陵,努力一战,卢循大兵临境,先议退敌之策!”司马德文过来打圆场说:“先听仙师御敌之策是否可行,再定行止,可以吗?”

    近水说道,“我已做了建康的模型,可否派人取到朝堂,给大家讲解?”司马德文请示晋帝后同意派人至三仙府中。

    取沙模的途中,近水对大家分析道:“逆贼卢循号称拥兵二十万,这是恐吓大家的虚言,孙恩被刘裕将军所败,余部只剩下几千人,卢循继任后,数次败于刘裕将军之手,被赶下海,三吴老兵,至多不过一万,后虽得广州之地,然广州人丁不满二十万,成年男丁不过六万,征兵之数作二抽一计,至多不过三万,三吴老兵与岭南新兵总数不超过四万,或有战败降敌从军者二万,也只六万之群,一路攻城掠地,得派兵驻守,可用之兵不过五万,岭南新兵训练未久,降敌之卒,人心不稳。敌军打胜仗之,则敌势暴涨,只要打了一次败仗则树倒猢狲散。”

    听了敌方的军力分析后,朝臣之心略安,近水继续分析道:“现建康城中,已有御林军数千,建康城居民数十万,其中青壮者可得三万,各地勤王如南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兖州剌史刘藩,并州刺史刘道怜不日可到,可得兵者数千,刘裕将军快马赶回,估计只数日行程,先头部队即可到达建康。每过一日,北伐军回师增援人数就增加部分,时间对我们有利而对贼不利。”

    说到此时,沙模也已送到,近水对着建康城的沙模分析道:“建康城又号石头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距建康二百余里,中间有刘毅将军的防线,拥兵两万,如能坚守三到五日,我方尽可在贼兵至之前布防,如能坚守数十日,北伐南燕的军队即可回师到达建康,到那时强弱易势,打败贼人是必然的事情。”

    群臣闻到这番分析后,随声附和,反对晋帝出建康而至刘裕军处,一致建议再探军情后定夺,此议暂时作罢。

    晋军从南燕回撤一路上走得很不顺利,才开拨不久,就发生了瘟疫,军中除了伤员,多是病员,不得不一路拖拉,行军如蚁爬,到达下邳,刘裕将辎重粮秣和大部分伤病将士送上船,亲率精锐由陆路步行南归,至山阳,惊悉老友何无忌战死。于是,刘裕下令将士抛弃铠甲,轻装疾行,同时与数十人骑上快马,昼夜兼程赶往建康。到达长江北岸,行旅客商告诉刘裕卢循还没到达建康ⅰ,京城暂时还没事。

    刘裕听罢大喜:“老天保佑,京城暂时没事。”立即招呼渡江,但江面风浪很大,众人想等风停,刘裕踏上船板厉声说:“上天眷顾大晋,风浪自当平息,如天命亡晋,我让江水淹死又何惧。”命船夫开船,如有天助,船开风停,当天下午到达建康。

    与此同时,南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兖州剌史刘藩,并州刺史刘道怜也碌续都各引本部兵马进驻建康,因是侨置州刺史,实力较弱,三路合并约几千人,建康城有刘裕坐镇,京城人心慢慢地安定下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