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天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虎头上空的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坂井三郎是这一支飞行大队的大队长,他是一个飞行老鸟,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

    所以他和另外两个中队长都受到了区别对待。就是他们驾驶的飞机,是从英国进口的。

    一战中大名鼎鼎的“骆驼”战斗机。

    这时候日本自己的飞机,大部分还是水上飞机,其主要作用就是做军舰的眼睛,放出去到处打探敌情。

    日本人是得到了近卫军使用了飞机的情报,才花血本从英国进口了已经在一战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实力的骆驼战斗机。

    骆驼战斗机,正是因为采用了来自中国的科技,使用了最新的星型发动机,才有了这么出色空中表现。

    这一款飞机在一战中打出了威风。它因为装备了全新的发动机,所以速度够快——接近200公里时速,而且这架飞机装备了射击协调器,所以机身上的两挺机枪射击效果更加出色。

    射击协调器虽然是个小玩意,却好像做饭的调味料一样,不可或缺。

    之前的战斗机没有射击协调器,机枪正对着螺旋桨,这样一来,飞行员开枪很容易就打在自己飞机的螺旋桨叶片上。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把叶片挨打的部位加固。就是你随便打,打不断就可以。

    显然这是个愚蠢的办法。

    后来有人发明了射击协调器,让机枪可以和螺旋桨转速挂钩。这样子弹就会在桨叶之间射出去,不会打到螺旋桨。

    骆驼是英国在一战后期制造出来的,在战场上创下了击落敌人飞机1000多架的光辉记录。

    这么好的飞机,显然不能给新手来开。所以只有坂井三郎,西泽广义这样的飞行老手才能有资格驾驶。

    剩下的战斗机,就是日本国产战斗机了。其实就是侦察机上按机枪,连射击协调器都没有。

    这时候日本的空军才刚刚起步,本来这个全新的兵种,不受日本军方重视。

    时代不同,人心也不同。

    日本这个时期,就是一战这个时候,远没有跟美国人英国人掰手腕的心思。他没这个能力。

    日本人认为自己的主要对手是俄国人,而且他认为自己根本利益在中国东北。

    朝鲜加满洲——也就是中国东北,这才是日本人要护到自己碗里的菜。

    那么这片土地上,根本就没有空军,他建立空军去打谁呢?

    很多事情必须结合客观情况来分析。比如日本,什么时候分析他,都不能忘记他的国家地形。

    日本是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他们即使到了二战,陆军的单兵步枪,依然是一战时候的三八大盖。

    日本军人不是不知道冲锋枪火力猛,但是岛国资源缺乏,根本就不存在挥霍的可能。

    就是到了现在,日本人依然如此。

    我没去过日本,可是我爱人在日本的合资企业工作。她也因此去日本出差过比较长的时间。我也就对日本多少有点表面的了解。

    日本人在本土,吃饭还是八成饱,历史习惯使然。

    但是这些日本人来到中国,一个个都放开了吃,很快就能胖十几斤。

    ^_^。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得到近卫军有空军的消息,日本的空军还不会这么着急的建设。

    现在日本这一波从本土运来了一个大队,十二架飞机,三架是一战的骆驼战斗机,剩下全是侦察机改装的战斗机。

    这样的战斗力,在近卫军面前完全不够看了。

    野马是二战著名战斗机,飞行速度最快700公里。野马和骆驼,完全就如他们的名字一样,速度差太远了。

    同时近卫军的飞行员,全经过了完整的空战训练。

    他们用的教材,是秦牧取自一本空战战术典籍。

    《战斗机空战-战术与机动》。

    作者罗伯特-L-肖是美国海军战斗航空兵一名有14年飞行经历的老兵,与一般的飞行员不同的是他还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所以他对战斗机战术的探索和理解更深刻,在本书中他试图将战斗机的设计因素纳入到战术研究当中。

    肖在本书中用“机动”这个词把航空工程师和战斗机驾驶员的关注点联系在了一起。

    作者上承“战斗机黑手党之父”约翰-伯伊德,全书从头到尾充斥着“能量机动”的理念,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努力把以往飞行员口中“神秘”的空战艺术以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描述了至上世纪80年代为止战斗机可用的各种战术。

    这等于给了近卫军飞行员也开了挂。现在的空战,还没有如此系统理论性的指导方针,所以近卫军的飞行员虽然是技术上的菜鸟,却是理论上的高手了。

    他们只是缺少实战经验,来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机会来了。戈林一马当先,近卫军的飞行员更不能落后。

    他们比戈林飞野马的时间多得多。

    这就是工业强大的好处,秦牧不怕浪费飞行小时。随便飞,只要有体力,配件发动机,什么都是自产的,所以随时可以维修更换。

    因此这些飞行员对野马的掌握比戈林强的多。他们后发先至,来到了日本战斗机群的上空。

    地面上的日本兵都注视着这片天空。

    他们只要不是眼瞎,都明白日本的空军完了。

    天上的飞机,泾渭分明。正如野马和骆驼的对比,相比起近卫军的飞机,日本人的飞机简直就是活靶子。太慢了。

    而且大部分日本飞行员战斗经验为零。他们之前是开着飞机在茫茫大海上寻找敌人的,只要开稳了别掉下来就行。他们哪里经过空战。

    最多飞机上挂俩炸弹扔下去——这就是日德青岛战争时候,日本对德国人的空袭。

    近卫军的飞行员基本上都是第二次空战。第一次空战,是跟俄国人。不过当时主要的战绩,全是秦牧和娜塔莉亚创下的。

    这俩人不是凡人,他们比不了。

    他们作为新手飞行员,对于在天上打飞机,还是不太熟悉。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飞机,却不了解敌人的飞机。

    野马飞的太快了,这样他们无法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射击窗口,大部分野马战斗机都飞过了头。

    这就好像初生的小鹰去抓兔子,掌握不好距离和速度的配合。

    机群可以说穿插而过,谁也没打到谁。

    这时候,戈林开火了。他是目前天空中唯一的一个了解双方飞机特性的人。

    在一战,他就和骆驼交过火。他知道这款飞机的性能。

    而且戈林战斗经验丰富,他明白敌人的战斗机群中,真正能给自己带来威胁的,只有那三架骆驼飞机。

    剩下的完全就是靶子,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戈林的第一次开火,就给了一架骆驼战斗机。

    在他高明的飞行技巧下,骆驼飞机被凌空打爆炸了。

    这是到现在为止,第一个被打掉的飞机。一个日本飞行中队长随着飞机爆炸,显然死透了。

    坂井三郎和西泽广义,是唯二脑筋还清醒的日本飞行员。

    他们来之前就知道近卫军空军强大,但是他们不知道对手如此强大。

    在敌人的飞机面前,自己简直是静止不动的。这还怎么打?

    而且他们看得出来,那架开火的飞机上,坐着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就算自己和敌人飞行水平相当,但是座机差远了。

    两人同时开始逃窜。

    虎头要塞这个地方,是一片丘陵地带。就是一座一座的山包。

    这给了两人逃生的机会。他们下意识的压低了高度,几乎是贴着地皮在飞。

    这个战术救了他们俩的命。野马速度太快,这个速度下,没有人敢飞的如此低。

    这就好像在公路上开车。你开80,还能在市区跑——只要交警不抓你,但是如果你开240,那你根本没法在地上跑,随便就撞电线杆上了,人类反应跟不上。

    近卫军对于这两架逃跑的骆驼也无可奈何。只能说小日本太狡猾了。他们的野马战斗机低速性能并不太好——这是飞行包线标注出来的,近卫军的空军也不能冒险。

    他们刚兜了一个圈子回来,两架骆驼基本都擦着地皮了。

    这样他们只能把怒气发泄到剩下的倒霉蛋身上。这一次,他们有了经验,纷纷按照学到的本事,展开了对日本战斗机的猎杀。

    在代差过大的情况下,这种战争无需描述,很快,虎头要塞的上空就没有了日本战斗机的影子,只有十几架野马在耀武扬威。

    飞行员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敌人的时候,纷纷开始压低坡度,向着地面上日本人的战壕开始俯冲。

    他们不准备再把子弹带回去。

    战斗机这时候变成了飞行的空中机关枪,四挺机枪喷射着火舌,把来不及躲避的日本人打成了碎片。

    “出击!”宋老年对第一师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反坦克锥已经被炸的稀烂,近卫军的虎式坦克,一辆接一辆出现在日本人面前。

    这下日本兵从上到下都吓得够呛。

    虽然他们战前都看过坦克的图片,可是看到平面上的画片,和看到真正的武器,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看航母也不大呢,一本16开的《舰船知识》上,一页就可以画一个航母。但是真正的航母,谁见到都会畏惧!

    坦克这样划时代的武器,实打实的出现在日本兵面前,每一个日本兵都难免心里恐惧。

    这一个时期的日本兵,一直延伸到二战时候的日本兵,都是日本真正的精锐。

    日本对这些兵,进行过严格的训练。

    他们在200米的距离,基本上十枪能打中九枪,在400米的距离,也有很高的命中率。

    这一点军事素质,是现在中国的北洋军远远比不上的。因为北洋军没有钱给手下士兵搞那么多实弹训练。

    日本在这方面是很舍得下本钱的。

    这也是日本陆军,敢于和秦牧决战的底气所在。的确,日本兵现在素质很强。

    如果同样用三八大盖对射,近卫军第一师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因为他们主要练的不是这个。

    可是战争不是公平的比武。这一点宋老年感触最深。

    我就是摆出这么两百辆铁疙瘩,随便你打,关键你打不动。

    三八大盖的子弹打到坦克上,还不如蚊子叮有效果——至少蚊子叮一下起一个包。

    先于坦克出现的,是推土机。推土机也挂满了装甲,能抵挡机枪子弹。

    推土机来到反坦克壕前,几铲子就推出来一个通路。

    这让日本少将看的心里滴血。这几道反坦克壕沟,他是花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才拼命挖出来的。那都是日本兵一铲子一铲子的挖,汗珠掉地上摔八瓣,才有的成果。

    你这个几个推土机,吭哧两下,就把几千人的成果毁于一旦。

    中国人,太不讲理了。

    “开炮,开炮。”这时候,仓周藏少将连连怒吼。

    火炮,是战争之神。这时候不能再藏着了。

    近卫军的坦克已经出现在视野里,虽然现在还没看到近卫军的步兵,但是任由坦克这样一步一步冲过来,那还打什么,直接轧死了。

    火炮阵地在防线的深处。

    火炮威力巨大,但是敌人的火炮也一样威力巨大,所以炮兵首先要藏好,其次要打了就跑。

    不过这个时候,打了就跑的概念还不太强烈。

    因为自己的炮兵阵地坐标,敌人不太容易获得。如果敌人要获得自己的炮兵阵地坐标,需要派侦察兵穿过整个防线才能得到。

    防线哪里那么容易被敌人穿过来,如果那么容易侦察兵就到了敌人的后方,这战争直接就认输算了,因为你的防线漏洞百出。

    日本人的虎头要塞,是精心修筑的连绵不断的工事,防守严密,所以仓周藏少将只是简单的把火炮隐藏了一下——这是防备敌人的空中侦查。

    日本炮兵接到命令,马上掀开伪装,把火炮推进阵地。

    “开炮。”此起彼伏的命令响彻在每一个日本人的炮兵阵地。

    仓周藏紧紧握着望远镜,手心里全是冷汗。

    坦克的强大真是太出乎他意料了。从望远镜中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坦克,全是钢铁做的。

    子弹,甚至重机枪的子弹,对于这么大的一坨铁块,实在是完全没有作用。

    他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火炮上。

    如今是一战时期,日本陆军中最大口径的火炮,是75山炮。

    这时候的科技,或者说生产力,距离二战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时候的炮架,那个轱辘大部分都不是橡胶的。

    火炮是要机动的,所以陆军火炮不能做到口径太大。越大越沉,最终靠人力蓄力都拉不动,那就是废物。

    六年式75毫米山炮,这是日本在大正六年,也就是去年才定型列装的一款大口径火炮。这是日本陆军中目前口径最大的火炮了。

    如果他们面对的不是近卫军,而是北洋军,这一通火炮早就把北洋军炸蒙了。

    北洋军的火炮,就是从日本买的这个,而且他们还不舍得用。

    现在日本人几十门75炮同时开打,那也可以说的上是地动山摇。

    第一颗炮弹,一般都是校射,就是找落点,然后再调整。

    日本少将紧张的望着坦克集群,观察着火炮到底能不能对这些坦克造成伤害。可是没想到他还没看到结果,就听到从远而近的呼啸声从天空传来。

    这是敌人的火炮反击了。

    炮兵雷达部队一直藏在近卫军的后方,雷达早就开机,就等着日本人开炮呢。

    当日本人的第一颗炮弹出膛,甚至没等炮弹落地,那一处炮兵阵地坐标就已经计算了出来。

    数据顺着数据链,立刻传递到炮兵和师指挥部手里。

    宋老年想都不用想,马上下令,炮兵反击。

    当日本人所有的火炮都开火之后,装甲师的炮团马上展开了反击。

    秦牧的装甲师,有两个坦克旅,还有一个直属炮兵团。这是重炮团。

    他们的武器是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这是二战德国最大口径的步兵炮。

    从口径看,威力就不用说了。它最大的问题是太沉,重达两吨,对于步兵来说,机动困难。

    可是第一装甲师是机械化部队。他们对于重量的承受能力比纯步兵强大的多。

    这些火炮一旦发言,日本人的75炮完全变成了蚊子哼哼。

    借助划时代的炮兵侦察雷达,第一装甲师的炮兵,可以在敌人远远打不到的位置,轻松的收割敌人的性命。

    他们的主要作战目标,就是敌人的火炮。

    随着装甲师炮兵的开火,日本人的火炮阵地依次哑了下去。

    仓周藏一开始觉得意外,以为是近卫军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打到了自己的炮兵阵地。可是随着各处火炮阵地依次哑火,他立刻冷汗就下来了。

    这不对啊。这绝不是误会,这是人家专门打的。他们好像天上有眼睛一般,把自己的火炮阵地看的清清楚楚。

    这时候,近卫军的师指挥部里面,德国军官也大是诧异。

    他们对于坦克已经看到了,也理解了。但是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近卫军怎么这么迅速的找到了敌人的火炮阵地。

    这不是作弊吗。

    如果不是两军在真刀实枪的打仗,前面正在不断死人——当然,现在死的全是日本人,近卫军的步兵还没登场呢,他们会以为两边是合伙演戏给自己看。

    隆美尔礼貌的对宋老年问道:“宋将军,请问你们是如何快速的标定敌人火炮阵地的。”

    “隆美尔阁下,请问你信上帝吗?如果你信,那就是上帝告诉我的。如果你不信,那就是玉皇大帝告诉我的。”

    炮兵侦察雷达,是近卫军的核心机密,越晚暴露越好。宋老年自然不会跟隆美尔说实话。

    “愿上帝保佑我们,阿门!”隆美尔嘴里喃喃念叨着。

    其实他心里暗骂:“我信你个鬼。你这个中国人坏的很。”

    他这时候只能选择相信上帝,否则他就要相信中国的玉皇大帝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