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54章 并购国外汽车牌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剖析一下郭刚造车的那年,真的运气很好。

    因为国产车少,所以希望民族车崛起的主管部门,也都一路绿灯。

    地方当然希望有个金凤凰诞生,哪怕开始是丑小鸭,但是都充满呵护心情,从地方的专家,政府的专业研究评估机构到主政者。

    上面,国家层面上,那些主管汽车的部门当时也是如此心情。

    他们当初制定,国外汽车原装进口必须高关税,进口牌子不能独自建厂,必须和国内有基础的汽车厂合资,不就是想国外品牌把技术拿到国内来,让国产车壮大吗?

    那些老外没办法,建立和资厂,然后用合资厂建立销售网络在国内销售。

    但是,他们不甘心利润减少,他们每台车都有昂贵的品牌,技术使用费,甚至还规定一些主要的配件,必须是他们的核心产品,或者是他们的合资厂的产品,来赚取更多的钱。

    合资厂里,那些中方的厂家,很多没学到多少技术,甚至不思进取,自己也不会研发,就靠着外资牌子合资部分吃饭。

    多年过去,自己的国产牌子始终起不来,主管部门也生气和郁闷。

    这回,有了民营的出现,不管他最终能否能扛起国产汽车的大旗,支持,是主管部门的态度。

    只要安全过关。

    郭刚的车,安全当然能过关,这是他最看重的。

    所以,能通过检测,能拿到生产许可证,能进入汽车领域。

    当后来,汽车的拍照越来越少的时候,很多人在叹息为何不早走出这部,已经很晚了。

    郭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定优势。

    当然,那个时候,很多当初的国内大厂也推出自己的牌子汽车,逐鹿天下。

    只是,谁输谁赢,市场可见分晓,反正,一个成熟的市场,自己的品牌,是无法容纳几十个的,专家说了,最多几个。

    那些外资牌子是经过全球的逐鹿的,也有自己的根据地,他们都能生存,但是国内品牌,只能活下几个。

    那个时代的华国车,还是改革初期的某外资合资牌子,他们把在巴西研发的一款车,适合发展中国家道路的车拿到华国生产。

    那车创造了奇迹,全国销量奇大。

    机会,就这样来的,没多少竞争,价格没啥竞争对手,郭刚的车一下子卖到了大江南北。

    随处可见。

    这就奠定基础,可以继续往下战斗。

    获得生产许可证,获得3C认证。

    汽车持续销售良好。

    但是郭刚也在想,如何做的更大,更好。

    做汽车当然有很多事。

    一个人时常在奋斗中,容易陷入具体的事务,或者说,埋头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走不熟悉的路,会有一段时间的思考的盲目期。

    郭刚是商人,是农村出身的商人,不是艺术家。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走,就是老百姓需要价格低,皮实的车。

    目前,他的车市场还好。

    在他之后,有人也在走这路,但是,已经不好走了。

    他之前,也有当地政府扶持的公司在走这路,也应该是国企背景,但是,似乎在和合资牌子的战斗中,也经常茫茫不知所措。

    因为,大多数人,大多数华国人,还是迷信进口牌子。

    我们不是邻居韩国,他们为了爱国可以使劲支持一个本地或几个本地牌子,但是我们的国民喜欢买好东西,一旦经济条件好了,就会买好的车。

    经常买了郭刚的车的车主,如果问到最大理想,就是换进口车。

    哪怕换不起进口的贵车,也要合资车,买不起合资车的高端车,也想买个挂合资牌子的低端一点的车,或者说,性价比高一点的车。

    郭刚心里清楚。

    那就意味着,随着大家收入的提高,迟早会抛弃万利车。

    万利前途何在?

    寄希望乡村的崛起?

    如果品牌不增值,也许乡村都不会买你的,他们也许也喜欢进口大牌子。

    如果那些牌子降价,将不堪设想。

    的确,随着国产牌子有逐步销量上升的趋势,进口的牌子似乎不约而同,他们的合资厂也在开始降价了。

    一波,又又一波。

    似乎要扼杀国产牌子的空间。

    某些想在高端商务车上和合资厂拼的国产汽车牌子,似乎遇到困境,市场不接受。

    想高中低一起发展的国产车公司,陷入的困境如果不是当地政府支持,估计早就撑不下去了,那样多车在那里卖不出去,结果可想而知。

    万利还好,自己没做高端车,不然,钱也花出去了,但是,市场不会买单。

    郭刚看到了这点,他心里想,如果要走高端路线,一定得去找个好牌子。

    过去的经验在那里,牌子很重要,对方的设计生产和全球销售也重要。

    这个想法,也来自万利汽车推出的一些新车型,或者说是实验车型。

    那些车型自己在设计图上还可以,可是走入市场,很多试验车型,也似乎只能在乡镇还看得过去。

    郭刚虽然对于美学不是非常在行,也看出些问题。

    随着那些合资牌子的挤压加剧,万利的突围,郭刚就在想了。

    唯一,这些年,没折腾,留下足够的钱。

    这些钱,加上一些银行承诺的贷款,可以做很多事。

    郭刚也在学习,也在研究并购,有专家给他上课。

    这让他产生大胆的想法。

    我得去买一个好牌子,我的牌子就增值了,还能在全球销售汽车。

    他是真的喜欢上了汽车。

    这是一个大事业,他还有很大机会来做。

    当他把这个想法给公司高管说了,大家都觉得很疯狂。

    可是,部分有理想的人觉得,这是最好的出路。

    自己弄牌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那水平。

    收购,一下子就会有,技术会有,牌子会有,一切都会有。

    当然,买谁,是一种技术。

    那个时代,都没想到曾经不可一世的那些国外牌子会出问题。

    这正常全球竞争也激烈。

    可是,有些牌子如果放在华国,最为民族产业一部分,他们得到的支持就会不同。

    郭刚在思索这个问题。

    风起云涌,外部市场也在激烈变化。

    快十年了!

    郭刚做汽车,要变化了。

    郭刚看到,很多国产牌子,都无法突破。

    除非走偏锋只做SUV,倒还出了明星企业。

    做轿车的,都很边缘,随着合资厂的降价,做轿车的日子不好过。

    更不用说曾经想做各种车型的国产牌子。

    走自己的路。

    郭刚下定了决心。

    那个时候,他还没看到多年后的那些时代,进口牌子依靠自己的强大设计能力,不断推出更酷更好,价格不太高的车。

    随着华国人民有钱了,更加倾向那些车。

    很多曾经展露头角的国产牌子遭遇困境,有些甚至处于死亡边缘。

    只是那个时候,还好,郭刚已经收购了一个,不止一个进口牌子。

    他已经上岸了。

    他不需要去为生存发愁了。

    一家在他造车几年后也来造车的摩托车企业,在多年后的那个时刻,处于崩溃边缘,上百亿的债务在那里,依靠政府在苦苦救生。

    .......

    收购全球知名牌子,是他突发奇想,也是机会。

    他想到要买好牌子的时候,就在寻找。

    他学会了让专业机构来找。

    这样的机构,很多。

    他们很快给他拟出几个车牌子。

    郭刚一一分析。

    他看上了某个牌子。

    这牌子是欧洲某国的,但是属于米国某大汽车厂商。

    “有机会!”郭刚敏锐的感觉到。

    “是的,这家公司在米国市场,欧洲市场,最近都做得不好,他们车型推得不好,没多大独特之处,东瀛车在米国反而不断前进,占领了中低市场,德国车占据了高端市场,他们在华国市场也做的一般,所以,他们也没精力把这个欧洲牌子做好。”顾问说道。

    “是的,那个欧洲厂的牌子很好,我们华国人信,但是,在全球来说,不是够霸气,但是如果我们拿下来,我们可以在华国大量卖,也可以依靠华国市场赚到的钱,让那个牌子做更多的新车型,让那牌子在全球有更好战绩。”郭刚说道。

    “是的,现在就看米国那家公司卖不卖了!”顾问说道。

    “如果不是急要甩包袱和要用钱估计不会卖,如果,我得试试。”郭刚露出笑容。

    果然,在一次国际汽车会议上,郭刚来到了那家米国汽车的总裁面前。

    他们先是各自熟悉,然后聊天。

    郭刚客套几句,马上给对方聊起希望能收购那家欧洲牌子的事情。

    可是人家一口拒绝。

    “这是非卖品!”米国人一句话就回绝了。

    是啊,那个欧洲牌子是有特色的,有价值的,不能卖。

    郭刚无语了。

    他只是微笑,“好的,我等着那个机会。”

    他还是希望能拿到那个牌子。

    “应该不会,我们不会卖!”对方依然如此说道。

    郭刚一笑。

    等待。

    回来后,他给自己说道。

    他也研究了其他的可以买的牌子,可是在当时,郭刚真的是爱上那牌子了。

    想到那牌子对自己的作用,就兴奋不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