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并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不断地实践医疗过程中,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具有各自独特的效用和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
一些著名中医学家将体质进行分类。其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能更清楚地了解体质,摸清一个人属于哪种体质,以便为其诊断时能彻底地把握他的病情。
在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根据体质类型确定养生方案,这有利于分析所患疾病的倾向,还可以提出相应的健康调养原则。同时,这也是开展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依据,为进一步调整体质、预防易患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打下基础。
人的体质有偏颇者,根据体质类型、健康状态、易患疾病等,制定详细的个体化调养方案,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维护健康的目的。总的理念就是:“未病先防是硬道理,辨体质、分人群、治未病”。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体质为本。体质平和是健康之源,而体质偏颇则为百病之因。所以采取:“辨体施养、辨体施膳、辨体施治”的综合性养生措施。
每天神清气爽,精神抖擞,是我们追求的健康目标。以下是《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的体质类型,我们可以参考分辨自己的体质类型,并能够合理调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饮食搭配建议: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常选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饮食搭配建议:既然是“气虚”,膳食原则当然就是“益气”。在日常食物之外,人参、黄芪、山药、莲子、大枣、茯苓等等都是不错的补充。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饮食搭配建议:对于阳虚质来说,“补阳”自然是第一位的,适当多吃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
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饮食搭配建议: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阴虚应多食滋补肾阴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
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饮食搭配建议: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如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配合药膳调养。
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饮食搭配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宜食用清利化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
血瘀质(G型)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饮食搭配建议:饮食调理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枳壳、陈皮、柴胡这些理气的东西是很好的补充,这也符合中医“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的治疗原则。
气郁质(H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饮食搭配建议:饮食上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杂粮类的如大麦、荞麦、高粱;蔬菜可以多吃刀豆、蘑菇、萝卜、洋葱、苦瓜、丝瓜等,水果适合吃柑橘。
特禀质(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饮食搭配建议:饮食上应选用具有补肾益脑、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坚果类的如核桃、无花果、松子;可以多吃黑芝麻等,水果适合吃猕猴桃、榴莲。
小贴士
豆制品——男女老幼四时皆宜
“鱼生火,肉生痰,豆芽、豆腐保平安”,这是民间流传得一句饮食俗谚,也是民间的饮食经验总结。豆制品种类繁多,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则适于烹熟食用。在熟食中既可煎、炒、炸,又可炖、烧、扒、熘。不管怎样做,豆制品都是男女老幼食用的佳品。所以,有人说豆制品胜似鱼肉,这并非夸张之谈,豆制品的确是适宜人体利用的营养宝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