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第四节有罪必罚,有功必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蜀建兴五年,在渭水击破魏军二十万的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所率领的魏援军二十万大军对阵于祁山。这次战争的关键在于汉中之东街亭的攻防战,因为此地是蜀军运输粮食的重要地点。孔明正考虑要派一位武将去守备这个地区时,年轻的将领马谡却自告奋勇要求派他担任这项任务。马谡是孔明的挚友马良的弟弟,是一个血气方刚、强悍、有才气的人物,但是尚无法和仲达相抗衡。孔明虽然犹豫不决,可是见马谡兴致勃勃,于是决定派他去防守街亭。结果蜀军惨败。

    孔明指示要固守街亭要道,年轻的马谡却死抱着兵书,认为“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坚持把大军驻扎在大道边的山上,结果被魏兵包围,并断了水,最后蜀兵大败,马谡只和少数兵将狼狈逃回。

    建兴六年,撤回汉中的蜀军按照军法惩处马谡战败的罪责,孔明下令斩首。周围的人爱惜马谡的才能,纷纷向孔明求情,可是孔明不接受,坚定地说:“对!这种人才被斩首实在可惜,可是军法是不容私情的。”

    马谡被带到了刑场,孔明以袖掩面哭泣,心想,其实启用你的我也是有罪过的呵。可是现在我还不能死,但为了蜀国的存活,却不得不让你死,请原谅我吧!军中的任何人,都知道此刻孔明的心情,“所爱者有罪必罚”,“所憎者有功必赏”,是兵法上收揽人心的第一要诀。正因此,在《礼记・大学篇》上所记载修养仁德的基本原则是:所爱应知其恶,憎应知其善。

    随着时代的变迁,赏罚制度演变出一种更灵活的原则。例如,无法判断应处罚到何种程度时,则适用较轻的刑罚。无法判断功劳多寡时,则以厚遇较好,不能无辜地判人死罪,宁可误读法律条文原谅人(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处斩马谡的孔明,我们今天的人能学他些什么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