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第十三诀治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文】

    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而惯常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从讥取戾。

    大抵军政吏治,非财用充足,竟无从下手处。自王介甫以言利为正人所诟病,后之君子例避理财之名,以不言有无、不言多寡为高。实则补救时艰,断非贫穷坐困所能为力。叶水心尝谓,仁人君子不应置理财于不讲,良为通论。

    吾以“耕战”二字为国,泰西诸洋以“商战”二字为国……众商请开三子口,不特便于洋商,并取其便于华商者。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译文】

    我曾国藩进入仕途也有很多年了,对于京城的一些风气也深有所知。眼见那些身居高位、声名显赫的达官显贵,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望,笼络人心,竟然对部下姑息纵容,看似其乐融融,但我却看得特别明白。不过,自己多年养成的性格,不仅没有因此磨平,反而越发变得慷慨激昂,不愿同流合污。想着稍稍改变一下三四十年来官场所形成的遇事黑白不分、做事不痛不痒、坏习惯牢不可破的风气。不过如果矫枉过正,不免会出现意气用事的偏差,也会招致屡遭怨恨,最后被人讥笑咎由自取。

    一般在治军治国方面,没有充足的财力做后盾,是无从着手的。自从王安石说过财力的重要后便被所谓的正人君子讥讽,之后很多志士就避开了财力问题,以不说财力有没有、不说财力多少为高明。可是要想补救时才显得尤为艰难,绝不是贫穷困苦就能做到的。叶适曾经说过,仁人志士不能置财力问题不谈,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国是以“耕战”二字立国的,西洋各国则是以“商战”二字立国……外国商人要求我们开放三个港口,并不仅仅对他们有利,对我们的商家也有好处。中外之间有了贸易,互通有无,购买洋人的商品,也是名正言顺的事。

    【点评】

    曾国藩的得意弟子李鸿章曾说自己的老师写了“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挺经》。

    曾国藩的十八诀,确实对人类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因为不管处在何种年代,甚至不管身在职场还是官场,不管是治家还是治政,均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可以这么说,曾国藩能够成功有着很多因素,特别是他有敏锐的政治眼光,非常善于审时度势。比如说,他觉得“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翼”。

    就是说,他知道要想取得一番成就,成为一代圣人,他必须入局,而这个“局”实质上就是官场。只有进了官场,就才能把自己的政治智慧发挥出来。

    然而,在京当官时,眼见碌碌无为的官吏们整天只知花天酒地,他很是失望,他上疏皇帝,但却屡屡受挫,使他一直得不到重用。此时的他也只能写一些文章来修身养性。

    在洪秀全起义已经危及到清王朝时,皇帝让他办团练的谕旨让他进入了另一种“局”——战局。

    素有政治远见的曾国藩看到了机会,因为他能预见洪秀全和杨秀清不能成事,他能打败他们,所以才创建湘军。湘军的陆师和水师都创建好后,他又明白必须竖起自己的政治大旗,才能有力量让各种人才齐聚到他的旗下,和他一起成事。

    而这点,恰恰是他比左宗棠、胡林翼甚至李鸿章都高明的地方。

    总而言之,曾国藩绝对是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不然身为一介儒生,身处乱世而非豪强军阀,想要将正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他凭什么?

    他凭他的治政要领、治军要领,他“爱才如命,视钱物为粪土,杀人如麻”,对能够为他的事业带来正面力量的人才,他用“爱”来笼络;对于能败腐蚀他梦想的钱物,他用“摒弃”来舍掉;对于挡他实现理想的敌人——对手,他用“残忍”来消灭……

    曾国藩深得商鞅立木之法,也就是所谓的千金在前,猛虎在后。恩威并用,威而不猛,是曾国藩稳步上升的法宝。

    曾国藩的政治对手左宗棠曾这么评价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从中可以看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了解。确实,曾国藩的成功就在于他清醒地知道要做什么,他有自知之明;曾国藩是一个善于避己之短、扬人之长的人。这对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统帅来说,实在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恩威并施、威而不猛”,“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这两样法宝在手,想不成功都难。而这两样法宝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是一个很会“治政”的人。

    以下就从曾国藩的政治经历来看他深远的政治眼光。

    在京做官时

    曾国藩是湖南人,湖南在那个年代,经济文化相对处于落后状态,从“财赋全盛时,才敌一大县”这一对湖南的总结就能看出。

    同时,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南处川、黔、两广交界处,社会矛盾非常复杂。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很容易发生叛乱。可以说从乾隆末年开始就一直暴动不断,到了道光年间,起义就更频繁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样动乱和不安定的外部环境,竟然造就了一批有着丰富斗争经验和独具政治敏锐性的人物,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一个。

    曾国藩在做礼部侍郎之前,有近十年时间都是生活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不过,那时候的他却是有名无实,因为空闲时间多,曾国藩便终日读书修身,似乎并不关心朝政,其实他只是在等待机会。那时候,他也曾给皇帝上疏言事,从以下几篇中就能看出他的政治思想和意识。

    一篇是1850年的《遵议大礼疏》。这篇是对道光遗嘱中“无庸郊配”“无庸庙袝”两条发表的见解,他认为“郊配断不可易,庙袝尤在所必行”。

    曾国藩的这篇持反对意见的上疏,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为道光皇帝歌功颂德,另一个则是为“礼治”争正统。

    咸丰帝继位后,由于年轻气盛,也为了突显自己励精图治,下谕令大臣们对用人、行政发表意见。曾国藩便写了《应诏陈言疏》,文中指出“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

    这篇密奏还是非常犀利的,对几种官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京官的两个通病:一个是“退缩”,也就是“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另一个是“琐屑”,也就是“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

    对于外官,他也说了两个通病:一个是“敷衍”,也就是“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剜肉补疮,不问明日”;另一个是“颟顸”,也就是“外面完全而中已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无归宿”。

    最后他总结说:“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同时还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自我皇上以身作则”。还说一定要注意“培养之方”,从教诲、甄别、保举、破格提拔等方面来选择人才;另要注意“考察之法”,也就是通过“询事、考言”来考核官吏。

    从这封奏折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曾国藩多么有远见了。

    征战时

    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皇上及高官们都只是把农民起义当成“刁民”造反时,曾国藩却清醒地认识到,起义军越来越多,队伍越扩越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官吏的腐败和暴虐。为此,他曾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源,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由此也可看出曾国藩和其他官吏的不同。眼见起义军大有野火燎原之势,广西的战势又对清军非常不利,曾国藩抱着报效国家的思想,“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大胆上疏《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在这篇上疏里,曾国藩将广西军事不利的原因总结了出来,他说“圣德三端”,也就是“敬慎之美德”,这种“美德”如果“辨之不早,其流弊为琐碎”,则会表现出“于小者谨其所不必谨”,以致“则于国家之大计必有疏漏而不暇深求者”。

    同时,他还指出广西剿匪的清军对将帅的使用“未尽妥善”,“对地利未熟视审计”,对军需后勤未能“慎重处置”。意思是说,广西的战局之所以失利,是因为皇帝谨小慎微,战略大局有问题。

    在把皇帝都拉进了造成失利的原因里后,曾国藩又话锋一转,颂扬咸丰帝有“好古之美德”,随即又斗胆指出皇帝对臣下的奏疏,“大抵以‘无庸议’三字了之”……

    这篇奏折虽略显稚嫩,但从其中也能看出他的战略智慧,敢于直言和为人处世方面圆滑的特点。

    在曾国藩办团练,创建湘军陆师、水师,并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征战时期,曾国藩把他的治政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知道作战离不开他手下的将士,也离不开老百姓,所以他奖赏分明、从严治军,甚至还编写了《爱民歌》《解散歌》,并规定了“八不杀”等。

    曾国藩处处表现出“爱民之意”,他恩威并施,“收买”了很多民心。纵观他十多年的征战生涯,除了严于治军、“收买”人心外就是非常善于利用舆论宣传了。

    1854年,曾国藩发布了《讨粤匪檄》,称“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

    这时的他刚刚创建湘军不久,正需要老百姓的支持。因为他深知,农民起义军大都是农民,很容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如果自己不消除太平军的群众基础,在百姓的掩护和帮助下,太平军是很难被击垮的。

    这篇动员封建文人和老百姓一起对抗太平天国的檄文很有特点:先是回避了“胡氛胡尘”的满汉矛盾,随后针对太平天国的“诋儒毁佛”发难,最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争取封建文人和老百姓;称太平军为“粤匪”,正是利用地方主义来孤立太平军;利用传统伦理观念来反对太平天国;抓住“田则天王之田”一说,利用私有观念煽动群众反对太平天国。

    总之,在这篇檄文里,曾国藩巧妙地避开了清政府与“胡氛胡主”的关系,重点说太平天国尊崇洋教,是“外夷”。也正是因为曾国藩的这篇檄文,百姓对太平军的看法改变了。当太平军被他孤立后,再打起来,也就容易多了。由于这种过人的政治眼光,曾国藩最终成为湘军集团的领袖也不足为怪了。

    治政策略

    “吾辈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也。”这是曾国藩告诫即将出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话。

    “执政要勤”,这是曾国藩为自己及部将们立下的为官之道。为了让这个“勤”变得更具体,曾国藩还提出做官“五到”:“身到者,如做吏,则亲验命盗案,亲查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终条理,先要放得开,后要括得拢是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是也。手到者,于人之短长,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是也。口到者,于使人之事,警众之辞,既有分寸又不惮再三苦叮咛也。”

    当然,这“五到”曾国藩不仅要求别人,也要求自己,而且是自己首先要做到。曾国藩在早年身体还好时,任何事都要亲历亲为,直到晚年身体有病时,才将公文或文章由别人代作。

    除了“勤”政外,他还总结出了治政四原则:条理清楚、相互关联、详细思考、遵守原则。

    所谓条理清楚,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一切事务中,除了分清主次外,还要注意轻重缓急。就是说,做每一件事都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谓相互关联就是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去处理一件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它的前因后果、方方面面;所谓详细思考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深思熟虑;所谓遵守原则就是办事一定要讲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执政务实、不图虚名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这首先表现在用人上,曾国藩始终坚持“苟无益于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而表现在做事上,在洋人和他争夺阿斯本舰队的权力时,他宁可损失金钱,也不要徒有虚名的舰队;晚年的洋务运动,更是他务实的表现。

    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在青壮年时不信天命信努力,认为“功可强成,名可强取”。但到了晚年,却认为人受天命限制,自有“定数”,这应该也算是他对自己未竟事业的遗憾和感慨吧!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从他个人来看,他实现了他所信奉的儒教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