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骄横南汉:任性岭南小朝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远离中原的南越之地,存在着一个骄横,却非常奇葩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王国——刘建立的南汉(917年~971年)。南汉存在了45年,却养活了其他朝代450年也养不了的太监。历任君主更是荒唐透顶,堪称五代一绝,为后人留下笑柄。

    攀富结贵,韬光养晦奠基业

    广东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唯一一次被正统历史所承认的割据政权,就是五代时期的汉朝。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称“汉”的朝代太多,为了加以区分,故把建立在广东的这个政权称为南汉。

    南汉的奠基人为刘隐(873年~911年),今河南上蔡人。刘隐的祖父刘安仁是名商人,后到南海经商,便在此安家。刘隐的父亲刘谦素有才识,因打击群盗有功,授任广州牙将。约880年,唐丞相韦宙出镇南海,见刘谦气宇非凡,很器重他,并不顾夫人反对,把侄女嫁给他。还说“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孙或可依之”。当时黄巢率部转战南方,遇到瘟疫。刘谦因邀击黄巢有功,于唐中和二年(882年)被任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很有声望。后来,刘谦又负责桂州(今广西桂林)、梧州(今广西梧州)一带的防御。直到唐乾宁元年(893年),刘谦死的时候,都稳稳地掌控着封州。

    临死前,刘谦告诉年方20岁的长子刘隐:“现在天下大乱,唐朝积弱不可复振,欲成大事,要放眼天下,不要只守着封州。”刘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由于他年纪小,父亲刚咽气,就有人想取代他,他一狠心,一口气杀了上百号人,才算顺利接了班。见他年纪轻轻就如此心狠手辣,手下的人对他刮目相看,都拥立刘隐为封州刺史。清海节度使刘崇龟见刘隐不是个软柿子,有点本事,便封刘隐为右都押衙,仍然负责贺江一带防御。

    唐乾宁二年(895年),刘崇龟病故,朝廷让唐玄宗之弟薛王李业的后人李知柔去广州接替刘崇龟。刘崇龟的手下牙将卢琚、谭弘玘等人根本不认李知柔这个薛王,将李知柔拒之门外,卢琚让谭弘玘驻守端州(今广东肇庆)。刘隐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封州巴掌大的地方混不出名堂,唐乾宁三年(896年)底,刘隐大起甲兵,沿西江东下来到端州。

    谭弘玘想结交刘隐,许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隐为妻。刘隐假装答应这桩婚事,以娶亲为借口,把士兵武器埋藏在船上,夜里进入端州,斩杀谭弘玘,继而乘胜袭击广州,斩杀卢琚,接着刘隐整顿军容迎接李知柔进入广州主持节度使事务。李知柔上表朝廷任命刘隐为行军司马。刘隐名义上只是行军司马,实际上却是广州的实际控制者,军政财权都在他的手中。

    唐光化三年(900年)十二月,李知柔病死在任上。唐昭宗李晔派来了同平章事徐彦若来接替李知柔。徐彦若非常知趣,他清楚广州是刘家的天下,所以从来不和刘隐作对,并上奏朝廷晋升刘隐为清海节度副使,将军政之事委任给刘隐。唐光化元年(898年),韶州刺史曾兖发动军队攻打广州,广州将领王璙率领战舰接应曾兖;刘隐一交战就将曾兖的人马打败。韶州将领刘潼重新占据浈阳县、浛县,刘隐率军讨伐,将刘潼斩杀。

    唐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清海节度使徐彦若去世,徐彦若临终上表荐举刘隐代理清海留后,朝廷任命兵部尚书崔远为清海节度使。崔远到达江陵,听说岭南盗贼很多,并且畏惧刘隐不接受替代,不敢前进,朝廷召崔远回京师,只能让刘隐任代理清海留后。刘隐被加官晋爵,左右邻居很是不服,虔州的卢光稠便是其一。

    唐天复二年(902年),卢光稠让儿子卢延昌镇守韶州,他率军越过大庾岭,攻到潮州城下。见状,刘隐亲率大军日夜兼程赶赴潮州,大败卢光稠军,卢光稠只得逃回虔州。此时,刘隐不顾行军疲劳,折回头赶往韶州。刘隐的弟弟刘劝他说:“来回数百里,疲劳至极,如果卢光稠又来抄后路,怎么办?”刘隐听不进去,率军直扑韶州城。

    当时,适逢江水涨发湍急,粮草输送跟不上,卢延昌见刘隐兵临城下,便向老爹卢光稠求救。卢光稠率大队人马又从虔州带兵救援韶州,他知刘隐攻城心切,便让大将谭全播率精锐部队一万人埋伏在山谷之中,自己带瘦弱兵士先去诱敌。刘隐见卢光稠势单力薄,蒙头就追,结果中了埋伏,差点被全歼,他在乱战中捡回一条命,逃回广州。

    到了唐天祐元年(904年),刘隐还是个代理的清海留后,当起来不过瘾。八月,唐昭宗李晔被朱温所杀,推李柷为皇帝。思来想去,刘隐觉得还是投靠朱温有前途。于是,开始大肆行贿朱温,朱温也是照单全收,很快,俩人就成了朋友。于是,朱温奏请以刘隐为清海节度使。唐天佑二年(905年),朝廷加任刘隐为同平章事。

    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不及待想当皇帝。刘隐看出了朱温的意图,便写了劝进表寄到汴梁。于是,朱温废黜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立后梁政权。朱温坐上皇帝宝座后,念刘隐劝进有功,于同年五月初三,加任刘隐为检校太尉,兼任侍中,并封爵大彭郡王。刘隐再次被册封,湖南的马殷看着眼热,有些坐不住了。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九月,楚王马殷派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大举讨伐刘隐,马楚军连战连捷,势不可挡,刘隐扛不住,败了回去。马殷夺得了广西东北部六州的大片土地,刘隐的封州老窝差点儿也被端了。

    连续两次吃了败仗,刘隐痛定思痛,开始想着“韬光养晦”,积聚实力,不再轻言战事,这也为后来南汉政权在岭南立足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刘隐已经成了岭南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得了一场大病。

    当务之急不是复仇马殷,也不是抢地盘,而是选择继承人。放眼刘家,弟弟刘是不二人选。刘为人强悍,有智谋。于是,刘隐让刘做清海军节度副使,刘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马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三月,刘隐病逝,享年38岁。

    奇葩刘,开国之君糗事多

    刘(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刘隐病逝后,刘袭封南海王。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刘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

    唐龙纪元年(889年),刘的母亲段氏在外舍生下了他,当时他的父亲刘谦已经是封州刺史,刘谦的正妻韦氏素来就嫉妒刘谦对段氏的宠爱,听说刘出生后十分恼怒,拔剑而出,命人把刘带去。将要杀他的时候,看到他的样子十分惊恐,手里的剑都掉到了地上,沉默了好久说:“这孩子相貌奇伟,将来必定不是一个平凡之人。”但是过了三天,韦氏最终杀了刘之母段氏,将刘亲自收养。

    刘长大后身材魁梧高大,垂手过膝,而且擅长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在哥哥刘隐身边,刘很容易便能得到要职。唐乾宁三年(896年),薛王李知柔被拜为清海节度使,出镇广州。刘隐时任封州刺史,被任命为清海行军司马。刘也被征为薛王府谘议参军。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刘隐兼任清海、静海两镇节度使,以刘为节度副使。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隐逝世,刘代替刘隐的地位自立,并继续征服少数没有平定的割据势力;同时又向后梁称臣,换取中原政权的支持。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后梁封刘为清海节度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又加封为检校太傅。后梁末帝即位之后,将其兄刘隐的所有官爵都授给了他,袭封为南海王。

    被封为“南海王”,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后来刘听说占据吴越地区的钱镠也被后梁封为吴越王后,非常生气,对南海王这个称号也不满意了,他抱怨说:“中原地区正是混乱时期,我真不知道究竟谁是中原之主,我占有南海广大领土,怎么甘心到万里之外的中原去向他们称臣!”

    刘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刘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刚开始做皇帝,刘尚能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南汉在刘的治理下日渐富强,王夫之的《宋论》称其“坐拥百粤,闭关自擅,而不毒民”,使国家出现“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烽无警”的大治景象,成为堪与南吴国、前蜀等比肩的南方强国。

    后来,刘逐渐变得自傲自满,不思进取,暴政渐兴。刘在位晚期建造玉堂珠殿,极尽奢华,金银珠宝,奇珍异玩装饰其中,令人眼花缭乱。此外,他还非常残忍,处死人时常用一些酷刑,史载“聪悟而苛酷,为刀锯、肢解、刳剔之刑,每视杀人,则不胜其喜,不觉朵颐,垂涎呀呷,人以为真蛟蜃也”,说的是刘处死人爱用一些酷刑,如炮烙、截舌、灌鼻、刀锯等,而且在行刑时,他还喜欢观看,见到杀人场面,看着受刑人痛苦地挣扎,他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念念有词。

    为了寻求刺激,他还发明了一种尤其令人发指的叫做“水狱”的刑罚,让人捕捉许多毒蛇放入水中,然后把有罪的囚徒也推到水里,亲自看着毒蛇把囚徒咬死,其残暴程度比妲己的虿盆有过之而无不及。《旧五代史》说:“一方之民,若据炉火。”

    刘非常喜欢研究《周易》,因此,他还换过几个名字。南汉乾亨八年(924年),由刘岩改名叫刘陟。可没过一年,他又觉得“刘陟”这个名字还不如“刘岩”呢,所以又在南汉白龙元年(925年)把“刘陟”这个名字给废掉了。他对外胡吹什么三清殿上白龙飞,于是改名为“刘龚”。有个洋和尚劝他:“市面上流行谶言:‘将来刘家天下要被姓龚的灭掉’,陛下还是再换个名吧。”他酷爱《周易》,梦见“白龙见南宫”,赶紧拿出《周易》算了一卦,取《周易》中“飞龙在天”之意,创造发明了一个“上龙下天”的“”(读‘演’)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刘对自己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他临死的时候,照样按《周易》算了一卦,“招左仆射王翻语: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矣”,说他的子孙没什么才能,南汉就像老鼠进了牛角,国运肯定会走下坡路。

    刘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四月,刘在广州死去,享年54岁。

    屠夫刘晟,弑臣诛弟保帝位

    在中国历史上,皇宫大院中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足之情、争得你死我活,则完全是为了夺取帝王之位。例如,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在所有这些皇帝中,如果要评出一个杀害兄弟最多的,非五代十国时南汉的刘晟莫数。

    刘晟,原名刘弘熙,南汉开国皇帝刘之子、殇帝刘玢之弟,初封勤王,后改封晋王。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在“父传子”观念的影响下,刘晟自然是无缘成为皇帝的,但后来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刘晟不但当上了皇帝,而且一当就是十六年。刘晟能坐稳皇帝宝座,唯一的可能就是铲除异己,强行上位。

    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位于中国南方边陲的南汉发生了两件大事:54岁的开国皇帝刘去世;刘第三子、23岁的秦王刘弘度登上帝位。刘弘度即位后,改名刘玢,改元光天,由晋王刘晟辅政。从辅政开始那一刻起,刘晟便向兄弟举起了屠刀。

    刘玢是个荒唐透顶的皇帝。在其父刘出殡之际,皇宫里竟然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娱乐项目也是花样翻新:与伶人饮酒作乐,男女裸体追逐嬉戏,穿着丧服和妓女一起造访民家。为了使刘玢陷入犬马声色中不能自拔,刘晟不断献上越来越多的美女。

    刘玢虽然荒淫无道,还是感觉到了四弟刘晟的威胁。于是,刘玢命令宦官严守宫门,并规定凡进宫者,必须接受搜身。后刘晟与五弟刘弘昌、十弟刘弘杲结为同盟。为了除掉刘玢,他密令心腹陈道庠豢养了刘思潮等一帮猛男,每日练习摔跤。一次,刘晟将这些猛男带入宫中为刘玢表演摔跤。刘玢爱热闹,在喝得大醉,对刘晟毫无防备时,陈道庠与刘思潮等人一拥而上,将他拖到寝宫门口刺死。

    除掉刘玢后,刘晟取而代之,做了南汉的皇帝。与他同谋的五弟刘弘昌、十弟刘弘杲,分别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和副元帅。随着刘晟握有的权力越来越大,疑心也越来越重,甚至又有了杀人的念头。

    刘晟杀掉的第二个兄弟,正是昔日的同密者刘弘杲。作为兵马副元帅,刘弘杲多次向刘晟建议,希望能够带兵讨伐盗贼。同时,刘弘杲还暗示刘晟,建议除掉刘思潮等人,以平息满朝文武的议论。在敏感多疑的刘晟眼里,刘弘杲无疑是想染指他的皇权。因此,他大怒,派使者连夜召见刘弘杲。

    见到刘晟的使者后,刘弘杲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他让使者在客厅等待,自己前去沐浴更衣。之后,刘弘杲在佛前祈祷:“弘杲误念,来生王宫,今见杀矣!后世当生民家,以免屠害。”随后,他哭着与家人道别。果不其然,刘弘杲一进宫就被杀掉了。

    不久,刘晟在南郊祭天,改元乾和,群臣尊他为“大圣文武大明至道大光孝皇帝”。这样的年号和尊号,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刘诸子中,论能力,最强的当属五子刘弘昌。刘在临终前,曾打算将其立为太子。有大臣极力劝谏,向刘讲述“少者得立,长者争之,祸始此矣”的道理,使刘弘昌与皇位失之交臂。因此,杀掉刘弘杲之后,担任兵马大元帅的刘弘昌就成为刘晟的眼中钉。

    南汉乾和二年(944年),刘晟派五弟刘弘昌前往襄帝陵拜祭。襄帝,即刘之兄刘隐。刘弘昌带着拜祭队伍还没有走出广州城,就被刘晟派来的刺客暗杀了。与刘弘昌同一年遇害的,还有他们的八弟镇王刘弘泽。

    刘弘泽最初被封为镇王,居于广西南宁(邕州)。在南宁期间,刘弘泽勤政爱民,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乾和二年(944年),南宁的上空出现一只凤凰;在刘晟看来,这无疑是八弟刘弘泽即将称帝的征兆。刘晟专程派人将一壶毒酒从广州送到南宁。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刘弘泽饮后毒发身亡。

    南汉乾和三年(945年),刘晟杀掉七弟韶王刘弘雅,同时,还有为其称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思潮和陈道庠。特别是陈道庠,不但被斩首弃市,他的整个家族也惨遭夷灭。

    南汉乾和五年(947年),刘晟对幸存的兄弟来了一次大清洗。同一天里,竟然有八个兄弟同时被杀!他们分别是:六弟齐王刘弘弼、十一弟息王刘弘暐、十三弟同王刘弘简、十四弟益王刘弘建、十五弟辨王刘弘济、十六弟贵王刘弘道、十七弟宣王刘弘昭、十九弟定王刘弘益。至此,尚在人世的兄弟,只剩下两位了。但刘晟也没有就此放过他们二人,乾和十二年(954年),十二弟高王刘弘邈被杀;乾和十三年(955年),十八弟通王刘弘政被杀。

    刘晟一共有18个兄弟。其中,大哥邕王刘耀枢、二哥康王刘龟图因病早逝,九弟万王刘弘操在与交州吴氏的战争中阵亡。从南汉应乾元年(943年)冬,到南汉乾和十三年(955年),刘晟将其余的15个兄弟尽数杀害。整个中国历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刘晟这样不顾手足之情,残忍地杀害如此多兄弟的皇帝了。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平定江北,刘晟自知大势已去,叹道:“自古以来有谁能不死吗?”从此彻夜放纵饮酒。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秋,刘晟去世,终年39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

    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对其评价:“刘晟据南极以称雄,属中原之多事,洎乎奕世,遇我昌朝,力惫而亡,不泯其嗣,亦其幸也”“晟率性荒暴”“常夜饮大醉”。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也曾说:“晟性刚忌,不能任臣下,而独任其嬖幸宦官、宫婢延遇、琼仙等。”可见,刘晟生性荒淫暴虐,在历史上自然也留不下好的名声。

    重甲战象,护国精锐御强敌

    南汉立国后,要面临同周边多个国家的不断战争。它的西边是楚国,北边则是当时诸侯国内势力仅次于中原大国的强大的南唐。为抗衡邻国,南汉统治者煞费苦心扩充军队。南汉地处南方,它的南方邻国大多处于亚热带地区,盛产大象,而且南方国家向来有捕捉、训练战象作战的传统,故南汉研究并组建立了当时极具战斗力的象阵。

    为建立一支庞大的象军,南汉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等国购进大量战象,同时雇佣当地少数民族教授南汉军队如何驾驭战象,以及使用战象的战术战法。到灭亡前夕,南汉共拥有战象近千头。

    南汉的战象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甲战象,装备精良。战象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这种铠甲都是以厚牛皮为内衬;外面加披挂密集的多层鱼鳞状、块状铁或钢制甲叶。除了挂甲以外,象体防御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2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起来;象腿上也被带活动护膝的钢制甲胄保护起来;象头装有钢制护面,甚至连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锁子甲,而且作为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长达1.5米的锐利钢制矛尖;战象背部是一座用厚木板制作、包裹有铁甲的塔楼。

    塔楼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驭手,上面一层是4~6名弓箭手或弩手,最上面是瞭望员。以战象为核心,四周各有一名持大刀、长矛、盾牌,背负弓箭或强弩的步兵。如此一来,构成一个以战象为核心的完整的作战单位。作战时,南汉象阵一般在远程弓弩的掩护下,列阵以冲锋的方式向对方发起集团冲击,势不可挡。象阵冲击后,骑兵和步兵将在后面跟进冲锋。由于披挂重甲,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攻击力,南汉象阵在同周边邻国的历次战争中威震四方,一度成为护国的精锐。

    不过南汉象阵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火力不足,二是机动性差。宋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赵匡胤诏令潭州防御史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为正副统兵大元帅,领兵讨伐南汉。南汉都统李承渥在韶州带领十多万兵士摆大象阵。不料,宋将潘美令军士用劲弩集结在一起齐射大象,皮糙肉厚的大象先前未挨过如此粗劲的弩箭,狂奔折返,反而踩死了不少南汉军士,结果南汉军大败。大败之下,南汉军十多万人有的被杀,有的被擒,韶州又失。

    南汉当时还在对它们进行调教,火力与机动性两大问题还未解决。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时南汉朝政腐败,国库入不敷出,且养活一支大象部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大量的训练等,这也导致象军建设受到很大影响,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改变战局。

    后主刘鋹,不亲政事尽荒唐

    刘鋹(943~980年),刘晟长子,原名刘继兴。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后,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成为南汉国君。

    刘鋹庸懦无能,不会治国,把政事都委任给宦官龚澄枢、陈延寿以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连宫女也被任命为参政官员,其余官员只是聊备一格而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刘鋹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至于一度宦官高达二万人之多。而且他相当宠爱一名波斯女子,与之淫戏于后宫,叫她“媚猪”,而自称为“萧闲大夫”,不理政事。后来将政事交给女巫樊胡子,连龚澄枢和卢琼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乱,朝政糜烂不堪。

    刘鋹自以为是玉皇大帝的太子降凡,因此有恃无恐,愈加暴虐起来。他制定了烧、煮、剥、剔、剑树、刀山等各种残酷的刑罚,臣民稍有过错,就用毒刑处治,因此搞得人人惊惧,甚至熟人在路上相遇,只能相互使眼色,而不敢多说一句话。他养了许多虎豹之类的猛兽,将罪犯的衣服剥去,驱入苑中,让罪犯赤身与虎、豹、犀、象角斗。刘鋹领着后宫侍妾在楼上观看,每听到惨叫的声音,他就拍手大笑,以此为乐。

    内侍监李托有两个养女,都生得貌美如花,选入宫中,长者封为贵妃,次者封为才人,刘鋹对她们极为宠爱。每夜与李氏姐妹饮酒歌舞,酒后以观看罪犯被猛兽撕咬为乐。刘鋹心情不好的时候,便将平日讨厌的大臣捉来,或是烧煮,或是剥剔,或上剑树,或上刀山。那些文武大臣整日栗栗危惧,见了刘鋹,都会心惊肉跳。

    刘鋹经常喜欢到宫外闲逛,有时带一两个内侍,有时独自一人至街市中乱闯,酒店、饭馆、花街柳巷,无处不去。倘若倒霉的百姓遇见了他,偶有一两句言语不谨慎,触犯了忌讳,或是得罪了他,就会被卫士捉进宫去,剥皮剔肠,斗虎抵象,最终落得个惨死。当时南汉的百姓,偶然见到陌生人,便怀疑是皇帝来了,一齐张口结舌,连话也不敢多讲。

    有一天,刘鋹独自出宫,偶然走到一座古董店前,柜台里面坐着一个年轻女子,皮肤略带黑色,身体很肥腴,眉目之间现出妖艳的神态。刘鋹走上去搭讪,原来那女子是波斯人。刘鋹将女子弄进宫里,这波斯女子丰艳善淫,曲尽房术,刘鋹非常宠爱。因其黑而肥,赐号为“媚猪”。媚猪又选择宫中体态婀娜的九人,随自己一同去服侍刘鋹。刘鋹非常开心,便分别赐号:高大肥胖的,称作媚牛;瘦削双肩的,称作媚羊;双目盈盈如水的,称作媚狐;双乳高起的,称作媚狗;香喘细细、娇啼婉转的,称作媚猫;额广面长的,称作媚驴;雪肤花貌,水肥玉骨的,称作媚兔;喜啸善援的,称作媚猿;声如龙吼的,称作媚狮。以媚猪为首,总称为“十媚女”。

    有一个名叫素馨的宫女,天姿国色,她常穿着白夹衫,带素馨花,云髻高盘,满插花朵,远远望去好似神仙。刘鋹对她十分嬖爱,特地为了素馨造起一座芳园林。园内种植名花,到春天百花盛开,便命素馨率领众宫女做斗花之会。每逢开花之期,刘鋹在天亮时亲自打开园门,放宫女们入内采择花枝。待采择齐备,立即关闭园门,前往殿中以花枝决出胜负。斗花胜的,当夜蒙御驾临幸;斗花败了的,罚金钱置备盛筵为胜者贺功。芳林园中除了众花之外,又栽了许多荔枝树,荔枝熟时,如同贯珠,颜色鲜红,灿若云霞。刘鋹在花下大张筵宴,美其名曰“红云宴”。

    刘鋹性情虽然暴虐,但他的手很巧,常用珍珠结为鞍勒,做戏龙的形状,精巧异常。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在宫里无事时,便以鱼脑骨做托子,镂椰子为壶,雕刻精工,细入毫芒,即使能工巧匠见了刘鋹制作的器物,都大为惊叹。刘鋹以珍珠装饰宫殿,一代之尊,极尽奢侈,并在合浦置媚川都,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珠民采珠时,将石头系在珠民的脚上,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无数。

    后来南汉亡国后,赵匡胤看到刘鋹亲手用珍珠宝石结成的一条龙,叹息地对左右说:“刘鋹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致灭亡。”

    南汉地狭力贫,刘鋹这样奢侈无度,不久府藏已空虚。刘鋹便增加赋税,每年的收入,都用于建造宫殿和奇特的玩物。陈延寿劝刘鋹除去诸王以免后患,于是刘氏宗族被屠戮殆尽。旧臣宿将非诛即逃,以致朝堂上官员一空,只剩下了李托、龚澄枢、陈延寿和一班太监,所以宋朝的军队前来讨伐时,刘鋹也毫不知情。

    不信士人,欲用者先加阉割

    在五代十国史中,刘鋹是无可争辩的一代淫帝。据《清异录》中记载:“刘昏纵……延方士求健阳法,久乃得多多益办。好观人交,选恶少年配以雏宫人,皆妖俊美健者,就后园褫衣使露而偶,扶媚猪,延行览玩,号曰大体双。又择新采异与媚猪对,鸟兽见之熟,亦作合。”历代亡国之君的淫荡生活登峰造极,绝不止上述这些,历史记载的只是冰山一角。

    万恶淫为首。正因为刘鋹荒淫无度,所以在用人方面,刘鋹非常重视宦官。甚至在南汉出现了一个奇葩的现象:凡群臣有才能的,或者读书的士子中了进士、状元,皆要先阉割了,然后进用。为什么?因为在刘鋹看来,男人不阉不可靠,即使是自家兄弟也不可靠。他甚至效仿父亲的做法,把他的弟弟们开始一个个杀掉。自家兄弟都不可靠,当然群臣就更不可靠了。为什么?他们都有家眷,必定得顾子孙,故不能尽忠。想来想去,还是太监最可靠。于是,他推行了一项基本国策:想受到重用的大臣,一律先阉掉。按照规定,考上进士的要先阉割,再委任官职。此外,没考上进士,但被刘鋹器重的官员,也要补上一刀。即便是和尚、道士,刘鋹想与其谈禅论道,不阉割也没有资格。

    在刘鋹看来,百官们有妻儿老小,肯定不能对皇上尽忠。有些趋炎附势的人,居然自己阉割了,以求进用。为了推行这项基本国策,还给了不少专门阉人的技术员编制,故南汉也被戏称为“太监王国”。当时,人称未受阉割之刑的人为门外人,而称已阉割者为门内人。南汉被灭的时候,光是被杀的阉割技术员就多达500人。南汉一个小小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

    于是南汉的臣子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想得到重用,但又怕得到重用。如皇帝准备用你了,那么他一定要先取了你的命根子,然后再放心用你。关于刘鋹之所以会推行这么古怪的一个制度,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爱才若渴,希望能和俊杰之士朝夕相处,所以才阉了他们,方便他们到皇宫串门;二是他在位时以“群臣有妻室,顾念子孙而不能尽忠”为由,不如一刀阉了,心里无私天地宽,以便能够全身心地报效朝廷。

    皇帝变态,那些读书人天天读“明明德”,读“仁义礼智根于心”,可读到最后,明知要被阉,还是忍不住要去做官,可见当时人们的官瘾有多大,真可谓是入于骨髓,溶于血液。

    古代曾有一个笑话,说兄弟俩去参加科举,哥哥中了,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郁闷地先回家了,嫂子听说老公中了,欢喜无限。弟弟就造谣诬蔑,说:“你瞎高兴啥?中了的,那活儿都要去了!”嫂子听了以后,如遭晴天霹雳,一下子蔫了。等哥哥兴冲冲地回来,却看到老婆在哭,就问为什么。老婆把听来的告诉他,他哈哈大笑,声称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的弊政呢?当下脱了裤子,验明正身,老婆才破涕为笑。哥哥就感慨地说:“我这进士,还比不得那活儿值钱!”可见,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文人把做官看得有多重了。

    纳土归宋,亡国之君且偷生

    南汉王朝在王室内讧、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叛中日益走向衰落的情况,被远在中原的赵匡胤看得一清二楚。他盯着这块地方已经很久了,当他决定大兵南下的那一刻,南汉政权便开始了倒计时。

    宋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赵匡胤正式委任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命他挂帅出征,率朗州团练使尹崇珂、道州刺史王继勋等大将,会同诸道兵马攻打南汉。当宋兵距贺州只有三十里路时,刘鋹才得到消息,但此时南汉掌兵的人都是些宦官,再加上没有像样的城防,军队腐败。当宋兵攻到城下后,为了在失败之后不至于被俘,刘鋹也是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让人取海船十余艘,载金宝、妃嫔准备逃往海外。同时他又听从了宦官龚澄枢、李托等人的建议,召潘崇彻、郭崇岳等人迎敌,接下来英州、雄州相继失守,潘崇彻投降于宋,郭崇岳部也几乎全军覆汉,郭崇岳本人也被杀。

    刘鋹只有逃这一条路了,不过等他准备逃时,船只连同护船的军士,船上的财宝、妃嫔全都被宦官乐范等盗走了。

    宋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北宋大军攻占岭南,包围南汉首都广州。后主刘鋹走投无路,只好出城投降。城破之前,刘鋹又听从了宦官龚澄枢的话,把南汉宫殿全烧了。后来赵匡胤听说是刘鋹下令烧了宫殿,大怒,甚至想杀了刘鋹。刘鋹连忙解释说:“臣僭位之时,年方十六,龚澄枢、李托等,皆先朝旧人,每事悉由他们做主,臣不得自专,所以臣在广州,龚澄枢等才是国主,臣反似臣子一般,还求陛下垂怜!”赵匡胤还是手下留情,没有送他上路。由刘隐、刘兄弟开创的刘氏南汉王朝,在传递了四个皇帝六十四年之后,至此宣告灭亡。

    在南汉灭亡后,刘鋹和刘氏宗室以及文武官员九十七人,被宋军一同从广州押送到北宋首都汴京。在汴京,刘鋹以南汉亡国之君的身份被宋太祖赵匡胤贬封为恩赦侯,受任检校太保、左千牛卫大将军,刘鋹从此闲居开封。

    一次,赵匡胤闲来无事,诏刘鋹入侍讲武池陪他喝酒,刘鋹很会拍马屁,别人都还没来,他头一个到了。赵匡胤知道刘鋹口渴,赏了他一杯御酒。哪知刘鋹吓得跪到地上,连哭带嚎:“罪臣敢抗王师,本应族诛,然陛下宽厚自天性,许臣不死。臣本愿做个大宋顺民,观皇帝陛下一统四海之盛世,所以罪臣不敢喝这酒。”言下之意是“你想毒死我?不喝!”赵匡胤仰天大笑:“朕要杀你,何须把你叫到这来,在府中就可赐死。”顺手将刘鋹的那杯酒拿过来一饮而尽,让人另外倒酒。可见,荒淫无度的刘鋹也贪生怕死。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匡义将伐北汉刘继元,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将领。当时刘鋹与已降宋的前吴越王钱俶、前清源节度使陈洪进都参加了,刘鋹因此说:“朝廷威灵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赵匡义因此大笑,这一幕也成了历史笑柄。

    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赵匡义即帝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归葬于南海韶州越王山,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由于刘鋹是南汉最后一位君主,复无谥号、庙号,史家所以习称其为南汉后主。

    广东历史上唯一一次建国经历到此结束,南汉刘氏政权荒淫无度致使亡国。南汉可以说是十国中最腐败、最残暴的一国。正是因为中原王朝兴亡迭起,由于战乱无暇南顾,方使民不聊生的南汉政权幸运地延续了六十四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