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马楚之治,远交近攻御强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群雄争霸的五代十国,马楚富甲天下,却未能逐鹿中原,而是陷入无休止的内斗,直至亡国,着实令人可惜。同时,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代枭雄,木匠出身的马殷有能力割据湖南,却无能力让子孙守住基业,以致“五马争槽”,兄弟相残,直到亡于南唐。55年,只是沧海一粟,却令人不堪回首,悲哉、痛哉。

    进封楚王,智勇双全小木匠

    唐朝末期,藩镇不再听从朝廷的政令,完全各自为政,唐王朝已是名存实亡。这时,在长沙版图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就是楚国。因楚国由马殷建立,为了区分史上之前的楚国,因此又称为“马楚”。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河南鄢陵)人,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为业。唐中和四年(884年),秦宗权据蔡州(河南汝南)叛乱,马殷应募从军,成为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的部下,以勇武闻名军中。

    唐光启三年(887年),秦宗权派其弟秦宗衡与孙儒、刘建峰等人攻打淮南,同杨行密争夺扬州。不久,孙儒与秦宗衡发生内讧,将其杀死,自率兵夺取高邮。后来,孙儒将杨行密围困在宣州(安徽宣城)。

    孙儒命刘建锋与马殷掠夺邻近郡县。不久,孙儒战败被杀,部众大都投靠杨行密。刘建锋、马殷收拢残部七千人,南下前往洪州(今江西南昌)。途中,刘建锋被推举为主帅,马殷为先锋指挥使,行军司马张佶为谋主。刘建锋等人到达江西时,兵马已达十余万。

    七年后,刘建锋等人进入湖南,在醴陵落了脚。潭州刺史邓处讷为了防备刘建锋,派邵州(邵阳)指挥使蒋勋、邓继崇驻守龙回关(长沙东)。马殷赶到龙回关,遣使劝降蒋勋。刘建锋命人穿上邵州军的衣甲,打着邵州旗帜,前往潭州(长沙)。潭州守军没有防备,开门应纳。刘建锋斩杀邓处讷,自称武安军留后。

    唐昭宗任命刘建锋为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久,蒋勋向刘建锋求取邵州刺史,被拒绝后,便与邓继崇一同起兵攻打湘潭。唐乾宁三年(896年),马殷平定蒋勋之乱。同年四月,刘建锋被部下陈赡所杀。众将杀死陈赡,推张佶为留后,不料张佶在前往府衙时,坠马受伤。张佶对众将道:“马公有勇有谋,为人宽厚,比我更适合当主帅。”这个时候,马殷正在率部攻打邵州,众将便派人前去请马殷回来。

    马殷见有人请他回去当主帅,有些犹豫,手下的姚彦章劝他说:“现在,刘龙骧已死,张司马有伤在身,您不做主帅谁做主帅,此乃天意也。”于是,马殷命部将李琼继续攻打邵州,自己连夜赶回潭州。

    马殷回到潭州后,张佶将留后的位子让给马殷,自己则率众将参拜,定下君臣名分。马殷仍旧任命张佶为行军司马,并命他代替自己攻打邵州。不久,马殷被唐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唐光化元年(898年),唐昭宗任命马殷为武安军留后。当时湖南治下七州,除潭州、邵州外,衡州(今湖南衡阳)、永州(今湖南零陵)、道州(今湖南道县)、郴州、连州(今广东连县)都被他人占据。不久,大将姚彦章请求收复五州,并推举李琼为将。马殷遂命李琼与秦彦晖攻取衡州、永州。

    唐光化二年(899年),马殷又命部将李唐攻取道州。不久,李琼取郴州、连州。至此,湖南全境皆被马殷平定。唐光化三年(900年)静江节度使刘士政命陈可璠、王建武屯兵全义岭(今越城岭),防备马殷。马殷欲与刘士政修好,派遣使者前往,结果在边境被陈可璠拒绝。马殷大怒,命李琼攻打静江军,坑杀陈可璠等人。之后,李琼俘虏刘士政,尽取其治下领地。

    唐光化四年(901年),马殷被正式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唐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又加马殷为同平章事。唐天复三年(903年)杨行密派刘存攻打武昌军节度使杜洪,围困鄂州(湖北武昌)。杜洪求救于朱温,朱温命马殷与荆南节度使成汭、武贞节度使雷彦威一同出兵救援。马殷派秦彦晖、许德勋率水军相救。不久,杜洪兵败被杀,刘存又率兵向马殷杀来。结果屡战不胜,便想与马殷讲和。马殷没有答应,将刘存斩于马下,并夺取岳州(岳阳)。

    唐天祐四年(907年)二月,朱温称帝,建立后梁。马殷遣使纳贡,被封为侍中兼中书令、楚王。不久,马殷又兼任武昌节度使,充本道招讨制置使。第二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屯兵汉口,拦截马殷的贡使。马殷大怒,命许德勋率水军征讨。许德勋行至沙头,高季兴又遣使请和。后来,马殷又派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攻打岭南,夺取昭州(广西平乐)、贺州、梧州、蒙州(广西昭平)、龚州(广西平南)、富州(广西昭平)。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任命弟弟马賨为左相,马存为右相。自此,在长沙历史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王朝,也是唯一一个王朝,即五代时期最强割据势力之一的马楚王朝。

    富甲一方,养士息民重农商

    开国君主马殷不但善于打天下,也善于经营国家。在他的治理下,没过几年,马楚便成为十国中有名的富国:国库充实,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在马殷的任内,湖南基本上实行的是保境安民的政策,和吴国的几次战争都是对方先发动进攻的。对于北边的荆南,马殷也只进行了相当有限的战争。有一年,马殷派大将王环领兵进攻荆南,王环连战连胜,势如破竹,几乎要灭掉荆南了,但荆南高季兴派人求和后,王环却答应了,然后班师回来。马殷责备王环为什么不乘胜夺取荆南。王环却说:“荆南处于中原和吴、楚、蜀之间,是个兵家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我们不能夺取,应该让他存在,作为我们的屏障。”马殷听了,马上转怒为喜,对王环的精辟见解非常佩服。

    马殷“土宇既广,乃养士息民”,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时奉行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马楚利用湖南地处南方各政权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鼓励进出口贸易,招徕各国商人。《十国春秋·楚武穆王世家》载:“是时王关市无征,四方商旅闻风辐。”

    茶税为当时马楚的主要税收来源,政府每年因此获得的税收以百万计。为促进茶叶的生产与贸易,马楚政权采取“令民自造茶”“听民售茶北客”的宽松政策,让百姓自己制造茶叶“以通商旅”。同时,马楚政权在全国各地设置商业货栈,组织商人收购茶叶(茶商号“八床主人”),销往中原地区的商人,换回战马和丝织品。

    由于马楚政权重商政策,那时的潭州已成为南方最大的茶市,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手工业和矿冶业也比较发达,其时采取“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的政策,“民间机杼大盛”;长沙棉纺业也始于马楚时期,其时楚地已种棉,故有胡三省之“木棉,今南方多有焉。于春中作畦种之,至夏秋之交结实,至秋丰其实之外皮四裂,中踊出自如绵。土人取而纺之,织之以布,细密厚暖,宜以御冬”。矿冶业方面,楚时潭州境内丹砂矿的开采风行一时,据说潭州的东境山崩,“涌出丹砂,委积如丘陵”,主要用于作为涂料之用,楚文昭王马希范丹砂涂壁,“凡用数十万斤”。

    为了发展商业,马殷采纳大臣高郁的建议,铸造铅、铁钱币在境内流通。由于铅铁钱币笨重,携带不便,商旅出境外贸易,大都“无所用钱”,往往在楚就地购买大量产品销往各地,这样楚地境内生产的产品通过“易天下百货”,马楚因而变得富饶。

    马殷死后,长沙的老百姓自发地立碑以表达他们对马楚王的拥戴、怀念之情:1921年长沙出土的“楚王马殷纪功碑”说,在他死后“群民号洮,念不欲生”,可见他多受民众爱戴。马殷在位三十五年,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使马楚出现了十国中少有的繁荣局面。

    荒唐馋君,每日吃鸡五十只

    马希声(898年~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

    按照礼节,父死,儿子要为其服孝三年。作为马殷实际上的“长子”,楚国二代君主衡阳王马希声却不以为然。他曾经郑重其事地对左右说:“礼教只是为百姓所设!”言外之意,他是国王,应当享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其中包括不为父亲戴孝。不戴孝也罢,具体负责丧葬事宜的礼部官员说:“能停食三日也行啊!”

    “停食?”马希声不解地问。

    “对,按先王礼仪,父亲去世,儿子要停食三日以示哀悼!”

    “这‘先王’是谁?”马希声胡搅蛮缠道,“赶快把他捉来,杀掉!”

    “这……”左右心里暗笑:“这先王哪是一个具体的人啊?退一万步说,真是某一具体的人也早已作古,又能到哪里去把他们捉来杀掉呢!”

    只听马希声咆哮着说:“停食三日,那岂不是要把我饿死啊?”

    跪在地上的另外一个官员哆哆嗦嗦地说:“陛下息怒。停食确实不是个好办法……”

    此话正和马希声之意,他点头称是。随后,这个官员建议,老楚王死了,为了有所表示,最好不要吃肉。马希声一听,怒火冲天,随后便对他破口大骂。或许这位官员不知道,马希声嗜鸡如命,最爱吃鸡肉喝鸡汤,一日三餐不能没有鸡。

    作为一国之君,喜食鸡肉、爱喝鸡汤,并因此在历史上留下笑料的,恐怕也就只有马希声一人了。马希声缘何酷爱鸡肉呢?说来好笑。

    马希声从小就崇拜一个人,此人为后梁太祖朱温。他听说朱温喜欢吃鸡,而且顿顿都有鸡吃,于是开始模仿:“朱温有什么了不起!”

    手下官员不解。其中有个官员试探着问:“敢问您的意思是?”

    马希声说:“梁太祖不是每天都能吃好几只鸡么?我一天吃他50只鸡,你们看是不是比他厉害?”

    众人见状,忙附和说:“当然,当然。”但都不知马希声如何吃下这50只鸡。于是有两个好事者私下嘀咕:“谁的胃口有那么大?”他们不信马希声有这本事。

    其实他们的确是井底之蛙,过于小瞧马希声的能耐了。马希声确实一天能吃50只鸡,怎么吃呢?确切地说,不是“吃”,是“喝”下去的——马希声让人将50只鸡宰了,收拾干净,放到一个大锅中去煮,少添汤,多加柴,喝炖好了的汤。这样,50只鸡最后也只能炖出一两碗汤,喝下去毫不费力。不管怎么说,他一天“吃”进肚里的鸡还是超过了后梁太祖朱温。

    有一则古代笑话,说有一个人不学无术,却偏喜谈文。有一次他读了晋代大诗人郭璞的《游仙诗》中的“太行有奇峰,峰高一万仞”后大发感慨,说他写的诗能超出郭璞一倍。见别人不信,他朗声吟道:“太行有奇峰,峰高两万仞”——将“一万”改成“两万”,果然是“超出”一倍。

    马希声比笑话中的那个人更可笑的地方在于:每锅鸡汤必须用50只鸡来炖,不足50只,或多于50只鸡炖出的汤他都不喝。有一次,他的手下没有凑足50只鸡,用了48只,想偷工减料。说来也奇怪,这件事没有人告诉他,但马希声喝后觉得不对劲儿,便下令立即将厨子绑在马上活活拖死。自那次事件以后,哪怕有天大的事,也没有人敢扰了他喝鸡汤的“雅兴”。

    所以,当礼部官员劝他茹素时,熟悉马希声的内侍们都知道,这个礼部官员要倒霉了。好在国丧期间不许杀人,马希声只是叫人把那个礼部官员拖出去打了一顿。此后,马希声还是一如既往,什么时候嘴馋了,便大手一挥:来人,快给我上鸡汤!老楚王出葬那天,有人来报,说楚王灵柩已安放在灵车之上,就要前往墓地,请示马希声是否随灵车前往。马希声不耐烦地一挥手,说:“等喝完鸡汤再说!”过了一会儿,他一边打着饱嗝儿,一边站起来对左右说:“走,走,赶快送葬去!”

    马希声离开后,他的吏部侍郎潘起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从前阮籍居丧而吃蒸小猪,哪一代没有贤人呀?”

    武穆王马殷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使得马楚政权社会安定,国富民强。然而,他绝对想不到,在他死后,他那些没有能力、昏庸骄横的儿子们,将他一手经营起来的政权亲手葬送。据说,当时的容州(广西北流)刺史庞巨昭善于利用星象占定人事吉凶祸福,后来投奔长沙。有人问他湖南与淮南的国祚长短。庞巨昭道:“我来长沙时,听到有童谣在唱:‘三羊五马,马自离群,羊子无舍。’从此之后,马氏还有五位君主,杨氏还有三位君主。”

    也就是说,马殷死后,楚国历经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五位君主,就被南唐大将边镐所灭;而吴国自杨行密死后,历经杨渥、杨隆演、杨溥三位君主,也被权臣徐知诰(李昪)篡夺。

    骄横跋扈,乱世昏君马希范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声死时没有确定继承人,长沙文武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商议楚王人选。因马殷临终时遗命兄终弟及,而马殷的几个儿子当中,排在马希声之后的便是武平军节度使马希范。理所当然,马希范就成了不二的继承人。因此六军使袁诠、潘约等人迎接在朗州时任镇南节度使的马希范继位。马希范从朗州(今湖南常德)赶回长沙继位后,立马干了三件狠心事。

    第一件狠心事:逼死马希声的母亲袁德妃。马希范当初没能得到储君的位子,把账算在了袁德妃的头上。马希范经常对袁德妃冷鼻子冷脸,甚至手脚还不太干净。袁德妃好歹也算是马希范的庶母,哪经得起马希范如此胡来,羞愤交加。

    马希声的同母弟弟马希旺,马希范也没放过,见一次骂一次,后来干脆把他免了职,禁闭在破茅屋中。马希范在府中召集除袁德妃所生子之外的兄弟们聚会。袁德妃哭久成疾,被马希范活活气死,马希旺不久也“忧愤而卒”。

    第二件狠心事:狠劲儿地纵欲。马希范的地位稍微稳固后,便开始贪图享受。有人做帝王是为了权力,有人是为了名声,有人是为了吃喝,有人干脆就是为了享受。马希范“酒色财赌”四毒俱全,经常招呼文苑学士廖光图等人入府耍乐,喝醉了就赌。这伙人聚在桌前切磋赌技,出老千也是难免的事情,不论输赢,狂呼乱叫,不成体统。

    饱则思淫欲。吃饱了,喝足了,赌累了,马希范便开始琢磨女人,经常是喜新厌旧。一次,他看上了一个商人的老婆,便把这个生意人杀了,准备霸占人家的老婆。可没想到这个女子性情刚烈,不稀罕这个富贵,自杀身亡。

    马希范纵欲为乐,大造宫室、花园,花钱如流水!他用金银雕饰门窗栏杆,用丹砂涂墙,春夏季用竹席铺地,秋冬天用棉纱铺地,极尽奢华。

    白居易有诗曾云:“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说的事情简直就是预知了马希范的奢华。冰天雪地中,百姓衣衫破烂,瑟瑟哀号,统治者们却身披锦衣絮袄,围着兽炭红炉“手拈梅花,唱道国家祥瑞”。

    马希范不但奢侈,而且狂妄自大,他造了一座九龙殿,但只雕了八根绕龙柱子,并对手下说:“知道我为什么只刻八条龙吗?”手下不知,便骂其道:“猪脑子!因为我就是一条龙!”

    第三件狠心事:治服兄弟。马希范上任以来,嗜赌如命,学士拓跋恒为人正直,经常劝诫马希范自重,马希范因此恨透了拓跋恒。

    马希范比他二哥马希声懂事,知道拓跋恒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倒是那帮兄弟们却要时刻提防,他们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坐镇桂州(今广西桂林)的静江节度使马希杲声望较高,马希范不服,担心日后会夺了自己的位置。思前想后,觉得这个兄弟不靠谱。一次,岭南军入侵楚国,马希范便想借这个机会除掉马希杲。

    后唐清泰四年(即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四月,他自率五千精锐马步军南下,同时留下同母兄弟马希广留守长沙。马希杲早猜到了哥哥的意思,惶急不安,只好让自己的老娘华夫人迎接马希范,华夫人跪在马希范面前,先痛骂了一通儿子:“希杲无德无能,刘才能趁机侵境,没想到居然劳动了大王亲来,这都是臣妾的罪过,虽百死无赎妾罪也。妾愿入宫府做一扫地婢,只希望大王看在先武穆王的份上,饶过希杲吧。”

    马希范假意说道:“听说希杲把桂州治理得很好,夫人不必多心,我只是前来请教的。”这时南汉军也撤了,南方无边患,马希范回长沙,并把马希杲移镇武平军(今治湖南常德),就近控制。对另外几个兄弟,也是连吓带唬,治得服服帖帖。就这样,马希范一直耍了几年狠,也横了几年。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大军入汴梁,石重贵出降,中原大乱。湖南牙将丁思觐劝马希范:“晋犹汉也,辽国虽强犹虏也,今天子蒙尘北狩,中州无主。此正天授大王以成齐桓、晋文之事也!愿王能举湘兵十万,北进中原。中原士民岂愿俯首事虏?义师行于汴洛间,举义旗募锐旅,驱胡虏奉王道,期年之内,大业底定。大王不要再贪恋儿女子事,儿女子之乐,孰比雄踞天下之乐?大王思之!”

    丁思觐说得慷慨激昂,也并非纸上谈兵,当时湖南辟地千里,重甲十万,国丰库足,只要马希范能起事,很有希望成功。但马希范有些小富即安,觉得怀中有美女,湖南这地盘也够吃够喝,日子过得不赖,觉得不必要冒那个险。丁思觐被气得当面大骂:“竖子!终不可教也!吾事昏君,宜其死乎!”说罢自杀。

    该狠的时候不狠,江山当然不稳。当马希范在湖南再无力气折腾时,马楚的大限也到了。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楚王马希范病死长沙,享年49岁,谥号文昭王,死后由其同母弟马希广继位。马希范死后,马家开始出现严重内耗,最终亡国。

    势不两立,马希萼举兵夺位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文昭王马希范去世。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等马氏兄弟纷纷瞄上王位,骨肉相残的惨剧一再上演,加上之前的马希声、马希范二人,史称“五马争槽”。

    学士拓跋恒虽按遗命应立马希广为王,但是,考虑到马希广还有兄长马希萼在,时任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节度使,担心会因此而引起内乱,力劝马希广让位给兄长。都指挥使刘彦蹈、天策学士李弘皋则坚决主张遵照先王遗命,支持马希广于同月继位,用后汉年号。

    马希广,字德丕,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他继位后,怀有雄心壮志的哥哥马希萼很不服,便与他争夺势力,甚至不惜引来南方蛮兵与马楚对抗。

    马希萼(900年~95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九月,马希萼认为后汉朝廷偏袒马希广,于是依附南唐,被任命同平章事。十一月,马希萼留下儿子镇守根据地朗州,然后动员全境人马,向长沙进发,并自称顺天王。

    当初,有一个蛮族首领彭师暠投降楚国,楚人嫌他太粗犷耿直,只有马希广爱惜他,任命他为强辇指挥使,兼任辰州刺史。彭师暠很感动,愿意誓死报答马希广的恩情。马希萼的手下朱进忠率领朗州军来到长沙的时候,彭师暠请求带领一支奇兵,绕到湘江西面,然后让大将许可琼用战舰横渡湘江,前后夹击,以破敌军。马希广本来觉得这个战法不错,但手下的大将许可琼却说:“彭师暠和梅山各族蛮人是同类,怎么能相信他的话?我家世代为楚国将军,我一定不会辜负大王。看他马希萼能有什么作为!”

    马希广遂采纳了许可琼的计策,命令诸将听从许可琼的节制调度,每天赐给许可琼五百两银子。但他并不知道,此时许可琼已被马希萼收买,有了二心,马希萼答应:将来要与他分治湖南。所以,当马希萼率四百多艘战舰停泊在湘江西岸时,马希广多次前往许可琼的营帐,与他商议军事,许可琼总是将营垒封闭起来,不让士兵知道朗州军的进退情况。马希广还感叹着说:“这是真正的将军啊,我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呢!”

    有时候,许可琼夜晚乘坐单只小船,假装巡视江面,与马希萼在湘水西岸会面,约定为内应。一天,彭师暠见到许可琼,瞪着眼珠子骂他,然后拂袖而去,觐见马希广说:“许马琼准备叛国,众人皆知,请您迅速把他除掉,不要留下祸患。”马希广说:“可琼是侍中许德勋的儿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彭师暠退下,叹息着说:“楚王虽然仁厚,若不当机立断,败亡之日很快就要到了!”

    时逢潭州飘起了大雪,平地积雪四尺有余,潭州、朗州两军很久都不能交战。马希广相信巫师与僧侣的话,在江边塑起鬼像,并举起手做出让朗州军退兵的样子;后又在高楼上制作巨大的鬼像,手指着湘江西岸,怒目而视,然后命令和尚们日夜诵经,马希广自己穿上僧服向鬼像膜拜,祈求赐福。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十一,朗州军从水陆两路同时向长沙发起急攻。楚步兵指挥使昊宏、小门使杨涤互相勉励说:“以死报国的时候到了!”各自领兵出战。彭师嵩则带兵在城东北角战斗。

    许可琼先是按兵不动,继而率领全军投降马希萼,长沙很快沦陷。朗州兵和蛮兵在长沙疯狂烧杀抢虐三天三夜,宫殿居室皆化为灰烬,所积蓄的财宝,也全部落入蛮族部落。吴宏的袖子在战斗的时候,沾满了鲜血,他见到马希萼,说:“不幸被许可琼出卖,今求一死,以不愧对先王。”彭师暠将长矛丢到地上,也求治他的死罪。马希萼叹了一口气,说:“真是像铁石一样坚强的人啊!”结果谁也没有杀。

    同年十二月十二,马希崇迎接马希萼进入王府主政,然后关闭城门,派出多路人马分头搜捕马希广等人,后将其全部抓获。马希萼对马希广说:“继承父兄家业,难道没有长幼之分吗?”马希广说:“我是被将官推举,受朝廷册命的。”马希萼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

    十二月十四,马希萼自称楚王。十五日,马希萼对众将说:“马希广软弱无能,听任左右摆布,我想饶他不死,可不可以?”将官们都默不作声,唯有被马希广鞭打过的朱进忠回了一句:“大王血战三年,方得长沙。一国不容二主,今不杀马希广,将来一定后悔。”此话正合马希萼本意,于是将马希广赐死。马希广信奉佛教,临刑之际,仍然口诵佛经。彭师暠把他葬在浏阳门外,马希广史称废王。

    灰飞烟灭,不肖之子葬江山

    兄弟相残的悲剧在五代十国一再出现,并不算稀奇事,因为在权力、江山面前,人心思变,人心思恶,即使是亲情、友情也轻于鸿毛。马希萼赐死马希广后,没掉一滴泪,却是满心的欢喜,一身的轻松——患难可以分担,江山只能一人坐,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行。

    当初,马希广在位时,后汉极力偏袒马希广,这让马希萼很不舒服。如今楚地尽在己手,便一改马殷向中原称臣的态度,转而向南唐称臣。未待册封,即自称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楚王。南唐蓄谋湖南良久,趁马希萼立足未稳,李璟便派南唐“名将”边镐屯兵袁州(今江西宜春),准备动手。

    马希萼充其量就是一介武夫,毫无远见,登位后,便大开杀戒,杀戮报复,纵酒荒淫,将事务都交给马希崇。然而马希崇也只是交给下属而已,因此政事混乱,民怨如沸汤,且对士卒不加赏赐,致军心思变,甚至出卖马希广的许可琼也没捞到好处,被扒拉到蒙州当刺史。

    马希萼有个家奴谢彦颙,长得眉清目秀,马希萼拿他当女人养,恩宠无比。在与众将宴会时,谢彦颙无功,却位居众将之上,众将多不服。山蛮人把长沙城弄得破乱不堪,马希萼让指挥使王逵和周行逢带本部人马修城,而且不给工钱,众人大怒:“把我们当苦力使,有钱却不赏,这岂不是污辱我们,还是逃吧。”王逵和周行逢也窝了一肚子气,便带着大伙儿逃回朗州。

    听说有人逃跑了,马希萼派人去追。王逵心一狠,迎立马希振的儿子马光惠,扼守朗州城,脱离马希萼系统。王逵不久又把马光惠给废了,去请辰州(今湖南沅陵)刺史刘言主政武平军。

    除掉马希广,许可琼居功至伟,却半个子儿没捞到,后悔得牙痒痒,便暗中密结马步军指挥使徐威等人作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九月,徐威带着愤怒的士兵杀入王府,此时马希萼正在和几个亲信对饮。见有兵杀来,马希萼跳墙逃跑,没跑多远,便被徐威活捉。乱兵剐了谢彦颙,然后立马希崇为湖南主。

    刚在朗州立足的刘言见立了新主,有了新的想法,出兵攻长沙。马希崇也是个草包,为了让刘言撤退,把马希萼的几个部将杀了,送人头到朗州请和。刘言却说这些头已经腐烂,看不出是马希萼的人。彭师暠看到马希崇不是个成事之人,转而与衡山指挥使廖偃一起放出马希萼,推立为衡山王。

    马希崇腹背受敌,无力抗衡,只好向南唐称臣乞援。李璟那边早就准备好了,马希崇一降,边镐立刻率兵进入湖南。南唐军入醴陵,距长沙五十里。眼前南唐军杀到城下,马希崇才知道边镐不是帮他来灭马希萼的,而是来亡楚的,急得坐卧不安。

    此时再想逃已来不及了,就是让自己逃,也无处可去。朗州有刘言,衡山有马希萼,马希崇只好请出归隐的老臣拓跋恒草降书送给边镐。拓跋恒欲哭无泪:“老而不死是为贼!我贪图长寿,却想不到是为了今天的草降书!”随后,南唐军进军长沙,马希崇开城迎拜于边镐马前,这一刻,历六主统治湖南55年的马楚正式灭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