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林须。”此言眉主蚤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骠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须眉男子”,这是人们常说的一个词。须眉可以作为男子的代名词。胡须和眉毛是表示大丈夫气概的重要标志,古人对此一直都很重视。中医学又说,须属肾,肾又属水,故须性阴柔而近水,下长而宜垂。而眉属胆,胆又属火,所以眉性阳刚而近火,故上生而宜昂。
相书上认为须是松柏,代表人的生命力,生命力的强弱就显示于此。胡须漂亮有光彩,代表此人有旺盛的生命力。而眉是双眼的华盖,凸显面部的威仪。通常认为眉主少年富贵,须主老年福寿,所以少年得志的人两道眉往往清秀,而老来幸福的人胡须润泽发亮。
正常的男子一般都有须眉,只有太监才须眉全无。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没有须眉的人不能称为男子。“少年两道眉,临老一林须”,这是一句俗话。意思是说,观看人的命相,年轻时要着重看两道眉毛,中老年时期主要看一丛胡须。年轻的时候胡须还不那么发达,就看两道眉;临老了,胡须就丛生了,像树林一样,那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形态,甚至是后天修为的表征。“此言眉主蚤成”,“蚤”即早。一个人少年时的命运如何,要看眉毛的相。是不是少年得志,从人的眉毛可以看出。“须主晚运也”,晚年运气怎么样,则以看胡须为主。人的运势从上面慢慢走到下面,从少年看眉开始,往下走到晚年看须。胡须大有学问,长在什么部位,称呼都不同。生在上唇的称“髭”,生在下唇的就称“须”,生在颐颏(腮颊)的就叫“髯”,贴近耳朵长的称“胡”。髭、须、髯、胡,统称为胡须。
下面讲了些经验之谈,还列举了一些历史人物。“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但是也有例外,脸面呈紫气,即使没有胡须,地位也会高贵;两腮突出者,就算胡须稀少,也能够声名显赫。“郭令公半部不全,霍骠骁一副寡脸。”“郭令公”就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他曾任中书令,世称郭令公。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多次受到朝廷封赏,因而位极人臣。“霍骠骁”指霍去病,汉武帝的爱将。这位少年将军曾经横扫大漠,封冠军侯,位高权重,但是死得很早。“一副寡脸”,指脸上没胡子,光光的。霍去病是少年英雄,没有读什么兵法,他认为在战场上临机应变打胜仗最重要,兵书读了不会用也是白搭。三国时期的孙权曾经劝大将吕蒙读书,吕蒙就去读书,马上气质改变,而且击败了关羽,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可见,有些人的才气是天生的,有些人是后天苦学的。假如有很好的资质,又肯用功,那么成就就不得了了。但是天资太好的人,可能不大愿意下死功夫。郭子仪可谓福禄寿俱全,85岁过世,子子孙孙一大堆,又跟皇家结亲。人一辈子要完美是很难的,做高官、享清福、又活得长,郭子仪占全了。传说行伍出身的郭子仪,年轻时在军中因某事犯法当斩,被李白撞见。李白见他容貌非凡,认定郭子仪他日必为国家柱石,急忙求见天子,讨了一道赦敕,赦免郭子仪,许他戴罪立功,救了郭子仪一命。这个故事在《警世通言》中有记载,《新唐书·李白传》也有如此说法。但是否真实,还有待考证。郭子仪和霍去病都是历史名人,都建功立业,一个长寿,一个早夭。“郭令公半部不全”,很难想象他只有半部胡子,大概是胡须稀疏。虽然半部不全,但是他得享富贵。“霍骠骁一副寡脸”,霍去病没有胡子,可是也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这是谈例外,换句话说,不是必然的。像紫面无须还是贵,该贵的就是贵,挡也挡不住。据说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是紫面,孙权即位的时候很年轻,他可以号令三军,自有他的威仪。对曹操来讲孙权是小辈,对刘备来讲孙权也是小辈,可是后来三国鼎立。有时候曹操说“紫面小儿”,就是说孙权这个紫面娃娃。紫面这种面容,不需要胡须来彰显尊贵。而“暴腮缺须”,即没有胡须,也会荣显。“暴腮”这两个字确实不怎么讨喜,露腮而且无须,但这种面相的人就富贵利达。郭子仪、霍去病,大概就属于这两种面相。
“此等间逢”,“逢”就是遇到。这种例外是少见的,在历史上,或在人世间,偶尔会碰到这种胡须长得不完整、也不漂亮,但是大富大贵的人。“间逢”,说明概率不大,可能千万人中碰到一两个。“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毕竟有胡须有眉毛的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男子十之九都有须眉,在古代就用须眉代表男子。那时主要是男人做事业,女人有时候连名字都没有。现在的女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不然只能叫张氏、李氏,只有姓氏,连名都没有。此处讲“须眉”,须、眉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主少、一个主老。
(二)论眉
眉尚彩,彩者,秒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下面就讲得很细了。“眉尚彩”,眉崇尚光彩。彩在什么地方呢?在眉尖上,即眉梢,就像稻禾的芒,最细最尖的地方。“彩者,秒处反光也”,所谓的光彩,就是眉毛梢部闪现出的亮光。眉梢那个地方还有反光,那是上品的相。眉目传情、眉飞色舞,都是描绘眉的动态。“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富贵的人眉毛共有三层光彩,有的只有两层,有的只有一层。三层彩是怎么叠上去的呢?三层指的是眉毛根处一层,中处一层,梢处一层。“三层彩”是最好、最难得的,非伟人不能有。人的高贵等级就是由“彩”层数区分:三层最贵,两层次之,一层又次之。
“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贵人有三层彩,也有一两层彩的,这就叫文明气象。眉彩的表现,“宜疏爽不宜凝滞”,凝滞不开朗,就有点纠结,疏爽则很爽朗,很开阔,没有纠结的压力。“宜疏爽”,就是眉毛要疏密有致、清秀润朗。“不宜凝滞”就说明不要都挤在一块儿,不然会显得厚重呆板。
“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疏爽不凝滞的眉,一看就好像两只凤在乘风翱翔飞舞,这是最上品的眉相。“如泼墨者,最下”,如果像一团散浸的墨汁,则是最下等的眉相。也就是说,眉如果像张大千的泼墨画那样,就是最下品。“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双眉倒竖,是好的眉相;双眉下垂,是下等的相。“长有起伏,短有神气”,眉毛就那么短一段,还得有起伏,在人的脸上真的是看到了世界,看到了风水。有的人眉毛很长,像长眉罗汉,眉毛都快到耳朵了。眉毛长没有关系,只要不太单调,中间有起伏之势,有看头、有变化。眉毛短也没有关系,短的要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眉毛当然有浓有淡,有的人眉毛黑,有的人眉毛就是灰灰白白的,看不清楚。如果你的眉毛浓,就不要呈现浮光。如果你的眉毛淡,切忌形状干枯无生命意趣。树叶掉光谓枯,了无生机谓索。成语“索然无味”就是对什么都没兴趣,天天就在家里躺着。眉毛枯索,看着都没劲,生命哪还有力量呢?
“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双眉如果像两把锋利的宝剑,必将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而双眉如果像两把破旧的扫帚,则会有杀身之祸。眉毛如剑者,有杀气,镇得住人,领兵才有威势。“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另外,这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的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辨识。有很多东西是有规格的,你一定要细辨。
“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另外就是一般人都了解的,眉毛压到眼睛绝对不好,不美观不说,眼睛都难以睁开,生这种眉的人不是很得志。眉毛散乱,没秩序,没美感,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显得枯耗破败。还有眉毛如果很细,还带了一点儿媚气,也不是好事。这样的眉相表示其人阴柔太过,阳刚不足,多操贱业。眉形过于粗阔,没有文秀之气。上述都属于最下等的眉相。
其实任何事物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都是疏爽强于凝滞,凝滞则挥洒不开,气势不够,也不通畅。
(三)论须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健、宜光、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纹,聪明豁如;长如解索,风流显荣;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晦滞”、“短髭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见耳。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有的人胡须多,有的人胡须少,但都要与眉毛和谐匹配。也就是说,胡须的多寡不是特别重要,还是要与眉毛保持整体的相称。你不要上面眉毛一点点,下面胡须一大堆;或者下面胡须稀疏,上面眉毛又浓又密,这些都是不相称。须眉相称,要有整体的配合,才会有美感。现代人对胡须当然是没有那么在乎了,每天都刮得光光的,但是我的老师那辈人对胡须是很重视的。有时和人交谈高兴了,常常是眉飞色舞,胡须一拉一卷,很是惬意。近人于右任、古人关云长都是有名的美髯公,他们对胡须都是很重视的。曾有人问于右老,晚上睡觉的时候胡须怎么办呢?胡子是放在被子里头还是外头?这一问题把于右老考坏了。平时都是顺其自然,根本没有注意这个事情,结果人家一问,搞得他无所适从,放里面也不对,放外面也不对,直接失眠。人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讲以前,你觉得根本不是问题;别人一讲,处理起来,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真的难过。
下面就讲胡须了。首先是多的胡须:“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清”,指清新利落。“疏”,指疏朗有致。“缩”,指不散不乱。“参差不齐”,指长短配合得当。意思就是,如果你胡须多,应该清新利落,疏爽明朗,不散不乱,并且长短有致。
“少者,宜健、宜光、宜圆、宜有情照顾。”“健”,指胡须刚健有生气。“光”,指胡须润泽发亮。“圆”,指胡须圆润、生动、不呆板。“有情照顾”,彼此有情,互相照应,指胡须与其他部位均衡,整体趋于和谐。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胡须少,就要求润泽发亮、刚健有力、圆润生动,与其他部位相互呼应。“有情照顾”,人有情,就守望相助,如上一代照顾下一代,上一代老了,下一代反过来照顾上一代。胡须少,没有关系,少有少的好,如果能够“宜光、宜健、宜圆”,“有情照顾”,整体呈现就很完美。
“卷如螺纹,聪明豁如”,胡须卷起来像螺纹那样,这种人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显荣”,“解索”就是断裂与磨损后的绳子。胡须细长,像磨损的绳子一样,这种人生性风流倜傥,将来一定能显达荣耀。
“劲如张戟,位高权重”,“劲”,有力。“张”,张开。“戟”,古代兵器,在长柄一端装有金属以作枪尖,枪尖旁边还有月牙形锋刃,是矛和斧的综合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胡须刚健有力,如一把张开的利戟,这种人将来一定居高位、握重权。
“亮若银条,早登廊庙”,“廊庙”,庙是王宫的前殿和朝堂,廊是宫殿四周的走廊,“廊庙”是古代君臣议政的地方。“早登廊庙”是古代人朝思暮想的。胡须亮如发光的银子,这种人年轻时就能在朝廷当重臣。“皆宦途大器”,以上这几种须髯的人,将来是官场上的重臣。
“紫须剑眉,声音洪壮”,古人认为,“紫须”配“剑眉”,再加以洪亮雄壮的声音,其相大贵。“蓬然虬乱,尝见耳后”,胡须像虬那样蓬松、劲挺又散乱,并且有时还长在耳朵后面。“虬”,古时传说中带角的小龙。“虬乱”,像虬须般坚挺散乱。“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这种胡须,再配上神骨清奇,这种人不是千里封侯,就是十年拜相。
“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晦滞’、‘短髭遮口饿终身’”,其他的胡须,如辅须先长出来,终究没有好处;看不到人中,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不顺利,前景黯淡;短髭太长遮住嘴,一辈子忍饥挨饿。“此其显见耳”,这些胡须的凶象,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就用不着详细论述了。“辅须先长终不利”,胡须有主须、有辅须,主要的胡须还没有长出来,旁支的须就先长出来了,“终不利”。不重要的东西先长出来,主要的东西还没有长出来,这种情况结果不会好。青春期少年的那些辅助性的须如果先长出来,主要部分的胡须还没长出来,等于是杂草先长出来了,那么运途就有问题了。顺序不对,主角还没有出现,配角先出来了。“人中不见一世穷”,一般来讲人中总要有一定的宽度、长度,它不但跟生命的长短有关,还跟富贵贫贱有关。如果人中窄,再加上胡须乱长,人中整个被遮蔽,则一世穷。那怎么办呢?干脆把胡须剃掉算了,至少人中还可以看得到。“鼻毛接须多晦滞”,鼻毛跟胡须碰头了,人生的发展就晦暗停滞。“短髭遮口饿终身”,短髭把嘴巴挡到了,就吃不到四方,终生较穷。你看,几根胡须都这么麻烦,我们现在剃掉胡须倒也省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