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激情四溢的演讲魅力口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演讲需要演讲者把思想、感情、语言、声音、表情、姿态等一系列因素融为一体,而掌握这种能力的学问就是演讲的口才艺术。只有掌握好这门艺术,才能有效地与听众进行交流,才能引起听众思想和感情上共鸣,形成一种大家都置身局内的氛围。

    1.有备而动,让演讲踏歌前行

    大凡著名的演说家,在走向中心舞台之前,都已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林肯曾说:“我相信,唯有准备充分的演说者,才配具有自信的资格。我若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及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丹尼尔·韦伯德也说:“如果没有准备就出现在听众面前,这和裸体没什么两样。”因此,成功的演讲必须从精心的准备开始。

    1)明确目的,确定主题演讲的目的是演讲者在实际表述中期望得到的结果、目标和反应。准备演讲的首要步骤是搞清楚演讲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弄清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论题,准备演讲的内容。

    选择论题包括确定主题和确立标题。演讲的主题是演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可以是说明某个问题,也可以宣传某个道理,还可以是讲述某种观点,等等。主题是组织演讲的主线,它决定着演讲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引起听众的共鸣,一场精彩的演讲必须具备鲜明深刻的主题。好的主题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①适应听众的需要。为此,主题应紧紧抓住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主题要有针对性,适应听众的年龄、职业、知识结构及心理特征的需要,这样才能唤起听众的热情和兴趣。

    ②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主题应符合演讲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演讲的内容与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外在表现融为一体,给人以自然、大方之感。

    ③具有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主题要新颖,有创造性,确实能带给听众新知识、新思想,使人听后受益匪浅。

    ④集中一点,突出重心。每次演讲只能有一个主题,并且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内容,使全篇重点突出,思想凝练。

    演讲的标题是演讲的“眉目”,富有吸引力的题目,能激发听众听讲的愿望,还能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甚至成为警句流传。好标题的标准是:能够揭示主题,成为演讲的纲领和核心;简洁明确,使听众容易了解,不能冗长、宽泛;新奇、生动,能引起听众的好奇心;富有启迪,使听众有细细品味的余地。

    2)准备材料材料是演讲的血肉,是立论的依据。没有材料,再好的主题也无法表现出来。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准备是演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准备材料的第一步在于搜集材料。搜集材料应遵循三个原则:

    ①围绕主题充分占有材料。占有足够的材料,思路就会更开阔,论据会更充分,从而产生令人信服的雄辩力量。

    ②材料应真实客观。材料只有经得起听众的推敲,才能有力地阐明观点。因此,不能使用以偏概全、缺乏普遍适用性的材料,更不能根据需要臆造或虚构假材料。

    ③材料需新颖。即材料应是最新研究、调查的结果,或者是以前别人没有使用过的。当然也包括从新的角度分析旧材料。

    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好材料的筛选工作。根据自己的思路、听众的具体特点、愿望等因素去粗取精,把最典型、最生动有趣、最能表现主题和最具针对性的材料保留下来,用到演讲中去。这样,主题与材料才能完美统一,水乳交融,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此外,演讲中材料使用的顺序、详略安排都要灵活得体。比如,材料应大体均匀地分布于各个部分,不能过多地集中于一点;应适当穿插趣味性的材料,调节现场气氛,吸引听众注意力。

    3)设计演讲结构设计结构也就是布局谋篇。合理的结构安排对演讲的成功至关重要。演讲者在演讲前对怎样开头、结尾、铺垫、承接、安排主次都成竹在胸,才能在演讲中思路清晰,游刃有余,紧紧抓住听众。布局谋篇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开头、正文和结尾。

    (1)头要引人入胜。开头是演讲的起点,对演讲有双重意义。一是诱发听众的浓厚兴趣,赢得听众的好感。二是为整个演讲创造适宜的气氛,为全篇演讲定下基调,或提纲挈领点明演讲的宗旨,自然引起下文。基于此,开头一般应注意两点:其一,开头贵在简短切题,把听众迅速引入情景,使他们尽快把握演讲的主旨。其二,开头要做到内容有新意,见解独到,形式新颖,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具体的开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演讲的主题、选用的材料、表达方式及风格不同,开头方式往往也不同。不过,一些常见的开头方式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示主题;解释题目,点明题意;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制造悬念,激起听众的密切关注;引用名言警句和幽默语句,以深邃的哲理和新奇贴切的比喻打动听众;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应区别情况,选用恰当的开头方式,争取使演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文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正文是演讲的主体部分。演讲是否内容充实,言之有理,主要取决于正文的阐述。因此,演讲者应用心组织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力争做到层次清楚,推理严密,主次分明,前后连贯。为此,演讲者应注意:

    ①对问题的划分要尽量明确,防止相互交叉和相互包容。

    ②把纲目的要点用言简意赅的标题醒目地呈现出来,以求脉络分明。

    ③在内容层次过渡处,多用一些明显的转折法,以利于听众整体上了解内容的梗概和轮廓。

    ④注意使各层次之间靠内在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

    强调结构层次简单,并不意味着平铺直叙,而是要采取各种技巧使演讲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以此来维持对听众的吸引力。

    (3)尾要精巧。演讲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都是最能显示演讲技巧的环节。精彩的结束语能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为此,演讲者必须遵守3个基本原则:

    ①余味无穷,能令人深思。即是说,结尾应含蓄,蕴意深刻,使人感觉言犹尽而意无穷。

    ②首尾照应,通篇浑然一体。以简短的话照应开头,可起到深化主旨,收拢全篇的作用。

    ③简洁利落,谨防画蛇添足。内容讲完了,就该戛然而止,不要重复啰嗦。

    正如好的开头没有定局一样,好的结尾也没有一个公式,妙在巧思巧用之中。具有代表性的结尾一般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提出希望,感化听众;以警句、格言结尾,启迪思想;发出呼吁,鼓舞斗志……无论何种结尾,只要能使人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都是成功的结尾。

    由此可见,要想拥有出色的演讲,事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正所谓“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演讲前万事俱备,你才能纵情挥洒你高超的口才技能。

    【卡耐基箴言】

    演讲前做好周密、充分的准备,并不是让你像小学生一样流利地将演讲稿背诵下来。那样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很容易导致失败。

    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周全的准备,任何人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说家。反之,不论年纪或者经验多么老到,若没有适当的准备,仍会在演讲中出窘。

    2.要热诚,感动自己更能感动他人

    热诚,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情,那些都是虚伪的表现。只要你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就会兴奋,你的眼睛,你的大脑,甚至你的灵魂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感染别人,鼓舞别人。因此,在演讲中,唯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激发听众的热情,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们对林肯就任第二任总统的一篇演说赞誉备至,称之为“人类最光荣而最宝贵的成绩之一,是最神圣的人类雄辩的真金”。其演说内容如下:

    “我们对于大战灾祸能够早早结束,都很热诚祈求。但是,如果上帝仍欲使战争继续下去,并把世人辛苦了250年积下来的财富完全化尽,受过鞭笞的身体还要受一次枪刀的残害,那我们还是说:‘上帝的审判,完全是真实而公平的。’不论对什么人,我们都要慈爱而不要怨恨,我们还是遵照了上帝的意思,坚持正义,并继续努力完成我们的工作——整顿我们已经残破的国家,纪念我们战死的烈士,以及因战争而造成的孤儿寡妇,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永久的和平。”

    有人评价道:“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已经十分伟大,然而他第二次就职演说,还要伟大……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感人的演说,他的这个演说,使他的智慧和精神的威力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还有人说:“这简直是一篇神圣的诗,美国历来的总统,从未对美国的民众讲过这样的话,而且美国的总统,也从没有过一位在心底里找出了这样的话来。”演说者不是敲击铜铃,而是敲击人们的“心铃”。因此,演说家应该用真挚的情感、竭诚的态度击响人们的“心铃”,刺激之、振奋之、感化之、慰藉之、激励之。对真善美,热情讴歌,对假丑恶,无情鞭挞。让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使黑白褒贬,泾渭分明。用自己的心去弹拨他人之心,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他人之灵魂,使听者闻其言,知其声,见其心。美国政治家柏休安说:“通常所谓口才流利,就是说那人说话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里面充满了热诚。一个诚恳的演说者,不妨缺乏知识,一篇能够说服听众的演说,能够把自己的心和听众的心融合为一,而不是单单把自己的记忆移入对方的记忆。”

    几年前,哥伦比亚大学请我去作柯帝斯奖章演说比赛的评判员,当时共有三位评判员,参加比赛的是6个大学生,他们——竞赛者——事先已各自准备得十分纯熟,都坚信自己确有胜利的把握。可是,其中5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要获得奖章,并没有他们真正想说的话。他们各自依自己的特长选取题材,可是他们对于自己所说的话并不感到多大的兴趣。但其中另有一位演说者是非洲的苏丹太子,他选了一个“非洲对于现代文明的贡献”的题目,当他演说时,每一句都含有真切的情感,他正在从他的坚信和热诚中吐出话来,他像是代表了他的人民和整个非洲。因此,虽然他的言词较人逊色,但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章。我们三个评判员不约而同地公认他的演说,确是具备演说者必不可少的真正热诚,而其他几个竞赛者,不过是在说一些漂亮话而已。

    成功的演说,不能仅仅卖弄华丽的语言,必须凝聚着演讲者的热诚。真情实感是联系演说者和听众心灵的纽带。如果在演说时能将人的丰富情感如实地表达出来,那么听众一定会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美国著名小说家惠赖凯珊说:“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说家都应当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正像一个英雄不能拿假的武艺冒充真的本领一样。”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

    【卡耐基箴言】

    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情,那些都是虚伪的表现。只要你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就会兴奋,你的眼睛,你的大脑,甚至你的灵魂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感染别人,鼓舞别人。

    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

    3.营造氛围,唤起情感共鸣

    哈理·奥佛斯锥教授曾说:“高明的演讲者以听众为中心,一开始便获得许多听众的共鸣。他就借机为听众设下心理过程,使他们朝赞同的方向前进。听众的心理就像弹子游戏中的弹子那样,将它推向一个方向后,如果想使它偏斜,便需费些力量;而如果想把它推回相反的方向,则需费更大的力量。”

    所谓共鸣,就是演讲者与听众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基本一致的体验。借助感情共鸣,可以消除听众的对立情绪,赢得听众的信任,营造融洽气氛,从而为你的演讲铺平道路,使对方从心理上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或主张。

    在倡行节俭运动期间,我曾为美国银行学会的纽约分会培训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一个人无法和听众沟通。要想帮助他,首先要让他对自己的题目产生高度的热情。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我告诉他先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一边,把自己的题目反复思考几遍,直到对它产生热忱。

    我让他记住这样一个事实:纽约遗嘱公证法庭的记录显示,80%的人去世时,没有给自己的亲人留下分文,只有3.3%的人留下了10000美元或更多的遗产。我还让他明白,他现在的演讲并不是求别人施舍他,或者要求别人做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我还要求他这样对自己说:“我是在替这些人着想。要使他们老了以后可以衣食无忧,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并且给妻子儿女留下足够的安全保障。”最后我还让他相信,他是在做一项了不起的社会服务工作。

    总之,我让他相信自己就是一名移风易俗的斗士,让他彻底改变了观念。通过这些事实,他在经过认真思考以后,终于使自己热情高涨,激发出了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并开始觉得自己的确是身负重任。于是,他外出演讲时,那满载信念的语言感染了所有的听众。他将节俭的利益告诉大家,因为他想帮助他们。他不再是个一味地陈述事实的演讲者,他已经成了一名传教士,努力劝说人们信奉节俭的信念。

    在各种争议中,不论分歧多大、多尖锐,总是会有某一点是演讲者能让人人都产生心灵共鸣的。不论一个人多坚决地想和演讲者意见相左,只要营造出心理相容的氛围,就会使他确信演讲人公正坦诚的心意。

    演讲者发表演讲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说服、鼓动、感召听众,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演讲唤起听众的共鸣,从思想深处征服听众,就成为演讲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演讲者怎样才能唤起听众的共鸣呢?

    1)趋同法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共同的地位、经历、愿望、志趣、信仰、理想等,都具有趋同性,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入手,去寻找与听众的共同语言,渲染与听众的共同体验,去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2)求异法

    追求新奇是听众的正常心理,演讲者可以巧妙构思,以求异为“突破口”,给听众以新鲜奇特的刺激,设置吊起听众胃口的悬念,调动听众的逆向思维,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听众产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

    3)对比法

    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地显示各自的特征,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演讲中,用对比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可以突出演讲主旨的倾向性,引起听众对演讲信息的高度重视,从而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4)想象法

    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想象。在演讲中,运用想象激发听众的心理共鸣,变演讲者的有意想象为听众的无意想象,变演讲者的创造想象为听众的再造想象。通过演讲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听众在内心再现演讲者描述的艺术境界,从而心驰神往,深受感染。

    5)情感法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演讲只有用真情实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才能感动听众,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呼喊、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灵魂,才能有效地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6)理趣法

    演讲的说理最忌空洞抽象、生硬说教,演讲者要善于揣摩听众心理,顺应听众需求,激起听众探究的兴趣,做到理趣相生。而理趣相生的说理能够使演讲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激起听众发自内心的共鸣。

    7)问法

    演讲中的反问句并不需要听众来回答,而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进行双向沟通的手段,以反问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能激起听众心中的波澜,把演讲推向高潮,增强演讲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总之,演讲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语境、对象等,选择恰当的手法,叩击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心灵,唤起听众的共鸣。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手法,对听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激发,打动听众,征服听众,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卡耐基箴言】

    不论一个人多坚决地想和演讲者意见相左,只要营造出心理相容的氛围,就会使他确信演讲人公正坦诚的心意。

    高明的演讲者以听众为中心,一开始便获得许多听众的共鸣。他就借机为听众设下心理过程,使他们朝赞同的方向前进。

    4.巧妙地运用幽默的力量

    演讲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对众人所作的一种带有鼓动性、说服性、抒情性和表演性的讲话,但是,不能因为它比较正式,演讲人就一定要拿起架子,板起面孔,作枯燥无味的陈述。所以,造成幽默轻松的气氛是使演讲易于为人接受的一种高明的方法。

    许多优秀的演讲者都善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在会心的笑声中与他产生共鸣,从而比较容易地接受并牢牢记住他的观点。

    1861年至1865年期间任美国总统的阿伯拉罕·林肯,是一代演讲大师、幽默大师,是历届美国总统中最幽默的一位。1860年他在竞选总统时发表了这样的演说词:

    “有人打电话问我有多少银子,我告诉他们我是一个穷棒子。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他们都是无价之宝。我租了一间房子,房子里有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墙角有一个柜子,柜子里的书值得我读一辈子。我的脸又瘦又长,且长满胡子,我不会发福而挺着大肚子。我没有可以庇荫的伞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们。”

    这样一番绝妙的演说,使林肯成功地为自己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清廉诚实、平易可亲而且极其幽默的形象,谁能抗拒这种演说的感染人心的魅力呢?

    幽默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是口才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幽默感,即使口若悬河、析理入微、富有鼓动性,口才也是不全面的。幽默语言不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而且能够增强演讲的力度,活跃听众的情绪,提升言谈艺术的感染力。

    幽默是一种一触即发的事,跟个人的特点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发表演讲的这个极为困难的领域里,还有什么比引起听众发笑更困难、更为难的呢?记住,故事本身很少有差别,听众所感兴趣的是说故事者的叙述方式。

    著名作家基卜林在向英国一个政治团体发表演讲时,在开场白中讲了一个笑话,结果引得听众捧腹大笑。下面就是他讲的那个笑话,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聪明地引人发笑的。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们:“我年轻时,曾在印度当记者,专门替一家报社报道犯罪新闻。因为这项工作使我认识了许多骗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有时,在我报道了他们以后,我就到监狱去看望这些正在服刑的老朋友。我记得有一个人,他是因为谋杀而被判无期徒刑的。他是一个聪明、说话温和而有条理的家伙,他自称要把他的生活教训告诉我。他说,以他为例,一个人一旦做了不诚实的事,就很难自拔,只有一件接一件地不诚实地做下去。到最后他发现,必须把某个人除掉,才能恢复自己的正直。目前,我们的内阁正是如此。”

    基卜林叙述的是自身的一些经验,而不是一些陈旧的轶闻往事,并且好像开玩笑一样强调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自然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幽默是充满机智而饶有兴味的一种语言特征,它既可将沉闷难堪的气氛活跃起来,愉悦人们的心境,又能表现演讲者机智的谈吐,高尚的人格。真正的幽默不是来自情绪,更多来自于智慧。

    亨利·哈克是印第安纳州洛威市一家卡车经销公司的部门主管。有一次,他想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但是,在会场上他发现大部分人居然都昏昏欲睡。

    于是,哈克抬手看了一下表,说:“劳驾诸位——请大家对一下表。”会场上的人吃了一惊,心想开会对表干什么?众人疑惑的目光对准了哈克。哈克伸出胳膊,注视着自己的手表,极为认真地重复道:“劳驾,请对一下表。”大家惊奇不已,但都将自己的手表拿在手上。

    “现在是下午4点30分,不准的请拨正。我的发言只需15分钟,也就是说4点45分你们就可以离开这里。请前排的各位注意,如果到时间我讲不完,你们可以将我从窗口扔出去!”

    顿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欢笑,接着便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听他只有15分钟的发言。

    幽默是人生的润滑剂,是人生的大智慧,是演讲家的最高境界。有幽默的地方,人生就显得轻松、豁达、通融、格外的亲洽;有幽默感的人,其人生已超越于一般的境界;有幽默感的演讲家,会产生分外迷人的魅力,其演讲会留下余音绕梁的悠远效果。

    培根曾说:“善言者必善幽默。”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真正幽默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丰富内容,让人回味无穷。

    【卡耐基箴言】

    幽默的故事,一定要有其观点,对人有所启示。幽默就像蛋糕表面的糖霜,它只是蛋糕层与层之间的巧克力,而不是蛋糕本身。

    幽默是充满机智而饶有兴味的一种语言特征,它既可将沉闷难堪的气氛活跃起来,愉悦人们的心境,又能表现演讲者机智的谈吐,高尚的人格。真正的幽默不是来自情绪,更多来自于智慧。

    5.设置悬念,激发听众兴趣

    美国戏剧理论家乔治·贝克在《戏剧技巧》一书中称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无论观众是否对下文毫无所知,但急于探其究竟;或对下文作了一些揣测,但渴望使其明确;甚至是已经感到咄咄逼人,对即将出现的紧张场面怀着恐惧——在这些不同情况下,观众都可能是处于悬念之中,因为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的兴趣都非向前冲不可”。

    演讲中的悬念是指听众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的产生基础是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设置了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关注和急切期待的疑点。有经验的演讲者往往善于通过设置悬念来抓住听众,从而大大增强演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设置悬念是使演讲具有艺术引力的有效方法,只要善于运用它,就抓住了演讲成功的缰绳。那么,如何巧妙设置演讲悬念呢?

    1)出问题

    演讲者向听众提出问题、不急于自答,既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又能使听众的听觉感到新鲜,还创造了一种平等讨论的气氛。例如一位教师在讲《交际学》的第一堂课事,当他在黑板上郑重其事地写下“交际学”三个字后,缓缓转过身来,面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能说说人生在世做什么最难?”这一提问立刻激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兴趣,并在做出某种思考后亟待老师一语道破,起到吸引学生立刻进入讲题中去的功效。

    运用提问设置悬念时应注意几点:所提问题应该或是全篇演讲的主旨之凝聚点,或是与主题丝丝入扣的引子,一旦道破问题,或使听众明了主旨,或使听众注意力迈入正题;其次,选择的提问或是有一定的难度,或是极为简单,但都须有利于激活听众的兴奋点。前者已无须再列举实例,后者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在一次以《利学未知领域》为题的演讲中,演讲者突然问道:“人不吃饭会怎么样?”听众觉得这问题简单的不值一答。不待回答,演讲者继续说:“可一位气功大师却有一种奇迹般的能力,他竟然90多天只喝水不吃饭活了下来,而且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2)述事件

    一位演讲学教学大师在教授演讲理论技法时,学员们问他“演讲词是长篇大论好,还是短小精悍好?”对此,他不做正面简单回答,而是讲了两个事件。他说:“在一个礼拜天,马克·吐温到教堂去,正逢一位传教士在那里发表募捐演讲。开始的五分钟,马克·吐温被感动了,他决定捐助50美元。可5分钟后直到10分钟,马克·吐温觉得在浪费时间,决定将捐助的数目减至25美元。可传教士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又继续讲了半小时,马克·吐温只愿意给5美元钱了。

    当传教士讲了1个多小时演讲,端着钵子向听众请求捐钱相助时,马克·吐温决定这样做:不仅不给钱,还要偷去两元钱。

    “林肯在葛底斯堡公墓落成仪式上做了一篇只有十句话、费时2分15秒钟的演讲获得巨大成功,而在他之前的国务卿艾弗雷特先生却发表了1小时57分钟的长篇演讲。虽然艾弗雷特先生也是成功的。但相比于林肯,他觉得自己的演讲颇拙。于是,他写信给林肯说:‘如果我的两小时内所讲的内容能稍稍触及到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我将感到十分欣慰。’林肯则在回信中说:‘如果我的演讲还不算失败的话,我将感到安慰,其实我们两人的演讲,对于你则不能短,对于我则不应该长……’”

    教学大师在回答学员的问题时,完全可以简洁地说:“或长或短得视情况而定,一般还是短小精悍的好。”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讲了两个事件,尽管颇费口舌,但却将道理通过趣味的故事深深植入了学员的脑海。

    3)示实物

    演讲行有时可以带实物上讲台,摆在讲台上,这实物到底有什么用,听众一时不明。但却有兴趣抱着猎奇的心理听演讲者最终来说明。例如,在一次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题的演讲中,演讲者首先向听众展示了一张放大的彩色照片,然后接着说道:

    “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上是一片粉红色的花朵。真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啊!然而,你们也许想象不到,这鲜花漂亮的外表下却掩藏着恶毒的祸心,这就是美丽的诱惑……”

    演讲者为什么要展示照片?照片上究竟是什么花?又为什么说它掩藏着“祸心”,是“美丽的诱惑”?这些疑问,就是通过演示照片这一特殊的物件生发出来的悬念。这样做,大大强化了听众的视听印象,并为接下来点明题意、议论事理,营造了良好的现场氛围。

    实物悬念是问式悬念的一个变种,因此须注意的方面也大致相同。不关乎演讲内容的实物,不引起听众心中疑问的实物,不是听众所熟悉的实物,当然不宜带到演讲场合。

    4)化情感

    演讲者在讲述过程中,突然出现大悲大喜、大忧大怒等表情,给人以一种莫名之感,欲知其因。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次晚会上发表演讲,由于前面发言的人拖时太长,听众已出现倦意,精神疲惫。待他上台亮相后,先出人意料地哈哈大笑三声,听众惊怔,倦意顿消。然后开始了他那风趣横生的演讲。

    由此可见,演讲者随着演讲内容的突转而变化表情,确实能够创造悬念,以吸引和感染听众。

    总之,演讲中设置悬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出奇制胜、高人一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何种方法设置悬念,都必须切合演讲的思想内容,适应听众的心理情绪,切不可为了制造悬念而故意卖关子、弄玄虚,把“吊胃口”变成“倒胃口”,那就弄巧成拙了。

    【卡耐基箴言】

    一个很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悬念,它不仅引起了听众对问题的联想和思考,而且激发了大家对演讲者揭示答案的盼望和期待,这就是悬念产生的艺术魅力。

    好奇心是所有人类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一种,演讲中设置悬念吊起对方好奇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游说方法。在你满足了他人的好奇心的同时,对方也就会自觉地接受了你的意见。

    6.将“再见”说于听众的微笑中

    在演讲中,哪一部分最可以显出你是熟练的还是没有经验的?你是敏捷的还是笨拙的?你要知道吗?我告诉你,就是在开头和结尾。戏院中有一句老话:“从上场和下场的精神上,就可以知道他们有没有本领的。”这句话虽然单指演员,然而对演讲者也很适用。

    在演讲中,结尾是最具战略性的一点。当一个演讲者退席后,他最后所说的几句话,犹在耳边回响,这些话将被保持最长久的记忆。“余音绕梁”即是如此。一个演讲者如何才能具有对演讲结尾部分的正确感觉?确切地说,跟文化一样,这种东西太微妙了,它几乎是一种直觉。不过,这种“感觉”是可以以培养的,这种经验也是可以总结出来的。

    1)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即使在只有五分钟的简短演讲中,一般的演讲者也会不知不觉地使演讲范围涵盖得很广泛,以至于结束时,听众对于他的主要论点究竟在何处仍感到有点困惑。不过,只有很少数的演讲者会注意到这种情况。演讲者往往有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这些观点在他们自己的脑海中如同水晶般清楚,因此听众也应该对这些观点同样清楚才对。事实并不尽然,演讲者对自己的观点已经思考过相当时候了,但他的观点对听众来说却是全新的。

    下面的演讲者是芝加哥的一名交通经理,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各位,简而言之,根据我们在自己后院操作这套信号系统的经验,根据我们在东部、西部、北部使用这套机器的经验,它操作简单、效果很好,再加上在一年之内它阻止撞车事件发生而节省下的金钱,使我以最急切及最坦荡的心情建议:立即在我们的南方分公司采用这套机器。”

    在上面的结束语中,我们可以不必听他其余部分的演讲,就可以看到并感觉到那些内容。像这样的总结极为有效,我们不如在实际运用中对它加以发挥。

    2)求听众依你的结论去实行

    上面引用的那个结尾也就是“请求采取行动”结尾的最佳例子。演讲者希望有所行动:在他所服务的铁路公司的南部支线设置一套信号管制系统。他请求公司决策人员采取这项行动,主要原因在于:这套设备能够替公司省钱,也能防止撞车事件的发生。

    在讲演中说最后几句话时,要求行动的时间已经来到,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就应开口要求,要求听众去参加捐助、选举、写信、购买、抵制等等,任何你想要他们去做的事。不过,请务必遵从以下原则:

    (1)求听众做明确的事。

    (2)求听众做能力之内的反应,尽量使听众易于根据请求采取行动。

    3)洁而真诚的赞扬,诚恳而恰如其分的赞美

    征服人心“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最得意的助手查里斯·施科伯先生,有一次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协会演讲时说:“我们宾夕法尼亚州应该领导推进时代的巨轮,因为它是生产钢铁最多的一州,也是世界最大的铁道公司之母,是美国第三大农业州,是美国商业的中心。所以宾夕法尼亚州是我们企业的基石,它的前途远大,做领袖的机会尤多,绝非别州所能及。”施科伯就以上这几句话结束他对纽约宾州协会的演讲。他的演讲结束之后,听众感到愉快、高兴,并对前途充满乐观。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束方式。但是,要使这种方法生效,必须有诚恳的态度,同时又不可夸大其词,以避谄媚之嫌。否则,稍露做作之态,难免被人看成虚伪。

    4)默使结尾更富情趣

    乔治·柯赫说:“你必须将‘再见’说于听众的微笑中。”你能做到这一步,可说结尾的技巧已经十分纯熟。如果你能经常这样做,你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次,乔治对一群公理会的教徒演讲关于约翰·维斯莱墓园的维护问题,这个题目极为严肃,大家都想不出有什么好笑的。然而,乔治却很聪明的做到了。我们且看他是怎样做到的:

    “我很高兴各位已经开始整修他的墓园。这一座墓园应该受尊敬。他极其厌恶任何不整洁及不干净的事物。他曾说过:‘永远不要叫谁见到一位衣装褴褛的公理会教徒。’由于他这个主张,所以至今诸位永远不会看到衣服褴褛的教徒,如果你们让他的坟墓倾颓,那便是极端不敬。各位都记得,有一次他经过德比夏郡某处时,一名女郎奔到门口,向他喊道:‘维斯莱先生,上帝保佑你。’他的回答说:‘年轻的女郎,要是你的脸蛋儿和衣裙清洁些,那你的祝福当更有价值了。’这就是他厌恶不整洁的一种表示,所以我们也不能让他的坟墓不整洁的。倘使他的灵魂在这里经过,见到了不整洁的坟墓,那他将比任何事都更都令他伤心。这是一座值得纪念而崇敬的圣墓,你们必须要好好加以看护,这是你们的信仰寄托之所在。”

    5)用诗文名句,增加结尾力量

    演讲结尾的各种方式,如果做得恰当,最容易讨好的,莫过于用幽默语的引用名句了。引用适当的诗文的名句来结束,是最理想的,最能显示你那高尚和清逸。

    世界扶轮社社长哈里·劳德先生,在爱丁堡大会席上对美国扶轮社的代表演讲,演讲词的结尾是:“你们回去之后,就会寄给我一张明片的。即使你们不寄的话,我也必要给你们每位寄一张,而且你们很容易猜到是我寄的,因为在上面不贴邮票。我将在上面写着:‘季节自来自去,万物按时凋零,唯有那——我对你们的仁爱,永远像鲜花般的艳丽芬芳。’”

    这首短诗很能配合他演讲时的气势。因此,这段结尾对他来说,是极为合适的。

    6)步加强,激发高潮

    激发高潮是很普遍的结束方法。但高潮通常很难控制,如果处理得当,这种方法是相当好的。它逐步向上发展,在结尾时达到高潮,句子的力量也愈来愈强烈。以下面这段话是林肯作为他向美国南部人民发表就职演讲时的结束语:

    “我痛恨发生冲突。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绝对不要成为敌人。强烈的情感也许会造成紧张情势,但绝对不可破坏我们的情感和友谊。记忆中的神秘情绪从每一个战场及爱国志士延伸到这块广大土地上的每一颗活生生的心及每一个家庭,将会增加合众国的团结之声。到时候,我们将会,也必然会,以我们更佳的天性来对待这个国家。”

    这段话中呈现出友善的高潮,表现出纯美境界及如诗的口才。

    由此可见,演讲要获得全面的成功,一定要精心设计好结尾。正所谓“意尽而言止,天下之至言,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要。”精妙的结尾既是整个演讲的结束,也是演讲的高潮;既铿锵有力,又余音绕梁;既激动人心,又发人深思。

    【卡耐基箴言】

    在演讲中,结尾是最具战略性的一点。当一个演讲者退席后,他最后所说的几句话,犹在耳边回响,这些话将被保持最长久的记忆。

    精妙的结尾既是整个演讲的结束,也是演讲的高潮;既铿锵有力,又余音绕梁;既激动人心,又发人深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