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嘟》第二季-古人都学啥(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御——从马车到汽车的蜕变

    “御”是什么?防御的御?今天这个御不是防御的御,御是驾驶、驾御。

    “御”很有意思,古今相通。古代是驾什么呢?驾马车。驾马车这人在马车什么部位?我告诉你,如果车上一个人你不用问,他肯定是在中间;如果俩人,右边肯定有一人;如果仨人,左右各有一人。右边这人叫车右,左边那人叫车左。

    驾车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是因为过去操控牲畜拉的车没那么容易。我在农村赶过车,那马欺负人。马是看人眼色的,它对熟人和生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老说老马识途,老车把式赶马车往家走的时候,自个儿在车上可以睡一觉,马就能把车稳稳地拉回家,一点冤枉路都不走。但若是生人,它就不使劲,比如说上坡了,拉的物过重,马就不使劲了,你就得下车帮它推。驾御马是一种能力。

    马在古代的地位都非常崇高。在古代绘画和古代文物当中,对马的塑造是很多的。战国以前主要是驾御车,马车嘛。你到淄博去看齐国的车马坑,阵势就非常强大——你能想象当时的那个历史状况——那仅是陪葬坑之一。在古代,马车是主要的早期战争工具,后来逐渐从战车变成了民用车。

    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大量的牛车,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汉代人日子过得不好。汉代的高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战争,人的生活状态很不理想。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开始坐牛车,就是放缓了生活的节奏。牛车就不用驾御了,牛车简单了。

    独轮车是中国人一个很伟大的发明。那东西很有意思,你看着好推,但你要是没推过,你肯定推不了。就跟没骑过自行车的人一样,你上去绝对不会骑。独轮车推的时候要使腰劲。我在农村推独轮车,最多能推二百斤。二百斤什么概念呢?就是左边搁两袋面右边搁两袋面,一袋面五十斤嘛。但人家老乡可以推四百斤,非常自如。

    民国时期,独轮车还坐人呢,上面可以坐六个人。我有点不敢想象,我觉得一边坐一个人我都推不了。我在农村推的时候,走羊肠小道。为什么推独轮车?因为没路可走。路就那么宽,你必须从上面走过去。现在,独轮车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倒是觉得,可以做两辆精致的独轮车,搞搞独轮车大赛,看看自以为是的城市人有多少人能推得了独轮车。

    独轮车以后,还有一个东西跟生活相关,就是三轮车。三轮也得训练,不训练你骑不了三轮。你如果不会骑自行车,你上去就能骑三轮;如果会骑自行车,你上去就骑不了三轮。因为自行车主要是靠身体和重心来操控的,把是个辅助,但三轮车完全靠把来操控。我小时候学会了自行车以后去骑三轮,还撞过人。

    汽车是最重要的一个发明。汽车至少分两种,一种是载货的,一种是载人的,载人的又叫轿车。好,这就涉及到我们前段时间说过的一个词:马路。马路这个词在《左传》里就有记载,“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褚师是一个姓,这人遇公于马路之衢,衢是宽敞的地方。这就是马路一词的由来。今天说的这个大马路啊,也就是西方人设计的这种马路概念,中间高两头低,水往两边散去,不影响使用。

    所有名词的演变,最初创造时的状态往往不得改变。比如马路,过去叫柏油路,现在谁都不说马路,有时候说公路,为什么说公路呢?是谁都可以走的路叫公路对吧?私家路一定不叫公路。其实柏油路这个词比较科学,没有情感,但因大部分人不使用,就废除了。到今天,人们还说马路上站俩人,是吧。马路上站着人也是马路,最早却是因马而叫的名。

    汽车也是。汽车最早是蒸汽机带动的。今天最好最先进的车是用电作动力的,也叫汽车,它也不会叫电车,道理都一样。现在油电混合的这种车,叫汽电车?肯定不能这么叫,还得叫汽车。过去有一段时间,特爱管载人的小汽车叫轿车。今天岁数大的人,还有的说那来了个小轿车。中国人过去有轿子,轿子坐人,汽车里坐人的就叫轿车,就这么来的。所以,名称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如果你刨根问底,你可以倒到最前头找出它的本意;否则,你就随大流地去叫,适应它就好了。

    人类发明的第一辆汽车是奔驰车。我看过老纪录片,车轱辘跟自行车那么细,上去一人开不了;开得可慢了,时速大概二十公里吧,比人走着快不了多少。仅仅一百多年过去,你看汽车成什么样子了?我们有很多新的,让过去人根本不可想象的车,比如跑车,油电混合车,纯电车。我坐过纯电车,很有意思,前面没发动机了,所有的传动系统全没了,那车里就显得非常空,有一个十七英寸的大屏幕。加速巨快,一加速你马上就有失重感,很害怕。它没声,开快了以后,你就觉得很可怕。你开车的时候,有声的时候你还挺踏实的,一没声,如果非常快,你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我坐了一会儿,说赶紧停赶紧停。我的感受不怎么好。但这是一个趋势,环保、便宜,这两点谁也没法跟它争。现在用电开车是用油开车费用的十分之一,油车一定是没有出路的。

    1887年,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诞生,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汽车有很多很多的变化,不仅是速度的提高,还有质量的提高,包括操控系统的改变。现在车上有很多很新鲜的系统,你未必都能够搞明白。汽车发展到今天这个节点,它抛弃了发动机这个概念。全电汽车提速非常快,成本非常低,什么都不需要修不需要换,据说除了雨刷器,没什么可换的。

    汽车发展到今天,下一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谷歌公司正在研究无人驾驶,据说每一个上到这个汽车上面的人,在无人驾驶的汽车上有二十分钟的适应时间。这二十分钟非常紧张,因为车上没有人驾驶,它要在一个现成的交通系统上自动驾驶的话,你需要二十分钟才可以信任它。我想,如果谷歌汽车开到中国的马路上,交通事故一定少不了,中国人开车实在是太不守规矩了。

    无人驾驶车辆跟一开始就由人操控的马车之间,有多漫长的一段距离啊。未来的车会成什么样子,真的是不敢想象。如果未来的交通工具都是无人驾驶的话,驾驶的乐趣就丢掉了,那我们怎么再提六艺中的“御”呢?

    书、数——人最基本的技能

    “书”和“数”,这是人的最基本技能。

    “书”是指书法,是指写字,是指信息沟通。今天对孩子的要求真是越来越松。过去,每个字要写得横平竖直,要知道笔画的顺序,要写一笔好字。今天没有这么多的要求了,除了喜欢书法的人能写一笔好字,大部分人被电脑弄得提笔忘字,能看不能写,一写吧,不是少胳膊就是少腿。

    我们说的“书”,不是指书法展览,而是指你的沟通能力。当你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第一要求是通顺,第二是有文采。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历史上的范文?就是要求提高你的欣赏文字的能力。好文字有美感,这种美感跟你掌握文字的能力相辅相成,你掌握文字的能力越强,你的欣赏能力就越强,你的感受能力就越强——你的感受力越强,你人生的状态就越好。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你掌握的越多,你呈现的精神状态就跟人家不一样。尽管已经进入电脑时代,你也尽可能多写字,起码留一个笔记本吧。

    记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不加感情地记日记,什么叫不加感情?就是今天早晨几点起,早饭吃了没有。你看鲁迅,鲁迅说今日无事洗脚上床。有时候鲁迅不是天天洗脚的,所以他把洗脚这事都记上去。这事好像看着很无意义,但在他一生当中,你就知道很有意思,起码他这一天洗了脚了。今天早起早饭未吃,你觉得是一个很没有意思的事情,但在你的未来,就是你老了以后,回过头说,哎哟,那一天我居然没吃早饭啊。

    你可以非常冷静地记录你一生中所有的事情,你也可以夹杂你的情感,比如今天我很伤心,今天我很快乐,因为什么,你也可以不这么写。所以我觉得要养成一个记日记的好习惯。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用电脑记,这个很不好,为什么呢?你没有机会再写字了。我倒建议你用笔来记日记,防止丢失。在电脑里很容易丢失,比如说,你不要说你记了五年的日记,哪怕是记了五个月的日记,突然一下丢了,你就急得不行,也许因此再也不想记日记了。

    六艺之尾是“数”,数学的数。我们从小要学习数学,学习计算能力。计算能力除了加减法,还有乘除法,还要开方,学到高等数学的时候,一般人就望尘莫及了。

    学数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应用,平时有一搭无一搭的,有时候你可以不去算这个账,但有时候你拿出单子心里算一遍,其实是锻炼你的思维能力。人呢,在思维上经常犯懒,如果不犯懒,脑子经常用,老年时脑子就比较好用。

    我们用两讲时间讲中国古代六艺,其实是很想引申到今天每一个人的生活。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实际上是古人从道德、礼仪到技能,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应该掌握的基本素质。每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整体素质。

    这是战国时期的车饰,挂在车轴两边。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把车轱辘套进车轴的时候固定车轱辘的,上面有一个销子,能拿下来。车轴插进去有一个方孔,把销子插进去。销子上有个饕餮纹饰,非常精美。这个东西叫什么呢?叫“軎”。一个繁写的“车”字,就是一个“車”,下象棋的車。下面有一个“口”,这个固定销子也有一个名字,叫“辖”,管辖的辖就来自于此。这件东西的学术名字就叫辖,这叫軎,插进去就把轱辘彻底管住了,所以叫管辖。

    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词汇,跟这么久远的一个车具有关,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管辖的辖就是一个车字边,对吧。这种两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的车具,今天能看到它,其实是一个侥幸,因为它毕竟是铜的,如果埋藏条件不好,很快就锈蚀光了。

    它的饕餮纹很像一个猫脸,猫脸很清晰、细致。中间还隆起一道悬纹,成绞丝状,显得非常有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