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家将-景宗之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臣们退下之后,耶律贤留住萧皇后,握着她的手说:“这次亲征,后方就交给你了。朕知道你心里一直不满朕拆散你和韩德让,但朕也是真的喜欢你。朕知道你心里还忘不了他,不过现在国事为重,这些事情都放放吧!这两次失败让朕很难过。”雁门关惨败震惊了辽国朝廷,辽景宗耶律贤第一时间召集大臣责问失败原因。

    耶律贤面色沉重地说:“十万铁骑败在区区不到两万的宋军手中,这是什么道理?朕怎么养了这么一批窝囊废,这种仗都可以打败,以后怎么和中原争霸?”

    耶律休哥奏道:“皇上息怒,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战场之上千变万化,没有必胜的战役,也没有必输的战役。只要我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将来也能反败为胜。”

    萧燕燕说道:“休哥将军说的不错。雁门关之战,我军实在是过于轻敌了,战场上有时候兵多将广未必是好事。如果不是我军将士过于轻敌,也不会给杨业这么一偷袭就军心大乱。”

    耶律斜轸点头:“嗯,皇后说的有道理。此外,雁门关地形险要,我骑兵优势和人数优势都得不到发挥。”

    耶律善补说道:“还有,潘仁美和杨业都是一代名将,萧驸马、李重海跟他们相比不是一个档次的,领兵之道在于将帅,将帅不行,兵再多也没用啊!”

    耶律贤叹道:“各位说的都有道理,说来说去,还是朕的错误。是朕用人不当才导致了这场失败。”

    耶律休哥说道:“皇上也不必自责,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敢于认错,定能东山再起。”

    耶律贤:“满城之战和雁门之战都是失利,全怪朕识人不明。朕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朕决定御驾亲征。”

    萧燕燕问道:“皇上,你的身体行吗?”

    耶律贤:“皇后,这点你不用担心。”

    耶律休哥拜道:“皇上如果要御驾亲征,老臣愿意追随左右。”

    耶律贤感激地望了耶律休哥一眼,说道:“好,朕决定九月出兵,那时秋高气爽,粮丰马肥,正是出征的最好时机。休哥将军,离出征还有几个月,你就好好准备吧!”

    大臣们退下之后,耶律贤留住萧皇后,握着她的手说:“这次亲征,后方就交给你了。朕知道你心里一直不满朕拆散你和韩德让,但朕也是真的喜欢你。朕知道你心里还忘不了他,不过现在国事为重,这些事情都放放吧!这两次失败让朕很难过。”

    出征之前,忽然有人向辽景宗报告宋王耶律喜隐谋反。耶律贤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不信,然后是吃惊。原来,刑部在审讯一桩贪污受贿案时,罪犯为了减刑,供出了耶律喜隐谋反的信息。

    耶律贤问告密之人:“他为什么要谋反呢?”

    告密者答道:“小的也不清楚,可能是看陛下九月准备亲征吧!”

    耶律贤:“所以他认为有隙可乘。唉,这个耶律喜隐,朕什么地方亏待你了?”

    告密者说道:“陛下对耶律喜隐可以说是非常厚待,刚继位就把他从狱中解救出来,还给他恢复了王爷的爵位。只不过,上次陛下早朝之时他来迟了,陛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打他一顿。他可能怀恨在心。”

    耶律喜隐不仅谋反,还把耶律贤于九月御驾亲征的消息告诉了宋太宗。是以宋太宗在辽军到来之前就积极准备。耶律贤不忍手足相残,只把耶律喜隐关进监狱,扑灭作乱的余党。

    十月十五日,辽景宗带领文武百官祭奠太庙,按照契丹的惯例,皇帝亲征必须先祭拜祖先。太庙正中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神像,左侧是辽太宗和辽穆宗的神像,右侧是辽世宗的神像。整个仪式非常复杂,每一个环节耶律贤都非常慎重,他相信内心的虔诚可以得到祖宗的保佑。

    十天后,耶律贤率领十万大军出发。第一战便是韩德让留守的南京,韩德让虽然是他的情敌,但对韩德让的才能耶律贤还是很欣赏的。

    宋太宗及早就知道了耶律贤御驾亲征的消息,将各地兵马调集到关南、镇州、定州一带准备防御,自己也打算御驾亲征。

    辽国大军直逼雄州瓦桥关,雄州刺史张师的守兵不足万人,但守城意志坚定,辽军攻了几天攻不下来。辽军在攻城之时,河南各路宋军前去偷袭辽营,不过计划没有得逞,被辽国名将萧干击退。第二天,耶律休哥亲自率军攻城,猛烈进攻了一天一夜。张师看抵抗不住,只好率领孤军突围,很不幸的是,这名忠心的将领在突围之时被耶律休哥阵斩于马上。

    这场战,宋军打得非常混乱,各路援军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都想偷袭辽军立功。在耶律休哥的猛攻下,宋军退到莫州附近。耶律贤大大褒奖了耶律休哥,说是如果我所有将领都像老将军这么勇武,不愁宋军不败。

    退到莫州后,宋军将领们痛定思痛,心想如果这场仗打败了,皇上怪罪下来,肯定是重罪。与其获罪而死,不如在战场上光荣就义。抱着必死的决心后,宋军反而轻松了不少,也镇定了不少。将领们在易水南岸布阵,一支辽兵万人部队前来袭击宋军,岂料宋军这次打得不慌不忙,大破辽军,斩首三千余级。

    宋太宗此时还在亲征的路上,听到瓦桥关失守非常恼火,后又听到易水之战杀败辽军,才转怒为喜。太宗在河南长垣一带连夜下诏,任命崔彦进为关南兵马都部署(相当于大元帅)抵御辽军。与此同时,太宗继续北上,准备和辽军决一死战。

    耶律贤听说宋太宗亲率大军正星夜赶来,便和群臣商议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大多数人觉得再战下去胜负未知,耶律贤便下令班师回朝。不过回师之前,他让军队大肆掠夺宋人边境。太宗听说辽军还师的消息,和群臣商议要不要收复幽蓟,一些大臣建议首先要巩固内政,收复幽蓟之事应该先放放。太宗这次听取大臣建议,班师回朝。

    第二年,在边境上双方又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斗,双方互有胜负。

    公元982年,耶律贤再次亲征,这次目标是满城。几年前,韩匡嗣在满城大败,耶律贤此次大有雪洗前耻的意思。不过,这次亲征比韩匡嗣那次也没多少幸运,辽军太尉中箭身亡,耶律善补被围,也差点丧命,幸亏耶律斜轸及时救援才免于一死。五月份,崔彦进在唐兴击败辽军。潘仁美和杨业在雁门关大败辽军,追破他们三十六个营寨。在府州,折御卿也击败辽军。辽军三路大军都破产,无奈之下,耶律贤只得还师。

    这一连串的失败对耶律贤打击非常沉重,也加重了他的病情。不过,他心里很不甘,先前的失败他还认为是自己用人失当,可是现在亲征落得这个下场。他感觉颜面无存,不顾身体状况欠妥,准备再次征讨雁门关。一路上,耶律贤怒道:“朕就不信杨业真是无敌将军。”

    就这么念叨着,还没有赶到雁门关就一命呜呼。

    耶律斜轸临危受命,立景宗长子耶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国号由“大辽”改回“大契丹”。耶律贤去世前有遗言:一切军国大事交给太后处理。

    辽景宗是辽国的中兴皇帝,爱护百姓,贤明节俭,他是一个善于治国的皇帝,但不善于打仗,所以不管是选帅还是亲征,多半出师不利。不过,他临死时的遗言可谓是明智之至,事实证明,萧太后是历史少有的女中豪杰,连宋太宗也不是她的对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