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性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
类比联想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常用方法,它用最直接、最形象、最简便的方式给我们提供某种启发和寓意,让我们从对比和联想中发现灵感,激发潜能,拥有创意。
不是一切的问题都能快速地寻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的。当我们的思路枯竭,当所用的方法几乎泛滥的时候,类比联想让我们的大脑又重新启动,智慧的灵光得以再现。
类比联想帮助我们开启智慧,尽管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但我们却有千变万化的策略去应对它。
联想是灵感的火花
联想是灵感的火花。联想思维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基础。
联想思维就是人们通过一件事情的触发而迁移到另一件事情上的思维。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不同,并且在另一种意义上把二者的意义联接起来,由此产生一种新颖的思想和方法。
创造起联想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创新思维,用更多的办法解决问题。联想思维主要有三种类型: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接近联想。
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可以通过联想使自己变得更加娴熟,或者更充分的发挥围绕在你身边的创造能量,这种能量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无限汲取的。
英国的培根有一句名言:“类比联想支配发明”。类比思维和联想是紧密相联的,只有有了联想才能有类比思维,不论是寻找创造目标,还是寻找解决的办法都离不开联想的作用。
我们必须提高联想能力,学会联想方法,特别是掌握相似联想,是运用类比思维的重要条件。
1. 联想思维让你转败为胜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位在市场上卖香蕉的小贩,由于他人缘特别好,再加上他所卖的香蕉品质上乘,所以生意一直非常好。有一天,在市场的一个角落突然冒出了火苗,并四处燃烧起来,还好,消防车来得快,很快地把火扑灭了,所以火苗并没有烧到这位卖香蕉小贩的摊位。但是由于温度过高,隔了没多久那些香蕉的表皮上全都长满了一些黑色的小斑点,虽然肉质并没有变坏,但是看起来总是不雅,谁还会买来吃呢?
小贩眼看着就要亏本,心中十分懊恼,问题既然发生了,总是要解决的,他相信一定会有办法,所以就趁市场重新整修之际,他换了个地方继续卖香蕉,而原来那批有黑点的香蕉他想了一个法子来促销,结果竟然还销售一空了。
原来当他一筹莫展望着香蕉的时候,突然灵感闪现,他想香蕉上长满了黑色小斑点,远远看去就好像芝麻撒在香蕉上一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它取个“芝麻蕉”的新名称,结果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大家相信这种香蕉一定是更香更甜,味更美,所以争相购买,成了畅销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创意深化了竞争。创意使竞争进入了智慧的层次,加入了浓厚的文化意识。竞争方法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都需要我们创造性的思考。而这一切的实现,联想思维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善于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企业家王某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涉足商界,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与失败为伴,十分苦恼,然而他的思想从不停止思考。有一天,他决定到北京找一位很欣赏他的某部部长,想争取一个项目。这天,正好部长感冒在家。王某问其患感冒的原因。部长苦笑道:“由于昨晚比较冷,看电视时为了暖和,就躺进被窝里,不时钻出来调换频道。如此几个来回,就感冒了。”部长又说:“要是我们的电视机有个让人躺进被窝里就能够调换频道的东西多好?”
当时中国普及的国产黑白电视机,还没有遥控器。王某听了一愣,瞬间他觉得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商机就在眼前。他放弃了找一个项目的念头说:“我回去马上着手研发生产电视机遥控器。”这一想法得到了部长的赞许和大力支持。
就这样,王某很快研制成功中国自己的电视机遥控器,获得了巨大商机。遥控产品源源不断地涌来利润,使王某不但还清了以前所有的亏欠,并开始向彩色电视机、影碟机领域进军。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人人都可能成为成功者。为此,我们应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当受到生活触动时,不妨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商机?有没有开发价值?如果有,就应立即行动起来,钻研下去,说不定你就会创造出一种产品,一个市场。
3. 灵感创造商机
费涅克是一名美国商人。在一次休假旅游中,小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立体声录音机,专门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逛游。他录下了小溪、小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然后回到城里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尤其买“水声”的顾客川流不息。费涅克了解许多城市居民饱受各种噪音干扰之苦,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奇妙的商品,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使那些久居闹市的人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还可以使许多失眠者在水声的陪伴下安然进入梦乡。
你的构想很可能和别人的一样,或者你现在所想的事,别人早就做过了。别人从前做的失败了,或是已经做到了某一程度,究竟怎样呢?你可以向前辈请教请教。若你得到的答案是“从前并没有人做过”,那就表明这是一个值得做的计划;若别人告诉你:“这以前好像有人做过。”那么你应该先参考别人所做的,然后再拟定方针。
敢想别人没想过的,你就是最先进入这个新领域的人,就这一点绝对是与众不同的。
凡事多做比较
类比思维方法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它让我们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 从比较中得出经验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集中精力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这“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机”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特别注意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从比较中能发现别人所未见的智慧,只有善于比较的人才能做到“人有我新”。
2. 在比较中求进步和创新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生活潦倒的穷画家,名叫利普曼,他画的画总是没有多少人欣赏,即使卖了出去也得不到几美元。因此,他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绘画的工具简陋不堪,仅有一块旧画板及一支削得短短的铅笔。
有一天,利普曼正专心致志地绘画,要修改时却找不到橡皮擦。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橡皮擦去了需要修改的画面后,却又不知道把铅笔放到何处了。他找得满头大汗也没找着,自然恼火了。他从中吸取教训,把橡皮擦与铅笔用丝线缚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两者分离难找。但这种方法不牢固,使用一会儿橡皮擦就掉了下来,很不方便。
利普曼决心弄好这块橡皮擦,想了多种方案,几天后终于想出一种妥善的方法。他剪下了块薄铁片,把橡皮擦和铅笔末端绕包起来,再压两道浅渠,两者就连接得很紧了,使用时再也不会掉下,给绘画带来很大方便。
这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给利普曼带来一个发大财的机会。他想:今后生产的铅笔都能带橡皮擦,定会受画家、广大学生的欢迎。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很有前途,应该把这一项“创造”申请专利。
利普曼向亲戚借来几十美元到专利局办理申请手续,很快得到确认,不久又被雷巴铅笔公司买了这项专利。利普曼一下获得55万美元专利费。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恰恰就在于他们能从比较中发现一些非常细微的地方,进而研究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东西。
寻找相似点:“免扣带”的发明故事
人的认识发展总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新事物的认识可以用旧事物做参照。要创造新事物或对新事物有个全面的认识,先培养对事物的相似性的敏锐的直觉。
1. 相似性的直觉有利于联想思维的培养
马斯楚就是“免扣带”的发明人,这个发明纯属偶然。
1948年的一天,他和朋友兴致勃勃地去登山。登上顶峰后,他们随便坐在草地上吃午餐。这时,马斯楚突然觉得臀部又痛又痒。他知道这又是鬼针草的“恶作剧”,于是坐不住了,不耐烦地把鬼针草一根一根地从裤子上摘下来,但摘不胜摘。回家后,他把残留在裤子上的鬼针草取下来,想弄清楚它为什么“粘”人,结果发现鬼针草的结构十分特殊,粘在裤子上拍不下来。马斯楚顿生一想:“如果模仿它的结构,做一种纽扣或别针,那该多好!”
一念之间,一项新发明创造诞生了。马斯楚先生制成了一种合上就不易分开的布,即一块布织成许多钩子,另一块布织成很多圆球,两者合起来,产生拉链的效果。他将其命名为“免扣带”,申请了专利,然后与一家织布公司合作生产。由于“免扣带”的使用范围很广,马斯楚足足赚了3亿多美元。
在生活中被鬼针草的“恶作剧”伤害的人,几乎天天都有,但能从中引出发明创造思想火花的人,马斯楚则是第一人。这是一种联想的感悟,是一种创造思维的魅力。
2. 相似性的联想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有个叫迈克的小牧童,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把羊群赶到牧场,并监视羊群不越过牧场的铁丝到相邻的菜园里吃菜。
有一次,迈克在牧场上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怒骂声惊醒了。原来他的羊穿过牧场的铁丝围栏到了别人家的菜园,偷吃了别人的菜。小迈克吓得面如土色,不敢回话。
这件事发生后,机灵的小迈克就想,怎么才能使羊群不再越过铁丝栅栏呢?他发现,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并没有更牢固的栅栏,但羊群从不过去,因为群羊怕玫瑰花的刺。“有了,”小迈克高兴地跳了起来,“如果在铁丝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挡住羊群了。”
于是,他先将铁丝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把它结在铁丝上当刺。结好之后,他再放羊的时候,发现羊群起初也试图越过铁丝网去菜园,但每次都被刺疼后。惊恐地缩了回来。被多次刺疼之后,羊群再也不敢越过栅栏了。
小迈克成功了。半年后,他申请了这项专利,并获批准。后来,这种带刺的铁丝网便风行全世界。
发明创造就是这么简单。也许你想不到,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都是我们发明创造的源泉,只要我们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联想的头脑,创意就会源源不断。
3. 寻找相似之处要先练就敏锐的观察力
凯利·文斯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在他的苦苦哀求下,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几乎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他一天至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他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地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
就是这样紧巴巴的日子也不长久。一天半夜,凯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贵夫人第二天一早要去赴一个约会,要凯利立即将她的衣服熨一下。因为实在太困了,他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灯里的油滴在了贵夫人的衣服上。
凯利被吓坏了,他就是打一年工恐怕也买不来那件昂贵的衣服。贵夫人坚决要求凯利赔偿,给她白打一年工!凯利沮丧极了,但当他答应给贵夫人白打一年工后,他也得到了那件衣服。
其实那件衣服只是弄脏了一点而已,如果将它送给母亲穿,她一定会很高兴。但他不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她会很伤心的。于是凯利将那件衣服挂在自己的窗前以警示自己别再犯错。
一天,他突然发现那件衣服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将原有的污渍消除了。经过反复试验,凯利又在煤油里加了一些其他的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后,凯利离开了贵夫人家,自己开了一间干洗店。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就这样诞生了。
凯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间他便成了让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如今,干洗店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享受他发明的干洗剂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名字——凯利·文斯。
很多杰出的发明都是在不经意的发现中产生的。只要你善于留心观察,就有可能变废为宝,为自己带来财富。
可以找个“参照物”
类比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开拓思维。当要解决某个问题而又思路枯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直接寻找与本问题相似或对应的参照物,这样可以减少凭空想象的不足。比如借助蝙蝠的飞翔原理,进行超声波定向的发明等等。
寻找类比的参照物,前提是要知道解决方法具有很值得借鉴的特点。
生活中有很多的困惑和难题都可以用选择参照物类比的方法解决的,对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类比思考,我们也同样能创造出奇迹。
1.用参照法“比”出差距
有位同学家境不错,零花钱多,他便经常喝酒请客,浪费金钱,虚掷光阴。班主任王老师一次撞见了正在餐馆里喝酒的这位同学,他本来想对该生大吼一顿,但还是忍住了,只嘱咐该生课间操时到老师办公室来一趟。课间时,这个同学来到办公室,王老师指着办公桌上的一瓶咸菜对他批评道:“你知道9802班的赵志吧!他是省级三好学生,成绩好,能力强,他家里很穷很穷,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妹妹也在读书。他每个星期就是吞咽着这样的伙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你呢?扪心自问一下,想一想你是否珍惜了你的好条件!”在对比中,这个同学终于认识到自己有好条件不珍惜是不对的,从而努力发奋。
选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对比对象,可以更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同时还有一种亲近感和现实感,不至于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高与低,大与小,优与劣,美与丑,善与恶,人生中道德、素质、品性、天资等方面的差距在对比中可以立见分晓,十分鲜明。而在对比中,被“比”出差距的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奋起直追。
2. 在差距中认清和提升自己
自1981年8月12日推出的第一台PC—5150,标志着IBM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当IBM依靠先进的科技与成功的品牌战略逐渐成长为拥有数十万员工的“蓝色巨人”时,其在经营中的弊端也逐步显现。由于公司过分强调以技术领导市场而忽略了客户的真正需求,加上长年的成功,使得高傲、自大的情绪逐渐弥漫于整个IBM企业文化中。人们开始不满IBM的专横,他们害怕IBM的垄断和“黑暗统治”。此时,苹果公司在推出Macintosh的“1984”电视广告中,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将IBM比作残酷的“老大哥”,它暗示IBM就是人类身边的梦魇,正企图以那巨大的、压迫式的资讯专制势力奴役人类。
IBM这种错误的企业文化终于使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开始不景气,1992年,IBM亏损高达49.7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净亏损。当IBM陷入危机时,实力不断增强的竞争对手几乎都毫不留情地把矛头对准了这个没落的巨人,以攻击IBM来突显自己的实力。如Dell和Compaq公司都推出直指IBM产品质量和服务落伍的攻击性比较广告,Compaq公司还将IBM设定为广告策略的敌手,制定了一个针对IBM的进攻计划,以强化其市场推广运动。IBM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面对竞争者的凌厉攻击,IBM痛定思痛,没有以相应的攻击行为还以颜色,而是表现了惊人的谦让,一改以往狂妄自大的形象,认真地从竞争者的攻击广告中寻找自身的弱点,并加以改正。
1993年4月,罗·郭士纳成为IBM的CEO后更是将客户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针对IBM品牌信息混淆不清、广告代理关系异常混乱的现象,1994年5月24日,他决定将IBM全球广告业务全部交予有“品牌管家”之称的奥美代理。这也是广告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业务转移。IBM除了需要奥美广告公司具备全球范围的业务网络和经验以外,还特别要求奥美能够使IBM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完整一致的新特性——低调、平易、技术领先、虚怀若谷和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奥美的策划下,1994年12月起IBM推出了《修女篇》、《阿拉伯的摩洛哥人篇》等一系列的电视广告,开始了IBM新的“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广告运动,用以重新塑造IBM新的品牌形象。在“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的广告运动的作用下,IBM渡过了1996年一个灿烂的夏天,它的利润创下了新高,与上年相比利润增长24.5%。IBM终于摆脱了“即将成为化石的大恐龙”形象,那个脚步沉重的蓝色巨人一去不复返了。
IBM的成功在于它没有被竞争者的攻击性广告所激怒,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耗费于无聊的对骂之中,而是虚心地从比较广告中找到自身的弱点,并进行全面革新,凭着自己的终极理念“IBM就是服务”重新在世界崛起,以行动给了对手一个掷地有声的回应。也正因为IBM公司愿意并且有能力解决用户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使得人们恢复了对IBM的信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
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避免走被证明是错误的岔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仅看得更高,也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每个领域都有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是聪明人的办法。
洛克菲勒对儿子说:“一个人要成功,当然需要不断地行动与积累经验,然而得到经验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一些成功者询问,请他们给你一些建议,请他们告诉你,你做对了什么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让他们用他们的智慧指导你,这样比你看任何书籍都要有效。”
1. 在旧有的基础上更新换代
1949年以前,中国钢笔市场曾被“派克笔”所占领,由于派克公司生产钢笔当时最负盛誉,又有新“自来水笔”推出,所以,该公司发展到四五十年代正是高峰期。匈牙利人拜罗兄弟发明了圆珠笔,打破派克公司一统市场局面。由于圆珠笔实用、方便、廉价,一问世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使得派克公司生产大受打击,身价也一落千丈,派克公司濒临破产。
该公司欧洲高级主管马科利认为,派克公司在圆珠笔的市场争夺中犯了致命错误,不是以己之长,攻人所短;反而以己之短,攻人所长。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买下了派克公司,跟着立即着手重新塑造派克钢笔的形象,突出其高雅、精美和耐用的特点,使它从一般大众化的实用品成为一种显示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
从这样的战略思想出发,采取了两项战术措施。首先,是削减了派克钢笔的产量,同时将原来的销售价提高30%。其次增加广告预算,加强宣传以提高派克钢笔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其所有物品无不显示其地位的高贵。随之,其用品的商标及生产厂家也就打上了高贵的烙印。
马科利深知这一点,他煞费心机,再三努力,使派克钢笔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御用笔的资格。方向对头,措施得力,马科利的战略目标实现了。1989年,派克钢笔又一次提高了售价。
以实用为标志的派克钢笔逐渐淡出市场,新的派克钢笔以名贵、装饰为标志的形式诞生了。这就是推陈出新。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
一位名叫斯蒂夫·迪蒙的美国人将其首创的名叫“丝绸”的豆奶品牌打进了美国竞争激烈的大众饮料市场,细说起来真是一个营销奇迹。
对斯蒂夫·迪蒙来说,将豆类产品的健康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的难度一点也不小。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年来,斯蒂夫始终坚信这种表面光滑如腊的、在亚洲已经成为最普通的食品的绿色豆类产品,确实有着超越其他物品的营养价值,美国人最终一定会看中其营养健身功效的。后来,“丝绸”豆奶产品果真一炮打响,成为这个产品类别中首屈一指的品牌。
“丝绸”牌可以说是个突然崛起的明星产品,它在市场上的异军突起完全可以和70年代中期兴起的酸奶产品的成功媲美。“丝绸”已经是美国人最喜欢的全国性的豆奶品牌,这种地位甚至超过了所有的牛奶品牌。
而斯蒂夫·迪蒙还远没有满足。他认为这只是小小的起步,现今饮用豆奶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希望能够将市场扩展到小孩和老人,等到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时候,可以想像“丝绸”牌豆奶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会有多大。如果了解斯蒂夫的真正长期目标,你更会惊讶不已:他要用豆奶整个地取代牛奶,将牛奶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抹去。
那么,斯蒂夫究竟用怎样的方式去瞄准牛奶这个庞然大物,又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去将牛奶一点一点地挤出白色饮料这个市场呢?斯蒂夫的成功就如同那些得了奖的科学家最常用的一句谦辞:“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斯蒂夫就是在牛奶供应和经销巨头们的帮助下进入了这个市场,而且逐步盘剥,寸土必争地获得了自己的市场。他的“丝绸”品名中有“豆”有“奶”,直接和牛奶竞争。1998年,斯蒂夫做了一个常人通常都没想到或者是在想到的瞬间就自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的主意,那就是他和美国国内最大的牛奶加工制造商迪恩食品公司成为了合伙人,最终在2002年竟然将自己在科罗拉多的名叫“白色浪涛”的191人的公司连锅端地卖给了这家位于达拉斯拥有美国国内十几大牛奶品牌的公司。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结合给了“丝绸”宝贵的全国范围的商店货架空间,使之从通常的超市的健康食品货柜的犄角旮旯一跃而进奶制产品货柜,将牛奶的市场拥有量逐步吞噬。
最近白色浪涛公司甚至和美国最大的咖啡零售公司星巴克签订了专有协议,成为星巴克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惟一豆奶供应商。
斯蒂夫可以说是美国当之无愧的豆类产品大王,白色浪涛公司可以说是“美国的维维”。不过,斯蒂夫仍不满足于目前的成功。他准备将公司在豆奶市场上的成功方法和经验迁移到其他产品上去,第一个就是一系列全新的即食豆腐产品,他还准备第一次为“丝绸”豆奶推出全国性的电视广告,将“丝绸”豆奶推广到外国市场。说不准那一天,白色浪涛冲向中国,跟维维豆奶比一比谁更能让中国的消费者“欢乐开怀”呢。
成功者的经验为我们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向成功者学习并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就实现了超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飞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利用成功的“巨人”的肩膀,可以为我们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3. 革新来自伟大的想法
几十年前,一位青年住在美国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靠近大盐湖。
他是一个勤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生活非常节俭,他的所有朋友都对他的良好习惯赞不绝口。然而有一天,他做了一件反常的事,使得许多人都怀疑他的判断是否明智。
他从银行里取出他的全部积蓄,一共有4000多美元,到纽约市汽车展销处,买了一部新车。在人们看来,仅此似乎还不足以显示他的“愚蠢”,更有甚者,当他把新车开回家后,就把车开进他的车库里,顶起4个车轮,动手拆卸汽车,一件一件地拆,直到整个车库摆满七零八落的汽车零件。他仔细地检查了每个零件,然后又把汽车装好。人们觉得他简直发疯了,而他却不只是一次,而是多次拆卸汽车,再把汽车装好。大惑不解的人们开始嘲笑他了。
几年后,那些嘲笑过他的人不得不改变看法,并已深信不疑——他有明智的见识。这个反复动手拆装汽车的青年就是沃尔特·珀西·克莱斯勒。他开始制造汽车了,他的产品领导了整个汽车工业,他在汽车这个领域里还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改进和革新,他成功了。
所有成功的故事皆始于一个伟大的想法,这个想法滋养着人的信念。成功意识把一个极普通的青年推入正在成长的汽车工业浪潮中,并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使他用新观念领导他的整个领域。
善用类比联想法创造奇迹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危机,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对你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就能发挥出积极的力量,并且因此产生有效的行动,直至引导你走向成功。
爱迪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每个人都有巨大无比的潜能,只是有的人的潜能已经苏醒了,有的人的潜能却还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会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你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
1.充分利用好奇心
日本横滨市居民富安宏雄因身体不适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很想睡觉,不愿意再想令人不快的事情。但因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心情烦躁,难以入眠。床边的火炉烧着开水,被缕缕白色水汽冲着的水壶盖子不停地“吧嗒吧嗒”地响着。好像故意打扰他。
气恼之下,富安拿起床头柜上的锥子用力向水壶掷去,不曾想,那锥子刺中了水壶的盖子,定定地立在壶盖上,没有滑落下去。奇怪的是,水壶“吧嗒吧嗒”的声音立时停了下来。富安感到很惊异,顿时睡意全无。
充满好奇心的富安这时不想睡了,他觉得一切的苦恼和混乱都消失了,好奇心让他开始在床上大动脑筋。他亲自做了好多次试验,最终证实有个小孔的盖子在水开了的时候就不会发出声音。
他想:“我要把这项新创意好好利用,尽量让它开花结果才行!”他拖着病躯奔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被明治制壶公司以2000日元买下了他的专利。当时的2000日元,相当于现在的1亿日元。
许多人的好奇心都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成为事业上幸福的原动力。实际上,我们应该善用这个天赋,让好奇心成为求知与创造力的来源。
2.幻想成就财富梦想
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曾经举办过一场募捐晚会,由于当时的反战情绪比较强烈,募捐晚会以1美元的收获而收场。在这次晚会上,一个叫圣迪尔的小伙子一举成名,他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这唯一的1美元就是他募得的。在晚会现场,他让大家选出一位漂亮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这位姑娘的吻,最后,他终于募到难得的1美元。当好莱坞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的时候,美国的各家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这无疑是对战争的嘲讽,多数人也都把它当作一个笑料。然而德国的猎头公司却发现了这位天才,他们认为圣迪尔是棵摇钱树,谁能运用他的头脑,必将财源滚滚。于是建议日渐衰落的奥格斯堡啤酒厂重金聘请他为顾问。1972年,圣迪尔移民德国,受聘于奥格斯堡啤酒厂。在那里,他果然不断有奇思妙想,他甚至开发出美容啤酒和沐浴用啤酒,这使奥格斯堡啤酒厂一夜之间成了全球销量最大的啤酒厂。
而圣迪尔最引人注目的举动是1990年,他以德国政府顾问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墙。这一次,他让柏林墙的每一块砖都变成了收藏品,进入全世界200多万个家庭和公司,创造了城墙售价的世界记录。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喜欢幻想的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喜欢提出一些看上去不合逻辑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法常常被当作笑料传播。不过,就在大家的笑声中,他们却获得了成功。所以,千万不要轻视和嘲笑你身边那些喜欢幻想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他的异想天开会变成摇钱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