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灵魂里有香气-周璇:红尘一回 心力交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周璇给我的感觉,总是金光闪闪的,这可能与她享誉已久的金嗓子之称有关吧。她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她的歌声是老上海的标签】

    中国流行歌坛的发源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滩,当年,上海头顶“东方夜巴黎”的艳誉,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唱片集散中心,竟有十多个国家的唱片公司在上海设立远东总部,再加上本土的一些后起之秀,红歌手多达五六十人,可以说与当代中国歌坛的规模相去不远。

    在二十多年间,这些唱片公司共录制了二千多首歌曲,出版了大量的唱片,具有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宣传、策划、制作、版税制度,与现在香港歌坛那一套看似前卫的操作手段比起来,并不逊色多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走红的女歌星多半集中在上海滩,这些歌星被称为“上海夜莺”,她们以各具特色的嗓音风靡一时。

    上海滩出过五大歌后,她们是:周璇、白光、吴莺音、关露和姚莉。周璇以主演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歌女小红而一举成名,她在短短三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一共拍摄了六十多部电影,录制了二百多首歌曲,其中以《四季歌》《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花好月圆》《采红菱》等曲最为著名。

    作家白先勇曾回忆道:“我的童年在上海度过,那时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家家花好月圆,户户凤凰于飞。”《花好月圆》、《凤凰于飞》这两首均来自周璇主演电影中的插曲,每部戏她不仅要演,还要唱。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展现一个褪了色、掉了彩的爱情故事,男女之间情欲纠结,犹如蝰蛇成团,叫人看了心底生凉。《花样年华》剧作者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不得而知,但让我猜测一下的话,我就会想起香港电影《长相思》(1946年秋出品)中的那首插曲《花样年华》,此片由金嗓子周璇主演和主唱。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

    歌词是这般流水轻吟,一片空净淡泊。王家卫用它做背景歌曲,意在氤氲出怀旧的香氛。时至今日,尽管人事皆非,但周璇一首《夜上海》,仍在民国年代戏里直接运用原版原声,她的温软之音,是沦陷为孤岛时期旧上海的真实写照,车水马龙、十里洋场、华灯初上。她的歌声给孤岛时期的上海滩带来一抹意犹未尽的抚慰。

    常德路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区,是上海标准的上之角,文艺气息从二十世纪初逐渐绽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在这条幽静的马路上,一对文艺双姝同年诞生,先后璀璨:一个是周璇,她是明月歌舞社的小演员,另一个是居住在常德路常德公寓里的张爱玲,就在明月歌舞社的隔壁。周璇的名字和张爱玲一样,代表着老上海的海派情调。虹口区的文化街多伦路上,至今能找到周璇的大海报,她对着镜头浅浅而笑。

    我和李香兰共同喜欢一个人的歌声,她就是周璇。我知道,李香兰是因为崇拜周璇而走上了歌唱道路。

    ——张爱玲

    张爱玲是一个多么心高气傲的人,对周璇却如此推崇,可见周璇有多么成功,多么具有征服力。

    但周璇一生,却是心力交瘁。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女艺人均是各路色魔欲兽垂涎觊觎的对象,她们陷身于日渐紧缩的围猎圈中,既要捍卫艺术的尊严,又要保全自身的清白,可谓左脚临渊,右脚履冰,其处境之艰危,受凌辱之不免,身世之不幸,皆可想而知。

    周璇一生,说可怜也罢,说可惜也罢,总之,周璇最终于三十八岁的好年华,即撒手尘寰,那时,她确确实实是心力交瘁。而早在她叹息说自己是苦命的弥留际之前,她就已经是彻底崩溃了。

    【人生之初 备尝艰辛】

    周璇的身世可谓扑朔迷离,传记作家一般都认为她的生母姓钟,出身于青楼,从良后却又被富商抛弃,不得已剃度出家,成为莲花庵尼姑。

    最为可信的说法是,她是常州人。1918年,周璇出生于常州的一户小康之家。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父母为她取名“苏璞”,璞乃尚未雕琢之玉,取其天然、纯真之意。父亲是当地知名的知识分子,母亲曾经做过护士,后来参加革命。本来,在这样一个开明、进步的家庭出生是她最大的幸运,她也本来可以就这样度过简单的一生,有父母的爱护、家庭的温暖,然后平常地长大,平常地入学,平常地恋爱,平常地结婚,平常地生育,平常地老去。可是,这本来能够实现的未来,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

    三岁时,她第一次见到舅舅,满以为他是母亲的兄弟,会像母亲一样爱她,可谁知这亲娘舅竟是人面兽心。她那抽大烟上瘾的舅舅顾仕佳暗地里,将外甥女拐卖到金坛县,卖给了当地一户姓王的人家。苏璞也就变成了王小红。年龄渐长后,她常向养母哭诉着要求去找亲生父母,而养母却告诉她,她的母亲是尼姑。那年月,尼姑生子可是大不祥,会被人瞧不起,以此断了她寻找父母的念想。

    小周璇本来以为能够在这个家里长久的生活下去,可谁知命途多舛,她的人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王家夫妇不久便因矛盾而分居,她就跟着养母过活。但毕竟女人独自生活,难以为继。于是走投无路的养母又改嫁他人,而把便宜买来的王小红送给了上海周家,结果,她就成了周小红。

    周璇的舅舅顾仕佳时任金坛县警察局长,他财迷心窃,竟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缺德事,直到临死前才吐露实情。周璇的生母顾美珍曾在国务院卫生处工作,多次去上海认亲,但又顾虑重重。因为顾美珍要讲清楚周璇谜一样的身世,就不得不讲出周璇舅舅顾仕佳曾在旧社会当过警察局长这段历史,正是他拐卖了周璇。这在当时“极左”的政治背景下,势必会给顾家和苏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于是,这件事始终没有落到实处。

    小周璇七八岁时,家里境况十分窘迫,养母去外国人家里做保姆,周璇后来回忆这段时光,说:“养母被迫去帮佣度日,那个被鸦片熏黑了肚肠的养父竟丧心病狂要把我卖去妓院当妓女,幸亏养母及时搭救,才免去我一场更大的灾难……那时,日子越来越苦,往往饿着肚子呆呆地坐着,口水直往肚里咽……”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她只有忍气吞声,打碎了牙往肚里咽。童年的她从来没有享受到家的温暖,相反,她感受的只是白眼、冷落,无奈世态炎凉。那时的她,只有通过唱歌来逃避残酷的现实,她也只能在歌声里,才能感受得到一丝慰藉。

    养父周文鼎吸毒被捕后,就失业了,养父每到月底便去找住在虹口区的大老婆要钱。一年后,长子周履平突然自杀,次子周履安无法念书,他踏入了电影圈,成为默片时代的大明星,有能力负担一大家人的生活,根据当时报纸介绍:“胡蝶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的时候,周履安和四大明星之一的张织云已是银幕上的一对情侣,他的潇洒风流、聪明和努力,使每个导演都非常愿意导他的戏。”

    他对周璇进入影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周璇写给《万象》杂志的文章记载:

    我有个哥哥叫周履安,他是我养父母所生,曾演过话剧,在明星公司拍过戏,和袁牧之是朋友。袁牧之在明星公司导演《马路天使》时,他提议向艺华借我客串演出,这是因为剧中人适合我的个性,他估计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当时明星和艺华说好条件,由明星借白杨给艺华拍一部戏。艺华答应我在明星客串一部戏作为交换。

    不幸的是,周履安拍戏时从马上摔下来,脑神经受到压迫,记忆出了问题,只能淡出电影圈。

    周璇那位瘾君子养父,用鸦片烟枪烧光荡尽了家产以后,就将恶毒的目光盯到了周小红身上。那时,她才十二三岁,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去歌舞班混碗饭吃,二是去妓院作清倌人。旧上海的歌舞班倒是应有尽有,凡是欧美时兴的,上海即能具体而微之,“草裙舞”、“大腿舞”、“肚皮舞”、“呼拉圈舞”、“脱衣舞”,应有尽有。不过,小红发育未全,讲唱歌,她的嗓音太细;讲跳舞,她的腿太短;讲卖相,她身板太瘦;讲出工,她力气太小。如此看来,进青楼倚门卖笑,成了她唯一可走的独木桥。天无绝人之路,明月歌舞剧社(1931年由黎锦晖创办)的钢琴师、人称“胖姐姐”的章锦文介绍她去剧社报考小演员。当时,明月歌舞剧社的台柱子是王人美和黎莉莉,乐队由黎锦晖挂帅,另有聂耳、黎锦光和章锦文等骨干,班底不大,却人才济济。小红的嗓音细弱,国语也不够灵光,但有章锦文教她识简谱,严华教她国语正音,再加上她勤学苦练,进步十分神速。老板黎锦晖慧眼识珠,他认为小红唱歌时气声稳定,吐字准确,节奏感强,而那种天然的嗲味更是她的独特之处。

    有一次,黎锦晖打趣道:“‘周旋’二字很有意思,不过你是上海妹子,加个斜玉旁就更漂亮了!”原来,小红唱着《火玫瑰》中的插曲《民族之光》有一句歌词“与敌人周旋在沙场之上”,从此,俗气的周小红就正式改名为雅气的周璇。

    女大十八变,矮小干瘦的周璇终于如凤凰重生一般,变得苗条妩媚,光亮的前额,清秀的眉眼,以及爱笑而略显俏皮的神情,都给人以天真可爱的印象。当时,电影界同行对这位衣著朴素、举止文静的少女普遍抱有好感,亲切地叫她“璇子”或者“小璇子”。

    1935年,周璇进入电影圈的这年,亦是阮玲玉自杀的同一年。

    【花好月圆满人间】

    1936年,周璇在《花烛之夜》、《化身姑娘》、《百宝图》、《喜临门》和《狂欢之夜》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表现令人满意。

    也就在这年春天,周璇情窦初开,投入了严华的怀抱。严华比周璇年长八岁,周璇刚进入歌舞社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丫头,严华已然是歌舞社里的大哥哥,他生长在北京,说一口好听的国语,穿一身西服,高大、白净,眼眸温柔。他处处照顾她,为她打抱不平,自小父爱缺失的周璇,把他当作自己的保护神。

    不久,他们订婚了,两年后举行了婚礼。

    1937年一部《马路天使》,将周璇推向了事业的最高峰,此后她出演的电影都有她演唱的歌,观众纷纷冲进电影院,就是为了听她的歌,她在电影中演唱过的歌很快就会风靡大街小巷。

    1938年,周璇早已声名鹊起,是炙手可热的女明星,前程锦绣。只是在这些名利的背后,却潜伏着层层的危机。

    1938年七月十日,周璇和严华两人在北平春园饭店举行了婚礼。这一年,周璇十八岁,严华二十六岁。

    结婚照上,有着桃花太子之名的严华笑容淡定,小璇子的脸上则是幸福满溢,她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

    为着他们相爱的这美好的日子,他为她创作了《花好月圆》,她为他歌唱: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

    团圆美满今朝最。

    清浅池塘鸳鸯戏水。

    红裳翠盖并蒂莲开。

    双双对对恩恩爱爱。

    这园风儿向着好花吹。

    柔情蜜意满人间。

    他们爱情的美丽,就这样被写出来被唱出来。女子羞花,让男子怦然心动。男子如玉,让女子一生相许。他以歌言情,她以声吟意,用最原始的心声唱出彼此最纯真的爱慕,于是,他们的花好月圆成了一道幸福的风景。

    婚后,周璇加入国华影业公司,她的月薪加上严华作曲收入在内,为四百五十元,两人还一起给其他唱片公司一个作曲一个演唱灌制唱片再另得酬劳,而周璇拍的每部电影的报酬在两千多元。丰厚的收入,让生活很是优越,严华说:“我们的家越弄越美丽,环境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在姚主教路国泰新村里,建立着我们新的家庭。”

    婚后生活有过短暂的甜蜜,严华一生难忘,他说:“在北平,我们有过四个月的甜蜜生活,那时期,我写了很多曲子,她也时常站在我的旁边给我唱一遍,她唱的时候,我喜欢看她的一对眼睛。她寄我以‘爱’,在这静静的无言中,她寄我以‘情’,在这默默的幻想里,我们间的夫妇之乐,是谁都称道羡慕的,我们曾立下誓言:‘我们永远不分离!’”

    但是,这个永远,到底有多远?所谓拥有,不过是一季花开的时间,这世上,只有刹那芳华。时间,让盟誓过的情爱灰飞烟灭。其实真爱,不必信誓,不必结盟。等到结局出现,他不能接受她的自由展翅,两个人做不了凤凰于飞,终究只能分道扬镳。

    1938年秋,周璇加盟了国华影业公司,老板叫柳中浩,她刚加入歌舞社时柳中浩便要认周璇做干女儿,他自己比周璇大不了几岁。相隔四年,今非昔比的璇子俨然成了他眼中的摇钱树。周璇念他是旧时相识,便和国华签下了长期合同。严华很不喜欢柳中浩这个人,一眼就看穿他为人阴险。

    有一次,严华替周璇接下爵士社客串播音的邀请,由于柳中浩坚决不同意,硬逼周璇推掉爵士社的邀请。这事让颇感不满的介绍人和爵士社对周璇说了不中听的话,当时周璇怀有身孕,被愤怒动了胎气。随后,柳中浩得知可以从周璇的演出分红,立刻命令她登台演出。结果,她在当晚演唱时,昏倒在舞台上,孩子流产了。这件事,让周璇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此后,随着周璇在上海滩成为万众偶像,周璇与严华的感情江河日下。严华渐渐感觉到自己与妻子闪耀的地位的差距,而初时的甜言蜜语、你侬我侬,逐渐被猜疑、埋怨所取代。周璇忙于工作,拍电影时多日不回,成了两人吵架的借口。而人红是非多的周璇那些子虚乌有的绯闻却成了严华攻击的目标。严华的性格越来越暴躁,已经不再是那个拯救她的白马王子了。周璇虽然试图挽回,但已回天无力。

    在女明星的光环下,周璇不过是个普通得想要份幸福归宿的小女子。风光体面背后的种种不幸,是看不见的苦涩与悲伤,尤其女明星,感情失败不能对人言,唯有保持缄默吞下一切。在失去和严华孕育的孩子后,她还必须赶通告、灌唱片、拍电影,婚姻在小报夹击下也走到了尽头。

    他们签字离婚,结束了九年的感情。严华在他们分手之际,一点一滴回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还是那浓浓的温情,那是多么美的一段时光,如同散在嫩叶上纯真的阳光,拨转人心底最柔软的寸土。而如今,严华跟她之间,却只剩下天涯与明月的距离,他已跟不上她有如嫦娥飞升的羽衣,而她离开了他,却始终没有得到他预期的幸福。

    严华和老板兼干爹柳中浩关系交恶,在那场离婚中柳干爹扮演了一个浓墨重彩的角色,他顾虑周璇听从严华,从而脱离他的掌控,积极鼓捣两人离婚,甚至对周璇说出严华在外另有女人。当时和周璇因戏结缘的韩非也被爆出绯闻,原本感情危机四伏的两人,争吵不断,她从家里逃了出来,被小报记者描绘成“周璇卷逃”,受不了这一刺激的她在小旅馆吞下了整瓶镇定药。

    在签订离婚协议当天,他们也没有再见面,两人已是形同陌路。很多年后,她会漠然给他新婚祝福,漠然何尝不是恨此情而至心死,以致于只把他当作陌生人,才能说出那“祝你新婚幸福”的话来。

    小报记者的无孔不入,哪个时代都别无两样,明星们闪着钻石般光辉的鲜亮生活,是永远的头版头条。离婚后的周璇仍然是小报的新头条,在一些真真假假的绯闻中,狗仔队只能靠捕风捉影,对感情持谨慎态度的周璇,过着平静的单身生活。

    【被骗财骗色 精神分裂】

    二十岁出头的周璇已名利双收,拍戏、演唱的收入,让周璇是当时收入最高的女艺人,她不必依靠男人就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恢复单身的她,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个新的机会。她本是贤妻良母,加之经济独立,有过失败婚姻的女子更渴望一个安定踏实的感情归宿。

    都知道朱怀德是周璇命中的噩梦,这个恶魔般的男人在严华之后,再一次摧毁了周璇脆弱的生命,使她堕入了无边的黑暗。

    但在这个噩梦之前,她的生命中曾出现过一个叫石挥的男人。

    周璇在日记中写下:

    对这段感情既兴奋又恐惧,但心里知道这是个能够托付的男人。

    一个是“金嗓子”,一个是“话剧皇帝”,神交已久,不曾认识,直到某天他们在一家绸布店的开业典礼上遇到。感情这回事,都有得不到的伤感,也有患得患失的忧伤,周璇面对小报记者的刨根问底,打起了“太极拳”,跟任何时代里的女明星一样,最初都遮遮掩掩。

    而在若即若离之间,缘分再一次将他们拉离。

    周璇和石挥两人曾订下婚约,接着她飞去香港拍戏,她去香港拍戏之前,曾托石挥代为照料家里,可见感情不一般。朱怀德追了她七八年她都没点头,可见她在感情上的审慎。那时候,周璇往返上海、香港两地拍戏,追求了她有八年之久的朱怀德更是追到了香港。

    各种绯闻报道连篇累牍,一边是石挥的新欢花边桃色,一边是朱怀德的觊觎,彼时的她还被医生确诊患有忧郁症。1948年,《电影杂志》记者采访周璇,问她如何应对外界刺激,周璇神情忧郁,但回答得还算巧妙,她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周璇给人活泼开朗的印象,实际上,她的性格偏于内向,并不愿意把心事向人(尤其是陌生人)倾吐,她的抑郁症因此一天天积累而成。

    周璇曾对人说,以后不找圈内人,要找做生意的人。她大概是有些赌气石挥不及朱怀德的猛烈攻势。

    朱公子虽然被描述成了骗财骗色的“拆白党”,但周璇一度接受了他,也怕是被他漫长坚持的情意所打动。跟周璇拍戏的女演员,曾亲眼看见朱怀德对她的呵护:“周璇上楼下楼,他(指朱怀德)搀抚着她。周璇需要什么,他很快就把她所需的送到她面前。周璇有所差遣,他奉命唯谨,一诺无辞。每逢拍戏的日子,或是午膳,或是晚餐,以至夜霄……在充满罗曼蒂克情调的(国际饭店十三楼)云楼小餐厅里,桌上燃起了两支红烛,发出了烨烨的光华,坐在餐桌两端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周璇,一个是朱怀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从朱怀德的口中轻轻哼出……”

    从被朋友们一致看好的绝配到聚少离多,以及最后摊牌,对于石挥,周璇没能挽留住这个可能成为她爱人的男人。他也因为自尊心太强,没有说出口。

    年轻时,以为放手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是给了自己一条生路,谁知,却牢牢禁锢了自己一生。

    和石挥分手后,周璇很快就和朱怀德同居了。

    商人重利,他热情里透着虚假,老练中藏着奸诈。朱怀德其实比周璇更会演戏,他时时表现出对她的关心爱护,花言巧语很快就骗得了周璇的信任,将周璇变成了爱情的俘虏。最终利用周璇对他的轻信,骗取了她大部分财产,将她收拾得毛羽凋零,精神分裂。

    朱怀德的目标是周璇的财产,对周璇的一切关心都是出于此目的。在获得了周璇的财产控制权后,他开始想办法脱身。恰在此时,周璇提出要与他结婚,朱怀德终于暴露出本性,竟带着周璇的财产逃之夭夭。而伤心欲绝的周璇却发现,自己已然怀上了朱怀德的骨肉。三十岁的女人,尚未有子嗣,她心里一定也是很着急的。为了孩子,她只得隐忍下来。

    1950年的9月16日,周璇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周民。当时的朱怀德与原配尚未离婚,更为不堪的是,朱怀德在周璇之后又跟一个舞女同居,并有了孩子。

    孩子出生后,还存有一丝希望的周璇,抱着孩子去见朱怀德,却不料往日白净斯文的朱怀德,原形毕露,绝情地矢口否认骗财骗色,更否认孩子是他的,并提出验血认亲,还奚落道:“这个孩子恐怕和你一样,是从哪里领来的吧!”

    周璇在幻灭中,彻底绝望了,愤怒如烈火般,正在将她吞噬。原本脆弱的神经再一次崩溃,她已无法支撑下去了。朋友只得将她送回家静养,满以为待她痊愈后,还能够重登银幕,重新唱出动听的歌。谁想,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1951年,濒临崩溃的周璇一直坚持拍摄电影《和平鸽》,周璇扮演一个护士。在拍到后面时,导演增加了一场医务人员献血的戏,当大家在一起讨论时,有人提出应该有个验血的镜头。此时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的周璇,听到这“验血”二字,猛地一震,“验血”二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一直想遮蔽往事而自缚在身聊作保护的蚕茧,然后,美丽的蝴蝶精灵飞走了,只留给周璇一个麻木的肉身,从此,这个可怜的美女就仓惶地跌入一个疯狂失控的世界。只见她霍然站起身来,撩起衣袖,激动而悲愤地喊道:“验血!不信可以验血!”然后绝望而痛苦地恸哭:“是你的骨肉,就是你的骨肉!验血!验血!”

    就这样,周璇在电影拍摄现场,彻底崩溃,连哭带笑,精神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后来她被送进了上海精神病疗养院,从此她在那里耗尽了生命最后的余辉。

    【那一场是非曲直】

    进入疗养院后,周璇开始写日记,日记的首页她用蓝墨水笔写下:

    拿人家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

    ——周璇

    她内心很明白,其实自己就是那个世界上最傻的傻瓜。此时明白,却已不能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步步滑入深渊,虽然很多人来救她,但是她已经无力伸手让人拯救了。

    周璇登报声明,宣布正式与朱怀德解除同居关系。朱怀德后来被判入狱,所骗财物也被追回。经过这事,周璇悲观至极,她认为一切都完结了,她给香港好友李厚襄的信里写道:

    所有宝贵的名誉也坏了,下半世等于完了。

    周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她总算过了一段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她和画家唐棣相识于《和平鸽》剧组,那时的周璇对这位给电影画广告的年轻画家印象甚好,只是没想到,他竟成了自己最后的男人。

    周璇养病期间,唐棣常来为她画像,还亲自肩负起了照顾她的责任。不久,周璇生下了两人的爱情结晶次子周伟。那时的两人,着实做了一对平常的夫妻、平常的父母。而这对周璇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恩赐,辛苦了三十多年,被伤害、被侮辱,现在的自己,终于能够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祥和。

    但最终,她还是失去了这一切。一场官司在这段婚姻生活里,打出了一个大大的“终”字,一切就这样收场了。

    1956年,唐棣因引诱女学生被判刑入狱,以诈骗罪和诱奸罪被判刑三年。出狱后的唐棣,自称是“身似枯木,心如死灰的二世人”。此后,他一直独身,去世前几年才娶妻,照顾他生活。

    当年,唐棣被警察带走、被判刑、被关押的那一刻,周璇又崩溃了。长久以来积攒的压力、悲伤、痛苦、绝望,全都爆发了出来,将她淹没,将她吞噬。对这个凄凉的人世间,她已不想再多看一眼。

    这一次的情感,是又一次猝不及防的伤害。伤害之深,让周璇再也不能走出阴影了。周璇被送往精神病院,直到去世。

    唐棣获释后,带着孩子去看她,疲惫的周璇方才展现了一丝笑容。但她的朋友却开始阻止唐棣来见她,一堵无形的墙将周璇同丈夫跟儿子隔离开来,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周璇哭喊、抗议、哀告,要求见丈夫、见儿子,这却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奢望。

    【人生不过刹那芳华】

    周璇终于见到久违的石挥是在银幕上,电影《光辉灿烂》,身在病院中的她在日记里写下:

    好久没有看见石挥了,他的演技永远使人喜欢。也不知道他人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因他告诉我要同童葆苓订婚了呢!很使我难过,当然我愿意他能幸福,我们的友谊之爱决不改变。总之,只有我自己对不起人家,没有别的话好说,永远回忆着,自己难过吧,活该!

    他们没有相守的缘分,却于有缘死于同一年。

    1957年7月19日,周璇突感染中暑性脑炎,高热昏迷,虽然尽一切办法抢救,却终究回天乏术,她的生命就这样在所有人猝不及防中骤然消失了,年仅三十八岁。

    弥留之际,她拉着好姐妹黄宗英的手,将两个孩子周民、周伟托付给她,以悲颤的声音说:“黄姐姐,我的命太苦了……活了一辈子,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知道……”

    她一生芳华无敌,光彩夺目,最终却是这样凄凉孤独的收结。

    追悼会上,周璇生前文艺界的朋友都出席了,单单没有石挥的身影。那时,很多公开场合他已没资格出现。后来,石挥失踪了,再也没回来。有一天,人们在吴淞口的海滩上发现了他的尸体,他跳海自杀了。

    一个三十八岁,一个四十多岁,错过了彼此的好年华,却在同一年共赴那个冰冷的世界,仿佛早已约定。

    周璇一生中都没有遇到过一个如“小陈”般贴心的真心恋人,才华、财富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作曲家陈歌辛与周璇有过多次合作的经历,非常了解周璇的身世和为人。有一回,他与文工团音乐创作班的学员谈及“金嗓子”在感情上一败涂地,不无惋惜地说:“璇子很聪明,心肠也好,只可惜视力不佳!”学员们感到奇怪,问道:“周璇的眼睛不是水汪汪的吗?”到了这会儿,陈歌辛不再卖关子,他当众抖开包袱:“这只是个比喻而已,我是说她老看错人,不是受骗,就是上当。”诚然,周璇艺术天赋极高,却读书太少,阅世不深,与人打交道时不留退步,毫无城府,她长期被一群蚂蟥和水蛭包围,不失血受伤、心力交瘁,又能如何?她光辉灿烂,太早到达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名利和荣誉,诽谤、嫉妒、觊觎汹涌而上,名利场上的事,怎是她一个飘零的女子能应付得了的?于是周璇心力交瘁,直到崩溃。

    周旋启示录

    资深影评家方保罗先生曾评论道:“在芸芸中华老影星、老歌星已濒临被人遗忘的当儿,在他们之中,却有一个人的名字依然烙印在上海、台北、香港及吉隆坡男女老少的心中,她就是周璇……”

    与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实中的周璇不断地经历悲剧。她的人生可谓多灾多难,遭遇种种不顺、种种悲欢、种种离合。今天再看她的电影,听她的歌,陶醉于她绝妙、自然的演技和清澈、空灵的嗓音的同时,也不免为她那凄苦的人生遭遇唏嘘不已。简直就像上帝给了她演技与嗓音的同时,却要她用一生的幸运来交换。

    女人一生,既想要事业出彩,又想要感情不受伤害,确实是门大学问。

    每个女人都要学会让自己保存一点体力与心力,不至于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在猝不及防的打击中,一击而溃。

    周旋红尘一回,一直周旋在名利场上,却没有学会真正的人世周旋,于是她心力交瘁,最后彻底崩溃,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