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看历史精选集-异闻秘录(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4岁的顺治感染了天花。

    顺治染上天花后,自知不起,召来他的亲信大臣拟遗诏。

    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诏令大赦天下。半夜子时,终生避痘的顺治因为天花而病逝。

    而他在临终前,选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战痘”成功,开创清朝鼎盛时代

    一位皇帝不幸因天花而毙命,另一位皇帝却幸运地因天花而即位。

    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顺治帝比较喜欢次子福全,想立为储君,而孝庄皇太后则坚持立第三子玄烨。

    玄烨也是从小就跟天花打交道,在他刚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到西华门外的避痘处(后改建为“福佑寺”)避痘。尽管层层设防,处处小心,不到两岁的时候,玄烨还是染上了天花。值得庆幸的是,在乳母孙氏的悉心照料下,玄烨终于从天花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了,虽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点点麻点。

    立福全还是立玄烨?病中的顺治帝决定派人去征询他一向敬重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结果,汤若望力主立玄烨为储君,理由很简单,但在此时却无可辩驳——玄烨出过天花。

    于是顺治皇帝遗命,立不足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他就是清朝第一位“麻子皇帝”康熙。

    清王朝立储的考虑,实际与当时的中国民间观念是相通的。在当时民间甚至有俗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可见天花危害之严重,也可见,当时天花的危险,主要是针对于孩子。有研究者估计,如果孩子得了天花,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下来,而活下来的,则都对天花有了免疫力。

    天花究竟杀死了多少中国人,至今没有确切统计。但是,从世界的范围来说,医学史上的一个估计,是1.5亿人。其中,最著名也最典型的例证,发生在1519年。当时对天花大都已有抵抗力的西班牙人在征服美洲印第安人时,把天花带到了这块“新大陆”,令数千万人口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最终只剩下一两百万人。

    天花在美洲大陆上肆虐,发生在清朝入关的125年前。看来,八旗官兵们对天花的抵抗力比印第安人强不到哪去。顺治皇帝的8子6女,因天花八岁前死亡者为皇子4人,皇女5人,超过半数以上。

    八旗以外的汉族百姓同样惨遭天花蹂躏。当时来华的西洋传教士Dyer.Ball记录了山西疫区的惨况: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50%~60%的感染者只能坐以待毙。更可怕的是,气候温和的南方地区是天花病毒的温床,汉人都视其为瘴疠之地,畏痘如虎的满族人哪里敢去统治?

    康熙认识到,天花已经成为清朝统治的严重威胁,必须积极应对。

    康熙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广征名医,在北京城内设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八旗防痘事宜。他还兴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庄,作为皇族幼童专门的庇护地。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出痘,当时正值吴三桂等三藩叛乱的紧要时刻,但康熙为护理太子,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

    太子出痘期间,候选知县傅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为武昌通判。两年后他奉召进了京。这个傅为格,后来成了防治天花史册上的一个关键人物。

    傅为格懂得种痘之术——这正是当时一种先进的天花治疗方法。

    这种起源于南方的民间种痘法,又叫吹鼻种痘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旱苗法,一种叫水苗法。所谓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细末,加冰片、樟脑吹入种痘者鼻中;水苗法则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释,植入种痘者鼻中。种痘法使种痘者轻微染上天花症状,然后出天花,再通过中医精心护理,使他们安全经过天花期,种痘者就会对天花有了免疫力。

    尽管这种种痘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导致病人死亡,但康熙仍然命傅为格在皇子们中开始了种痘试验。从此,皇子种痘防天花也作为制度正式确立下来。

    由于种痘,自康熙二十年以后出生的20位皇子有17位健康长大——而此前的15位皇子长大成年的仅有7位。

    随着种痘法在宫中的成功,康熙帝开始了大规模地推行天花预防工作,把它从宫中推广到八旗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边境。

    此后的一百多年,宫中很少再传出关于天花的消息。满族人四处避痘的仓皇日子暂告一段落。

    “战痘”的成功,开创了清朝的鼎盛时代。从1661年到1697年短短30多年,心无旁骛的康熙相继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平定噶尔丹,稳定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不信牛痘只信“人痘”:清朝气数尽了

    种痘法在中国的成功引起了外国的注意。

    那时,深受天花危害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欧亚各国每年都有数百万的人被天花夺走生命,行之有效的天花预防技术为世界各国渴求。

    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种痘及检痘法。18世纪,此法又由俄国传至土耳其。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1718年返英后,在国内大力提倡种痘,从此人痘接种在英国盛行起来。

    人痘接种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即使在最理想的医疗条件下,仍然会有2%的死亡率,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将近一半的种痘者死亡。

    幼时也种过人痘的英国乡村医生詹纳,偶然发现,牛也会得一种类似天花的“牛痘”,但病情会比人得天花平稳很多。而挤牛乳的妇女很容易传染上牛痘,一旦得过牛痘后就不会再生天花。詹纳由此得到启发,想到这可能是牛痘使他们对天花产生了抵抗力。1796年5月14日,詹纳首次从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浆接种在一个8岁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6周后詹纳特意给这个男孩接种天花痘浆,结果这个男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有免疫力。比人痘法更加安全有效的牛痘接种法由此面世,并不断完善。

    约10年后,葡萄牙医生哈威脱将牛痘疫苗从马尼拉带到澳门。此后,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医生亚历山大·皮尔逊,又把牛痘疫苗由澳门带到广州。从中国传出去的人痘接种术,经过改良成为牛痘接种法,在世界转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中国。

    已经有人痘接种经验的中国百姓对更安全经济的牛痘接种法表现出空前欢迎的态度。许多地方官员也参与了牛痘接种的推广,他们在许多地方成立了种痘局,为老百姓免费接种。1815年,广州成立种痘处。1828年,北京设立京都种痘局。牛痘接种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推广开来。

    但是,也许是由于某种奇怪的大国心态作祟,宫廷的御医们对源自西方已在民间流行的牛痘接种法充耳不闻,仍旧抱着祖传的人痘接种法为皇室贵族种痘。另一方面,天花的威胁也已经大大降低,御医们也因此日益懈怠。嘉庆以后,皇子种痘制度变得形同虚设。

    咸丰帝在两岁时,种痘险些失败,虽经御医精心调理保全性命,可在脸上却留下了无法抹平的麻点,成了继康熙之后的第二位“麻子皇帝”。

    御医们仍然无意、或者不敢改进已经落后的人痘接种。

    1874年10月30日,咸丰与慈禧唯一的亲生儿子,19岁的同治皇帝被确诊感染了天花。面对同治越来越严重的病情,慈禧太后只会率领文武大臣,依照祖上传下的规矩,在宫内外“供送痘神”。

    同年12月5日,满身疮痍的同治皇帝在一片求神拜佛的喧嚣中,凄惨地告别了人世。而他驾崩的养心殿,恰恰是113年前顺治皇帝命丧天花的地方。

    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清王朝,此时已是气数将尽。

    尾声

    建国之初,一些西方人士曾经断言,天花等瘟疫,是新中国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1950年10月,新中国全面推广牛痘接种。经过11年的努力,1961年6月,中国最后一名天花病人胡小发痊愈出院。自此,天花在中国彻底灭迹。

    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罗毕宣布,全世界都已经消灭了天花病。此后,天花病毒只保留在8个实验室中,供研究之用。

    女儿国真的存在过吗

    文/钱文忠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女儿国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而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用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文字,记录了一个由女性做国王的神奇国度东女国。这两部著作中的女儿国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春去秋来,玄奘依旧迈着匆忙的步伐前进,经过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转眼到了贞观五年(631),我们的玄奘法师32岁了,离开祖国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尽管西行的旅途无比精彩,但这中间的艰辛甘苦,只有玄奘自己才能体会吧。

    这一年年初,玄奘在秣底补罗国匆匆而过,又经过了几个国家或者城市,到了前面一个很不重要的国家婆罗吸摩补罗国,而在这个国家,玄奘留下了一段关于东女国的扑朔迷离的记载。很多人认为,这个东女国就是《西游记》里边女儿国的灵感来源,激发了《西游记》作者的创作灵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先回过头去看看《西游记》。

    《西游记》第五十回以后是讲玄奘师徒过了通天河,来到金山、金洞,接着的一段路都跟黄金有关,地名都带着“金”字。到了第五十三回,师徒几个喝了“照胎泉”的水后,突然觉得肚子疼,遇见了几个半老不老的妇人,望着玄奘“洒笑”,不是傻乎乎地笑,而是放开了笑,很高兴的样子。孙悟空大怒,抓住老婆子便要她们去烧热水。那老婆子惊吓之余说,这里是西梁女国,我们这一国尽是女人,没有男子,所以见了你们很欢喜,还说玄奘师徒喝了会使男性怀孕的水。师徒四人当然急得不得了,东折腾西折腾,最终每个人都从肚子里折腾下来好多血团肉块。孙悟空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提醒玄奘不要被风吹了,“弄做个产后之疾”。八戒更好玩,认为自己“左右只是个小产,怕他怎的?”一口气吃了十几碗粥,居然不够,还自己去煮饭。接下来第五十四回的标题是“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师徒四人到了所谓的“西梁女国”,这里“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这个国家的人管男人叫“人种”,男人的地位很低,就是人的种子。那里的人推推攘攘来看热闹时,八戒还大叫“我是个销猪”(被阉割掉的猪),很是有趣。这里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知道了,玄奘又被女王看中,差点被迫成亲。玄奘一如既往地意志坚定,“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在猪八戒的眼里,女王“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这且不去管它。女王怎么看玄奘的呢?“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女王看得十分高兴,连连叫玄奘平身,把玄奘弄得“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小说《西游记》以玄奘记录的东女国为灵感,描绘出了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女性王国。然而玄奘并没有亲历过东女国,我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个神奇的国家吗?它究竟在哪里?

    从记载来看,玄奘并没有到过东女国,而是到了这个国家的附近,听到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传说。在《大唐西域记》里,他对东女国有一段魔幻般的记载:

    此国境北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土宜宿麦,多蓄羊马。气候寒烈,人性躁暴。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

    玄奘记载说,我所到这个国家(婆罗吸摩补罗国)以北的大雪山里,有个苏伐剌拿瞿呾罗国,这个名字是梵文,意思是金氏,因为这个国家出产上等的黄金而得名。他们世代以女性为王,尽管女王的丈夫也是王,但是这个王不知政事,实际上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个国家的男子地位低下,只管种地和打仗。

    我前面讲过,玄奘并没有亲自到过这个国家,而是得之于传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没有提到这个东女国,自然也可以理解。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这个东女国是子虚乌有的。众多的历史资料充分地表明,这个东女国在现实历史中确实存在。

    慧超是唐玄宗时西行求法的高僧,也到过印度,他有部书叫《往五天竺国传》,里面也提到了这个国家,除了强调他们是以女为王以外,还说“属吐蕃国所管,衣着与北天相似,言音即别,土地极寒也”(这个国家是归吐蕃管的,语言文字和北印度很相似,但是语音不同,这个地方极其寒冷)。《新唐书·西域传》则记载得很详细,说他们是“羌别种也,西海亦有女自王,故以东别之”。也就是说,这个女儿国的居民是羌族,而且在这个国家的西边还有以女性为王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西域和中亚的史料很匮乏,用当地的语言文字保留的史籍很少,而恰恰在这个女儿国的问题上,出现了个例外。迦湿弥罗国的古籍中也提到,这里附近有个国家叫Strirajya,意思就是女子的王国。现在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这个东女国确实是存在的,它是古代西藏西北部山区靠近印度的一个小国家,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新疆和田以南,拉达克以东,正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就像我国的摩梭族一样。所以说,玄奘虽然只是听说过东女国却没有亲历过,但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