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就要提起张爱玲的《色·戒》。《色·戒》中的女学生王佳芝的原型,就是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国际著名导演李安,于2007年,将张爱玲的《色·戒》改编为同名电影《色·戒》,于是,随着《色·戒》中的女学生王佳芝的形象被广大观众认知和了解,中统女特工郑苹如的故事也逐渐被传播开来。
据说,当初张爱玲写《色·戒》,就是听当时担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丈夫胡兰成说起了郑苹如色诱丁默邨,巧施美人计的事情,才萌生了创作《色·戒》的念头。而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原型就是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和汪伪76号主任丁默邨。
那么,就让我们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还原当时中统女特工郑苹如色诱丁默邨的故事始末吧。
先说说郑苹如其人。
郑苹如出生于1918年,浙江兰溪人。郑苹如的父亲郑钺,又名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同盟会,算得上国民党的元老之一。郑苹如的母亲是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郑苹如的父亲郑钺在东京留学时认识了木村花子。木村花子对中国革命颇为同情,后来,郑钺和木村花子结婚,木村花子随郑钺回到中国,改名为郑华君。
郑钺和郑华君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郑苹如是他们的二女儿。郑苹如从小就聪慧过人、伶俐可爱,还跟母亲郑华君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郑钺回国后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江苏高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检察官。郑苹如在读中学时,丁默邨在郑苹如所就读的中学当校长,所以,这二人也算是师生关系。
郑苹如加入中统时,年仅19岁。当时,她以美貌赢得了上海滩上首席美女的位置,登上了当时全中国最为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画报的封面。1937年7月,《良友》第130期,封面就是郑苹如。
郑苹如在中统的工作极为出色,她凭借母亲的关系,周旋于日军高级将领之间,曾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派到上海和谈的代表关系甚密,后来还结识了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和近卫忠麿,以及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人。有意思的是,近卫文隆在认识了郑苹如后,竟然迅速堕入情网,如果不是中统局顾及全局,及时制止了郑苹如的行动,郑苹如就绑架了日本首相的儿子近卫文隆。
汪精卫离开重庆叛国投日后,中统上海潜伏组织负责人陈果夫的堂兄弟陈宝骅,将制裁汉奸丁默邨的任务交给了郑苹如。
前面,在第四章汪伪76号正式成立一节中,笔者曾经写过,丁默邨在汪伪76号中安排了两名交际花,他的好色,可从此窥见一斑。正因为丁默邨好色,所以中统局布置了美人计,派出了郑苹如。
关于丁默邨和郑苹如的偶遇,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晴气庆胤的《沪西“七十六号”特工内幕》一书所说,是在由外白渡开往外滩的电车上。当时,丁默邨正准备去外滩办事,在电车上碰到了娇艳如花的郑苹如,郑苹如主动上前打招呼,提起当年的师生情谊。对于这位当年的女学生,丁默邨还算记得,不过从没想到,这个当年的女中学生,竟然会出落得如此漂亮,如此妩媚,令丁默邨神魂颠倒。于是,从那次相见后,丁默邨开始与郑苹如频频见面,交往越来越密切。
那一年,郑苹如不过20岁上下,青春四溢,貌似涉世不深的少女,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让丁默邨忘记了作为特务所应该时刻谨记的谨慎小心,也忘记了自己身为汪伪76号的主任和伪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工总部主任必须时刻具有的危机意识和政治敏感度。丁默邨为了讨郑苹如欢心,竟然将郑苹如带进了汪伪76号,并且,为了能够日日时时与美人相伴,丁默邨还把郑苹如放在了自己的身边,让她做了自己的秘书。
这下,可让李士群和与李士群沆瀣一气的吴四宝抓住了把柄。
然而,被情欲冲昏了头脑的丁默邨,却忘记了汪伪76号内以李士群为首的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他甚至派郑苹如陪日本军官去上海虹口的日本餐厅吃饭,这让郑苹如逐渐掌握了汪伪76号乃至与之有关的日军的重要情报。
随着郑苹如与丁默邨的关系的加深,丁默邨的死局也逐日临近。
郑苹如暗杀丁默邨失败
1939年圣诞前夕,上海租界内一片繁华。12月21日中午,丁默邨约了一个朋友一起吃饭,请郑苹如同去。郑苹如极为乖巧地跟丁默邨陪他的朋友吃了午饭,然后到了傍晚时分,郑苹如就向丁默邨撒娇,说想要一件皮大衣作为圣诞礼物。于是,丁默邨便和郑苹如一起乘车到了静安寺路的西伯利亚皮货店。
看着美丽娇艳的郑苹如,披着华丽的皮大衣在皮货商店的试衣镜前照来照去,丁默邨心满意足,就去柜台付款了。可当丁默邨付完了钱,却发现郑苹如不见了,他忙走出店门,去寻找郑苹如,就听耳边响起一阵枪声,好在丁默邨反应极快,迅速伏倒在地,才算没有被子弹击中。眼看身边被击中的行人,鲜血直流,丁默邨慌了起来,不顾一切地奔向自己的汽车。丁默邨的司机见他狂奔而来,便发动了引擎,开好了车门。
枪声又一次响起,丁默邨迅速钻进汽车,子弹打在防弹车门上,丁默邨吓了一头冷汗,迅速关上车门,司机飞速开车离去。
当然,这并不能让丁默邨就此确定,要暗杀他的就是让他神魂颠倒的美人郑苹如。然而,在他全力以赴脱离险境之后,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西装口袋里有一张郑苹如的名片,这张名片的背面,写着两个字“成佛”。
此时的丁默邨,对于郑苹如这条美女蛇,恨得咬牙切齿,而得知消息的李士群和吴四宝,则对这件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李士群认定,自己的机会到了,这一次,一定要借此事扳倒丁默邨。既然当年自己能够把丁默邨推上汪伪76号的一把手的宝座,今天,自己也一定能够将其推下这个宝座。
惊魂未定的丁默邨,捏着郑苹如的名片,拨通了行动队队长吴四宝的电话,命令吴四宝迅速派人抓捕郑苹如。然而,电话那头的吴四宝却满是傲慢,悠悠地嘲笑丁默邨被色相迷花了眼,然后,对于丁默邨下达的抓捕郑苹如的命令,既不积极领命,也不迅速执行。
第二天,题名为《桃色恐怖事件》的新闻,就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上,丁默邨被色诱,险被暗杀一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这还不算严重,更糟糕的是,在汪伪76号内部,以吴四宝为首的李士群派特务,竟然召开会议,一致要求丁默邨辞去汪伪76号主任一职。这下,丁默邨可傻眼了。
无奈之下,丁默邨求助于周佛海,然而,当时正忙于为汪伪政府整理日华《合作方案》的周佛海却无暇顾及此事。
后来,丁默邨又求助于他和李士群的老朋友晴气庆胤,虽然晴气庆胤再三说和,表示希望特工总部内部恢复团结,然而李士群却死活不肯放弃对丁默邨这一重大工作失误的追究,并且一再声称,无法再与丁默邨共事,要求与丁默邨一同辞职。
最后,尽管连汪精卫都惊动了,李士群还是不依不饶,并且连同自己一派的特务们,一起向汪伪政府提出联名申诉,要求辞职。
最后,连“梅机关”的机关长影佐祯昭也惊动了,在多方的协调下,终于就此事达成协议,那就是重建以李士群为中心的特工总部,新设一个社会福利部,由丁默邨担任部长。至此,汪伪76号的内乱才算告一段落。而这一内乱的结果,以丁默邨彻底被李士群赶出汪伪76号为句号。
从此,丁默邨淡出了汪伪76号的历史,而李士群,则正式成为汪伪76号魔窟的主人。
至于郑苹如,则被汪伪76号的特务林之江抓捕,关进了汪伪76号的牢房。
丁默邨在郑苹如被抓后,因为着实迷恋郑苹如的美色,所以其实只想将郑苹如关一阵子,等风声过去,再放她出来。然而不想丁默邨的老婆赵慧敏却对此事不依不饶,悄悄找到林之江,瞒着丁默邨与李士群,把郑苹如移解到了别处。
最后,郑苹如视死如归,至死也没有承认自己是受中统局的派遣来色诱丁默邨的,只是说自己不甘心被丁默邨玩弄,所以对他心生仇恨。
郑苹如暗杀丁默邨一事,惊动各方,最终,1940年2月,汪伪政权下达了对郑苹如秘密执行枪决的命令。
最终,由林之江担任行刑官,将郑苹如押解到沪西中山路附近的荒郊旷地上执行了枪决。
据说,在执行枪决时,连林之江都不忍对郑苹如下手,最后背过脸,指挥自己的卫兵冲郑苹如开了三枪,郑苹如就此为国捐躯,年仅23岁。
中统老牌特务马啸天和苏成德叛变
在第一章,李士群和丁默邨刺杀马绍武一案中,笔者曾经提到过马啸天和苏成德,当时,马啸天和苏成德接受了叶吉卿的钱财,答应好生对待被关押的李士群,那还是1932年的事情。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还不到三个三年,马啸天和苏成德,就投靠了汪伪76号,成了李士群的手下。
关于原国民党中统的老牌特务马啸天的叛变,实在乏善可陈,汪伪政权成立前后,他就叛变中统了。在汪伪76号成立后,马啸天先后担任了汪伪76号的第一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第二处处长,警政部政治警察署副署长、署长等职位,后来任汪伪政府的首都宪兵司令部副司令。
那么苏成德,前面笔者也曾经做过详细的交代,苏成德和李士群一样,曾经留学苏联,最初是中国共产党中共特科的特工,后来叛变加入了国民党中统局。苏成德对于共产党来说,罪大恶极,他在加入中统局后,将所掌握的关于上海、南京等地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情报全盘托出,作为见面礼奉送给了中统局局长徐恩曾,凭此,苏成德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并被提升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设计委员,专门负责针对共产党的破坏。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苏成德的叛变是党内的一大损失,甚至可以称作一大灾难。当时,因为苏成德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上海和南京等地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大量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被捕。而1933年,苏成德则因为功绩卓著,被中统局局长徐恩曾提升为中统局行动队长兼总部看守所主任、“自新人”招待所所长等职务,全面负责对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侦破工作。
1933年下半年,苏成德被中统局局长徐恩曾调至上海,担任中统局上海行动区沪西分区主任,兼京沪、沪杭两路党部调查室主任。苏成德在担任上海行动区沪西分区主任期间,清剿了中国共产党驻上海特科行动队,抓捕了中国共产党上海特科行动队员邝惠安等多名共产党员,并处决了六名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沪西区地下党组织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打击。
苏成德于1939年7月叛变中统,从中统局门下,跑到了汪伪76号的门下。从人生轨迹来看,苏成德和李士群的道路异常相似,他们最初都到苏联留学,都是中共特科的特务,后来都投靠了中统局,再后来,都成了汪伪76号的特务。
苏成德叛变中统局,加入汪伪76号后,便像当年叛变中共特科,加入中统局一样,将中统局潜伏在京沪的机构和人员全盘奉献给了李士群,并且凭借自己的这些奉献,赢得了汪伪76号的信任。后来,苏成德担任了汪伪76号顾问、汪伪政府警察厅厅长、汪伪政府全国警察总监、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专门委员等职务。
丁默邨二弟被杀案
丁默邨被李士群挤出汪伪76号后没多久,家里就有出事了,1940年5月末,丁默邨的二弟丁时俊被人杀死在南京的夫子庙。这一消息让丁默邨悲痛不已,同时也将仇恨的目光投向了李士群,他认定此事与李士群有关,李士群既然把自己踢出了汪伪76号,说不定也动了将自己斩尽杀绝的心思。
于是,丁默邨对此大为恼火,甚至找到了汪精卫,一口咬定李士群杀了自己的二弟丁时俊。最后,汪精卫不得不派汪伪政府的二号人物周佛海,亲自来处理此事。
在李士群挤走丁默邨的时候,同时挤走的,也有丁默邨的二弟,汪伪76号原交际科科长丁时俊。丁默邨和丁时俊是同胞兄弟,丁时俊长得比丁默邨好多了,不仅个子高,而且面容清秀。丁时俊和丁默邨不太一样,他从老家来找哥哥,虽然也跟着哥哥加入了汪伪76号,但是,丁时俊却对丁默邨给日本人效力做汉奸颇有意见。然而由于是同胞兄弟,尽管哥俩观念有所不同,丁默邨还是格外疼爱这个弟弟。
当李士群把丁默邨挤出汪伪76号后,丁默邨被汪伪政府任命为行政院社会部部长,而被李士群一起挤出汪伪76号的丁默邨的二弟丁时俊,也同哥哥丁默邨一并来到了南京。
来到南京后,丁默邨和丁时俊就寻找一切机会,报复李士群。
1940年夏,汪伪政府“还都”南京时,李士群多次带汪伪76号的特务们到南京来执行保卫汪精卫的任务,并参加了汪伪政府的各项“还都”活动。在此期间,丁默邨和丁时俊多次寻找机会刺杀李士群。每次都是丁时俊亲自跟踪、埋伏和刺杀李士群。曾经有一次,丁时俊跟踪李士群到瞻园附近,并朝李士群开了两枪,然而因为距离太远,枪法不准,并没有击中李士群。
那么,李士群对丁默邨兄弟俩对自己的敌意,甚至暗杀,也有所察觉,并且通过汪伪76号的特务,查明了丁时俊对自己的暗杀行动。所以这二人其实一直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愿意放过谁。
那么,丁时俊到底是不是被李士群害死的呢?
这一事件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周佛海查明了。原来,丁时俊是在南京大世界舞厅喝酒的时候,被人用酒瓶砸死的,那么,究竟是谁砸死了丁时俊,这个凶手,周佛海费尽周折,才算找到。
为了调查这一事件,周佛海先是亲自找到了丁默邨和李士群。丁默邨当然是一口咬定,杀死自己二弟的策划者一定就是李士群;而李士群当然也是一口咬定,这件事情跟自己无关。
最后,周佛海调查来调查去,找到了一名嫌疑人,那就是当时和丁时俊一起去大世界舞厅喝酒的汪伪特务头目苏成德。而且苏成德与丁默邨,素有怨隙。
之前笔者屡次提到过苏成德,在1939年8月底的汪伪“六大”上,苏成德被任命为汪伪政府中央委员。1939年11月,苏成德被任命为汪伪76号“南京区”区长。
汪伪76号成立后,苏成德一直是丁默邨的亲信,然而在丁默邨被李士群挤出汪伪76号之后,苏成德对丁默邨的热情,真的变成了中国那句老话:人走茶凉,不仅转头就当了李士群的心腹,而且不断讨好李士群,还兼任了汪伪政府警政部“特种警察署”的署长。而对老上司丁默邨,苏成德则不理不睬,连在南京见到老上司丁默邨,都一脸小人得志的嘴脸。在丁时俊被杀当晚,苏成德也在现场。于是,周佛海就又把目光投向了苏成德。
丁默邨是想先杀鸡给猴看,不管能不能拿下李士群,先把他的心腹苏成德给抓起来,给二弟报仇,杀杀李士群的气焰。然而,李士群怎肯低头,李士群力保苏成德。就这样,二人在苏成德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这让周佛海举棋难下,对于苏成德的去留,成了丁时俊被杀一案的关键所在。
然而,周佛海却并没有被这个僵局困住,他竟然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一个俄国人!而且这个俄国人还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说是自己失手砸死了丁时俊!
这个俄国人,就是曾经在日军的南京大屠杀中,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做翻译,与日军进行交涉,帮助南京市民做了不少有益工作的俄国人克拉。那么,克拉当时到底是哪一派的人呢?克拉在南京沦陷期间,的确为中国人做过一些事情,然而南京沦陷后,克拉却被日军收买,成为了日军的秘密特务。
在汪伪政府成立后,克拉常常出入南京各大娱乐场所,他最常去的舞厅就有大世界舞厅。大世界舞厅其实是苏成德的地盘,而大世界的支持者,也就是保护者,其实是汪伪76号南京区。
那么,在5月24日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还原丁时俊被杀的情景,其实是这样的。
当时,克拉在大世界舞厅喝酒,丁时俊也在大世界舞厅喝酒,而苏成德带着一帮人,遇到了前来喝酒的丁时俊。丁时俊和苏成德早就熟识,于是坐在了一起,碰杯畅饮。克拉是这里的常客,也就被苏成德拉来一同喝酒。这一群人喝着喝着,就因为言语不和,吵了起来,最后,克拉朝丁时俊扔出酒瓶,狠狠地砸中了丁时俊的脑袋,丁时俊当场毙命。
事情的真相的确如此,可因为克拉是俄国人,所以周佛海也不能拿他开罪,只好以误杀之名,要求克拉给丁时俊的家属一定数额的赔偿。
就这样,丁默邨二弟被杀案就这样不了了之,克拉继续当他的秘密特务,苏成德也没有被抓捕,丁默邨只能哀叹着,将二弟埋葬了事。
汪伪76号全面打击中统苏沪区
在马啸天和苏成德叛变中统局后,凭借这二人提供的情报,汪伪76号开始全面抓捕中统苏沪区的特务。
其实,当时汪伪76号的很多特务,原来都是中统局的特务,别的人不说,就说李士群、丁默邨、唐惠民、马啸天、苏成德,还有本文第二章提到的汪曼云与章正范,都是中统局的老牌特务,所以,他们对于中统局的情况,特别是中统局苏沪区的情况,都非常熟悉。这就为汪伪76号全面抓捕中统苏沪区特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1939年7月,苏成德叛变后,先后策反自己在中统局的三名下属童国忠、潘元恺和刘炳元叛变了中统局,加入了汪伪76号。
然后,苏成德、马啸天和李士群,一起在汪伪76号的会客室商定,由马啸天配合苏成德,抓捕中统苏沪区副区长胡均鹤。
在顺利抓捕胡均鹤后,胡均鹤耐不住汪伪76号的严刑拷打,叛变中统,加入了汪伪76号。紧接着,胡均鹤、苏成德、马啸天联手,根据各自熟悉的关系,开展攻势,破坏了上海和江苏的中统机构,于1939年9月前后,策反中统苏沪区特务姚筠伯、石林森、王阆仙、闵春华等人。最终,这些人先后投降,都加入了汪伪76号。
紧接着,叛变中统的闵春华等人,又将一批中统局苏沪区的中层骨干,比如中统局苏沪区总务科科长陈鋆、中统局苏沪区的总交通庄鹤等人,全部都拉下了马,这些人或者被汪伪76号抓捕,或者在已经叛变的中统老同事的诱降或者逼降下投降了汪伪76号。
当时,汪伪76号彻底打击了中统苏沪区,大肆逮捕了中统诸多的特务。
在1939年的上海《申报》和《大美晚报》上,都有关于汪伪76号大肆抓捕中统苏沪区特务的报道。
当时,《申报》的报道如下:
福来饭店内,日人架走五华人,五人中有姜豪、苏亮如等,显系亲日分子出卖其友,警务处得讯派员往查时已经不及。
《大美晚报》的报道如下:
据今日透露,昨日午后未几,有持械日人约十名,由两华人导之,分乘悬有上海防军照会之汽车三辆,至广西路一五九号福来犹太咖喱鸡饭店,架走华人五名,大约被架往虹口日军总司令部。闻诸可靠方面,此五华人中有:
(一)上海新生活运动指导员姜豪;
(二)浦东游击队总参谋苏亮如;
(三)宝山县长陈家谟,系江苏省府委任,暗图消灭仅在该小城内办事之日方宝山县长及在主要公路上巡逻之日军;
(四)前江湾商团团长吴垂莹,其他两华人之名,未能确知。唯一般人均疑其中之一为亲日者流,以其四友人出卖与日当局。
日方设计逮捕,并未通知公共租界警务处,迨日人将五华人分两次架走后,警务处始得实系持械绑架之消息。被绑架中之四人,于十二时前不久,赴该饭店,入隔日电话预定之四号房间,众信此四人中之一,即系亲日分子,诱其友人入榖,彼等方进咖喱鸡饭店时,即有日人约十名,分乘悬有蛋形上海防军照会之汽车三辆,驶抵该地,西崽欲导彼等入空餐室时,诸日人不发一语,径登楼上,隔门帘向各室窥视。西崽以为彼等探望友人,故不起疑窦,数分钟后,即有两华人与彼等交谈,并导入第四号房间,闻日人入室时,均执手枪,然后将室中诸人加以手铐而出,但西崽犹未知彼等乃被架走,盖手铐为长袖所遮,而日人亦已藏枪袋中也。被架华人,未加反抗,随戴黑眼镜之华人一名而行,拥入汽车,运行驶走。但有二日人,仍返四号房间,约二十分钟后,即午后一时三十分许,另一华人,入该饭店,不知二十分钟前发生之事,而投入罗网,遂亦被捕,两日人当饭店雇员之前,将该华人曳出。迨立即报告警务处,但警卫人员到达过迟,该第五华人大约亦被架往虹口矣。
(《申报》和《大美晚报》新闻,摘自《铁血锄奸》,“西崽”指饭店中身穿西式服装的服务员)
这些半文半白的新闻,足以表明当时汪伪76号以及日本宪兵队对中统局抗日锄奸特务们的抓捕力度。
当时,汪伪76号策反和抓捕中统局苏沪区特务四十余名,包括苏成德、马啸天、石林森、胡均鹤、陈鋆、童国忠、庄鹤、姜志豪、邓达谧、宋建中、黄有成、方新吾、费克光、姚筠伯、王阆仙、闵春华等,除了中统局苏沪区长徐兆麟和财务蔡均平两人逃脱外,中统苏沪区全军覆没,因此,中统苏沪区陷入了全面瘫痪之中。
中统刺杀叛徒马啸天失败
在中统苏沪区全军覆没后,中统局局长徐恩曾派张瑞京到上海,担任上海站特派员兼副站长,负责中统上海区的工作。
张瑞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组中统苏沪区,然后,就是下令制订周密计划,刺杀毁掉中统苏沪区的叛徒苏成德和马啸天。
1939年11月的一个傍晚,在汪伪76号附近的极司菲尔路与梅邨弄堂口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枪战的双方,是一小队中统特务和汪伪76号的警卫总队队长吴世宝率领的一小队武装特务。
此前,中统特务们通过侦察,发现马啸天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晚上按时从自己在梅邨弄堂的住处回到汪伪76号。于是,这天中统特务们就埋伏在极司菲尔路与梅邨弄堂口周围,准备刺杀马啸天。
当马啸天常常乘坐的那辆轿车,从梅邨弄堂口开出,向汪伪76号开去时,中统特务们就掏出枪来,朝坐在车后座上的人连续开枪。车上的司机听见枪声,迅速踩足油门,疾驰进入汪伪76号。
中统特务们的伏击地点,距离汪伪76号不过百米,枪声惊动了汪伪76号内的特务们,于是汪伪76号的警卫总队队长吴世宝迅速率一小队武装特务出门应对,双方在梅邨弄堂口附近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随后,驻扎在附近的日本宪兵分队也被枪声惊动了,赶来增援汪伪76号,公共租界内的静安寺巡捕房的巡捕们也赶到了。中统局的一名特务在枪战中被当场击毙,其他中统特务迅速逃离了现场。
那么马啸天呢?马啸天,毫发无损,因为他当时没有在车上。
根据中统特务们的侦察,马啸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进入汪伪76号,这个侦察结果没错,但是万中有一,那天马啸天偏偏没有按时进入汪伪76号,他回家换衣服去了。就是换件衣服的工夫,让他躲过了这一劫。当时,潜伏的中统特务们看到的坐在车后座上的人,不过是马啸天的保镖而已。
中统局的这次行动之所以失败,不仅仅是因为马啸天走运,还因为汪伪76号守卫严密。汪伪76号的汉奸们的家属,大都住在梅邨,吴世宝在从梅邨到汪伪76号之间的道路上,布置了五个监控点,中统局在侦察马啸天的同时,也被汪伪76号的特务反侦察了。所以,从一开始,中统特务们的这次行动就注定难以成功。
这里再说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当时,中统局还派出了一名女特务,潜伏在汪伪76号内,这名女特务名叫刘慧,刘慧向中统局提供了很多关于苏成德和马啸天的情报,然而,就是因为中统局这次失败的刺杀行动,刘慧被汪伪76号的特务们怀疑,并最终逮捕,送进了南京汪伪政府的监狱里。
中统策反叛徒石林森,成功刺杀叛徒王阆仙
刺杀马啸天失败后,中统局局长徐恩曾命令上海站特派员兼副站长张瑞京,迅速筹划刺杀中统总务科会计王阆仙。
王阆仙是浙江吴兴人,不仅是中统局局长徐恩曾的乡邻老乡,还和徐恩曾有着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因为还沾亲带故的,曾被徐恩曾看作心腹,委以重用,任命为中统总务科会计。
王阆仙叛变后,徐恩曾电令新任中统沪苏区上海站特派员兼副站长的张瑞京,迅速除掉王阆仙。
为了除掉王阆仙,张瑞京把目光投向了已经叛变中统局的原中统特务石林森,张瑞京和石林森有些交情,而石林森和王阆仙又交往甚密,所以,张瑞京决定,策反已经叛变的石林森,把他再争取回来,让他做中统苏沪区在汪伪76号的内线,从而寻找机会除掉王阆仙。
张瑞京这步棋,总算是走对了,石林森听从了张瑞京的劝说,又回归了中统局。这也不足为奇,当时石林森叛变,不过是在汪伪76号的逼迫下而为之,如今被老朋友张瑞京再三劝说,自然心生悔意。
于是,石林森听从了张瑞京的安排,悄悄地开始跟踪和调查王阆仙的行踪。
王阆仙在叛变后,被汪伪76号的副主任李士群安排到了南京区,担任汪伪76号南京区会计主任。石林森听到这个消息,迅速找到王阆仙,以祝贺王阆仙高升,并与王阆仙道别的名义,询问王阆仙动身前往南京的时间。王阆仙丝毫也没有怀疑石林森,他觉得,自己与石林森同事多年,如今都加入了汪伪76号,关系一直不错,没啥好隐瞒的,所以,就把自己奔赴南京的日期,连同即将乘坐的火车的班次,都告诉了石林森。王阆仙至死都想不到,就是自己对石林森的这份信任,断送了自己的小命。
石林森在得知王阆仙动身的时间之后,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中统局苏沪区副站长张瑞京。张瑞京迅速派出中统局的特务,在王阆仙动身的那天,潜伏在王阆仙的住处附近。
当日,当王阆仙走出弄堂口,准备乘坐黄包车前往火车站时,枪声响起,潜伏在弄堂口的中统局苏沪区的特务,朝王阆仙连开数枪,王阆仙身中数弹,当场毙命。
这一次,中统局苏沪区的特务们吸取了上次刺杀马啸天未遂的沉痛教训,击毙王阆仙后,迅速逃离了现场。所以,当静安寺巡捕房的巡捕们赶到现场时,除了王阆仙的死尸,巡捕们什么线索也没找到。
然而,尽管巡捕们没有找到刺杀王阆仙的凶手的线索,但是汪伪76号的特务们却查出来,王阆仙在临死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就是石林森,于是,汪伪76号的特务们抓捕了石林森。然而没想到,石林森被关了还不到三天,就找了个机会逃跑了。李士群听说石林森“越狱”,大怒不已,一边大骂手下的特务们是饭桶,一边下令再次抓捕石林森。同时,为了给所有从中统局叛变而来的特务们一个警示,李士群还下令,如果石林森拒捕,可以当场将其击毙。
后来,从中统局叛变的特务姚筠伯找到了马啸天,求马啸天帮忙去恳求李士群,允许石林森戴罪立功。姚筠伯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他和石林森交往甚厚,还因为他和石林森一样,都是从中统局叛变,进入汪伪76号的,也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当下,李士群拿石林森开了刀,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再发生了什么别的事情,李士群也会对姚筠伯等从中统苏沪区叛变而来的特务们产生怀疑,拿他们开刀了。
马啸天也是原中统的老牌特务,自然理解姚筠伯的一片苦心,于是答应了姚筠伯的请求,去恳求李士群允许石林森戴罪立功。其实李士群并不真的想除掉石林森,尽管因为石林森的叛变,王阆仙被中统特务暗杀,但是李士群对石林森,还是有一定的信任的。李士群对石林森的信任,源自当年李士群在中统局时,二人曾一起被安排潜伏在南京,而且私下里,二人还结拜为生死兄弟,所以,此次石林森叛变中统局,加入汪伪76号,李士群原本还是很开心的,并且有意将其再次当作兄弟,当作心腹。只是李士群没想到,石林森会叛变,回归中统。因此,在马啸天的再三恳求下,李士群终于发话,只要石林森愿意戴罪立功,他李士群可以既往不咎。
石林森,最终还是又一次回到了汪伪76号,这不仅仅是因为姚筠伯等人的劝说,还因为中统上海站副站长张瑞京被捕了,张瑞京的被捕,让石林森对中统局上海站,彻底失去了信心,最后,他在姚筠伯的陪同下,再次走进了汪伪76号。
当然,李士群再次见到石林森,还是狠狠地发了一顿脾气的,他不仅大骂石林森毫无信义,还拔出了手枪,对准了石林森。不过,李士群也就演演戏,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在马啸天与姚筠伯的劝说下,李士群放下了手枪。最后,马啸天当场为石林森做担保,并且写了担保书,担保石林森决不再变节,一定戴罪立功,这场闹剧才算结束。
汪伪76号用熊剑东诱捕张瑞京
那么,汪伪76号到底是怎样诱捕中统上海站副站长张瑞京的呢?
汪伪76号诱捕张瑞京,靠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统局的老牌特务康泽手下的老特务——熊剑东。
熊剑东原籍浙江新昌,曾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熊剑东任忠义救国军别动总队淞沪特遣支队司令,后任常、嘉、太、昆、青、松六县游击司令,在苏州和常州一带抗击日军,也算是中统的老牌特务,功勋卓著,深得蒋介石和康泽的信赖。
1939年3月,熊剑东奉中统局的命令,到上海开展针对汪伪76号的“地下活动”,结果针对汪伪76号的行动还没展开,熊剑东就被日本宪兵队抓捕了。
其实最初,李士群并没有想到用熊剑东诱捕张瑞京,因为熊剑东的老婆——张瑞京手下的女特务唐逸君来找李士群,央求李士群帮忙解救熊剑东,这才让李士群想到了这一招。那就是用熊剑东诱捕张瑞京,以达到彻底击败中统上海站的目的。
女特务唐逸君在中统局也算小有名气,她的丈夫是忠义救国军别动总队淞沪特遣支队司令熊剑东,她自己是中统上海站副站长张瑞京手下的骨干,所以,她也算是中统局的知名女特务了。在1939年3月,熊剑东在上海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后,唐逸君便开始想方设法地营救自己的丈夫熊剑东。
当时,中统局对营救熊剑东之事也非常重视,然而由于汪伪政府的周佛海看中了留学日本,精通日语,还善于指挥,骁勇善战的熊剑东,始终不肯放弃对熊剑东的劝降,所以,中统局对熊剑东的营救始终没有进展。
最后,唐逸君着急了,干脆不管不顾,自己闯进了汪伪76号,找到了李士群。
这对于李士群来说,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肥肉。中统女特务唐逸君,这是想抓都抓不到的中统骨干,竟然为了自己的丈夫,不顾危险,走进了汪伪76号,走到了李士群面前。于是,李士群想到周佛海费尽心机,也没能让熊剑东归顺汪伪政府,于是就打算在唐逸君身上做做文章。
不过此时的唐逸君,倒也颇为顺从,她知道,丈夫熊剑东在日本宪兵队里,自己要想救出丈夫,就得答应李士群开出的条件,不管是什么条件,她都必须同意,否则,李士群就不可能帮自己去求日本宪兵队放了丈夫熊剑东。
有意思的是,李士群开出的条件,既不是钱,也不要色,他要的是唐逸君的上司——中统上海站副站长张瑞京。李士群对唐逸君说,只要唐逸君把张瑞京带进汪伪76号,那么,他李士群就去求日本宪兵队,保证把熊剑东完璧归“唐”。
最后,唐逸君答应了李士群的条件,为了救出丈夫,她也顾不上什么叛变不叛变,什么卑鄙不卑鄙了。
就这样,在李士群的授意下,唐逸君约张瑞京到锦江饭店见面。当天,唐逸君揣着汪伪76号的化验室主任姚任年为她配的哥罗芳,也就是麻醉药,在锦江饭店请张瑞京吃饭喝酒。席间,唐逸君把哥罗芳放进了酒里,把张瑞京给灌醉了。
接着,李士群派来协助唐逸君诱捕张瑞京的汪伪76号的特务丁金海和刘振才,迅速走进锦江饭店,架着张瑞京就出了门。丁金海和刘振才架着张瑞京,和唐逸君一起上了等候在门外的小汽车,几个人一起,把张瑞京带进了汪伪76号。
有意思的是,唐逸君放的哥罗芳多了点,张瑞京因此在吴世宝的办公室东隔壁的房间里睡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三天早上才清醒过来。
清醒后的张瑞京,发现自己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颇感莫名,这时候,马啸天走了进来,作为张瑞京的老同事,马啸天苦口婆心地劝了他半天,规劝他投靠汪伪76号。
已成为阶下囚的张瑞京,最终低下了头。原本重建中统上海站的过程就很艰难,如今中统上海站新来的特务们,又纷纷被汪伪76号抓捕,连自己都身陷囹圄,张瑞京也只能无奈地答应归顺汪伪76号。
那么,诱捕了张瑞京,李士群到底有没有将熊剑东完璧归“唐”呢?
李士群当然没能还熊剑东一个自由,不过李士群倒是说服了唐逸君,让她劝说自己的丈夫熊剑东归顺汪伪政府,投降日军。李士群的劝说之词听起来相当有道理,毕竟唐逸君帮助汪伪76号诱捕了张瑞京,而熊剑东又在日本宪兵队里关了那么久,如果完好无损地走出去,即便走回中统,恐怕也无法再获得中统局,甚至重庆国民党的信任。而且,唐逸君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到中统局去了,所以,与其还熊剑东一个前途未卜、生死不明的自由,不如夫妻二人一起投靠日军,也好夫唱妇随,日日团聚。
直到1941年7月,熊剑东才在周佛海的保释下,走出了日本宪兵队的牢房。不过出狱后,熊剑东就担任了伪黄卫军总司令。1942年11月,熊剑东升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1943年3月,熊剑东担任伪中央税警总团副总团长,兼任伪上海市保安处处长。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1939年,中统局与汪伪76号的血战中,熊剑东的确成为了汪伪76号李士群的一颗棋子,用来诱捕了中统上海站副站长张瑞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