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经-解卦第四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雷水解 震上坎下)

    解卦卦体:震为动,坎为水、为险,居险能动,“动乎险中,大亨贞”(《易经·屯卦·彖传》),雷水解,履险如夷,才能出险。

    卦德:坎险在内,动以出险,“动乎险中,大亨贞”。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没勇能动乎险中?明此,活着就有力量。

    《序卦》:“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蹇、解二卦互综,否极泰来,有盼望。

    《杂卦》:“解,缓也;蹇,难也。”

    雷水解,雷雨交作,阴阳和畅,百物解散。天下患难时,人心最大的毛病,即在阻、疑。缓解以除蹇难。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早)吉。

    “利西南”,西南是坤方,坤为地,地之德无不覆载,无所不容。宽平、无不容,以宽平之术解难。

    “无所往”,无所作为,不天天出点子。“其来复,吉”,有往有来,才吉。

    “有攸往”,解难之后,必有所作为;“夙吉”,早才吉,“后夫凶”(《易经·比卦》),“时”的观念。以时为“中”的标准,识时、及时,恰到好处为难!智慧。

    “夙吉”,早吉,此“夙”字含什么意思?“夙吉”,必有早人之智,才能吉。

    必要训练一些人,坐而能谋,起而能行。训练你们如何用谋,要有脑。反复训练,可以坐而谋略。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能)免乎险,解。

    《彖传》解释得特别好。

    解,在险中,不可躲在床上不动,否则如何脱险?“动乎险中,大亨贞”,是主动的。

    蹇,前有险,止而不动;解,已在险中,想脱险,以动为主,“险以动,动而免乎险”,“动乎险中,大亨贞”。

    如常以静躲事,则没有面对事实的勇气。遇事,必要面对现实,用理智判断事情。自解卦悟脱险之道。

    解利西南,往得众也。

    从蹇到解,需要休养生息,在此一环境中不要动,因为人们刚刚自险中得些太平,宜宽厚以处之,故“利西南”,坤方,土地,众也,“往得众也”。

    其来复吉,乃得中也。

    但也不能老是等着,第二步得“其来复吉”,在有去有来的环境下做事,才吉。如无先识之见,则“往而不复”,焉能吉?没有反应,术没用上,因没先见之明。做事必要有来回路,非边做边试探,得有先时之智。“其来复吉”,“得中”,乃得中道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养民,还得一边识时,夙智,即先识之智,故吉。

    就是做小买卖,也必要有先识之智,才不赔钱。

    “往有功也”,此幕僚之责。部属的责任,在有分析术,而非“老宫”在侍候。

    “诏书”究竟出了什么毛病?何以评语如此差?没有看懂,再看。懂得毛病了,将来做事才不出毛病。我看完诏书,啼笑皆非!“诏书”用词太主观,引经据典证明他是神。政治在于百姓接受否,不能完全主观,美其名曰“得民心”。

    《论语》真是无尽藏!你们没有底子,学东西才费劲。小时听的就不同,了解事物即不一样。张良,五世相韩;刘备,闲散宗室。有基础,非同一般人。必要下深功夫。

    人才绝不能用机器造。“心余力绌,志大才拙”,愈弄愈糟,骑虎难下。没有人才,旁又无忠义之士。没脑,未入流,怎么成事?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雷水解,“天地解而雷雨作”,天地交感,雷雨交作。水雷屯(に),“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云雷之动满盈”,始生的现象。

    “百果草木皆甲坼”,“坼”,音chè,裂也,植物子房初开,谷裂,到时拆开就有用,若不解开,永不能生,成死种子,会臭。种地得选种,挑出臭种子,不能生者。

    解之时大矣哉!

    船山注:“解之功大矣,惟其时也。不言义用者,解,以无用为用,而不执乎义也,待其时自解焉。”

    解之时,得有识时功夫,时至而不失之。真知时至,可不易!多数人往往得病乱投医,根本不知时至,做事净出纰漏。必得练习,不是读完书就能知。

    读书很难开窍,但不要灰心,慢慢磨,功夫到了,一刹那就能懂,书读百遍自通。

    许多事有好就有坏,犁牛能活得久,如“骍且角”就早夭。庄子“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无用之用,大矣哉!“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子自此入手。老子观“窍”与“妙”,思想深刻得不得了。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宽容)过宥(宽恕)罪。

    天地交感,雷雨交作,百果草木皆解散,万物始生。

    懂时至,就会恰到好处,能借东风。借东风,能哄土包子,只有孔明能,且是一千多年前。会真招,也必要有借东风之术,到时达目的。

    处世不易,孔明本是山东人,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的风筝最为有名,郑板桥在此当过七品县令,颇有政声。孔明离开山东,先赴河南,后又至隆中,有拯天下之志,不能守株待兔,但也得守一神木,抱香蕉树不行,寿命极短。孔明能未卜先知,何不先至隆中,还要绕个弯?不要呆头呆脑,人皆从一步环境了解下一步环境,三迁才遇食,知天下就能唬住一个人——刘备,他洞悉刘有伪君子之行,二人棋逢对手。用智、据时与环境,“动乎险中,大亨贞”也。

    人神化时,就说自己是“未卜先知”,未出山知“三分天下有其一”,那又何必出?考核一事,必自真的想。原本皆普通人,成功了就将之神化,点缀其成功。天下无一人不是自现实环境磨炼出来,必要了解其客观环境、立场。

    韩愈屡上宰相书,看李白的可怜相,文人无用在此!文人的性格真正和读书人不同,以诸葛之智,对时亦步步探测得知,懂得趋时,一步步地试探。自多方印证,看神化人物的行径,其智不一定超过常人。

    有闲工夫,好好玩味《易经》,知自己哪条路走错了。做事业也必先看清楚。自救都办不到,孤家寡人混有何作用?在一个时代里,可真不容易!我一生不助人为恶,唯一足以自慰,不能兼善天下,要能独善其身。

    “赦过”,无心失礼之谓过,“赦小过”(《论语·子路》),大过不可赦。“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大过有害于仁、有害于生者。易为生生之象,学了生生之象,当然不害生。《易》讲“生生之道”,为“悔吝之书”,自此解《易》,才没有错误。

    “生生之谓仁”,仁能生生,种子之机。有机种子,可做豆种。中国文化就在生活中。

    “赦过宥罪”,“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为政不能断人生机,否则为恶政。

    解万物之屯。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在生者本身为难,母难。大陆过生日,素食,不杀生,母难日味糁,糁子粥即杂粮粥。吃白饼,不用油的。吃的咸菜,也叫糁。

    不能以《大象》之言衡量爻辞、卦辞。王船山作《大象解》。中国几千年来,在智慧上再也没有过进步,旧社会的限制多,一旦得罪当朝就完了!现有点限制,但也不那么重要,生财之道广,出门就是黄金,只要自己会捡。好好建立良知,建立思想大国。御制的书,大多是看家犬之言。今非突破,而是反正。

    人一有私,就没办法摆平,绝对失败。

    有些地方必要养闲,明知是闲也应该养。不是喜欢与否,是政术,连《三国演义》也不看。知识分子必要为百姓谋幸福。解铃还得系铃人,主动解铃必有智慧。

    一不做汉奸,二不“独立”。一家子事,当然什么话都可以说。自己塑造,不要跟人跑。

    初六。无咎。

    “初六”处蹇险始解之初,自处得宜。其能“无咎”,是自“有佐事之才”来的。“初六”应爻为“九四”,应义极深,有识才、容人之量。

    五十年没有成就,即无容人之量,净耍单帮。不能共富贵者,皆小人也。自己老封“长”,结果谁也“不长”。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初六”与“九四”,柔遇刚,“刚柔之际”,守分际,以义合,无咎也。

    “刚柔际”,际,并非中,阴阳盛衰不定,际亦随之。际亦非虚,有际才证明是两个东西,中间即是际。际,不等于间,是“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常人不知际。做事有分际,即恰到好处。知际,则可制吉凶,成败之关键。国际关系、人际关系。

    读完《易》,可以无大过矣!智慧产物,必慢慢悟。知面味的人,才会吃馒头,知味!

    情同手足,还不是手足,中间有际。义兄弟,亦非兄弟。朋友之间,刚交友时很好,过几天不分彼此,最后绝交了。尊重对方,则什么事也没有。根本有彼此,为何不分?

    际,中间仍有缝。做事最重要在分际,识微、察微即在此。

    社会上,或以义合,或以情合,或以利合,应世必要仔细小心,应仔细分析某集团是以什么合,则知对付之方。以利合最可怕,乌合之众。不能用妄想方法去应付,必失败。

    “决定不疑,戒急用忍”,此为康熙处世之不二法门。欲速则不达,有条不紊,做事有层次,按部就班,常人看不出,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田”,猎场、国家;“三”,当虚数;“狐”,汉奸,狐媚的小人。“田获三狐”,想除天下之害,得有谋。

    “得”,皆自得也;“黄”,中色;“矢”,直也。“得黄矢,贞吉”,想除奸,必要得黄矢之吉。

    “九二”刚中,居坎之中,处解难之中,“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难济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事不好,宁可摆着不做。“出门如见大宾”,必要衣冠整齐,否则宁可不去,“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九二”居中,“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易经·坤卦·文言》),得中道也。

    “贞吉”,正才吉,不能假公济私。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负”,小人之事,背东西;“乘”,乘车,代表有地位者。为政之道,载重以致远,“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六三”阴居阳位,小人居阳位,上承“九四”之刚,下乘“九二”之刚,躁进不已,“负且乘”,居非其位,自我致寇。

    《系辞上传·第八章》:“《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负且乘”,小人之德,还要做大夫之事,大家要消灭你。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无德能,窃据高位,再胡来,就把敌人请来。

    派官,接受,就有被打倒机会,吝,亦自找的。自己不才,不辞,故得吝。

    你们了解太少,说老师嫉妒,现在?羊肉没吃到,惹了一身膻。马尾巴一撅起,有经验的即知要拉多少粪。书没读明白。

    “听其言,观其行”,至少读书了。“无入而不自得”,连开窑子的都要自得。

    “观自在”,在明明德。一法通,百法通。佛经怎么翻译,都有中国思想,以中国人思维译经。得了解“自”,才能得。自己无所长,也不知拿什么好。“无所不用其极”,用这么高的手段。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负且乘,亦可丑也”,小人而享君子之名器,无德而据高位,“亦可丑也”。不可来路不明,来去明白,真丈夫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许多事,宁可不做,缺一事可以,总比坏一事好。由微之显,必自小、微时,特别注意。

    “自我致戎”,“致寇至”,引来灾难,敌人是你请来的,“又谁咎也”?遇事,不必先责备对方,必先看自己本身如何。

    “自我致戎,又谁咎也”,皆我之咎,多警人之语!

    寇来,非戎不可。如视为父,又何以戎?“致寇至”,敌必降至,是自己使寇来的。贞,都是吝,因力量超不过敌人。

    老鼠把猫吓住,不敢轻举妄动。

    “寇”不可怕,自己“无智”可怕。以倾巢之力对付你,非干到底不可。

    说釜底抽薪,你既无薪材,也不能把水煮沸。剩下孤家寡人,谁与你殉葬?“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易经·乾卦·文言》)。

    奋斗的目标在自得,“自”是什么?因“自”不同,所“得”亦有别。“自”之为用,即志,士尚志。每个人的志都不同。都入宝山,出来所拿的东西都不同,但都很满意。志,并无好坏。

    愚的人才有福,人生识字忧患始。人都恨敌人!

    宋庆龄纪念馆,昔日摄政王府,前为什刹海,有许多纯茶楼,喝老茶,摸黑聊天。

    要自求多福,不可以自求多祸。

    看书,能看出与现在有什么关系?生出许多是非,不过庸人自扰之。

    旗人,男子一生下,即要准备当差;女子选秀以后,才可以订婚。西太后与荣禄,选秀前早已订婚,故二人有旧情。和珅,相貌如乾隆帝喜欢的故去妃子,他的儿子尚主。

    “天道亏盈而好谦”(《易经·谦卦》),日正当中,则昃,接着日薄西山。不知持盈保泰,转瞬间……看什么,一笑就完了!皇上(指溥仪)回故宫,都得买票,什么时代了!持盈保泰,如日中天犯忌。

    应为己之所当为,好好整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包含太多,诗词歌赋。女孩子最适合学词,每天念一词谱,三年绝对成家。自清末迄今,中国文化断层,谁接上即第一。何以不争千秋,而要争一时?挑一东西,再笨,十年绝对有成。孔子后人无一学人,只有两个奴儒。学会有纳气即忍,燕雀安知鸿鹄志?

    看清世情,知止而后有定。世俗之聪明,但无夙智。熊十力自知非事功才,而转入学术,成一时代的开山祖。时代进步在跑接力,应接第二棒。真聪明,争千秋不争一时。

    发愤,还得体、用并重,于现在有点好处。说自己真的,都是假的。现在他们处理事幼稚!最担心百姓将来吃亏,还不明白。

    九四。解而(尔)拇,朋至斯孚。

    “而”,同“尔”,汝也。“拇”,大脚趾,有单一作用,但最缺灵,象征愚昧无知。“九四”阳居阴位,在坎震交接时,不当位,有逼君之嫌。

    每次训练你们脑子,人类称自己为“万物之灵”。人死要“出灵”,亲朋去“辞灵”。人死,牌位称“灵牌”。

    臭皮囊会完蛋,但是灵不灭。人与万物之别,在于有灵。说一人“灵极了”,“鬼灵精”,不说“聪明极了”。

    二与四均阳刚,为同道,“同功异位”,二多誉,四多惧。

    “朋”,志同道合者。“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绝不能离开诚信。“解而拇,朋至斯孚”,解你的愚昧,同道才能来,结之以诚信。

    结交以诚,唯同道诚信者,才能做到“解而拇”,解你的愚昧。小人当利之所在,就狼狈为奸;利不在则分开,互相泄底。势利之交,无不凶终隙末。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解而拇”,解你的愚昧。愚昧,什么都干了!拇,没有反应,痴呆,什么事都能干,代表无知、无灵、愚昧!

    当位,就不拇;没当位,才拇。智不当位,智与位不相当,混、愚。不当位,必要自知。

    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智慧。学生,一“生”字包含无尽,生生之谓仁。求学,学生。中国人读书、奋斗在“求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凡是与“生”有关者均应学,环保亦在内。自己有无自考?打开智海,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六五。君子维(系)有解,吉,有孚(诚信)于小人。

    “六五”为解之主,柔居尊位,当以“亲君子、远小人”为先。

    远小人,非与小人断交,而是“有孚于小人”,在小人面前建立信心,从而影响小人,慢慢征服小人。

    “有孚于小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大家都变成皋陶、伊尹,则不仁者皆远离不仁之事,岂不成为直者?不可以解成“直者、枉者”两种人对立。小人如使之退远,但无论退多远,也能与你对立。只要有朝之日,你势不足,他就又回来。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有解”,“六五”与“九二”,君臣相应,“九二”刚中,为解难之才。

    “小人退也”,即小人退却小人之位。退,不同于遁。退,在此位站不住,退却小人之位,以求自保。

    人求自保,并非完全失败。退却,乃兵家之常事。

    上六。公用射隼(zhǔn)于高墉(墙)之上,获之,无不利。

    “上六”居上震之极,处解终之时。“公”,臣之极贵者也,如三公,因德而贵,在于“公之德”。封公爵,其德与天地合,天道尚公。

    “公用”,即用公之道。大家都是三公,没有一点私。

    “隼”,代表阴险,阴险猛烈之怪禽,喻小人之尤者。擒贼必先擒王。“高墉”,高墙也。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上六”除高墙上的坏蛋,必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行事,不能打草惊蛇,“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系辞下传·第五章》云:“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系辞下传·第二章》),藏器于身,负济世之具于身,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活一天负一天责任。“待时而动”,时至而不失之,机会不来,强做没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要在环境行自己能行之事。“何不利之有”,百发百中,无不利;跑掉,则有秋后算账。“动而不括”,要箭不虚发,不乱放空炮,有备而发,“是以出而有获”。

    但有时是虚发,以扰乱敌人,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处“据乱世”之道。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公用”,用公,言法,不必自己诛。必看环境做事,智慧。就是公,也不能没有靠山。

    “公用”,早有备;“以解悖”,“悖”,以下叛上,乱之大者,“解悖”,不能叫小人当道。俟时而动,射隼于高墙之上,获之,往有功也。

    中国人有报本的观念,基础雄厚在此,好汉不怕出身低。

    有主张,没错,但得达到。有了主张,如何达到目的?将妄想当志,其愚不可及也。穷不择言,走投无路了!

    明白“慎独”了?《学》《庸》均主张“慎独”。

    我们是“福利派”,绝不可以祸加于百姓。世路人情皆学问,万般不与政事同。

    狗都叫好名,如“来福”。

    做事,不可以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想要在历史留名,一急,乃穷不择言。萧规曹随,能有此一智慧?没有高明就应藏拙,但亦得有智。

    从头至尾再读《人物志》,均讲绝招,就没好好读。抄笔记,几个要点就漏了。学生没有读明白,徒孙又怎会明白?我讲书,每字均分析入圣,就是要你们明白。

    谁棋高一着,谁就成。谁读棋谱了?诸子百家,皆棋谱也。

    清帝逊位后,结束专制政体。清末,中国学术站不住,张之洞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朝结束后,以西方思想背景解释中国学问,把中国学问往框框套。当时北京,熊十力主张:自中国文化本身,重新好好研究中国文化,要找出孔子真思想;求与人同,不与人异的中国文化特征。有耐心,可细看《乾坤衍》。自《论语》可看出孔子思想有三变。

    罗振玉研究甲骨文,在东北待三十年,扎实。当时大家认为经书有问题,受政治影响,乃自甲骨、金石证实,董作宾潜心于甲骨文研究,也证实今文经书改得很多,因“诸侯皆恶其害己,皆去之籍”,有去的必有添。

    钱穆这派受人攻击,因他主张接古人讲,不可以标新立异。马一浮,宋明学派的继承者。整个而言,民初新出的四个学派。

    自熊十力《乾坤衍》《原儒》,可看出脱离旧文化,不受政治因素的思想。我称“夏学”亦有目的,要好好证明,不能立说就不能传下去,不在乎别人的批评。熊十力聪明,抓住机会就成,应接着做。把现在经书根据几个原则分一分,如传统的、加上去的……自地下出土的东西也能助我们了解未受帝王影响的思想。

    经书改得太多,受君权打击大,尤其今文受影响最大。御用文人为了飞黄腾达,改经书以合上意。

    学术有时代性。好好正视本身文化,不能靠他人思想辅助,拿自家宝藏承认人家高。

    一个责任:自文化本身看中国思想。我得新书,一夜不看完不睡,养成习惯。中国文化太久怎能改?巧取不行,任何书只能当材料,自己想。

    中国学术必要好好整理整理。不以名、好利,“外诱之私”必定住。人的时间有限,有所得必有所失。人必谦虚,才知学,能努力,能细心,此与家庭背景有关。不能巧取豪夺。“三世为官,才学会吃和穿”,中国东西太不容易。

    1921年以后出生的,懂享受,战争也开始了,能享受什么?大势已定,必无人敢轻易作战,有武备才能没战争。中国安宁,应好好做你们想做的事,平心静气,要务正业,学什么好好学,任何学问皆有最高境界,不易达到,对国家民族皆有贡献。术业有专攻,心无旁骛,活一天必得动一天,对事愈琢磨愈有趣味,要思不出其位。

    人与人不能比,走不同路,结果不同。人皆有其长,亦有其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神来之笔,对《论语》亦下过许多功夫。

    写书,是要叫对方懂。一个人做学问,是个人境界。思想的东西很难,必要客观接受。“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缊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不要给任何人护航,没有功利境界就能客观研究。研究一学术,只要有所树立,对后人会有所帮助。没读几本书,就自我陶醉。中国书有多少?太多了!头脑清晰,一年读两三本,即为好手。为自己活,不自以为有学问,就会好好读书,有一分骄气多一分阻力。

    “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小人儒,偶俗,与社会人争名争利。二者之分野甚难,但必自知,不能自欺。自我了解很重要。“非至德,至道不凝焉”,人必有至德,才能结至道。无一无德者能成其至道。

    身为中国人也是个光彩。今太平世,不要自己心慌意乱,“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没人打扰我,我不为人写文章,画画更不必谈。不自造麻烦,时间都给人,净为人做嫁衣裳,自己能干些什么?修到自己的见地与人不同再谈,感到有必要说再说。多少人皆自己消磨自己。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你尚未到能站立时。攻击别人,愈骂愈小,就看站得住与否,必先弄清自己应做些什么,人人为我。

    中国刚自几千年束缚中出来,贡献聪明智慧之时,中国传统用法有问题,前人给我们许多启示。一个学术不能完全叫人接受,但必有叫人接受的。史学家变成哲学家,格格不入,隔行如隔山。昔无分文史哲,一分分糟了,三合一才有用。心有余力,可自另外路子去认识。

    《尚书》为戒:浅义,叫帝王要爱民;深义,叫百姓除掉杀人魔王,《打渔杀家》。时代往前走,可是流弊未必能除去,《打渔杀家》之风犹存,明送暗送不知有多少?知识分子贡献在此,“今日尽打渔,不杀家”。官官相护,人尽皆知,要证据。稍微活用,能认识很多事,要读活书才进步,但也有没进步的,进步的没否认,但没进步的不能忽略。

    读书人必要合作,历代养成其孤高自立,使之不合作,发生不了作用,有怪癖,没义气。文人什么也不管,清高!孤高自赏,成活废物!

    历史是流水账,专记好事不记坏事,列传更没有读的价值,了解时代背景何以演变至今,做浏览可以。找治国平天下之术莫如子书,《淮南子》杂货铺,好名,不值得读。董子、《论衡》(表现那时代、自己的看法)必看一看。《白虎通》《说苑》《新序》,辞典性的书。子书入手可读的书太多。《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可看,挑着看,不要乱看。

    连喝茶,都有《茶经》,自此看出中国的规矩多严。把《曾文正公全集》当子书读,亦不为过。用世与专家,读书方式绝对不同。通才必要无所不知,才能“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书商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印书。前人的提示,加以证实之,滤出精华之所在。《墨子》以《墨辩》为精华所在,但距今远,不能懂。

    《易经》,一卦应是一件事,分六个步骤,但有时解释前后有矛盾,乾、坤二卦较为完整,熊十力自两彖辞得知《易经》,“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没钱印书,但得做准备。读完一本书,必“知其所以”,概念必清楚。《大易》之道,即一部《易经》,是政书。政,管理众人之事。《易经》是中国思想之源,《大易》由隐之显,《春秋》由显之隐。“先迷失道,后顺得常”,给人盼望,德合无疆,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易经》与《中庸》相为表里,“过,则勿惮改”,“柔顺利贞”,有一标准、原则。乾、坤二《彖传》真懂,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是宇宙东西,皆不能轻视之,皆有其存在之道。

    作《务本录》,自本入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悌道广,出门,对付我以外的人事。社会上东西永不会断,必有智者承之。思想上距离远,你们虽年轻,但比老师还腐朽,“志不同,道不合”,老同学有事找我,自己决定。你们不愿多知道事,很旧。人的智慧不同,“后夫凶”,什么都赶不上,差一步。年轻人脑子要活泼。一生完全为自己活,练习自己有独立思考,才能有独行。人的思考不同,成就乃不同。

    天下皆“有德者居之”。是坏人,才要多接触他,有病才需要医生,但自己德薄,就不能感化他。必懂“不知为不知”,有不同看法,但不可以否定别人的一切。喜什么,做什么。博学之,重视不明白处,一起研究,组一小学团,按部就班读。

    成就,乃由接事人来评估,是智慧与功力。社会上有智慧的很少成功,缺少功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利令智昏”,不知用钱去买自己将来的好。有人求一时之名,巧取之名不必求,此乃外诱之私。

    一天时间易过,亲身不到绝不能成事,没体悟功夫也不能成就,“出污泥而不染”不易。好名者必作伪。人、环境整个败坏,如过去的南朝金粉,就贪与色!自己行为必要有所守。

    “动本时代”,秦至今,全变,改朝换代,文化、思想、伦理无变。必出几个有担当的人。熊与梁,时代之中流砥柱,正视文化本身。随波逐流,随时代过去。

    做学问,非闭门造车,要多体验,有学问,多一分应世之方。干出一番事业,将所学实行出来。书生论政不行,必有经验。

    按己智去行事,人皆有用。何以年轻就背感情包袱?必要有用才能成功,时不可忽略。不必怕有位的官,要怕无位的民。明白自己立场,再去做事。

    谁也帮不了你,毁不了你。帮你者,要你做他的奴才,应练达智慧。年纪大,必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之趣味,因此有贡献。做熟了,高手一招,有此基础,成就乃高。

    将智慧用于行事上不易。“汝为君子儒”,“古之学者为己”,读书人办糊涂事多得很,不一定能明白事理。能用所读智慧又是一件事,真能用上智者!

    做事时,看谁都是敌人,不同于教书。处理事,对方皆敌人,因人都想取胜,时与位,应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专家!

    你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因还有几分愚,等到再够大,“看破世情惊破胆”。学生那么多,能出十个、八个像“人”,不易!

    在钱上考核一个人,单纯,但在钱上会耍术。自温度表上,知这一代年轻人。1971年以前的学生,至少会做人,循规蹈矩。

    人心,心心相印,“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说假话,失德的第一步。知自己说假话,已是失德。有大成就者,绝非一无品之人。“非至德,至道不凝焉”。吃亏,不说,明人亦知。自至德想至道。“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成就内圣外王。

    讲学的目的,在改善社会风气。一切皆自做人行为上开始,不讲空的。你们缺少责任感。中国东西必重新整理一遍。自爱心出,才能发光,良知的光辉。伟大的事业,是良知的事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