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易经-升卦第四十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地风升 坤上巽下)

    升卦卦体:坤为地,巽为风,地风升,往上升。升者,进而上,往上升,往前进一步。

    卦德:内谦逊,外柔顺,柔以时升,刚中而应。

    来子以升卦综萃卦,说:“萃下卦之坤上升,而为升之上卦,亦升之象。”此讲法乃随心所欲。

    《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萃了,乃萃乃升,必有深厚的力量,才能往上升。萃而能上,升也。升,进也,登也,升级、升官、升财。

    知止而后有定,定静安虑得。有了群众,基础雄厚自能往上走。必要培养深厚的实力,知过必改,危者必平。

    《杂卦》:“萃聚而升不来也。”

    升,日升,如日之升,每字都有深意,要了悟。升,生,二者机能、境界、力量均不同。“升不来”,“来,还也”,不还,不回来,升了,绝不可以缩回来。“他来了”,升堂入室。萃聚了,升就不回来,萃、升二卦互综。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继之者,善也”,善不等于好,“元者,善之长也”,元是善之长,善的老大。止于至善,元亨,善之长的亨,大亨,大通。

    “用见大人”,二、五不是相应就完,“六五”确能用“九二”。用臣之道,一个“用”字,富有深意!有升的元亨之德,便可用见大人,“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万章下》),所以不忧,可以任道以往。

    “勿恤”,有升之德,所以不忧,不是靠武力。

    “南征吉”,南,向明而治,任道以往,用明征就吉,不服者马上就服。以前有不服,就因为不明。不明,乃昧于私。

    今天听到不合理事,不首肯即是英雄,正知正见!必严格训练自己,对自己有严格的约束。虽难,但仍有少数人成功。不知求之在己,净知别人不对,何以两眼单看别人,而不看看自己?两年没见,一见面,什么正事没谈,先说某人不对。这时代太可怕了!

    《易经》就世俗解释,即趋吉避凶。要多用心,千万不要马虎读过。

    《彖》曰:柔以(因)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升,上坤下巽,坤、巽皆柔顺,柔之德最宝贵,柔克、刚克,刚柔并济。柔本身不能升,或环境或本身柔。人生在世,常有柔不济刚的坏环境,因环境不许你那么刚强。专门钻顺境不能常,必要学会应逆境。

    “柔以时升”,柔因时而升,要乘时、乘势而升。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只要精神充足,注意力不分散,趁老虎打盹时可升。你既升上,就无人能拉下你。天下无难事,亦无易事,事在人为,一切操之在己,因时升也。应善用智慧,不发牢骚,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

    《易》讲数,实术也。王弼、程子、船山讲义理。

    “巽而顺”,处世要内巽外顺,此为升之大本。“六五”为一柔君,本身有所不足,其中隐含不服之人。柔之德最宝贵,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刚中而应”,“九二”有刚中之德,“六五”以柔顺应之。人要修到不躁不妄,心不躁妄,行不悖理。做事如无章法,只从心所欲,焉能成功?

    “大亨”,也得有大亨的条件——“巽而顺,刚中而应”,否则大亨难成。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用见大人”,想治国平天下,必要用大德之臣。

    “勿恤,有庆也”,勿忧,有善也。

    “南征吉”,“征”,奋发,主动,不同于进,征不服也;“南”,向明而治,绝无黑暗、不法。“志行也”,乃“大得志也”。

    不论国君,或是大小衙门均南面。县官衙门前有影壁,前为“夸父逐日”,象不知足;后为“贪”,戒见财就贪。既不可贪位,也不可贪财。皇族见官大一级,袍上绣“贪”,四爪;皇帝龙袍,五爪龙。

    “志行也”,乃“大得志也”。

    我每天写五副对联,“华文五洲同,夏化一统时”。有理智,做事有步骤。感情用事,则进退无据。

    读书当学技术,要有趣味。社会问题应仔细研究,穷人是否都有饭吃了?革命,是为革不平。年轻人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梦想。

    我在苗栗有三十甲地,至少值两亿元(新台币),还有些东西。一个人不能善用智慧,最大的悲哀。聪明人什么都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什么都怕,最后都不怕。没有敌人,是自己制造敌人。不要自投罗网,就海阔天空。我一介平民,靠倒多少英雄好汉。遇事,以人性做标准,就能解决问题。如以人情做标准,则绝对失败。

    《易》讲理与势,明理不难,知所以用理为难,“可与权”的境界。

    看书时,先问自己:懂否?越读越糊涂,自糊涂中达不糊涂。以传道为业,必得真明白。

    自以为能,做事才知一无是处。做官三五年,换得一辈子“不是人”。

    政治必得有智慧。先虚虚实实,再谈政治目的。政治就是丑,没法面对。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地中生木”,木生地中,渐长渐高,升之象。

    “以顺德”,“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内圣外王,“主敬立人极”,敬己能信。自“主敬立人极”入手,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有无决定一辈子为志奋斗?知止,于此奋斗,终成功了,此即功夫。

    “敬业”,必有一抱负,一心专摆一事,必有所益。教一辈子书,研究改进,必于教育上立人极。曾文正两大弟子,李鸿章拼命做官,是垃圾堆的尖头,俞樾拼命著书,但皆能立人极。必立志,而后一心为志奋斗。志,心之所主也,心有所主,才能念兹在兹,而后有所成就。或忙碌一辈子,也不知自己干了什么的。做事能合乎义,才能成就外王之业。行事立人极,人生有一目标,天天做,很有精神。天天琢磨之,心中必有所乐,乐此不疲!念兹在兹,一辈子也能搞出名堂来。深思,才知自己功夫浅,必要加工。如无真知灼见,就不要妄动。

    “积小以高大”,积,日积月累,如“地中生木”,因山以为高,因而不失其新。《中论·修本》云:“《易》曰:‘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积小致大之谓也。”做事之前要先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了,才懂得假物,骄者必不能先认识自己。骄傲、说大话,皆不能成大事。人必自知,然后才能假物、乘势。

    财富、学富、德富,均非巧取能得的,真功夫很重要,皆日积月累而来的,做学问、善事,都要天天做,靠己不求人,“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小以高大,积沙成塔。读书不要不当死文章读。

    现在正是锻炼自己的时候,试想:自己应怎么活?成功者之所以少,因为净想虚的,我教的学生不知耻的太多了,哀莫大于不知耻!天天看环境,检讨自己,五十年没教出几个人。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远”,卑、迩的功夫。积学,即一天一点,日积月累,日久就能成为大学人,不要轻视积沙成塔的功夫。

    任何一句话都能误国。“迎头赶上”演成“空降部队”,缺卑、迩功夫,必出车祸。

    要脱离“五四”遗风,中国在思想上必得“盘皇另辟天”。

    应懂得运用思想,但你们太呆了,到底有无精气神?年轻得如“常山之蛇”般灵巧。能踩死蚂蚁不易,必要有内功。一个男子汉必要有内力。你们真是乖乖牌。

    观音佛慈悲,但必要时仍现罗汉身。得培养气势,到什么时候现什么身救世。违时,落伍,孔子“不时不食”(《论语·乡党》)。

    察微特别重要。应常如此想。不信人性唤不回。有几件事本着人性做?一个人卑鄙,脸就告诉了别人,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要做没有自愧的事。自己做完事,是否在儿女面前感到惭愧?

    做事净想名、利、势,均未入流。借夷讽今,认识真的,才能深入。

    初六。允升,大吉。

    “允”,信也,诚也,真的。“允升”,脚踏实地,有诚信,因信而升。

    因“柔以时升”,因畜极而通。人之所以不成,皆因一个“浅”字,什么都浅尝就不成。高深的东西也可以因畜极而通,人的成就皆自“畜极而通”来的,绝非巧取豪夺来的,真功夫很重要。这块土最缺允升了。

    升允(1858—1938),蒙古族人,溥儒的岳父,第一个反对逊位。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初六”以柔居于巽下,为巽之主,巽之至也;在升之始,因人成事,上合“六四”之志,“柔以时升”,大吉。

    民主亦有主从,做事必“上合志”。人人做主,就乱了套。做事必与领导人心之所主相合了,才能成事。现已成风,专说假话,以多为对。在某一环境下,首要是什么,应先自哪一点入手,方能取胜。

    拼命读子书,看如何破九连环。代代读书人都要解决“时”的问题。

    所讲与生活配不上,岂不成空?“云行雨施”才能生,“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坤为《易》之门,生生之谓易。易,生生之象,一切生之门。自此领悟以用事,即奉元行事。元,资生、资始。

    要发挥自己的长才,以济时困。你们要懂得合作,合作一定有利,但在利中不言所利。永久的基业,不是吃特效药。

    性、生,均在刹那间,新陈代谢,所以没有灭绝。道家修至童颜鹤发了,即新陈代谢控制得好。道家的气功其实有,并不神秘,因隐居于深山中,可以静静地,什么都不管。一般人则易触景生情,费心,伤身。触景→生情→老。

    时势,亦必新陈代谢。必要认识时与势,才能与事周旋。时转,则势移,事变。

    能有一套,解决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多少大学教授以教书为职业。

    并非每个都能,出一个就够,但大家必向着方向走。

    不成功便成仁,主观,是革命家。建设,求成功,视己之术。建设时期,不是梦,是智慧。

    有无以自己的专学应世?还是用非所学?试验自己的想法、做法与事实有无三位一体、三合一?

    每天花点时间,将时事演一演,如同摆棋子。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六五”柔君,病态百出,必“用见大人”,但必用“孚”之人。孚,德之基。君以诚相接,臣以敬佐主。

    “利用禴”,薄礼,心诚,礼到,不在厚薄。重厚薄,为贿赂。用人,定要用有德之人。

    同学少有懂得礼的。礼者,理也,履也。学生之道,第一个即礼。没练习用礼,又如何用礼?物薄,礼没有薄。

    办事有分别心,乃不能办成,因为没有孚。任何事都不落实,就因无孚。

    要练达关心别人,真假不管。先练习职业的关心,如牧师的笑。假笑也比不笑好,不懂得关心别人,习以为常,坏。诚信,没诚信就有灾。装呆些,人喜与你办事。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君柔臣刚,用见大人,有诚,“刚中而应”,故曰“有喜”。合乎标准,则人必用你。

    早晚得有事,有事必要解决,要想,实际研究,假设……如何解决?有策、有略。

    我天天琢磨,老不舍心。你们要少不舍力。

    九三。升虚(空)邑。

    “九三”为阳刚之才,为进爻,又有应与,但要切忌骄傲!

    升空邑,不可以自居百乘之家,否则为柔君所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君弱臣强,正是人主之所疑。升空邑,不逼君,就无所疑。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六四”近君,在升之时不可复升,必顺事而为,才吉,无咎。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论语·泰伯》),其实最阴险,知其子武王必有天下,其奉殷,并非尊君,乃顺势而为,高瞻远瞩。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顺事也”,顺势而为。

    “六四”当位,为退爻,居坤巽之间,顺之至也。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以声音笑貌取悦于人,不正经的人,没有正知正见,有私利,不考虑后果。

    六五。贞吉,升阶。

    “六五”以柔居尊,“贞吉”,正固能吉。

    “升阶”,阶,梯阶,登阶而升,做事按部就班,名正言顺而升。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六五”为柔君,能得“九二”贤才辅佐,“用见大人,勿恤,有庆,南征吉”,事业一步一步而升,“大得志也”。

    上六。冥(昧)升,利不息(止)之贞。

    升,有一定的界线。“冥升”,不明事理而往前做,不知止。

    “利不息之贞”,“不息”,不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于进德则利矣。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上六”处于升之极,“冥升在上”,昧于升而不知已。

    “消不富”,消而不富,“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易经·剥卦》),终则复始,谁也逃不出“消长盈虚”的天则。

    《春秋繁露·二端》讲什么?“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知小之将为大也,微之将为着也。”要学会怎么看书。你们就是记忆力不好,要查书。

    有些人书读多,也记不住,说:“上一代出毛病,我们来弥补。”懂什么,大放厥词!此为伏笔。不要做梦,说话要有根据。

    “一阴一阳之谓道”,朱注:“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与本文有关系?是他的思想。

    老子说“道生一”,道即为“一”之父;“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为动词,控制,控制阴阳的就是道。元,乾元、坤元。“成之者,性也”,神;“继之者,善也”,明。性善。

    “阴虽有美,含之”,坤含乾之美,乾施坤受,故曰“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易经·坤卦·文言》),坤代乾而有终。乾坤两卦要好好看。

    天灾、人祸太可怕了!怎得了,在屋中、在路上都被烧死了,应到冷冻室最安全。中和赡养院烧死十一人,北一女学生被一妇女泼硫酸。

    我爱中国,要写,尽国民责任,人看不看无所谓,要素其位而行,头脑必要清楚,知为什么而写。

    毓氏献策,董子有《天人三策》,做有用之才。报告不作为敲门砖,不要浪费自己。

    以自己所学作为敲门砖?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以此判断一个人。当作敲门砖,动机即拍马。勉你们:为己之所当为,社会就是乱了,自己仍不乱。做事有目的,绝不会客观。我做买卖,无关名利,必有所为。

    “卧龙岗”(孔明出佐刘备前躬耕处)还非真卧龙。我,潜龙也,“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易经·乾卦·文言》)。

    做任何一事,不要求有副作用。

    一个环境能逼人发疯。我孤守五十年,至今头脑犹清楚。回去被称“金爷爷”,姓都被改了。还叫爷爷,何不叫“小伙子”?

    愈是客观,别人愈相信。一个人绝不能白活,苦也要有代价。你们根本不了解自己是什么东西,不要浪费智慧。头脑要有所主,不要天天妄想。脑子妙极,能一就不得了,惟精惟一。我小时读书上课,玩小老鼠拉墨。你们每天把有用脑子放在哪里?成与不成,在于自己,必要精一。

    这地方垃圾多,张天师……青山有幸埋忠骨,还是埋垃圾?

    这两年常提醒你们,理智分析:孔明的长处在哪儿?“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淡泊了?净和人斗。不淡泊,焉能宁静?只成马后课。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亡国的。不要把妄想当成志。定于一,可能对人类有贡献。

    董子的书,句句金句,都有用。孟子尽放空枪。

    《系辞下传·第五章》:“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据此去悟,我据此解释。

    孔子到汉朝四百多年,以己意解经,自由,汉《易》成《火珠林》,才刺激王弼扫象、注《易》;到《程传》(《周易程氏传》简称),又到《船山易传》(《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合称),但也无孔老夫子干净,有时还说鬼话。宋儒受佛教影响。

    《易》为智海,怎么“造谣”都行。我依经解经,不掺杂其他。慢慢读,演完,必能还原。

    熊先生在《读经示要》中解《序卦传》,只解到同人卦,他以为《序卦传》非圣人不能作。

    天下事没那么容易,都是功夫,我们有修养的德?连个老婆都不能号召。证严法师何以能号召那么多人?我德不及十岁顽童。不要嫉妒人家,看证严的号召力。

    人贵乎自量,看自己究竟是半斤,还是八两?无愧于心,别人说没关系。就怕伪君子,是人就做人事。是中国人必要办中国事,读书人把脑子贡献给国家。

    如果认真,至少还是个人。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国土得守得住,此为做人的准则。中国人守华夏,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学》《庸》读好,绝对可以立身。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九经,三重,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中复有三世,三三为九,九世。

    说讲得不对,其实是顿开茅塞。不学无术,“虽有贤者,亦莫如之何”。

    要练达正视问题,到“又日新”的时代了,即复。要把什么都变成活学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