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卦卦体:兑为泽,坎为水,泽水困,阳为阴所掩,小人掩盖了君子,穷困之象,困穷而不能自振。
得不到,说不出穷的滋味,没自穷出来,不知穷人之苦。体验很重要。
卦德:下险上悦,险以悦,处险能悦,乐天知命,复何忧?
《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大易》之道,有兴就有衰,有成即有败,消长盈虚也,故在升之后,有衰之困,非外力之故,而是本身力量衰竭了。
升,有一定的限度,人必要知道有限度。树无论怎么长,长到一个限度就不长了。必知此一限度,知己。“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亢龙也,故有悔。
宋七力知升而不知已,结果受困了。必知己之所限,才能不受困。“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说苑·谈丛》)。尤清太太流泪,此地无银三百两。
《杂卦》:“井通而困相遇也。”
“井养而不穷”,通了,就不困。“困相遇也”,相遇于事、人而受困,单方面就不受困。有大困,有小困,每个人都经过。安于所遇,就不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系辞下传·第七章》称“困,德之辨也”,在困时好好分辨是哪一类的德,“观过,斯知仁矣”。“困,穷而通”,穷,没有职业,没有谋生能力,当然贫了,“穷而通”即功夫,穷变通久。无水之沟,一遇有雨,就可以淌水,通了。“困以寡怨”,困而怨,少怨,难也!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
困之后,必亨通,穷极而通,否极泰来。
“贞,大人吉”,“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有大德之人才吉,小人穷斯滥矣!“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德慧术智是由穷困中得来的,素患难行乎患难,正是大人成德的机会。在困中能吉的,太少了!“贞”,正固之道,正道必得固守。
在困中不通,又如何贞?“动乎险中,大亨贞”,在险中必要动,正常人都怕不要命的。此一突破不得了,在困中能打出一条路来,别人会觉得你是英雄。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孔子曰:“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舜耕历山而逃于河畔,立为天子则其遇尧也。”
有言不信。
“有言不信”,并非唱高调,美言几句就能解决?在困中,言都没人信,语更不必说了!
言,常道之事,“子所雅言”(《论语·述而》)。语,什么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一般人语怪力乱神。《论语》什么都讲,传了;《法言》讲正经的,就没人读。“食不言,寝不语”,食不言大道理,寝不语怪力乱神。懂得生活境界,才知怎么活。
我这五十年尽在“困”中。在困中,尽说正经的,也没人相信,明白者就不辩了。人家骂你,还分辨,骂得更凶。
自古有权者就可以“指鹿为马”。节,“你比我还清楚”!真有知识,心里没有不舒服。皆自明也,皆自幽也。
想要通,必自通其道,锦上添花时时有,雪中送炭有几人?懂处困、脱险之道极为重要,必要有深的体悟。人生总在困境中,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悦),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受强敌所掩。刚为柔所掩,君子为小人所掩,“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虽能掩其位,绝不能掩其德与学。
“险以悦”,是修为,以笑脸迎之,险中求!无论环境怎么坏,遇到坏事,都不影响自己的情绪,险中求悦。
“困而不失其所亨”,虽受困了,亦不失亨之道,自明。人骂,当歌听。“其唯君子乎”,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
我五十多年,得《大易》之道帮助。没老婆,谁关心?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贞大人吉”,守住成大人之德的贞,吉。
“以刚中也”,因有“刚中”之德,皆真功夫也。外虽有阴柔,但仍不失刚中之德。中必正,中无不正,正即能吉。中一定正,正不一定中。
宇宙是圆的,人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得有刚中之德了,才是中国人。应培养胆、量、识和毅力,知之明才能守之固。
真懂得人滋味了,必得没有邪僻之行。如活死人,焉有快乐可言?有邪僻之行的人,永远没有快乐。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受困之时,“有言不信”,必用行为取信于人,不是唱高调,美言几句就能解决。“尚口乃穷”,韩愈三上宰相书,皆不获回应。颜回在陋巷,不改其乐;孔子厄于陈、蔡弦歌。皆真功夫,而非麻木不仁,以此当药方吃。
我在台不想站班,也不想沾光。“居易以俟命”(《中庸》),虽处困境,当作磨炼,不影响大通之路。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委)命遂(成)志。
《中论·修本》:“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易》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泽,潮湿地,无水则成沼泽地,困之象。君子以困之道,拼着命以达自己的志向。
人都有受困之时,没钱是小人之困,不能展其志是君子之困,所以才要“致命遂志”。“致命”,不要命的才能“遂志”,成志。
致命,致远,“宁静以致远”。志,心之所主,有志者事竟成,成志。就怕没有志。
人在困中,不可失其所,要“致命遂志”,老命不要了,成志,“蹈仁而死”(《论语·卫灵公》),我就靠此四字活,活出真滋味,越老越有精神。“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又何必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战争完,绝对是毁灭性的,减少人口,扩大生存。人增、土减、消耗量多,必然以战争解决问题。
我提倡奉元,元胞。战争有一定的,唯有用“元”之爱化劫。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见)。
“臀”,坐着,点出“臀”有感觉。“株木”,无叶之干木头。
处困之始,第一步就不好,致进退失据,在困境中坐以待毙。困于欲,一错再错,终致身败名裂。自己错了,在乎自知,不在乎别人知否。
“臀困于株木”,不等于坐困于株木,是感觉的层次。
感受最重要。讲书没作用,因为没有感受。我所说的废话,在引起你们思维。
“入于幽谷”,是意境,“幽”,不明也,白内障了。“三年不觌”,三为多数,即多年不见。
困,阴掩阳,小人掩君子。人要倒楣了,接二连三来,株木、幽谷、不见。
懂法有用?必有德才不犯法。坐牢,非代表其有罪。以此锻智,正见,修无上正等正觉。每次出题,要你们懂得正觉。
一个人必要真有智慧,正知正见。不懂道德之为何物,不懂本着人性做事,焉能成德?一个人的修养多么重要!
培道与德,在容,有容乃大,一天天不小。我快变成真的了。蒋“真”?是个普通人,出卖人格也不会在历史留名。
女人要少说话,肠子短、细。没读《易》,不懂说“干父之蛊”。
“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稳即是功夫。好好训练自己。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没见地,乃不明;听不清,乃不聪。怎么说,也不了悟。一步错,尚不知止,一直向前,就“入于幽谷”,出不来了。暗于事而不明其理,常人多犯此毛病。
“初六”处困之始,居坎之下,若肯往上走,行得正,则有“九四”相应与之助;若愚昧无知,而与“九二”勾结,就“入于幽谷”,永不见天日。
自以为宇宙无人,如入无人之境。没到时,政治生命已夭折,不识,乃“幽不明也”。时不同,背景、环境亦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
“困于酒食”,“并日而食”(《礼记·儒行》),一天吃的东西,分两天吃;两天吃一次。
“九二”刚中,居坎之中,处困之时,并日而食,“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人必要有德,绝不可因困穷而乱德,不养德,绝对成纯小人。范仲淹“断齑画粥”(宋魏泰《东轩笔录》),画粥而食,卒谥“文正”。
谥法,对人一辈子下一字评语,有政府谥、私谥两种。弟子给老师,乡人给乡贤。赐“文”,进士出身,曾国藩,文正。张之洞,“文襄”,因得罪摄政王。左宗棠,“文襄”,得罪恭亲王。“清亡于恭亲王”,他原本想利用西太后,没想到西太后比他狠。
“九二”刚中,有刚中之德,才能“困于酒食”。孔明“困”于卧龙岗,非困。“酒食之困”是个德行,求仁得仁,又何怨?
清官奉诏还债,最为荣宠。唐朝最为完整,人才辈出。西太后才华,比不上武则天。提古人,要你们神往。
“朱绂”:一、红色蔽膝,皇帝的护腿子。套裤,近乎朱绂。二、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九二”受困之时,“九五”之君来请。“困而不失其所亨”,因刚中。
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亨,享,烹,古时一个字,享祀,祭天、祀地,享祖宗。祭如在,祭得诚敬,不能代祭。
“利用亨祀”,其利在于虔诚之德,以至诚应之,无咎。
“征凶”,勉强去求,必凶。宜静待,不宜自求,自求则凶。
关西老先生临死祭地,谢地。西方讲“原罪”,佛教讲“今生、前生、来生”,三生因果。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善)也。
“九二”有才无处发挥,唯“困于酒食”而已,必如“潜龙勿用”,顺以处险,以悦处险。不溜须拍马,不出卖人格,因有中德才有善。
有幸身为“中人”(夏),守住中道才有善。自求多福,好坏全操之在己。
有几人不陷于小人之困而卖文、卖人格?“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有人格,有先识之见,乃以刚中之德自守。
为恋栈而流泪,或是怕受连累而流泪?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蔾(小树之刺),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三爻多凶,上下不得,进退失据,苦命的一爻。
“困于石”,裹于石室,绝对走不出了。“据于蒺藜”,满树的荆棘,进退不得,倒楣总是再三。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退回家中,又不见妻子,凶。《系辞下传·第五章》云:“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自己处处表现不够,连妻子都看不惯。此爻,家破人亡,处境最不堪!
《象》曰:据于蒺蔾,乘刚也;
在阴掩阳时,好好体会这爻。
“六三”以阴居阳,却以刚用事,乘“九二”之刚。“乘刚”,以柔乘刚,净耍性子,则必“困于石,据于蒺蔾”。不能素其位而行,今之政客失败于此者为多。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系辞下传·第五章》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非所困而困焉”,前进无门,后退无路。进退安身,也得有机术。要慎择委身之所,鸟之栖枝,绕树三匝,狡兔三窟,况人乎?“非所据而据焉”,求不得之苦也。人到无求品自高,就是求也得加点术,逃不过苦也必逃过辱。
社会上就是人吃人。真手段高明,则求而得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人治人,改而止”(《中庸》),宽大为怀就没有敌人。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九四”与“初六”,正相应与,但为“九二”所隔。二以刚载初,四“困于金车”。
“来徐徐”,慢悠悠地,慢慢等待“初六”。
四与二均刚,但二刚中、四刚正,“二多誉,四多惧”,故四“困于金车”,吝;放弃金车,不与二争,终与初相与,乃“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来徐徐”,居阴尚柔;“志在下”,志在“初六”。“九四”与初六,“虽不当位”,但相应与,有终。
凡事要往宽处想:“孰能与之?”“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到哪儿找同志?同志必要相与。怎样才能使别人与自己同志?通志。
知人太难,连太太都同床异梦,况其他?“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者绝不孤。
人情太多,苦亦多。一见钟情,终生难忘,永无解答。我留情太多,绝不随便试情。悟了,就断苦,一笑置之。人的审美观不同。
佛,觉也,一点神秘都没有。悟,我心的事,我都懂了。没有悟,所以苦哈哈。
李克用(856—908,沙陀人,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怕老婆。虽是元帅,听老婆派遣。《珠帘寨》在笑谈中解困。
陈靖怡(星座专家,和男友谈分手不成,遭情杀身亡)临死前问其男友:“你为什么要这样?”真是至死不悟!
九五。劓(yì)刖(yuè),困于赤绂,乃徐有说(悦),利用祭祀。
“九五”人君之困。“劓刖”,割鼻断足,丢了脸又不能行,上下皆受伤。
“困于赤绂”,赤绂之困。“赤绂”,皇帝之玉玺。“九五”受困,在于臣子营救太慢。
“乃徐有说,利用祭祀”,但此时宜静待,要有耐性,君臣终必合德,渐渐则有悦事。尽己之责,诚敬为之。
光绪帝(1871—1908)即朱绂之困,困于瀛台,只面前几道菜更换而已。皇帝吃饭,全席有一定数。德宗景(大)皇帝,庙号。
《易》真难懂,皇帝都受困,赤绂之困。在困时,懂得容就好。天下事,说变就变。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
此爻是脱险之用,以悦解决之。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自困愁城。
以悦解决,必“徐有悦”,乐极不好。“以中直也”,用中,喜怒哀乐不发,直性而行。
儒家功夫在一个“缓”字,不好说是阴险!此为中国人做事的功夫。
利用祭祀,受福也。
“利用祭祀”,得如祭天地之诚敬,即能以“诚”脱困。
“受福也”,自求多福。说容易,用上可难!
许多当务之急未解决,不懂用神武不杀之“聪明睿智”。作秀也得会秀,最笨的作秀,得的效果少。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niè wù)。
“葛”,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藟”,艹也,藤。“葛藟”,比喻受困的环境。“臲卼”,形容惊惧不安。
“上六”以柔处困之终,居兑之上,乘“九五”之刚,柔掩刚,入于葛藟中,坐立难安,困之至也。
曰动悔。有悔,征吉。
“曰”,自讼之辞;“动悔”,动而有悔,动辄得咎。
“有悔”,错了,马上后悔,后悔就止,吉行也。有自知,能悔过,然后再向前,“征吉”。
“过,则勿惮改”,但难的是知过。你知过?哪个人知过了?每天都看别人不对。知过必改,如不知过,改从何来?人最不能的是知过。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上六”处于困之终,脱困不得其道,乃处之未当也。处困当思变,不掩刚,动而有悔,悔而能改,吉行也。
此爻教人脱困,过则困,处险以悦,不乘刚,有悔能悔改,就能出困。懂得道理,才容易去行。
能做的事很多,做法很重要。“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无欲速也。今多少年轻人抱住既得小利不放,则大事不成!中国的戏有许多深意,《捉放曹》!历史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我活如此长,常想:又成就了什么?但绝对有守,在屋中坐五十年,绝不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人成就,太难!太难!一个人的志太重要,中国文化即尚志,志什么?什么志?解答了,才能尚。
有无感到自己一事无成?自己一事无成,还谈什么福国利民?不要把妄想当成志。
要培养自己,不分男女。最小,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个美满的家庭。姐俩守寡,自己苦自己知。开始,彼此要容忍,夫妇无是非,是爱。官大,孽大。什么叫幸福?择偶、择业。聪明人择偶、择业,本立而道生。
有神,不然全世界猫、狗的叫声怎么都相同?
你们天天到底在想些什么?有无想点正经事?
必要细想,书并而非看过而已。一爻一世界,一爻一宇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