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卦体:巽为风,艮为山,风山渐。
卦德:内艮止,外巽顺,将进之间,相时而动,进不穷也。
卦象,木在山上,渐也,渐进也,愈稳愈成功,稳、狠、准。
《序卦》:“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杂卦》:“艮,止也。”
止必有进,木在山上,因山以渐而高,渐之象也。
“渐者,物事之端,先见之辞”(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进而有序,《春秋》分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明王化之渐,施详略之文”(刘逢禄《何氏释例·张三世第一》)。
渐,女归吉,利贞。
《穀梁传》曰:“妇人谓嫁曰归。”“女归吉”,女子婚嫁,进必以渐,有其序,吉。
“利贞”,利于正固之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大老婆,嫡夫人。
“贞者,事之干也”,贞者,正也;事之干,干者主也:正者,事之主也。一个人不正经,能做事之主?知正,还必持之以恒,“其心三月不违仁”。
昔女子挂佩,是要练习走路时很稳,快速走也不会发声响。男的走路必迈八字步,衣襟才会展开,显出仪态之美。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渐之进”,如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备,而后成婚。
“女归吉”,进必以礼,“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礼记·昏义》),自尊自贵,无论在何环境下,人的尊严应保持。结婚称小登科,官轿皆必让路。
人有时代性,也得负起民族的传统责任。今天难有取舍标准,由年龄、经验培养出正知正见。中国的礼,有中国的一套,可以简但不可以都没有。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礼,礼一没就坏。乱世最难,家自为俗,各是其是。
迷信,因迷才信。合婚不必,如相爱就自择日结婚,哪天皆是好日子。我家既不合婚,也不看风水、不择日。虽懂,但家风如此,相信天命。
《大易》之道,必广泛去理解。执笔必注意,不可污染人心。今中国已到每个人必拿出自己担当的时候,已没办法混,时代逼着我们往前走。读书不必急功近利,慢慢玩味,自“缓”字中得出些东西。《易》为智海,看自己自哪方面体悟。
今无人反对自由恋爱,但由此阴影造成婚姻的破裂,双方有疑惑,自此疑惑来,算旧账,那时糊涂,还必糊涂下去,忍耐吧!孩子都十几岁了!到什么时候皆不能丧失人的尊严。以己心度人,中国社会还是男人占便宜。人到气头,尽想短处。以前结婚拜天地,女人不磕头,站着,只有男人磕头。昔日夫妇吵架,女人神气,说:“是你请来的,我愿意?有办法再把我送回去!”在家必守闺房之规,好玩的男人到外边去。
昔日老友每月聚会,有饭局,可以大尝各种滋味,各人吃各人的,其中如有人过生日,罗汉请菩萨,谁也不吃亏。赌无尊严,嫖没道德,吃可享享福。人生一月吃一次,不算奢侈。饭局回头,老板也会高兴,证明其口味不错,一定要送几个菜,拉你一把。茶会,不可说茶团。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穷。吃一点,有艺术,活着才有劲。常吃、常去的馆子,他就会小心做。常吃,才有好菜。过门去吃,常吃不到好菜。
自《红楼梦》的称谓,可知旧时中国的称谓,现名词泛滥,无一定之称谓。
读书,是为了明理。书必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生命,处事(世)明理。“势利之交,未有不凶终隙末也”,出发点势利,无不有凶。“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久愈善之交,必是道义之交,才能久久芬芳。你对他好,你需他对你好时,又是一回事。明白了,就笑一笑,完了!把人生弄明白,一点气都没有,笑一笑就完了。贫贱不逾其交,才是朋友。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世即如此,不强求于谁。
井井有条,做事皆有一定之礼法,居家环境也是,老公婆因有距离,才能维持中国礼法。昔伺候公婆有一定的时间,愈有距离愈能保持尊严,见面时像个人似的。
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归妹之“九二”,进而为渐之“九五”。“进得位”,故“往有功也”。
“圣母”生,但不一定是大太太,同治帝是由慈安皇后养,皇帝的奶娘称“育圣”。咸丰帝小时即无母,吃恭亲王母的奶长大;立皇上时,如恭亲王的母亲有私心,必由恭亲王当。咸丰帝与恭亲王有不愉快,因此当老太太死时,才给“育圣”封号。
昔对国家有功劳者,赐给衣服称“命服”,命服,前有绅(束腰的大带子)。穿长袍必束带,“束带立于朝”。成年“束发”。
“进以正”,正位;“可以正邦”,母仪天下。
没受过诰命的,不能称夫人。称一品、二品、从二品夫人,是有了官诰。
夫妻,“妻者,齐也”,与夫齐也。中国是一夫一妻制,皇后正位中宫,昔废后必费大力量,因为不可以杀。
清兴于太后,大玉儿(庄妃)与其姑姑、姐姐都嫁清太宗皇太极,福临即位后晋升为皇太后,后为康熙帝的启蒙师,先后辅佐三代帝王。
其位,刚得中也。
“九五”居正位,既中又正,“刚得中也”。
《易》讲“知时识务”,了解时势。爻之位、之时,爻辞告人之当务。知时,“六位时成”,在什么位做什么事。年轻人要练达时务,必学老成持重。
止而巽,动不穷也。
“止而巽”,下艮上巽,止能顺;“动不穷”,进而不穷,“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做事,必知其所止之处。
做母亲的要脚踏实地,稳健!夫妇要彼此尊重,不要探知对方的隐私。出门如见大宾,做什么事都要谨慎,不可以轻率大意。
定、静、安、虑、得,虑深通敏,用虑深以决疑,如出社会,面临两职业,到底要选哪一个?自己好好考虑,不必问人,因对方无你的切肤之痛,你的生存死活,就在此一刹那决定。虑深了,就能解决。严重事必要自己解决,自己梦自己圆。我哪儿也不去,什么事都自己解决。
“原始要终”(《系辞下传·第九章》),做事必要知其所以然,才知未来会发展到哪儿。将进之间,相时而动。相时而动,做事不易,有原则、有目的,要有所成就。
学智慧,随时皆可致用。人生就是斗智,斗力的很少。每天都斗智,要练达智慧。
以前,就是亲姐弟也必要有规矩,家中男女各有学,我的外家以选学传家。女孩学韵文,韵文犹如工笔画,没有生命力,但真到境界,必有功夫,真能感人。到真功夫,一开口就感人。捻断几根须,写成几行诗,留下多少,真功夫也。
韵文配合诗词歌赋,随时随地读诗词。诗词歌赋皆在韵文中,随时可吟,将生活趣味化,人生才可爱!文章,意境不到就不行。满语、蒙语歌,雄壮、自然的节奏。
空闲时心有所属,家也可少许多毛病。女子有术约束先生,芬芳之味日久能慑对方,重要在内在美,要想尽办法造就自己,人皆“诚于中,形于外”。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山上有木”,其高有因,因山以为高,此“渐”之象。
“居贤德善俗”,来子注:“择居处于贤德善俗之地,则耳濡目染,以渐而自成其有道之士矣。”真是经验之谈。将《易》当修身药方读,才不落空。“性相近,习相远”,习太可怕,习久成性,习性。人学好、学坏皆渐进,好坏皆渐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过日子,必有过日子的条件,人生得过日子,夫妻两人都必挑担子。妻者,齐也,不但两人地位平等,责任亦相等。娶妻以德,不必太重视貌,要“贤贤易色”(《论语·学而》),重其德而轻其色,色不长久,德则永恒。
夫妻之间有如琴瑟,上弦必要恰到好处,才能琴瑟和鸣。夫妇之道如琴瑟之弦,谁也不能比谁强或弱,才能奏出和谐之音。彼此都必要相容忍,谁也不能过刚,否则弦即断。
昔称妻死为“断弦”,再娶则为“续弦”。懂弦之义,才能体会夫妇之道。处夫妇之道,偶一不慎,有了阳刚之气,必要想到琴瑟之道。
清代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一文,记其母每夜课子。课子可不易,你有高的身份、地位,谁都怕你,就是儿子不怕你。今人不懂得课子,孩子随便长,成就就低了!
礼义之邦(此非同“礼仪之邦”),必有礼义之邦的建筑格局。今天的居家环境无法树立人的尊严。人格,人有格局,不超乎此一格局很重要。人一失掉格,就完了!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分别就在于“礼”,此为文明与野蛮的区别。中国任何地方都有一定的规矩,家庭礼法井然有序。如父不父、子不子,其他亦不像样!
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义之邦,应恢复人的样子。“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分别在于仁、礼,“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人必要维持人的尊严。
“悯时病俗”,病,责难也。今“各从其欲,家自为俗”(《春秋繁露·立元神》),闹,乱!中国是礼义之邦,礼义一失就坏!礼一没,国焉在?正俗很重要。许多有知识的婆婆比鬼还凶,有学问比较重要!
初六。鸿渐于干(水旁),小子厉(励),有言(毁谤),无咎。
“鸿”,大雁,信鸟,来子注:“其至有时,其群有序,不失其时与序,于渐之义。”昔婚礼用鸿,取“不再偶”。
“初六”,当渐之初,“鸿渐于干”,进于下,上无应与。
“小子厉,有言,无咎”,年轻人在外奋斗,终日乾乾,不要因言语之伤,就此而颓废。
《诗经·关雎》乃真情流露的大文章,为中国结婚进行曲。但奏喜乐时,不能奏《关雎》之章,“辗转反侧”;要奏《钟鼓》之章,“钟鼓乐之”。“立于礼,成于乐”,礼与乐是接着的。
爱情和感情,是两回事,应分清楚,既不盲目也不冲动。不结婚,是不正常,并非清高。必要过理智、正常的生活。读书深入,才能发己之思想。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以渐而进”,不要过于猛。
小子进取,要以渐而进,学不躐等,在一个“缓”字。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kàn),吉。
“磐”,大石,平而固,安稳。鸿进而止于磐,由干至磐,渐进也。
“衎”,《尔雅·释诂》称:“乐也。”和乐安适貌。
“六二”居中得正,又应“九五”中正,进之和乐,缓而有序。
给人好印象者,多半“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要少说话,给人信任感。多言,往往失德。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说苑·修文》:“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必有意其所有事,然后敢食谷,故曰:‘不素飧兮。’此之谓也。”
“不素饱”,“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不尸位素餐,在其位必谋其政。人生在世是有责任的,要为人服务。如只是食人之食、事人之事,那岂不是奴才?读书人处事(世),必不同于一般人。
九三。鸿渐于陆(地之高平),夫征(往)不复(不返),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九三”在下艮之上,为进爻,附丽于三阴,相比于“六四”,处渐之时,进而失道,致妇孕不育,此时之凶可知。唯有利用御寇,人和才能顺以相保。
人随时皆有寇,行险时,必先把气顺住,即达目的不择手段。
《象》曰:夫征不复,离(丽,附)群丑(上下三阴)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九三”上无应与,渐进于陆,与四相得,不能复反,致“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此时唯有“利御寇”,以“顺相保”。顺,行险而顺,对方无戒备,不知你将他当成寇。环境不好,也必须对付,不可表现更多的阳刚之气。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叫智慧。
“顺相保”,想“相保”,只一“顺”字。以何“利御寇”?“顺相保也”。御寇为利,要以顺御之。相保,则双惠。对付哪个敌人都如此,吃亏则不能相保。
“顺”字神笔,以“顺”写方案,把持“顺”字,永为主事者。分小组,一个“顺”字可用上数百人。开出方子,也得有人做;不悟此,还以为有“机心”。顺什么?怎么顺?顺风驶船,不费力而达到目的。我每次都留下尾巴,看同学有无想出的。“顺”字如用得好,两利、双惠。拟方案,按方案行事。有蔺相如“完璧归赵”例。
渐,越稳越成功,渐卦即教我稳,做事要稳、狠、准。
读书,文字以外,如不深一步想,还能成什么?以棋想,想通了一定成功。
顺不是投降,而是顺着毛抚摸,叫其睡着。他睡着了,那我就成功。
“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要打胎,因为来之非道也。
“顺”字,实学也,不能实则有失。早,太早;晚,马后课。怎么达到叫敌人满意?用一“顺”字,“顺相保”。如何知敌,知敌才能顺。敌喝咖啡,都喝什么咖啡?必要知敌,才能顺。那得用多少人研究。
我们讲《易经》,如没这一套,和别人就没两样。读完后,马上问:“今天什么地方用得上?”
社会即需要而有用,有用自然顺。你找他,成丐帮;他找你,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三顾”去的,不是找去的。摇尾乞怜惨!出手叫敌人舒服,则相保。
我写,不在乎他们看不看。写得中肯,不叫他看,他也必看。都是人,智慧不一。自己低,看别人也低,狗眼看人低。亮,欺人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jué),无咎。
宫殿式房子,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条及屋顶的木杆,圆为椽,方为桷。
“六四”阴柔,渐进于木,木渐高,不得安栖。“或得其桷”,得以立于横平之柯,暂得安处。四当位,不失其正,柔顺以巽入,得渐进以安栖,无咎。
做任何事必下真功夫,时代必需要你时,你就是没有毛遂自荐,人也必用你,必要勉为其难。时代需要这帮人,必真下功夫。如想以虚名应世,那就坏了!有虚名,人找你就内愧。
必要认识自己,不能用虚名应世。许多事真不懂,皆以不知为知,如“知之为知之”就够了。五行,中国最古的科学,演成道家的炼丹,传学的人不真明白,就没法传下去。求真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或”,未定之词。“或得”,偶然得之,未必可得。
“顺以巽”,得其桷,乃得以安栖。
四为退爻,乘“九三”之刚,以柔之资,似不可进,然居巽之下,“顺以巽”,当渐之时,得其桷,则可安栖。
九五。鸿渐于陵(高阜),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九五”飞到高阜,居高处,得尊位,阳刚中正,与“六二”正应,渐进以相合。
“妇三岁不孕”,“六二”与“九五”皆得中道,必有亨之理,终得其吉。
中国人习惯,结婚两个月,即看怀孕否。
我结婚三年,妻子不孕,我母亲说:“另想办法。”我告之:“一定会,上等婚嘛!”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九五”与“六二”正应,皆具有中正之德。“九三”“六四”虽居间阻隔,终不能胜之。三年有成,得所愿也。
大雁一飞,飞出这么多的麻烦。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陆”,或以为“逵”,云路,显达之位。
“上九”处居巽之极,鸿飞有序,渐进之极,无地可进,当退就退,知所进退。
“可用为仪”,“仪”,仪则,可用为威仪之法则。有凤来仪,百鸟朝凤。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其羽可用为仪”,仪,礼法,礼法“不可乱也”,进之有序。进退有序,可以作为人的仪则。
当退就退,可为千古圣人,“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孔林之美,实比皇宫美,因为是有限度地修。历代尊孔,无人敢破坏,那种生长环境是自然的。
陕西到处古迹,很美!中国文化太久,能保存至今,都是人民的智慧。开始,是自然而然的;久了,则成一定的规格,乃产生文化。
小说,就是人和物(事),人与人必交代清楚。细看《红楼梦》,每个人穿的、相貌、说话、用词,都不同。《红楼梦》熟读,可画出里面的人物,所刻画出的人物绝对不同。
求真知,必要到一个境界才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曾文正一生从政,看他的全集有多少?
中国政治哲学最高是实至名归,王天下;今人则虚张声势,行骗天下。成败之间仍有真理,胜负间有道理存在,不可以巧取豪夺,应按部就班,天下绝没有白捡的,必要有点耐力。
卦,将各爻串在一起,知此卦说些什么。不懂,找对策;懂,才有用。必要知每卦之所以。讲得很通俗,但不易。开导老百姓,必要说老百姓能懂的话,高深的道理浅讲。研究不懂之处,要研究到没人看,一讲就懂。不要好高骛远,你们是未来的读书人,有修到“一讲人就懂”的境界?不琢磨不行,今天的生活和古代距离远,学如何讲,可使大家一听都懂。必向不看书的群众讲,让他们至少有概念。
读书不耽误做事,专业书呆子不能做书,没有经验,外面事都不懂。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业余就可做学问。做学问必要专一。实学最重要,没实学则无基础。书看完后,能一以贯之,否则仍是一曲之士。多体悟,要讲得人家都懂,大家都想去听。有人自己懂,那么讲,是不想使学生懂。是中国人,活一天,尽一天责任。
要读书的多半是穷人,所以印书要便宜。你们这代爱财,比老的还厉害,不懂创业精神,有钱能花光。
“教主”无一不是从政的,不是专门坐着读书的。以前耕读传家,汉时“耕且读,三年通一艺”,通一经的称“博士”,通六经的称“通人”。没有坐着读书的,自实际工作体验道理,活学问。
清朝会试,天下精英都来。在书院读几年书,再进京赴考。什么时候都可以读书,边读书边做事,人生经验丰富,可以印证书本知识。就因忙才讲实学,冬烘净讲空话。王船山体悟深,不讲空学。朱子在金门讲过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