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饭局口才术-邀请是关键,说对话才能请到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巧立名目,把贵客请到饭桌上

    很多人都觉得找个饭店并不难,确定邀请谁也不难,难的是怎么把要请的人请到饭桌上来。的确,饭店的硬件设备可以看出来,宴请的人也可以根据宴请的目的定出来,但是邀请的理由并不那么好办。中国人讲含蓄,求人办事的时候,不能在请客前就明白地告诉别人“我这顿饭就是为了求你办事的,你来吧”,这样会把人吓跑。无论饭局的目的如何,理由都要充分、要巧妙,这样才能够说动贵宾赴宴。

    林语是一家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每天上课完毕后,空余时间都很多,但是他的应酬很少,用他的学生的话说“老师是个超级宅男”。

    20几岁时,他不愿意那些男同事们一样下班就凑伙打麻将、喝酒,到了30几岁,有了孩子,出去应酬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上他本身就性格内向,同事们也习惯了他家与备课室、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聚会连叫都不叫他。

    有一次,林语心血来潮想拉近自己和同事的关系,想要请办公室其他老师们吃个饭,他自己都想不出上次与老师们一起吃饭是多久以前的事了。由于长期不外出应酬,不出去“鬼混”,林语甚至不知道除食堂外学校附近有什么饭馆是符合大家口味又经济实惠的。为了确定饭馆,他愁了一个上午,好不容易决定好去哪个饭馆了,他顶着中午很大的太阳跑到饭馆订了一桌的酒菜,但是到了下午,他又发愁了,怎么和大家说呀,他打电话咨询老婆,又想起老婆一下午都有课不能接电话,于是他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苦想。等第一个老师下课回来时,林语犹豫着和这个老师私交不深,贸然开口会不会尴尬,林语正想着时那位老师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匆赶回家了。一会儿,第二个老师下课回来,林语又想这个人性格很多疑,自己请客他会不会多想。这时,第三个老师走了进来,林语还在琢磨着怎么向第二个人开口。最后,进来的几个人都约着AA制出去喝酒了,林语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请客理由,他只好又跑去向饭店取消了预定。

    回家时,老婆问林语不是说要出去吃饭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林语讲明了情况之后,老婆哭笑不得,“这有什么难啊,编个理由不就得了,整个学校都知道你这个宅男老师炒股,你就说你的股票赚了请大家吃顿饭。这总可以吧”林语这才如梦方醒,打算第二天就这么说。

    饭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准备了饭菜无人来赴宴,更可怕的是准备了饭菜却根本不知道如何邀请人来赴宴。其实,主动邀请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

    有时候人们瞻前顾后,想给自己的邀请找个最好的理由,结果很多由头没说出口就被自己先“枪毙”了。其实,开门见山的邀请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王哥啊,我最近急着想考驾照,不够报名费,你借我点钱呗,下月底发工资就给你,你出来,顺便今晚咱们一起吃个饭”,或者干脆说“李姐,你看咱们同事一年了,我都没请你吃过饭,今天你一定得给个面子,我做东,咱们出去吃一顿,感谢你一年来的照顾”。有时候,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要比拐弯抹角更能把人约出来,至少这让赴宴的人心里踏实,好宴坏宴都心里有数。

    那些不善于直接宴请的人也可以通过“巧借由头”来达到邀约目的。“经理,上周我给公司货车加油开的发票刮出50元现金奖,咱们出去吃个饭吧,一来庆祝一下好运,二来借着您的好运,没准还能再刮出50元。下班后咱去对面的火锅店吧,那里的料真是正”。这样借花献佛的方式也很容易让人接受。同时我们还可以暗度陈仓地把人约出来。如“××总,您安排给客户的那份文件我正传输呢,就咱们公司现在这网速得传一个小时,这么晚了,咱们先去吃个饭吧。回来也就传完了,您再给客户打电话沟通”。

    尽管“巧立名目”有一些撒谎或者投机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在中国式人情社交中,就是需要这个“巧”字助阵,巧妙邀请,巧妙做局,巧妙对局,进而实现设饭局目的。你想和人演对手戏,你准备了很多求人办事的潜台词,你想通过酒杯收拢对方,大前提都是你能够把对方请上饭桌,而邀请之技,不在直而在“巧”。

    说出敬意,让领导畅快赴宴

    宴请领导不同于宴请一般朋友,丝毫马虎不得;如果宴请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导致自己日后升职无望。

    邀请领导进餐主要有两种目的:一种是表示庆贺,如工作上取得成绩,或者晋升、涨工资等。另一种是有事相求。既然是有求于人,在礼仪上就更应该予以重视。在餐桌上表现自己的最恰当方法莫过于优雅的举止谈吐。按照这样的思路,运用类似的方式来获得领导的信任,在工作中,领导才会更有信心把任务交给你去做。

    在中国,“吃”是万金油,“吃了别人的嘴软”,这一招特别管用。但是,对于领导来说,他们早就过了温饱阶段,除非是为了业务,否则不会为了吃饭而吃饭。所以,下属邀请领导吃饭要慎重对待,即使与领导之间有深厚的交情也不可大意。

    所谓无功不受禄,邀请领导赴宴必须找个合适的理由,否则领导不来赴你的宴会,这场局就进行不下去。所以下属邀请领导必须在尊敬领导的前提下,寻找最合适的理由对领导发出邀请。

    张林是公司的新人,刚从大学毕业、稚气未脱的他工作很用心,可他总感觉领导不太重视自己,分配给自己的都是些跑腿打杂的事。一次,他从同事口中得知经理觉得他有些木讷,所以想多练练他。张林初入职场,还不太会处理纷繁的人际关系。但他见同事们总找理由请经理吃饭,经理也时不时欣然前往,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有一天,下班后,同事们陆续走了。张林在打印文件,这时经理进来了,“小张,帮我把这份文件影印一份,我明天见客户要用。”经理说完就回办公室了。张林把文件交给经理后,经理顺口问:“小张啊,工作还适应不?平常要勤问,不懂的多问问前辈,要提高效率。”张林说:“经理,我正有事要请教您呢!我知道您是咱们这行的专家,经验丰富,希望可以获得您的指导。不过,今天太晚了,要不咱们边吃边聊?经理可一定得赏脸啊,让我做回东。我知道经理是江苏人,对街正好有个不错的江苏菜馆,听说小龙虾做得很不错!”经理说:“行,咱们现在就去。”

    那天晚上张林和经理相谈尽欢,从工作内容聊到大学生活……后来张林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好,经理也越来越赏识他,交给他任务时也特别放心。

    上述案例中张林的这种邀请就很自然,既让领导很舒服地接受了邀请,达到了想与经理拉近关系的目的。因此,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宴请领导的关键。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宴请领导一定要量力而行,务必从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出发,切不可虚荣铺张、打肿脸充胖子。这样领导才会领你的情,而不怀疑是“鸿门宴”从而拒绝你的邀请。

    真诚相约,让客户欢欣而来

    做生意的人都说客户是上帝,所以都想搞好与客户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宴请就是免不了的。成功的商业人士善于记录客户的资料,研究重要客户的各方面资料,分析其喜好。邀请客户吃饭应注意要真诚对待不同类别的客户。“诚”就是真诚相约,不虚情假意,不违约、不失信,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令其欢欣而来,满意而归。

    一般邀请客户参加宴会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电话邀请

    电话邀请非常便捷,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邀请方式,借助于电话通知客户宴请的原因、时间、地点,甚至其他赴宴人的基本情况,以让客户感到这是一个交朋友、扩大商业圈的好机会,从而欢欣赴宴。

    2.请柬邀请

    (1)请柬的常识

    什么是请柬?请柬又叫请帖,是邀请某人或某单位参加某项活动的专用文书,是比较正式的一种方式。用请柬的方式邀请宾客,是为了显示出郑重和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凡发出请柬的,在一般情况下,应邀人必须持请柬赴宴。

    请柬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名称。“请柬”二字要大写,看起来比较醒目。独占一面,字的要求是工整、美观、大方。请柬上常以烫金为字,以红色做底色,以突出喜庆热烈的气氛。另一部分是正文,其中包括受邀者的称呼、说明宴会的时间与地点,还有敬辞以及邀请者的落款、发出请柬的时间等内容,具体内容应视宴会的具体情况而定。

    (2)请柬的印发常识

    一般情况下,请柬以印刷为佳,样式宜大方、典雅。邀请外宾参加的小型宴会,请柬可用打字或手写;请柬中应该说明宴会的时间、地点、主人姓名、宴会时间及内容安排;如果是较正式的宴会,那么还应注明赴宴的服装要求;如果是庆祝宴会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举行的宴会,也可以写明;请柬宜于宴会举行前两个星期发出,如果是隆重的宴会,则应该更早一些发出请柬;中式请柬应该附上回单,西式请柬最好加注“请赐回音”或者“不能赴宴者请回音”等字样。

    如果已经预先约定,则应该加注“备忘”二字。

    下面是两则请柬样本:

    规范的请柬正文范例

    谨订于2009年12月15日中午12时整于本市××大饭店举行××集团成立5周年庆祝酒会,敬请届时光临。

    联系电话010-12345678

    备忘

    被邀请者与邀请者名称单独分列的请柬正文范例

    尊敬的江华公司总裁李国超先生:

    2009年12月15日中午12时整本公司将于本市××大饭店公司成立5周年庆祝酒会,恭请光临。

    ××集团CEO×××谨订

    2009年11月29日

    3.登门邀请

    运用登门邀请这种方式,表示客户与公司或者公司业务人员已经有了一定的交情,否则客户就不会把自己的住址等个人信息告知宴会主办方了。一般情况是公司的业务员顺路或者专程给自己服务的客户上门发出邀请,同时送点小礼物给客户,以让客户感觉到超值享受,更有一种被重视的欣喜感觉,从而愿意前来赴宴。

    4.信件邀请

    有时候,一些公司会采用向客户传真发出邀请函的方式邀请其赴宴。邀请函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措辞要讲究,既要体现出诚恳,又不能让对方感到为难。而收到邀请的人无论应约与否,都要及时回复,以免耽误了邀请者的宴前准备。

    假如邀请方打算在承办方宴会上传达一些有关客户利益的信息,那么在邀请函中应该指明。有时会邀请专业资深人士进行演讲,以传达一些客户关心的信息和行业动态,这种方式广泛地被商业协会所采用,一般要求受邀方持邀请函赴宴。为扩大活动影响力,承办方还会邀请一些知名媒体前来采访和报道相关信息。这种方式为行业管理机关、专业研究人士以及行业人士之间构建起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多方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因此这种活动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信件邀请的方式也就成为如今的商务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些公司也采用MSN、QQ、电子信箱等网络工具发送电子邀请函。这种方式便捷、简单,为合作关系紧密的公司彼此相互宴请或沟通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在一般情况下,发出电子请柬之前最好电话通知一声,发出后最好再确认一下对方是否收到,以免出现对方没有收到请柬的尴尬情况。

    下面是一则邀请函样本:

    邀请函

    ××国际集团孙经理:

    我公司兹订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时在××宾馆五层贵宾餐厅举办行业宴会活动,以构建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届时业内资深人士将赴宴演讲,恭请光临。

    ××集团董事会敬约

    2009年11月8日

    总之,邀请客户时一定要有礼且体现出诚意,这样你的邀约才不会被拒绝,这样的成功邀请也为你的生意开启了成功之门。

    寻找借口,让同事无法拒绝

    说起同事之间的关系,用“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一般邀请同事进餐比较随便,不必过于正式,开开玩笑,聊聊家常,哪怕是打打闹闹,都是可以的。但是也应严格区分聚餐的不同形式或者场合,在一些正式的宴会或比较正式的场合,同事聚会时也应注意形象与礼仪,不可失礼于人。

    如今,同事关系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很多公司都有了不成文的习俗:升迁者要请其他同事吃饭。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也应当入乡随俗,不然就会显得过于小气。

    此外,宴请同事时要注意:第一,量入为出;第二,注意身份。如果身份级别不高,不要动辄邀请同事去高级餐厅,否则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招摇,反而引起同事们的反感。

    邀请同事吃饭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你可以直接提出邀请,说出自己的目的。例如:“喂,杨语吗?我和小马他们几个现在在想想火锅店涮肉呢,刚刚下班没找到你,你赶紧过来吧。我们等你来啊。”

    2.喧宾夺主

    你可以事先调查一下要邀请的同事所在的环境,就近选择一家有特色的酒店,然后发出邀请。例如:“马姐,中午有空吗?一起吃饭好吧?我发现对面多了一家川菜馆,咱们走路五分钟就到了。中午咱们就犒劳犒劳自己呗……”

    3.以花献佛

    你也可以借自己有什么喜庆作为“花”来献一下“佛”。例如:“章哥,今天双色球公布了,我中了三等奖!晚上下班了我请客,哥儿几个喝一杯去!”

    4.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是第二次邀请时采用的招数。例如:“郑洁,怎么样啊?上次给你介绍的那家西餐厅的菲力不错吧?现在该承认我是寻找美食的专家了吧?最近我又发现了一家不错的法国餐厅,今天晚上下班我们一块儿去尝尝吧!”

    虽然邀请同事吃饭的方式很多,但是忌讳也不少,比如席间话题的选择一定要把握“火候”。同事之间谈话,最好选择与工作无关的轻松话题,像与老朋友调侃式的对话在同事聚会时要小心使用,不要在无形中得罪了同事。席间也不要谈同事的隐私,即使是闲聊,若被心怀不轨的人听到,也很可能会被添油加醋地到处宣扬。因此,有关同事的隐私和秘密,不说为佳。

    除此之外,同事之间聚餐时一定要注意不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有些人在白天受了上司的批评后,喜欢晚上约几个同事喝一杯,然后对着同事发发牢骚,认为同事既然和自己喝酒了,就应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于是借着酒气对上司大肆批评。这种事情一定要避免,不论多么值得信赖的同事,当工作与友情无法兼顾的时候,朋友也可能会变成“敌人”。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无疑是自丢把柄给别人,结果身受其害都不自知。就算这位同事和自己是肝胆相照的挚友,不会做出出卖自己的事情,也得小心“隔墙有耳”,要注意的是,你不要贪一时的口舌之快而坏了自己的前程。

    表露关怀,让下属感恩赴约

    如果你想要当一个好上司,受下属的拥护,就一定要善于“笼络”下属。你不仅要鼓励你的团队成员努力工作,还应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奖励。如果公司不能为他们提薪,你不妨自掏腰包请大家出去吃一顿午餐或晚餐。不要摆出一副施恩者的样子,要把你的下属想成跟你一样有价值、有智慧的人,他们只是目前的资历不如你,或者你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人心最难了解,也最难赢得。要想当好领导,唯有笼络下属。对下属诚恳、真挚,才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向心力。作为一个有心的领导,你必须洞悉下属的心理,了解下属赴宴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避免下属食不下咽,感受不到你的良苦用心,从而导致无效沟通。那么,下属被领导请吃饭时普遍存在什么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脸累

    在下属看来,陪领导吃饭就是看领导的脸色吃饭。领导的脸是一面旗,是总指挥,领导笑自己就得笑,领导不笑自己也得笑。如今,领导请吃饭,自己就更该感恩戴德,一路赔笑了。结果是下属强迫自己笑,常常是皮笑而肉不笑,最后肌肉也生生地笑痛了。

    2.眼苦

    陪领导吃饭,下属必须眼观六路,既得盯着端上来的美味佳肴合不合领导胃口,揣摩领导脸上变幻复杂的表情是否影响自己的前程;又得盯着领导的酒杯有没有及时续上酒,领导的嘴巴会不会不小心被鱼刺扎痛。一顿饭下来,少有不眼角抽筋的。

    3.手抖

    “官大一级压死人”,体现在饭桌上则是陪的领导的官越大,下属的手越要发抖,手抖的程度与领导的级别成正比。由于不明白领导为何请自己吃饭,不知道是不是散伙饭,又或者是领导有什么不便在单位讲的东西要私下对自己讲,所以下属大都会心里直打鼓,手也因为紧张而不住颤抖。

    大多数领导都是从下属做起的,或者也是别人的下属,应该明白领导无缘无故请下属吃饭,下属心里总会不踏实。所以领导向下属发出邀请的时候应点明邀请的原因,比如“这段时间大家为了手上的项目天天加班,太辛苦了,今天我做东犒劳犒劳大家,大家都不是铁人啊,还是该放松放松啊,明天再接着干”,“今天我给大伙设了个庆功宴……”这样下属就明白领导的用意是激励和鼓舞,自然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赴宴了。

    需要注意的是,领导也是食五谷杂粮的凡夫俗子,三杯酒下肚,很可能会管不住自己,比如不经思考对下级许下加薪的承诺。所以,酒不能喝得太多,要管得住自己。否则,假如下属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第二天一定会搞得满城风雨,更可能让那些觊觎你的人有可乘之机。

    总而言之,作为别人领导的你,虽然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但你不是万能的,总有需要下属帮忙的时候,所以,请下级吃饭要以情动之,不断积累人脉,以备后用。

    以礼相邀,成功与异性共餐

    沈宏非先生的《写食主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常男女凡在一个正常年代谈一场正常的恋爱,很难绕过餐桌而行。”吃饭是热恋中的男女最经常做的事情。吃不是目的,而是方式。在吃饭的时候,可以谈论很多话题,可以对视,可以交杯换盏……反正是什么都好吃,因而人们在热恋期间常常光顾许多餐厅。作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宴请异性朋友,尤其是男士宴请女士时,要特别注意礼仪。这不仅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尊重,还体现出你的涵养。

    在初恋时期,男孩邀请女孩吃饭,最好选择像麦当劳、肯德基这类大众化的快餐厅。因为刚开始双方对于对方的口味不是很了解,而快餐店卖的炸鸡、可乐和汉堡一般人都不会排斥,不失为上上之选。同时,这些快餐店经常会赠送一些别致的小礼物,买套餐搭送一个史奴比玩具狗,就可以讨得女孩的欢心。

    男士第一次正式请女性朋友吃饭一定要选人多的、明亮的地方,这样对方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愿意接受你的第二次邀请。不过,如果对方对你本来有意的话,也不妨挑人少、灯光暗淡、周围都是情侣的餐厅,这样更可事半功倍。当然,要注意找一个角落的位置,这样可避开众人的目光,减少女性的心理紧张。而且,你还要请她坐在背向门口的位置,如此她的视线便会以你为中心,同时你自己则可看到整个餐厅的情形,能够在平静的气氛中引导谈话内容。

    如果是女性约男性共同进餐,也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邀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交际的目的、性质和对方的身份而定。学者、专家、企业老总等,大多业务繁多、工作繁忙,对他们最好提前预约,以便他们安排时间;对于时间充裕、工作便于调整的人提前预约当然更好,不过即使临时邀请,一般也能随请随到;对一些团体的重要人物,要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既能体现了公正无私、光明磊落,避免对方太太误会,又利于引起关注,从而促进宣传、扩大影响;邀请男朋友则可悄悄进行,没必要大张旗鼓,以便交往活动顺利进行。

    假如是一般往来关系的人,招呼一下、打个电话、发条信息就可以了。较重要的工作联系、业务关系、公关事务等,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公文形式,如发书信、寄请柬等,或者派专人传达、亲自登门等,以体现出对对方的重视与尊重。总之,邀请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下面是一则便条邀请他人的范例:

    ××小姐:

    兹与××房地产公司赵经理约定,下周五中午12时在××酒楼共进工作餐。敬请光临。

    ××留上

    10月9日

    邀约异性共餐不同于其他,有些小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必须遵守约定的时间,让女性在公共场合等 5~10分钟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时间太长就显得不尊重对方,是一种极其失礼的行为。这时候应打电话事先告知,以免影响对方的情绪,导致社交失败。又比如女性约已婚男性时,一定要选择公开的场合,以避免产生对双方不利的流言飞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