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饭局口才术-谈判应酬,会说话才能有求必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饭桌上会说话,杯子底下才好办事

    谈判,由谈和判两个字组成,谈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判就是决定一件事情。只有在双方完美的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之上,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内容,才能够做出好的决定,说出最称心如意的话,如此办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饭桌上说好话才能办好事,会说话是让别人支持我们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寻求共同话题是敲门砖

    话题是交谈的中心,话题的选择反映交谈者品位的高低,也体现一个人的智慧。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使交谈双方有共同语言,那么谈判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首先,可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如天气状况、风土人情、体育比赛、电影电视、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你可以从具体情况出发,察言观色,以话试探,了解彼此的兴趣有没有交汇点。其次,要选择安全的话题。不要不知深浅,误入禁区,譬如,个人隐私、瘾癖、生理缺陷等,应当有意避讳。如果不小心说了不妥的话,应立即表示歉意。再次,避开敏感话题。如果说了什么话,使得对方沉默不语或者引起对方伤感,请立即停止。这时可以随便找个话题,或者说个笑话、谈点趣闻活跃一下气氛。

    2. 耐心聆听,才有人愿意吐露心声

    饭桌上的成功者除了会说,还要懂得耐心聆听。

    (1)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著名的记者马士逊认为:世上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耐心地做个好听众,“由于人们只关心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所以不肯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在饭桌上,最重要的是倾听。这不仅表明你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更可以让你在倾听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2)适当地提问。适当提问表明你在用心听,提问是谈判的重要内容。边听边问可以引起对方对你的注意。问题问得巧,才是口才好的标志。适时提问是掌握谈判进程争取主动的一个机会。一般来说,提问有以下几种时机:在自己发言前后提问、在对方发言完毕之后提问、在对方发言停顿、间歇时提问、在对方情绪好时提问。

    很多事实证明,会提问题的人会被对方认为是会说话的人。

    (3)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随意打断别人或插话对说话者来说有不敬、失礼之嫌,应该尽量避免。如果你想补充对方的谈话内容或联想到与谈话有关的话题,可对谈话者说“请允许我补充一点”或“我插一句”,但这样的插话不宜过多、过长,以免扰乱对方的思路。但有时适当插一句话,可以活跃谈话气氛。如果你与对方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一般情况下,也需待对方说完后再谈自己的看法。但饭桌上也许总有些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千万要注意的是不可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他谈论另一个话题,尤其是一些他内行而你又感兴趣的话题。

    (4)不要随便纠正对方的错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如果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你就得不偿失了。批评或提出不同意见,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用好口才术先要承受得了心理战

    商务饭局就是一场心理战,心理战在于观察和揣摩,自身气场的强大与否也会成为影响结果的作用力。如何察言观色,捕捉对方的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情感因素,用利益引导,都将关系到饭局谈判的成败。很多人经不起心理战的考验,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做到沉着冷静和不自信,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尽快完成谈判,而在不知不觉中降低自己的筹码做出让步。

    那么,我们要如何打一个漂亮的心理战呢?

    1.不能因饭局环境让自己陷入被动

    由饭局环境引起心理压力,而导致谈判失败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在少数。

    如果你已经允许对方选择饭局的地点和环境,那你一定要意识到自己会受到何种心理影响,并提前做好各种心理准备。饭局若是在对方的或中立的地方举行时,你就要保持警觉。因为此时的你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安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心理往往不能给你积极的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通过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让对方感到舒适的同时,更加乐意接受你的建议,而且一旦有必要,你也很容易离开饭桌。

    在陌生的场合里,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感到紧张,如果是,应探究一下原因。如果房内太吵,如果温度太高或太低,如果没有可以私下跟己方人协商的场所……那么你就必须意识到,这是为了促使你让步,迅速做出决定而刻意安排的环境。

    一旦发现不利于你的饭局环境,切勿犹豫,尽快说出来。你可以建议调换座位,中场休息,或是干脆提出改个时间和地点再谈。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迅速找出并确认问题所在,并将它提出来,然后根据客观环境和原则,与对方交涉安排新的饭局。

    2.别轻易被饭局上的“黑白脸”迷惑

    在饭局谈判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本方由一名成员扮演强硬派角色,坚持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轻易让步,坚决捍卫本方的利益,即所谓的“黑脸”;由另一位成员扮演合作者角色,他要善于观察饭局形势的发展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出来,在不驳斥本方强硬人物观点的基础上维护好与对手的关系,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做出某些让步的决定,即所谓的“白脸”。这就是饭局谈判中常见到的“黑白脸”策略,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务谈判和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千万别被这种软硬兼施的“黑白脸”策略所迷惑,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与对方坚守。

    3.任何情况下都要客观审视局面

    除了利用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之外,对方还可以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你的情绪。他们很有可能会对你的衣着或外表评头论足一番:“你看起来好像一夜没睡,是不是工作不顺利?”他们也可能让你久候,或是中止谈判而与别人进入另一件事情的商谈,通过怠慢等方式借以贬低你的地位;他们也可能暗示你的无知;故意不听你说话,然后让你再说一遍;故意不正眼看你,等等。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要用一颗强悍有力、不易波动的内心去认真审视现场的局面,只要能识破对方的伎俩,就能使之失效。而明白地指出这些伎俩,还能阻止其故伎重施。

    4.别被威胁吓住

    饭局谈判最终在于目的,而不是手段。无论是何种方式,达到最终的目标就可以了,而威胁成为饭局谈判中经常使用的伎俩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似乎很容易,比提出建议容易得多。威胁只需说几句话,如果它确实起到了作用,达到了说话人的目的,就不必当真采取行动了。可是,威胁也会导致对方的反威胁,从而扰乱谈判的正常程序,而使谈判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会危及双方关系。

    威胁的作用原理在于通过施加压力让被威胁方做出妥协和让步来实现己方目的。施加压力也并不总是奏效的,它常常会相反的结果,比如可能会让决定者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虑等。威胁甚至会让一个工会、一个委员会、一家公司或一个政府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抵抗威胁者施加的压力。这时,问题就从“我们应该做这项决定吗”转变为“我们应该屈服于外界压力吗”。这可能会给谈判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不管能否达到谈判的目的,威胁手段的使用都会使对方产生负面情绪,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带来各种隐患。而高明的谈判者就不会这样做,因为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传递同样的信息,比如列举出对方的所作所为将会产生的直接后果。记住,要列出那些不受你的意志左右的后果,而不要列出那些你能施加影响改变结果的事项。委婉的警告,要比威胁更具合法性。事实证明,警告也更加管用,并且不会招致对方的威胁。例如:“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协议,新闻界就会把整个事件的内幕报道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才能合法地把新闻压制下来。对此,你有何高见?”

    为了让对方的威胁失效,干扰其传达威胁的过程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你可以故意不去理会,将它视为未经授权的、匆忙说出的或与你不相干的信息,威胁的内容就失去了作用力。

    应对心理战的办法,首先是让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在与对方的持久战中,你才能取得节节胜利。

    让商务饭局顺利进行的两个原则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次饭局都暗藏着或明或暗的目的性。在饭桌上谈事情、谈合作、谈商机是生意场上由来已久的潜规则。然而,在饭局中何时进入谈判,如何让谈判顺利进行,怎样让谈判成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也是最难把握和掌控的部分。在此,我们总结出两个原则:

    1.上来就谈判无法达到良好效果,不如迂回入题

    在饭桌上进行商务谈判之前,虽然双方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但内心的忐忑不安是在所难免的,谈判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不能一碰面就急急忙忙地进入实质性的谈判,要善于运用环顾左右,迂回入题的策略。

    环顾左右,迂回入题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从题外话入题。可以谈谈最近的气候,“今天真冷啊!”“今年的气候很怪,还是生活在南方好啊,一年到头,温度都这么适宜。”

    可以谈有关旅游的话题。如:“广西桂林真是山水甲天下,各位去过没有?”“各位这次经过泰山,有没有去游览一番,印象如何?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拿出来分享一下?”

    可以谈娱乐活动。如:“昨晚的舞会,大家尽兴了吧?王小姐舞姿翩翩,真让人印象深刻!”“离我们这个饭店不远,有一家KTV,听说很不错,各位有没有兴趣饭后去尽兴一番呢?”

    题外话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并且这样的话题大家都有话可说,不会尴尬,也能活跃活跃现场气氛。可以根据饭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双方出席人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题外话,要做到亲切自然,不必刻意修饰。否则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还会让饭局从一开始初始就陷入尴尬的气氛中。

    进入谈判的时刻,不妨从介绍我方人员的情况入题,简要介绍一下我方人员的资历和成绩等,由此打开话题,既能够缓解紧张气氛,又不露锋芒地显示了我方的实力,暗中给对方施加了心理压力。

    如果我方没有其他相关人员,只是自己带着相应产品,那就可以从介绍我方企业的基本情况入题,先简略地为对方介绍我方的生产、经营、财务等基本信息,为对方提供一些必要资料的同时,又不着痕迹地彰显出我方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坚定对方与我方合作的信心,让对方相信与我方合作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们都有过直接进入主题交流而产生突兀之感的经历,气氛的怪异和自身的不适应,都会为后续的谈话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不妨采用迂回战术进行沟通,慢中求稳,稳中取胜。

    2.问他人问题与回答问题时都要先察言观色

    在饭桌上,要让正在进行的谈判顺利地沿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下去,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多说让对方听起来顺耳的话,始终让对方的情绪处于舒适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谈判的进行。发展方向的掌握一定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察言观色,多说好话自古以来就是达成自己的目的,且使用最为频繁的重要手段。

    不管在生意场上还是在官场上,我们在说话之前,都要通过一番察言观色,分析事情的轻重、曲直,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才能说出让对方顺心的话。

    问题是展开话题的钥匙。为了展开更多的话题,与对方拥有更多的契合点,我们常常会询问问题。我们要学会察言观色,做到问话也讨人喜欢。有些问题即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也可以继续问下去,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对方如果只回答地区而不说具体地址,就不宜再问下去了。如果他愿意让你知道,一定会主动详细说明的,甚至还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坐坐。反之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也就不必再追问了。

    记住,凡是别人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要避免询问。询问的目的在于搜罗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顺利地指引对方进入饭局谈判的方向。若能让答者积极主动地展开话题,那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成功地导入谈判的内容了。

    当然,在以询问的方式展开话题时,也要注意察言观色。多说对方感兴趣的话,聊到尽兴时,情到深处再把他引入自己想要谈判的内容上,前期所作的努力就会为谈判的成功埋下伏笔。

    灵活对局,饭桌上需要随时变通

    不管是在商务饭桌谈判,还是其他饭桌应酬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喜欢的,不喜欢的;长得漂亮的,不好看的;能说会道的,惜字如金的……用俗语说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你参加的这些应酬中,很显然,不可能所有的人你都能够深刻地记住,更多的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你遗忘在脑后。同样,你的表现,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人能否记住你。这就需要对局者时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像老鹰一样敏锐和机警,要像狐狸一样聪慧和灵活,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战略,才能够捕食到猎物。

    如何在饭桌上灵活应对,制定有效的战略方向?可以学以下几招:

    1、软硬兼施,灵活发挥口才效用

    在饭桌谈判中,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大量不同性格的人,而性格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到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加以利用,比如有人吃“软”,我们可以打情感牌;有人吃“硬”,我们可以以理服人;对于那些“软硬不吃”,酒杯茶杯都不肯端起来的人,我们不妨特别对待,采用巧言“激将法”让对方就范。这些经验就是通过在了解对方后,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达到目标的战略指导。

    在饭桌谈判中,如果遇到“不开面”的食客,可以尝试巧言激将:“程总,我一个小后生都能喝,我就不相信您这久经风云的人物不能喝。这样,我先干为敬,您看着办。” “程总,您看这都多久了,什么都谈妥了,咱这合同还没签下来,您公司的管理流程还真是不敢恭维啊。”当然,激将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而不是为了激怒对方,激将一定要看好对象,尺度适当,拿捏好语气。切勿激将不成,摸到老虎屁股就得不偿失了。

    2、随机应变、声东击西

    一场难以敲定的合作,通过在饭桌上切磋,让客户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饭桌谈判时要想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方案,答应自己的请求,更是考验自己的口才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的时候,当然,你得懂得“读心”,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所求才是战无不胜的法宝。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帮你,你不仅需要练就一副好口才,更需要练就一颗坚强灵活的心,懂得适时而变,机智果断地处理事情,而不是像只多舌的鹦鹉一般只会说些“劳您大驾,请您帮忙”之类的套话,那只会让对方索然无味,对你更加不耐烦。

    巧妙地说服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很多的技巧。其中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声东击西。

    对于执迷不悟的人来说,最好的说服办法是声东击西。明说“东”,却暗示“西”,让对方明白你的用意,放下固执,静心比较和衡量的得失,从而接受你的意见。

    当你在饭桌谈判中试过很多方式都遭遇阻碍时,完全可以采用这种背道而驰、指东说西的方法,让对方从你的话中领悟出内在道理,从而改变自己的决定。

    3.话题切入要稳准狠

    中国有句古话叫“打蛇打七寸”,“七寸”是它心脏的所在处,这里一旦受到致命的攻击,必死无疑。这句话说的是抓住对方的要害,达到掌握对方的目的。饭桌应酬中,要想说服别人就该像“打蛇打七寸”一样,做到稳准狠。抓住对方切身利益,让对方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促使他深入思考,借机再次用利引诱,转而支持你的观点。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为此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人要生存,就一定离不开各种与己有关的利益。生意场上,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与自己的未来或眼下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所以在饭桌谈判中,当你想要劝说某人同意你的商务提议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如此一来,在利益得失的权衡下,他一定会欣然接受你的提议。

    谈判也要抓重点,懂得将长话短说

    在请客户吃饭的短短一两个小时内,设局者既要花时间吃饭喝酒,又要花时间拉关系套近乎,往往留给谈判的时间少而又少。此时,与谈判有关的每一句话都要针对业务本身,万万不可长篇大论让客户听得云里雾里。

    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和厌烦,无法达到目的。人们没有时间理会那些长篇大论、说不到点子上的话,只有高度凝练的话才能收到想要的效果。而简洁明了则使人易于接受。

    有一回,凤姐让丫头小红给平儿传话。小红从平儿处回来时,把四五件事压缩在一小段话中回禀凤姐:“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让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

    局外人李纨听了自然不懂,追问是什么意思。凤姐却赞赏道:“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她表扬小红能把“四五门子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且当即决定把小红留在自己的身边。

    可以说,小红简洁、准确的话语,赢得了凤姐的信任。凤姐赞赏小红说话简洁、明确的同时,也指出了话语冗繁往往意味着办事拖泥带水。说话是否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关键、说到了点子上。

    为了在饭局中关键而紧迫的谈判时间内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客户有效地沟通,我们在入局前就要做好精心的准备,让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

    首先,要重点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把握本质,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说出的话语,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

    其次,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

    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通用电气公司的副总裁也说过:“我们曾在各个分支机构的会议上进行过讨论,内容就是推销员为什么会失去销售机会。讨论的结果表明,之所以失去机会是因为推销员说得太多,虽然他们的知识并不丰富。”

    现代商业人士往往业务繁忙,能够把客户邀请到场吃饭喝酒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饭局中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讲空话套话,如果在谈判时还要长篇大论,会让客户不知所云,煎熬之时,巴不得立即散局走人。设宴与客户谈生意的人,一定要备好两套台词:第一是吃饭喝酒时的寒暄和共同话题。第二就是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的谈判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和客户拉近关系后,迅速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给客户,并给客户充分的反应和表达的时间,了解客户的态度和疑虑,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生意成交的概率。

    无法答应对方要求时要含蓄作答

    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在很多场合都会表现出一种行事方式——含蓄。在接受别人的谢意时,在索取自己的报酬时,在谈及自己的利益时,甚至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都表现得很含蓄。这里的含蓄既能表现出他们的修养,保全了面子,也跟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我们有时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捉摸不透;把自己最直接的请求揣在怀里,却与对方说着一些毫不相关的话;即便是想要拒绝对方,也不会直白地说“不”,更多时候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代替。

    石磊是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当地也大小是个名人。他的妻子下岗后,就让石磊通过人脉关系给自己找个好工作。石磊以为给妻子找个工作轻而易举,真到下手找时,才知道困难重重。

    当他打电话请人吃饭的时候,一些他熟识的单位的领导,公司的老总都很高兴,也乐于与名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聊聊,结识更多的人。但一听是有事情相求,而且是安排人事,态度就变了。众人也不是一口回绝,但几乎一致地说“看一看”。石磊见此,也知道这事没希望了。

    后来,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总听说了这件事,主动邀请石磊吃饭。饭桌上两人称兄道弟,聊得非常热乎。石磊适时提起妻子工作的事,那位老总大包大揽地答应了。他说自己的公司正好缺一位行政助理,如果嫂夫人愿意,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又一杯酒下肚,聊了一番社会新闻,建材老总说:“现在市里房地产挺红火的,建材行业也跟着沾光了,这也是社会热点啊!你们台里能不能做个特别节目?”石磊明白,这分明是要做广告了。如果回绝,妻子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了。没办法,他也只好笑道:“我们的栏目,关注的就是社会问题。这个报道我回去好好策划一下,争取尽快拿出让观众满意的节目来。以后的时间长着呢,兄弟什么人,你就看着吧!”双方达成了共识,都有利可图,也并不损害对方的利益。两人碰了一下杯,都感到这顿饭吃得值。

    这就是中国人惯用的弹性手法,将不行或者不愿意做的事,以“看看吧”来应付对方。看看吧,三个字,虽然并不明确答复你这件事肯定没问题,但也并不是拒绝得一点情面也没有。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再找个合适的理由推脱。私下的交易,也并不落在实地里,全凭对方去“悟”。一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什么毛病也没有。该提的要求也提了,应接的招儿也接了,而并不表明态度,甚至说了相当于没说,但似乎又有什么信息隐藏着。这就是含蓄的功夫。

    不可否认,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明确而坚定的表态也能够给人自信的感觉。但我们在表态和许诺时,如果轻易地使用“绝对”、“一定”这样的字眼把话说死,不留余地,就未必是明智之举了。听话人在看到你的信心和明确答复后,也许会放心全权交由你去做,而你的责任此刻就更重了。我们都知道,话一出口就如覆水难收。为了防止授人以话柄,大部分人会选择用“模糊表态”的方式,为自己留有余地。

    李先生是河北人,多年在内蒙古做羊毛生意。当地许多做农畜产品生意的小收购站一直都给他提供货源,长久以来,大家也合作得很愉快。

    李先生又一次到内蒙古联系货源时,一家在当地颇有实力的公司派代表找他谈生意。饭局中,对方表示,他们有能力和实力包揽内蒙古的羊毛生意,希望李先生放弃和那些小收购站的合作。两家联手,可以更好地控制价格,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乍一听,的确是件好事。但是内蒙古这一地区是李先生多年辛苦经营的根据地,他明白若只为眼前的这点利益,而不顾多年合作伙伴的死活,他会被千夫所指,以后就不好混了。

    不答应吧,对方公司在当地底子很厚,和一些政府部门也有关系,断然拒绝,就有些太不给面子了。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李先生和对方代表说:“贵方这样好的条件,对我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不过,这边的情况,你们肯定比我还要了解,那么多的生意人都靠这一行吃饭,砸了他们的饭碗,万一弄出点儿事儿来,咱们双方都有损失。”

    说明白了自己的顾虑,李先生话锋一转,又推心置腹地说道:“贵公司做事是大手笔,我本人是非常佩服的。等我同各方面筹划出一个妥当的办法,只要不起风潮,我一定按你们的计划,只跟贵方一家签约。至于额外的利益,都是贵公司的。”

    这番话说得很漂壳,既没有明确地拒绝对方,不留情面,也暗示了将来若有机会,还会有合作的可能。但是对方代表也是老于世故的人,心知李先生的“妥当办法”——花几年的工夫也不见得能筹划出来。至于什么“只跟贵方一家签约”等话,无非是有名无实的“口惠”而已,“额外的利益,都是贵公司的”更是摸不着边际。

    话虽如此,他也能从李先生的角度和他的话语中体谅李先生的苦心。李先生前半段推心置腹的话,也是能够理解的,而后半段的补充,则是一种很尊重对方的表现,其意还是可感的。

    因此,对方代表深深点头说:“李先生真是明理的人,虽然没有达成合作的共识。但今天同李先生如此坦诚地交流,我也是不虚此行。”

    在饭局中与他人商谈时,总会出现由于彼此的立场、观点和利益不同而导致分歧的现象,必须拒绝或回绝对方的一些要求和想法也是很常见的。作为谈判的需要,这种拒绝或回绝对我们是必需的,不能不说,不能不做。并且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拒绝或回绝,而让对方受不了或吃不消,弄得很尴尬。对于这种立场、观点和利益的问题,乍看起来似乎是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若不然势必鱼死网破。

    其实也不尽然。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种比较温婉的方式和说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一些。即使是做不成生意,也尽量不要做冤家,留份人情,山不转水转,没准儿以后大家又会在一起合作呢。

    含蓄的表态方式,是饭局上必须掌握的课题。协商,是为了进一步确认的过程;婉拒,是保全双方,小心后退或者维持原状的一个过程。怎么样将含蓄诠释得最好,还在于双方关系与合作是否会因为含蓄而打折扣,没有损失,就是最温婉的含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