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谨往往会成为一个人在饭局中的拦路虎。拘谨性格的形成自然有很多种因素,但是过于拘谨的人也常常会因为谨言慎行而畏首畏尾,失去很多难得的机遇。尤其是在饭桌上,当见到陌生人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有些不自在。穷根究源,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彼此之间不够了解,而这自然使人一时找不到共同话题;二是人往往都有害怕出丑的思想,生怕自己说出的话没有水平和营养,贻笑大方,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实,这都是非常常见的心理障碍,并不表明一个人缺乏实际的与人良好相处的能力。只要掌握好适当的饭局交往技巧,和陌生人成为朋友并不是一件难事。
饭局中不敢开口多半是这种心理在作祟。就好比一个人曾经在跨栏比赛中摔过跤,之后便很难再放开胆量练习跨栏。这与一个人的跨栏天赋毫无关联。事实上,正是一次偶然的失败给了他心理上一次非常糟糕的消极误导,从而在一个人的心理上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种障碍不仅让一个人的性格显得过于懦弱,也使得其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的陋习,而这种因过去的失败经历铸就的小小错误而带来的心灵上的不快便日积月累地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阴影,使他感到自卑和羞怯,而此种心理障碍正是阻止一个人前进的最大顽石,是造成一个人在饭桌上难以大胆开口,错失结识良好人缘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我们细想起来便可知道,一个人对自己的那些先入为主的消极印象,很多都是凭空推论出来的,根本就是不合理、不能被证明的。这就好比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圈在其中,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都曾为此自落窠臼,为自己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白岩松是一个从北方小城到北京读大学的学生,在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小城市来的人,见识自然不能与大城市的同学相提并论,所以在那个时候他非常胆小、内向,不敢与大城市的同学交流,甚至整整一学期都不敢和同班女同学说话。而如今广为人熟知的张越当年也因为身材胖而不敢穿裙子,甚至不敢上体育课。因为她总是怀疑同学们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样子太难看。可是如今大家看到荧幕上非常自信和从容地面对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的他们,你还能想象到他们曾经的胆小和退缩吗?他们勇敢地跳出了自己为自己划定的圈子,也就实现了一次人生桎梏的挣脱和反抗。
饭桌上主动开口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为何常常在没有做成事情之前为自己贴上诸如内向、害羞、不善言辞的消极标签?饭桌上的胆小与非主动的交流与其说是一种性格上的软弱,不如说是自己的不努力和惰性使然。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意识到了这点并一心想克服这一问题,自然也就不会让此类问题再成为问题。客观理由完全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而一个成天找借口、编借口的人,不是胆小鬼又是什么呢?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发展潜力。只有改变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饭局中人。事实上,要让自己从羞于开口的丑小鸭变成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的金凤凰,不妨从以下几点来改变和要求自己。
1.开口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要想到在某些场合说话固然需要非常谨慎和小心,但是,说话自然只是说话,如果太患得患失反而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如果把困难想得难逾越,只会让自己在尝试之前便退缩了。这种自己吓自己的行为实在不足取。如果你被自己内心编织的纸老虎吓到了,无疑是最大的失败。
不要被自己糟糕的心态所吓倒,相反,我们要在害怕和畏缩中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即使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多了一份经验,这样想才算是勇敢地积极地为自己负责。最后无论结果怎么样,你至少都应该为自己的勇气自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好人缘的建立创造初始条件。
2.主动一点,争取先开口
行胜于言。克服了心理障碍,找到了勇气,就要马上行动,付诸实践。当你以微笑的面容自然而然地谈论一些公共话题时,你也就在慢慢的熟识中消除了紧张感,殊不知,对方也许也正为如何开口和消解尴尬气氛而无所适从呢。你比别人先行一步,便自然会让人对你产生好感。而当有时候对方反应冷淡时,也不要退缩,因为没有人可以被所有人喜欢、被所有人接受。
3.选一个不要让自己容易被人忽略的位置及自信地说话
害羞的人往往喜欢坐在角落,免得引人注目。事实上,这样造成的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鼓起勇气试着坐在人群的中心位置,或者坐到显眼的位置上,让别人有机会注意到你。在此情况下,你要勇敢地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而你在别人的注视之下,经过数次的交谈,必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结下了良好的人缘。
做一个敢开口的饭局中人,是交往的第一步。敢开口仅仅代表了你拥有了勇气,远远不能让你在交往中游刃有余。但是,只要你走出了这勇敢的第一步,之后的路途必将为迎接你而一路坦荡。做一个敢开口的饭局中人,便是迈向了成功人生的星光大道。
选好话题,让陌生人也能一见如故
“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饭桌应酬中,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历来被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当今世界人际交往极其频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观光旅游、应酬赴宴、交涉洽商……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见如故呢?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浦斯教授,是个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类的天性》中写道:在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妈家度周末。傍晚时分,有个中年人慕名来访,但姑妈好像对他很冷淡。他跟姑妈寒暄过一阵之后,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我。那时,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专注。他看出我对船只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有关船只的事,而且讲得十分生动有趣。等他离开之后,我仍意犹未尽,一直向姑妈提起他。姑妈告诉我,他是一位律师,根本不可能对船只感兴趣。“但是,他为什么一直跟我谈船只的事呢?”我问道。“因为他是个有风度的绅士。他看你对船只感兴趣,为了让你高兴并赢取你的好感,他当然要这么说了。”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对双方都有好处:不仅可以使他人对你产生兴趣,钦佩你,而且可以使自己更关心别人,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这一点,下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刘微是一个足球迷,有一次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她的旁边坐着一位东北口音很浓的小伙子,闲来无事,刘微和他聊了起来。她一开始故作惊讶地得知他是位东北人,顺口赞美东北人豪爽,够朋友,她说她有好几位朋友是东北的,人特爽快。小伙子自然高兴,自报家门,说他叫陆军,是大连人,并说东北人很讲义气,粗犷、豪放。而刘微话锋一转,说东北人也很团结,特别是大连足球队,虽然每位队员都不是非常出色,但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常取得好的成绩。恰巧陆军也是位球迷,两人直聊得天昏地暗,下车后互留了联系方式。在陆军的介绍下,刘微认识了很多球迷,其中有一位就是她这次准备争取的客户。于是刘微轻松地完成了这次推销任务,为公司赢得了一个大客户,更值得高兴的是结交了许多朋友。
在与陆军交谈时,刘微先是从“东北人”这个话题入手,然后转到“足球”这个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上,与对方越谈越投缘。经过一番“神侃”之后,两人很快加深了了解,成为好朋友,这层关系对刘微完成任务起到了关键作用。
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为什么会话不投机呢?多半是因为不理会对方的兴趣所在,而是自顾自地说话,谈论自己的爱好,讲自己遇到的奇闻逸事。这样的人口若悬河说很久,费了不少力气别人还不买账。人多少都有些叛逆心理,你越谈论自己的兴趣,别人就越觉得凭什么你一直在那里说,我就是对你说的那些不感兴趣。而如果你找到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让他去说,他就会很高兴,并且也会很善意地留给你说话的机会。说话也是一件礼尚往来的事情,你讲到了别人感兴趣的地方,别人也会了解你的想法。
美国是一个多族裔的移民国家,相互之间的交流极为重要。同时,美国的代议和全民选举体制,更要求人们能和不认识的人一见如故,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威尔逊刚当选新泽西州州长后不久,有一次赴宴,主人介绍说他是“美国未来的大总统”,这本来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而威尔逊是怎样回应的呢?首先威尔逊讲了几句开场白,之后接着说:“我转述一则别人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就像这故事中的人物。在加拿大有一群钓鱼的人,其中有个人名叫约翰逊,他大胆地试饮某种烈酒,并且喝了很多。结果他们乘火车时,这位醉汉没乘往北的火车,而错搭往南的火车了。其他人发现后,急忙打电报给南开的列车长:‘请把那叫做约翰逊的矮人送到往北开的火车上,他喝醉了。’约翰逊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我现在只确实知道自己的姓名,可是不能如你们所说的一样,确实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儿。”听众哈哈大笑。威尔逊接着又讲了一个滑稽的故事,使听众心情非常愉快。从此,威尔逊的名声大振。
似乎能当总统的人,都会像演说家一样有好口才,由此可见说讨人喜欢的话是很重要的,在历史上类似的能说会道的总统或者国家元首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位总统——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参议员竞选。因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师,自然知名度很高。在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但罗斯福不认识其他的来宾。同时,他看得出虽然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
罗斯福想出了一个接近这些自己不认识的人并能同他们搭话的主意。于是他对坐在自己旁边的陆思瓦特博士悄声说道:“陆思瓦特博士,请你把坐在我对面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况告诉我,好吗?”陆思瓦特博士便把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告诉了罗斯福。
了解大致情况后,罗斯福向那些不认识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经过交谈,罗斯福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知道他们曾从事过什么职业,最得意的是什么。掌握这些后,罗斯福就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话题,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罗斯福便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1933年,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依然采取和不认识者“一见如故”的说服术。著名的美国新闻记者麦克逊曾经对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说服术评价道:“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之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他早已了如指掌了。大多数人都喜欢顺耳之言,对他们做适当的颂扬,就无异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都记在心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与不认识的人“一见如故”,因为第一次和别人打交道时,双方都不免有些拘谨,有层隔膜。如果能有人主动、大方地打破这层隔膜,对方也能很快融入进来,这种“一见如故”在双方看来,就变成了真的一见如故。很多时候我们只和一些人擦肩而过,但世界如此之小,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需要他们的帮助。到那时,你过去跟他的“一见如故”的交往,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我们一生中的饭桌应酬中,经常可以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和一群不认识的人打交道,与不认识的人吃饭交谈。这就需要我们选好话题,知道谈什么,怎么谈,打破与他们之间的界限,消除无形的隔膜,顺利地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传达、灌输给他们,使他们能欣然接受,并赞成拥护,甚至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当然以不凡的智慧去赢得陌生人时,也能够赢得不菲的利益。
做局有言,酒友变朋友
在工作中,应酬饭局是免不了的。而不管在酒桌上我们面对的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可以借饭局变成朋友。在应酬饭局中,饮酒为乐的同时还能新增友谊,这是一个额外的收益。常言道:“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在饭局中,陌生的人坐到一起也是非常难得的,能够将酒友变成朋友的话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有好酒好肉时一定会叫上你,在只有花生米和啤酒的时候也会叫上你,他们喜欢和你飙酒,他们喜欢笑话你几杯就倒,他们会在喝多之后给你打电话诉说衷肠,也会在你缺钱时帮上一把,在你生病时去医院照顾,还不忘记开一句玩笑“快点好,好了一起喝酒”,这种人让你一顿不见,如隔三秋,这种人就是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吃喝之上的酒肉朋友,这些友情甚至比君子之交更淡定从容。宴席会散去,美味不能常留于肚,但是一起吃饭喝酒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应酬饭局中,当很多人一听到“酒肉朋友”,就认为是不好的词,就会联想到在一起的是些“酒色之徒”、“酒囊饭袋”。其实这不能怪酒肉,只能怪吃喝的人自己的品行不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到一起“大口喝酒,大碗吃肉”,酒肉相系,自是酒厚情浓,吃喝便成了维系友情的纽带。吃喝文化,的确是交朋友的最好武器之一。
以酒会友与以文会友、以棋会友并无大的差别,“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共同的爱好就是构筑友谊的基础。
汪伦邀请李白去自己的家乡,两人结识,把酒言欢,离别时,两个人依依不舍,李白乘着船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汪伦唱着歌为他送行。李白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一首诗——《赠汪伦》送给他。一千多年前,虽未设大宴,但诗人王维端着酒杯为朋友送行,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让后代为之感动。
汪伦和李白虽然只是初次相见,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酒友变成了朋友,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的心理防线。其实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大可放下心中的戒备,虽然是应酬,但不妨抱着结交朋友的心态去应局。这样一来不仅会让自己心情放松,将应酬任务完成,重要的是自己结交了朋友,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出路。这样的饭局才是具有可持续的意义的,如果只是在饭桌上浅浅地喝过酒后成为陌路人,那么应酬就只是苍白的应酬,别无他意。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去结识朋友,而是不知如何去和陌生的人交朋友。应酬饭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我们不妨利用这个平台多结识新的朋友。
小张去参加一个朋友的饭局时发现,酒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来了好多人,这些陌生人都礼貌地坐在桌旁等候主人开餐。
就在这时,小张旁边来了一个军人模样的男士,他想既然是来应付饭局,何不多交几个朋友?于是趁着还没有上酒菜,便与旁边的男士交谈起来。
小张:“你在部队待过吧?”
军人:“嗯,待了六七年。”
小张:“噢,算来咱俩还是战友呢。你是哪个部队?”
就这样,一对陌生人交谈了起来,并且成了好朋友。
在饭桌上能够和陌生人熟络起来是很难得的,我们不仅吃到了美食,还结识了新朋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那么,在应酬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结识新朋友呢?
1.通过老朋友认识新朋友
在应酬的酒桌上我们可能对很多人都不熟悉,或者是初次相见,而要想分辨哪些人值得交往,就可以通过酒桌上的老朋友进行了解。通过老朋友了解新朋友的为人处世方式,兴趣爱好,进而作出初步的判断,以便于和新朋友进一步地交往。
2.谈论新朋友感兴趣的共同话题
当我们在酒桌上认识从未接触过的新朋友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也不知道是否能够由酒友变成朋友,因此可以在酒桌上有意识地发现能与自己谈得来的朋友,只要是有了共同的话题,就可以进一步地与之交往,并且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共通点。
3.有意识地在酒桌上留下联系方式
应酬饭局一般会接触到很多人,并不是每个人我们都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所了解。所以为了方便找到情投意合,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不妨有意识地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日后能够有机会再联系。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应酬饭局是件很头痛的事情,难免喝酒不说,关键是要面对一桌的陌生面孔,这种陌生感会让很多人都畏惧应酬,不愿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结识酒桌上的新朋友。其实,既然与陌生的人同坐一桌,不妨多留心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可能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帮手,让酒友变成朋友是最为理想的饭局收获。
“出口成脏”不代表哥们情深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比如说爆粗口,说粗话,兴致来时,常常自我膨胀,脏话随手拈来。
而朋友聚会相对于其他社交宴会来说,氛围会更轻松随意一些,因此很多人会说:“我跟一般人不会爆粗口,我只有和关系好的朋友才会说粗话,因为大家都是朋友,也都知道我没有恶意,所以不会介意。更何况,这样才能突出我与朋友的哥们关系!”真的是这样吗?和朋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出口成脏”吗?这样真的能代表哥们情深,而不会招致对方的反感吗?以下案例中的张明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
张明留学回来,带着女友打算宴请几个很久没见的老同学聚一聚。但是不巧,约定吃饭的那天着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一男一女相伴进了饭店。饭桌上一男子大声说道:“张明这小子可真会挑日子,他××,这么大的雨跑到他××这么远的××饭店!真××!”旁边的女士劝他说:“谁知道今天会下雨啊,你就少说两句吧,人家请你吃饭是好意,要让张明听见多不好啊!人家好心好意请你吃饭,谁知道会下雨啊!”但那名男子不听,仍然骂骂咧咧的。
看到张明后,这名男子没有寒暄,直接劈头就骂:“张明,你这他××小子的,出国混了几年,真是××,还以为××死外头了呢,真××,还知道回来啊 ……”张明一阵惊诧过后,总算见识到了什么是脏话连篇了。张明于是一个劲地向大家道歉说:“抱歉,没想到会下雨,给大家添麻烦了,真是对不起了。”在场的老同学都说没事,但是刚才这那位男子又喊道:“哥们儿,你这话说得就见外了,咱们是什么关系,咱俩谁跟谁啊,他××老朋友了,刚刚我可不是××抱怨,你知道的,我××就是一大老粗,别××误会啊,没别的意思。”张明在一旁赔笑脸说:“不会,不会。”饭桌上的其他同学都在低声议论:“这人说话不分场合,一点也不顾及咱们的面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
这时,刚才那位女士对那这位脏话不断连篇的男子说:“你别那样这样,当着这么多人呢,好好说话吧。”那位男子说:“没事,你不懂,咱们都是老同学了,大伙儿不会介意的,是吧?”说完,他转身“询问”在场的老同学,只见大家都面露尴尬,勉强点头。这位男子看了后还不明所以,反而更得意了。于是,一顿饭下来,脏话不绝于耳,而大家也在饭后匆匆离场。
案例里的这位男子,丝毫不注意场合,以为对着关系好的朋友就可以大放厥词,更以为爆粗口能显现出他与朋友的关系密切,不拘小节。然而,这样的自以为是不仅暴露出了他的粗鄙与无知,他不文明的行为还会招致朋友们的反感与厌恶,本该是轻松友好的同学聚会,却被他的不当言行搞得不欢而散,下次谁还敢与他同桌共餐呢?
由此可见,在朋友聚会上相对于其他社交宴会来说,氛围会轻松一些,可是这并不表示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大爆粗口,那样不仅会让朋友们觉得尴尬和“跌份”,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朋友更会因你不注重场合而心生埋怨,从而懊悔自己结交了不该结交的人。此外,你也因此成为全场的“中心”,大家都带着嘲笑和不屑的目光在看你“陶醉”于自己的低级趣味之中,只会让大家从此以后对你敬而远之,毕竟谁也不想与一个只会爆粗口的人待在一起。
朋友聚会就可以“出口成脏”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觉得,朋友之间不同于其他人,关系也更为亲密,因此言行举止随意些确实无伤大雅,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如果掌握不好这个度,再好的朋友也会因为你的粗口而尴尬厌烦,从而对你心生罅隙,而这场本该联系同学朋友感情的饭局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说话做事之前先认清场合,都是自己人,不同于其他人,说话可以无所顾忌,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是要知道,朋友也是人,是社交圈子中的一分子,朋友也需要被尊重。
在朋友聚会上,我们说话更要有节制,不能令人生厌,因为口无遮拦既能表现出你的开朗、诚恳,也能表现出你缺乏自制力和虚伪。沉默也是一种交际语言,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粗话连篇,就有希望成为社交活动的中心人物,而大家都会被你的独特个性所吸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自我监督或者请旁人监督,绝不可随意讲脏话,在参加宴会时更要注意文明礼貌,给予他人起码的尊重。唯有这样,才不会留给别人“出口成脏”的坏印象,才不会导致社交失败,生意泡汤。
饭桌上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在饭桌上,不要以为对方是你的朋友,是认识你的人,说话就毫无忌惮。有的时候,可能是你的一个小习惯,在说话的时候无意间表现出来,惹得双方都不愉快。
在和朋友说话时,就需要注意以下三大禁忌:
1.最忌讳废话
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最忌讳的是多言或废话,尤其是用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或者简单几句话就能表达出的意思,就不要说过多无用的话。其实朋友之间很多话不必说得非常明白,对方也能领会,要对对方有信心。当然,这是一种沟通的技巧,需要双方的默契。
所谓最好的说话技巧,就是能够在饭桌上话题开始的时候,很自然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果为了表达一个意思,不断地解释,增加不必要的废话,只能惹人厌烦。
2.炫耀又爱说教,是最糟糕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爱表现的心理,只不过各自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其实习惯说废话的人就是出于一种爱表现的心理,这样的人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这样的人不仅废话多,还喜欢炫耀和说教,那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喜欢炫耀的人,在饭桌上习惯不停地说“我如何如何……”,不停地向周围人表达自己的见解,还动不动就训斥别人,用说教的语气切断自己的人脉关系。如果你喜欢对比你辈分低或地位低的人说教,不仅不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尊敬之情,还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说大话,对你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辈分或地位一样,你的说教只能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你是一个非常骄傲、不值得信任的人。
这样说并不是不让你指出对方的不足,任凭错误发生,而是不要在说话的时候加上“如果是我……”或者“我曾经……”一类的话,这样的表达方式只能让人一听就觉得厌烦,就可能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3.饭桌上不谈朋友的隐私
在酒桌上一定不要谈论朋友的隐私,一旦你这么做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朋友的心再宽,也不一定容得下揭自己隐私的小人。
在朋友前以说好不说坏为宜,该说则说,不该说少说为佳。在与朋友相处时,会因为二人关系密切,习惯成自然,对对方的忌讳满不在乎,结果往往使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导致二人的感情破裂。
因此作为朋友,应当尊重朋友的个人隐私,替他们保守秘密,这样朋友也会更加信任你。相反的,爱打朋友的小报告,不注重朋友的个人感受,时间长了,朋友也会对你产生戒备心理,那么你们之间的友谊也就会逐渐变淡。
要知道在饭局中,我们应该避免提及朋友下列隐私话题:
(1)年龄,工作情况及收入、家庭内务及存款、夫妻感情、身体状况
在参加宴会的时候,不能因为缺少话题而涉及朋友的年龄,工作现状及收入等这些隐私话题,很可能在宴会中有和朋友关系不太好的人存在,届时,他的宣扬会给朋友带来一定的麻烦,还会引起你和朋友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些消息都是你透露的。还有,关于朋友的家庭状况更是不能去讨论,这样会给朋友的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你的朋友可能对于这些问题很看重,不喜欢别人刨根问底,所以,一定要避免这些隐私性的话题。
(2)有些问题不宜刨根问底
在宴会上,有些问题是朋友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的,所以,对于这些问题不要刨根问题,如果朋友愿意说的话,他会顺着你的话题说下去,如果他有忌讳的话,就会转移话题,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这个问题该打住了。此外,在问其他问题的时候,也要掌握好问话的尺度,要做到适可而止。
(3)不要问同行的营业情况
如果宴会上有朋友的同行竞争对手,所谓同行相忌,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人们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营业情况或秘密告诉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所以,对于一些商业上的问题就要避免涉及,即使你问到这方面的问题,也只会自讨没趣,甚至还会引起朋友的不满。
(4)在交际中,不该问的,即使你想问也不要问
宴席中,朋友不知道或是朋友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的事情要避免发问。要时刻记住,问话的目的是引起双方的兴趣,不是使对方感到没趣。
(5)不能拿别人的短处当笑话说
饭桌上,一伙青年男女在一起侃大山,有位青年心血来潮要制造一个笑话,活跃气氛。他指着一个特别胖的女士说:“你可越来越有型了,可惜我们中国还没有相扑运动,不然,你准是一号种子选手!”
大家哄堂大笑,被点到者正为自己不断发胖而苦恼,有人当众揭她的短,岂能忍受?她翻脸说:“我胖怎么了,我自己养得起,你操哪门子心!你也不照镜子瞧瞧自己,瘦得像根芦柴棒!”
这时,笑声没有了,大家不欢而散。
谈论别人的短处是一种低级庸俗有害无益的取乐方式。这种方式引来的笑声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很容易闹出事端来。把谈论别人的缺点当做乐趣,实在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是自尊心在作祟,怕脸上过不去。所以,若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要触动他们的短处,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这是朋友之间交往的第一步。
若是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可能会由此变成宿敌。同时,也有损于你的社交形象,大家会认为你是个刻薄饶舌的人,对你产生反感、产生戒心,对你敬而远之。
在饭局上一定要做到尊敬朋友,不揭短。这也是饭局艺术的必要条件。伤害对方,只不过是逞一时之强,得一时之快,这样对于别人对于自己都没有好处。如果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那么你也不可损害别人的尊严。因为尊敬是相互的,只有你敬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