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稳定的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圆满的爱情

    富兰克林开始逐渐还清为创办印刷所所借的债款。为了名誉和声望,他勤俭踏实地工作,同时尽量避免奢侈浮夸的生活。他平时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也从不出去钓鱼或打猎。有空闲时间的话,一本书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富兰克林和别人做买卖时,从来不拖延债款,深得众人的尊敬,他的事业也一帆风顺。与此同时,凯姆尔的生意却每况愈下,债台高筑。最后,他不得不卖掉印刷所以偿还债务。

    富兰克林在费城的竞争对手只剩下布拉福德了。布拉福德生活富裕,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生意,只零散接一点印刷工作。但是他邮政局长的身份使他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新闻,他报纸上的广告也比富兰克林的多得多,因此获利也不少。

    布拉福德还利用他的职位,禁止邮差替富兰克林邮寄报纸。富兰克林只好暗中贿赂邮差,请他们偷偷帮他送报纸。

    生意有了起色后,富兰克林开始考虑结婚。他常常想起黛博勒小姐,虽然她已经结婚,但是过得并不快乐,她的丈夫是个人品低劣的人,婚后没多久他们就分居了。还有人说他另外还有一个妻子,住在伦敦,因此他和黛博勒的婚姻是无效的,但是也不能跑到伦敦去调查一番,所以这一点无法证实。从那以后,黛博勒小姐总是无精打采的,郁郁寡欢又不合群。富兰克林认为自己在伦敦时轻浮的态度以及久滞不归的情形也是造成她不快乐的原因。富兰克林和黛博勒相处了一段时间,他心中慢慢升起了和她结婚的念头。几年前黛博勒的丈夫因为负债跑到西印度群岛去了,传说已死在那里。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富兰克林很可能要替他承担债务,然而爱情的力量终于战胜了一切困难。

    1730年9月1日,富兰克林和黛博勒结婚了。黛博勒是一个善良又忠诚的妻子,帮助富兰克林照料店务,两人同心协力,创造出了快乐充实的生活。

    富兰克林在费城开办印刷所时,当地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事实上,在纽约和费城,一般印刷所也兼营文具店,出售纸张、日历、民谣集和学校通用的教科书等。爱好读书的人只能去英国购买书籍。“读书会”的会员每人都有几本书,一开始他们在酒店聚会,后来租了一个房间作为聚会的场所。

    由于研究问题时经常需要参考书籍,所以如果能将书籍集中起来,建立一所公用图书室,这对“读书会”的成员来说一定会很方便。富兰克林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后,马上得到了全体成员的同意。他们将带来的书摆在房间里,虽然数量不如期望中那么多,但是对大家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计划促使富兰克林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公共事业的计划——兴办一所订阅图书馆。他拟出一份草案,请经验丰富的公证人查理·布鲁克登写成正式的订阅章程,再加上“读书会”的朋友帮忙,富兰克林努力宣传,好不容易才找到50个订阅者,他们大部分是年轻的生意人。每人先交40先令,以后每年各交10先令,以50年为期。后来他们得到特许,订户增加为100人。这便是北美订阅图书馆的前身。

    他们就靠着这微薄的资金开始了这项不寻常的计划。书籍都是由英国进口,图书馆每周开放一次供订阅者阅读;如果他们没有按时还书,便要按照书价加倍偿还。这个组织不久便展现出丰硕的成果,其它省份和城镇也纷纷模仿他们的组织。

    这种图书馆的形式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内容,使得美洲普通的贩夫走卒的思想比其他国家的绅士还要有深度,这也是后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挺起胸膛反抗压迫、追求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图书馆也给富兰克林提供了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机会,他每天总要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读书是富兰克林生活中唯一的娱乐,他从不上酒馆,也不参加任何嬉戏应酬。他勤勉地经营生意,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依然保持节俭的本色。富兰克林的妻子总是快乐地帮他照料店铺、装订小册子、替纸商收购一些亚麻破布等。他们的家具也是最便宜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早餐只有面包和牛奶,盛在一个两便士买来的陶制碗里,用一根锡制的勺子舀起来吃。

    完美的道德标准

    富兰克林从小便接受长老会的教育,但是他在其中发现不少令人怀疑的论点,因此,他从很早以前就不再参加教会的集会,星期天是他的读书日。但是富兰克林并不怀疑上帝的存在,他相信灵魂不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教义。这些教义存在于每一种信仰里,因此他对这些训诫都很尊重。

    在富兰克林的阅读中,他发现人们在列举道德品质时说法不尽相同,有的人将它的定义放宽,有的人却将它缩小。以“节制”来说,有人认为它只局限在饮食方面,然而却又有人认为它的内容应该扩展到一切方面,如爱好、欲望、情绪、生理或心理方面,甚至连贪婪和野心也应该包含在内。当时,富兰克林列举了十三项必须遵守而且值得推广的品德项目,每一项的后面都附加几段告诫,使它可以充分表达出富兰克林为这些项目所下的定义。

    这些道德规范的名称和它们的含义如下: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少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闲聊。

    三、秩序:每样东西应放在一定的地方,每件事物应有一定的时限。

    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定之事,持之不懈。

    五、节俭:于人于己有利之事方可花费,勿浪费一切东西。

    六、勤勉:勿浪费时间,时刻做些有用的事,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实:不虚伪骗人,思想要公正纯洁,讲话亦如此。

    八、公正:不做有损他人的事,不要忘记你应尽的义务,做对人有益之事。

    九、中庸:不走极端,容忍别人给予的伤害,将此视作应该承受之事。

    十、清洁:力求身体、衣服和住所整洁。

    十一、镇静:勿因小事、平常的或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十二、节欲: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行房事。切忌过度伤体,以免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十三、谦虚: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自己做了一本小册子,每项德行各占一项,他用红墨水在每页画出七条直线,每条直线代表一天,然后又用红墨水画出十三条横线,每条横线的前面分别写上每条规范的首字母,每天反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便在空格里记上一个小黑点。

    富兰克林决定每周要特别严格执行其中的一项德行。在第一个星期中,他尽量避免做出违反“节制”的行为,对于其他的德行并不特别注意,到了晚上时,据实将自己那天所犯的过失记录下来。第一周结束后,如果保持“节制”这一条没有污点,便认为自己节制的力量已经增强许多,贪婪的习性也减轻了,这样在再将注意力放在第二项,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尽量保持这两条都没有污点。按照这种方法实施下来,每十三个星期可以实行一期,一年可分为四期。

    这种自我训练的方式就像园丁在花园里除草一样,依着花圃的次序,整理好第一个后,再接着整理第二个。如果一下子将所有的杂草根除,这样太消耗体力,也容易产生挫败感。富兰克林很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后,可以看到省察表上的黑点一个接一个消失,最后看到一本干净无瑕的册子。

    富兰克林的小册子里还附了一张时间表,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要起床、漱洗、祈祷、计划工作、读书、吃早饭。

    上午八点到十一点是工作时间,十二点到下午一点阅读、算账、吃午饭,下午两点到五点工作,晚上六点到八点整理东西、吃晚饭、听音乐或做其他消遗、聊天、反思当天的行为,夜间十点到凌晨四点睡觉。

    为了反省,富兰克林开始执行这一计划。除了偶然的间断以外,他一直连续执行了一段时间。令人沮丧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缺点比想象中还要多,但是他又很高兴看到它们慢慢减少。

    后来富兰克林完全放弃了这一计划,因为在外旅行或因公出国时,常常有许多事物阻挠他执行此计划,但是他身边总是带着这本小册子。

    出版商的政治热情

    1732年,富兰克林以理查·桑德斯为名,出版了他的历书,一般人称这本书为“穷理查的历书”,后来富兰克林又继续编写了25年之久。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历书大概都是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一个家庭可以没有书、报纸,可是一般都有一本历书。人们可以从中查看潮汐的涨落、月亮的圆缺、季节的变换等。一部好的历书可以为出版者带来厚利,使编纂者声名远播。

    富兰克林的这本书包括日历、天气、诗歌、谚语、天文和占星等,偶尔还有数学演习。这本历书先后继续出版了25年,给富兰克林本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成就和知名度。

    富兰克林又在日历上重大日子的空白处印上许多箴言,例如:凡以愤怒开始的事必以耻辱告终,等等。这些箴言包括各个时代的智慧,富兰克林将它们全部搜集起来,据此写了一篇文章,放在1757年出版的历书的卷首,使它更像一个有智慧的老人在对着世人侃侃而谈。

    富兰克林认为报纸也是另一种进行教育的工具,因此他经常在上面转载《旁观者》的文章,以及其他关于道德的文章摘要,有时候也刊载几篇他自己的短文,它们起初都是为“读书会”写的。其中有一篇有苏格拉底的对话,富兰克林想用这篇文章证明,一个邪恶的人即使满腹才华,也不能被称为理性的人。还有一篇文章写道,如果不身体力行,使道德变成习惯,那么这些德行就不能算是完美。

    在办报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尽量避免刊载具有诽谤性的或是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文章。有时候,一些作者要求他刊登这一类的文章,他们声称自己有出版自由,就好像是坐马车一样,谁肯花钱,谁就有权力去坐。富兰克林总是回答说,假如他们愿意,他可以将他的文章单独印出来,印多少份都可以,但是他绝对不会将自己的报纸沦为宣传工具。

    1733年,富兰克林派遣了一个印刷工人到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因为那里急需成立一家印刷所,富兰克林和这个印刷工人以合伙的关系经营这间印刷所。按照协议,富兰克林提供三分之一的资金和印刷机、铅字等设备,并分得三分之一的赢利。这个工人是个很有学识的人,为人也诚实,可惜就是不会管账,他有时候汇款给富兰克林,但是富兰克林却从来没有看过他的账目。这个工人去世后,他寡居的妻子承担起了印刷所的事务。她不但将以前的账目整理出来寄了一份给富兰克林,以后的每个季度,她都会寄来一份很精确的账目报告。后来她和富兰克林的合约期满时,她还把富兰克林的股份买过去,由她的儿子继续经营业务。

    因为合伙开印刷所的生意很成功,所以富兰克林很有信心,想继续在别处经营这种生意。他选派几位表现优异的工人,帮助他们在各地建立印刷所,合作的条件和南卡罗莱纳的那家印刷所一样。他们大多数都经营得有声有色,等到六年的合约期满后,他们基本上都有能力从富兰克林手中买过所有的印刷设备,独自继续经营。

    富兰克林在1733年开始学习外语,不久后他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法文,还可以轻松地阅读法语书籍。接着他又开始学习意大利语,那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刚好也在学习意大利语,他很喜欢找富兰克林一起下棋。富兰克林发现下棋占去了许多阅读的时间,便和朋友商量,要么两人不再下棋,要么就是获胜的一方有权要求败方在下次见面时背诵一部分意大利语法或者翻译一段文章等,朋友同意了第二种建议。由于这两人棋艺相当,各有胜负,结果彼此的意大利语都大有进步。后来富兰克林又决心学习西班牙文,结果也学得不错。富兰克林年幼时曾在拉丁文学校读了一年,在学了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后,他又去阅读拉丁语的《圣经》,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很多东西居然能看懂,这更鼓舞了他学习拉丁语的信心,而且由于有几种外语做基础,他学起来更容易也更成功。

    此时距离富兰克林离开波士顿已经十年了,现在他的生活变得优裕起来,便很想回去看看,拜访一些亲戚。他以前一直没有能力回去,这次总算如愿了。

    在回家途中,他顺道到纽斯卡尔去探望哥哥詹姆斯。詹姆斯在那里开了一间印刷所,他老得很快,他请求富兰克林在他死后(他担心他的时间不多了)将他10岁大的儿子带回家去,并且训练他从事印刷行业。富兰克林都答应了。詹姆斯去世后,他信守诺言,先将这个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接着又教他从事印刷工作,等到他长大成人后又将店务交给他。

    1736年,富兰克林有一个才四岁大的儿子因感染了天花而夭折。在儿子死后,富兰克林自责不已,很后悔为什么没有提前为他注射疫苗。半个月之后,这位悲痛但又怀有公民良知的父亲却冷静地一连7天在《宾夕法尼亚报》上刊登文章,纠正城里关于他儿子死于接种疫苗的讹传。他指出:“由于有人因那报告而延误了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我在此真诚宣布,他(富兰克林的儿子)并非由于接种疫苗,而是由于得了普通感染的疾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