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营新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快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其实,党中央、国务院从没有停止过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实实在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效不大。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老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全社会破解“三农”问题的视线和目光开始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社会资源,找准“抓手”,走产业建设的道路,做好土地经营文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支撑问题

    新农村建设既是建设更是发展,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产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源源不断、持续增强的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再整齐通达的乡镇和村庄也不过是漂亮的躯壳而已,最终会失去发展的生命力。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给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了重要启示。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在当时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一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发达地区的经济中可以占半壁江山,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中也“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一大时代特色。乡镇企业的发展,曾经给广大农民带来希望,一部分先进的农民开始走出田间地头,跨进工业经济的大门,农村经济开始活跃起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当然可以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大城市务工经商就业,但这一渠道毕竟单一有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的选择还是要提倡就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离土不离乡仍然是广大农民愿意和渴望选择的非农化就业方式。今天,中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产业建设,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办到乡镇是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与工业的距离感觉很远,工业话题对多数农民是天方夜谭,只能从电视中对城市文明“饱饱眼福”。要真正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就要让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亲,把第二、第三产业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在三个产业之间建立就近联系,有机联系和公平、公正的联系,让广大农民群众真实地感受到城市并不遥远,工业就在身边,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亲自参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得到锻炼。乡镇经济建设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对接的主要载体。乡镇位居乡村之首、城镇之尾,是有效衔接城乡规划、沟通城乡经济的过渡带,是传播和传递城市文明的中转站。要想摘到天上的月亮,必须找到天梯。客观地讲,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办到乡镇,既能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第一产业的需求,又可以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在对接和开拓中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联合,真正做大做强地方经济。

    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寻求产业支撑符合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规律要求。经过2003年、2004年全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后,各地工业园区数量在减少、面积在压缩,越来越好的招商引资形势与越来越小的园区平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一些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小工业、小项目、小企业被拒之门外,失去了在园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新农村建设恰恰需要这些小工业、小项目、小企业的支撑,广大乡镇相对宽裕的闲散土地资源完全可以为这些小工业、小项目、小企业提供创业的园地。全民创业不怕项目小,有小就不愁慢慢长大。应该说,项目规模不论大小,都会创造财富、产生消费、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源,都在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欢迎之列。可以说,各地不断创新理念,跳出“园区”看工业、跳出“园区”发展工业,许多小工业、小项目在广阔的乡镇找到了发展的大平台,也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要解放思想,做好土地经营这篇新文章

    现在一提起土地经营,我们的干部往往理解为城市的土地经营。对于农村土地经营压根就没有思考,农村包括乡镇土地经营问题一直没有被提出来,更没有被摆上工作日程。

    在新农村建设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土地经营问题?上饶县皂头镇的实践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最近该镇开发建设了一个商贸大市场。首先由政府筹措资金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并配套排水设施,100亩土地分成A、B、C三个区级,公开挂牌出让,其中A区土地卖到66万元。这个地价超出2004年上饶市区的平均地价。应该说,这是一个经营乡镇土地的成功案例。德兴市泗洲镇的立新村最近也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拟利用闲散土地资源规划整理一片标准的宅基地和文化、道路等公共设施用地。具体做法是土地先由国土资源局收储并完成土地平整和公建设施配套投资,然后折合成土地成本公开挂牌,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该方案准备在近期付诸实施。这两个例子既回答了乡村是否存在土地经营的理论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一个有钱办事的实际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持续投入、持续建设、持续开发的过程,需要走出一条越建设越有效益、越有效益越建设的具有良性循环和发展后劲的道路。经营乡镇土地并不是简单的以地生财,更不是以农民失地为代价。乡镇土地经营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篇新文章。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土地经营的意识。

    第一,经营土地要做好规划。没有规划,土地就只能是资源,而变不成资本。土地因为有规划才会有价值,因为有较高水平的规划才能实现较大的价值。挂土地,其本质就是挂规划。今后,乡镇扩张到哪里,规划就要提前做到哪里,周边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就要控制到哪里,新农村建设经营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政府的效益和财富就要创造到哪里。因此,要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切实做到规划先行、规划当家作主。

    第二,乡村两级土地经营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村级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和道路等公共用地。乡镇一级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道路、街道、文化等公共事业用地和商贸经营性用地。当前可以经营的土地主要应该是宅基地和商贸经营用地。对于这两种用地都可以考虑采用挂牌的方式进行经营。对于宅基地挂牌问题不仅在制度上存在争议,同时涉及农民负担问题。但是,凡事不必过早下结论,可以通过试点进行检验。只要对事业有利、又得到群众拥护,便可以肯定和提倡。我们认为,试点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富裕、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三,经营土地要做到有计划出让。土地开发有一个过程,土地供应有一个数量。乡镇土地要经营出高水平、高效益,必须增强计划性和预见性。对乡镇一级的土地经营,从一开始就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否则易走入误区,土地供应过多过滥,最终肯定要付出代价、造成损失。在土地经营中,要先做人气,后做商气,才能提高地气。人气、商气、地气联系起来,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才能成大气。

    新农村建设贵在形成机制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改变乡镇农村的落后面貌,更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简单地修几条路、建几栋大楼、搞几座公厕,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形成机制,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只有形成机制,才能充满活力。只有充满活力,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轰轰烈烈的实践,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投入。

    第一,新农村建设要整合资源。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政府资源很多,但分散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农业部门有钱、水利部门有钱、林业部门也有钱;国土部门有钱、建设部门有钱、文化科技部门也有钱。在工作中,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东修一条渠,西栽两行树,南修一条路,北建几座房,既无章法,也形不成合力。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有效整合、集中投入、捆绑使用?这些资源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和领导指挥,张县长管这个钱,李县长管那个钱,王县长管别的什么事情,再加上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行业要求,统筹使用客观上存在困难。怎么办?这时候,新农村建设规划就要隆重出炉。由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并上升为集体意志的指导思想,综合体现了各部门、各行业的意见和智慧,用它来说话、来办事、来统筹,最具权威性和号召力。所有新农村建设项目都要自觉服从规划要求,在规划“大盘”中自觉寻找位置、释放能量和发挥作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从本位主义出发,强调客观理由、借口客观理由,拉单帮、搞单干,谋取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

    第二,新农村建设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很多,项目性质、项目特点会有所不同,要在投资机制上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我在上饶县皂头镇调研时发现,该镇在解决水厂建设资金问题上使用了BOT的方式。这是一种用当地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换市场、换资金的投融资办法。这个水厂通过招商引资已经建成投产,总投资860万元。如果不是采取BOT的方式融资,单纯依靠乡镇自身积累,区区一个3.6万人的中等规模乡镇什么时候能够完成860万元的建设投资?当然,水厂是有效益、有回报的项目,可以采取BOT的方式,没有效益、没有回报的纯公益性质的项目怎么办?像公厕、垃圾清理站这些项目怎么办?一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如果建设5座卫生清洁的公厕、建设3~4座管理到位的垃圾清理站,给人的印象肯定不一样。如果经过测算投资确实有限,也可以与水厂等有效益的项目捆绑招商,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第三,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制作和建立项目库。中央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并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从2006年开始,国家将发行新农村建设国债,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按照要求,地方财政也要进行资金配套,集中起来将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各乡镇要有眼光、善谋划、早行动,提前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把新农村建设项目包装好,同时把规划与项目衔接好,把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精髓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编制上,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国家和上级的大力支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