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八贤王”:保护神自身难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有关杨家将的故事和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

    这个“八贤王”很是厉害,手中的金锏上可打昏君、下能打奸臣,再加上杨六郎还是他的御妹丈,所以每每在杨门老小被奸臣逼得走投无路的危急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凭着机智与果敢,周旋于皇帝、奸臣与杨家将之间,帮杨家转危为安,俨然是杨家将的保护神。

    在传统剧目《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等戏中,“八贤王”虽是配角,但起的作用非同小可。近年来新版的电视剧,如《少年包青天》、《凌云壮志包青天》、《大宋提刑官》、《李后主与赵匡胤》等一系列有关宋朝的剧作中,“八贤王”的形象频频出现,似乎真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从杨家将故事到“寇准戏”再到“包公戏”,“八贤王”往往在最关键时刻助国家忠良一臂之力。他成了杨家将故事中离不开的“关键先生”,就像菜里的味精一样不可或缺,也让广大老百姓深感过瘾。然而,历史上“八贤王”是不是真有其人呢?有关他的史实究竟是怎么样的?

    一 “八贤王”原型追踪

    杨家将故事中许多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那么在各种版本的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这个“八贤王”在历史上究竟有无其人,他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可能充当杨家将的保护神?

    但凡听过刘兰芳评书《杨家将》的人,都知道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也被称作八王千岁赵德芳,是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其实,“八贤王”并不是评书《杨家将》所独创的,这一人物形象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延续。可以说,自有杨家将故事始,就有“八贤王”这个人物形象,“八大王”、“八贤王”和“八王”这几个称呼有时交替使用。

    《昊天塔》是最早讲述杨家将故事的元杂剧,那里面就已提到“八贤王”。该剧第四折有寇准的一段台词:“奉圣人的命,并八大王令旨,直至瓦桥关,迎取已故护国大将军杨继业并杨延嗣的骨殖,归葬祖茔。”戏中把“八大王令旨”与皇帝命令提到了同等高度,可见“八大王”的特殊地位。不过《昊天塔》只是将“八大王”顺便一提,并没有更多的具体信息。即便是这随笔一带,也透露出“八大王”是个非同小可的大人物。

    元杂剧《开诏忠》称“八大王”为赵德芳,这也是“八大王”第一次明确身份。后代许多有关杨家将的戏剧、小说和故事,包括刘兰芳的评书在内,都把“八大王”视作赵德芳,追溯起源大概都源于此。元人杂剧《抱妆盒》里也说“八大王”是赵德芳,他收养了真宗李美人生的儿子赵祯,赵祯就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这可能是后来包公戏中“八大王”人物形象的最初依据。

    到了明代,《北宋志传》里也提到八王,小说第十一回八王第一次出场,呼延赞告诉杨令公:“此是宋君嫡侄金简八王也。”这里的宋君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他的侄儿金简八王自然就是宋太祖的儿子。同回里又说到围攻太原时,在激烈的混战中,众大臣找不到太宗所在,有人建议立八王为帝。

    较之以往,《北宋志传》里的八王形象有了新变化,或者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补充。首先出现了“金简”的说法,使八王的权威有了更明确的体现;其次,军中拥立一事更进一步强调了八王地位的重要。不过,从《北宋志传》提供的事件线索看,这个八王似乎不应是赵德芳,而应该是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后文还要详细论及此事)。在这里,“八大王”究竟是谁,开始有了歧流。不过,无论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历史上都确有其人,但其事迹与杨家将故事中所述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

    京剧中有一出程派名剧叫《贺后骂殿》,是程砚秋与言菊朋的代表作,其中对“八大王”的来历有一番详尽解释。这出京剧曾于1976年搬上银幕,由郑国权导演,张曼玲、张元智等人主演。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弟即兄之位。赵匡胤的皇后贺氏让长子德昭上殿质问,光义大怒,要斩杀侄子,德昭气愤,撞死金殿。贺后悲愤交加,带着次子德芳上殿责问。最终赵光义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德芳为“八贤王”。“八贤王”由六个王爷封号和两项特权组成。六个封号是:亲王、良王、忠王、正王、德王和静王,两项特权是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要对赵德芳如此重封,贺后有一段唱叫“有贺后在金殿一声高骂”,直指赵光义篡位,贺后将他有四比,一比王莽,二比曹操,三比赵高,四比司马师,每一比都非同寻常,每一比都事关事件的内幕真相,事关赵光义登基的合法性。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关于赵光义的继位,历史记载一直都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从来没有谁诉说得如此清楚痛快,甚至于在这里都不是述说而是痛骂了,给人的感觉是畅快淋漓,非常解气。

    在贺后如此不留情面的痛骂之下,赵光义作何反应呢?首先是恼羞成怒,接着是托词遮掩,其后是尽力平息。他的一段“自盘古立帝帮天子为重”大体上体现了这三种情绪,先是给贺后骂殿定罪,接着分辩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最后对德芳母子尽力抚慰,大意是说你们不要再闹了,有话好好说,咱们共享天伦富贵。赵光义话中软中带硬,硬中透虚,情感相当复杂。

    德昭自杀、贺后骂殿、德芳受封这样一段故事,触动了宋史上最敏感的一处神经。如果单从京剧《贺后骂殿》来看,“八贤王”应是赵德芳无疑。但《贺后骂殿》只不过是借历史事件进行铺陈的戏剧故事,把它当做历史真相来解读,实在是有点南辕北辙。《贺后骂殿》触及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但离历史真相仍然相隔十万八千里,真实的历史远比《贺后骂殿》复杂曲折百倍。这里面有几个误区应该澄清:

    其一,贺后骂殿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说贺后没有那个胆量,而是因为在赵光义继位之时,贺后早已作古了。贺氏为赵匡胤的原配,是后周官员贺景思的长女,早于958年就已病逝,那时还是后周的天下,赵匡胤在柴荣手下听命。她的皇后名分是960年赵匡胤称帝之后追封的,赵匡胤死于976年,离贺氏去世已然相隔18年,所以贺后骂殿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其次,无论赵德昭还是赵德芳都没有受封过八王。“八贤王”的称谓只出现在民间传说和故事演义中,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宋史》卷二百四十四有“燕王德昭、秦王德芳列传”,赵德芳生前没有封王,更不要说八王了,他死后才被宋太宗追封为歧王, 后来改封楚王,徽宗时又改封秦王。赵德昭于乾德二年14岁时受封贵州防御使,任过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开宝六年又封兴元尹,死后追封魏王, 后又改封燕王。赵德芳兄弟两人的前后封号加起来也不够八个,而且与《贺后骂殿》中所说的亲王、良王、忠王、正王、德王和静王毫无干系。古代封王是非常慎重之事,多以被封属地为名,德芳与德昭的几个王号都是如此,而《贺后骂殿》中的几个封号与属地无关,反而与德行、操守或亲疏关系联系紧密,这显然离历史事实太远,更大的可能是虚构。

    第三,德芳兄弟与杨家将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赵德芳生于959年,死于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981年,当时杨继业归宋不过两年,杨延昭才24岁, 还不是边关重将,潘杨一案也尚未发生。杨继业战死沙场的时间是986年,那时赵德芳已经去世5年。而赵德昭比赵德芳去世还要早,是在979年北伐失利之后,当时杨业刚刚归宋。赵德芳与杨继业是否有过接触,史上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所谓赵德芳为杨业之冤讨回公道之说绝无可能,赵德芳怎么可能干预身后之事。因此可以断定,赵德芳兄弟与《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中的那个“八贤王”是没有什么干系的,那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早已长眠地下,对杨家将爱莫能助。

    在澄清了这几个疑问之后,现在可以集中精力来关注更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德昭到底是怎么死的。《贺后骂殿》中说赵德昭撞死于金殿,这种说法有些什么根据?赵德昭的死与赵光义夺位有没有关系?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与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赵光义是如何登上王位的,这个王位到底应该由谁继承?要揭开这个谜团,就不得不翻出宋朝初年帝位传承的陈年老账,也必然牵涉到宋初的两大疑案“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在追溯这两个典故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探明赵德芳与赵德昭的身世、死因及其在宋朝的地位作用。

    二 “金匮之盟”与传位之争

    “金匮之盟”的核心是兄终弟继,也就是说宋太祖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按照赵光义和赵普的说法,“金匮之盟”的订立应该在961年,太祖就位之后的第二年六月。当时赵匡胤的生母杜后病重,临危之际召见太祖,问他何以得天下。宋太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说全是因为父母积德行善才有今天。

    杜太后正色道,你能够顺利谋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让年幼无信的儿子当了皇帝,假如后周有一位年长有威的皇帝,你还能得到天下吗?随后,杜太后嘱咐宋太祖把帝位传于赵光义,不要传于幼儿之手,以保全宋室江山。宋太祖表态一定遵从母亲的教诲,赵普受命将杜太后的遗命记录在案,藏在了金匮之中,这就是史上所传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所提到的兄终弟继的方案并不是杜太后首创,早在商代就有先例,但这种办法实施得并不顺畅。“兄终弟及”看起来可以解决弱童当政的问题,但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矛盾,那就是在弟继兄位之后,接下来的继承权应该给谁?

    按理说应该传位于“兄”之子,但当政的“弟”往往存有私心,总是想方设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所以商代的传位一度非常混乱,后来实行了传位于子的办法,王室就比较安定。

    到了西周,为了矫正商朝“兄终弟及”所带来的弊病,周公吸取商代传位教训,创立了嫡长制继承方式。所谓嫡长制,就是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皇子区分为嫡子和庶子,以此确定继承人的资格和顺序。因为当时君王多妻,孩子众多,必须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限定的范围内平衡过渡。从此,中国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沿袭了这种制度,将之奉为不可动摇的“万世上法”。

    宋太祖善读书、喜学习,估计不会不知道这些前朝旧事,而且他登基以后采取的种种措施,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巩固宋室江山,确保长治久安。关于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并不是太复杂。自西周以来,一直都按照“父位子承, 长幼有序”的原则进行。赵匡胤共有四子,其中前三子为原配贺氏所生,长子滕王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夭亡,赵德昭是次子,赵德芳是第四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说德昭虽然不是长子,但却是在世的最年长者,如果赵匡胤想把帝位传给德昭,那将是天经地义的事。

    按照皇室惯例,皇子成年,都是要封王的,然而宋太祖在位时,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被封王位。相反,其弟赵光义却被封为晋王。德昭只被封为“贵州团练使、同平章事”,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这不能作为宋太祖无意传子的根据,因为杜太后死时,太祖不过35岁,赵光义22岁,德昭只有11岁,德芳刚刚2岁,一切尚早,不必急于行事,公开矛盾。

    总之,宋太祖生前没有确立太子,也没有明确赵光义为合法继承人。尽管在他自己看来,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但这却使得王位继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各方势力都瞄着皇位,觉得自己大有希望。

    首先,从道理上讲,赵德昭是法定继承人,而且聪明英武,很有韬略,有点当仁不让;另一方面赵光义占据着开封府尹的核心位置,培植了大量心腹羽翼,争当接班人占了先手。但关于皇位继承问题,并不是只有赵光义和赵德昭充满欲望,还有不可小视的第三方,那就是赵德芳。当时的皇后宋氏非常宠爱赵德芳,力主立他为太子,宋太祖虽然没有表态,但须知枕边风历来威力无穷。

    赵德芳与赵德昭并非一母所生。德芳出生于贺后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959年,生母姓王,是后周巢国公之女。史上对王氏的评价很高,称她优点很多,一是待人仁慈,二是恭勤不懈,三是善古琴才艺,同时还虔信佛教。王氏生有一子二女,乾德元年(963年)病逝。也就是说,赵光义取代赵匡胤的时候,她也去世十几年了。

    既然赵德芳的生母早就去世,那么主张立德芳为太子的皇后又是何许人?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赵匡胤死后,宫中太监王继恩敢不听她的命令。这位皇后姓宋,她的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宋廷渥,母亲则是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甯公主。虽然也是系出名门,但在宫中资历尚浅。太祖去世时,她只有25岁,且不过是德芳的养母。宋皇后对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照顾有加,因为德芳年龄最小,与她更为亲近,所以尤其偏爱德芳,经常鼓动赵匡胤立德芳为太子。

    由此可以想见,这在三方势力中,赵德昭的地位最为尴尬,因为赵光义手握重权,而赵德芳有皇后的支持,他自己只有空洞的道义。史书记载,他一生寡言,喜读书,淡泊名利,但性情刚烈,这样的描述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境遇。

    宋太祖对此可能心知肚明,所以对由谁继承王位一事,一直不轻易表态。但这种不表态对赵光义来说,就是一种表态,因为最经不起拖的人就是他。如果真有金匮盟誓,或者尽管没有,而赵光义又想当皇帝的话,那么潜在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

    赵光义比太祖年轻12岁,德昭比他小11岁,他们的年龄基本就是个等差数列。宋太祖越不表态,赵光义继位的希望就越渺茫。挡在他前面的有身体强健的太祖,后面又有不断成长的两个侄儿。如果太祖不死,他继位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继位之争,看起来是赵光义与太祖的儿子之争,实际上是太祖与赵光义之争。

    对于宋太祖来说,若想顺利传位于子,必须剔除阻碍传位的障碍,在当时情况下,赵光义显然是最大的“眼中钉”。宋太祖算得上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他不仅自己不轻杀大臣,还立下秘密誓言,要求子孙后代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必受天殛。

    一个连大臣都不肯轻易枉杀的皇帝,是不会将屠刀伸向看起来没什么过错的亲弟弟的。如果赵光义也如宋太祖一样,那么历史将会重写。但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他对皇位的渴望程度显然超出了宋太祖的预料。宋太祖可能寄希望于以拖待变,依靠自然的方式消解掉王位继承中的矛盾,这符合他一贯的行事方式,用软方式而不是硬杀戮的方式解决问题。

    宋太祖应该没有进行过换位思考,他感受不到赵光义对皇位的迫切要求,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如果赵光义想当皇帝,以他的身份,从他的角度,一场针对继位的夺权阴谋就不得不暗中进行了。宋太祖平平安安地活着意味着赵光义将失去机会,那么,若赵光义不想按照太祖的意思一直拖下去,除非是一场飞来的横祸,赵光义的愿望很难实现。

    “兄终弟及”这一制度的前提是兄必须死,兄若不死,弟何以为继?所以“金匮之盟”这份盟誓的前提是赵匡胤必须死,赵光义若要当皇帝,宋太祖必须先死,如果生死由天,自然死亡,赵光义的皇帝梦可能就只是空想了。天定不可取,那就只有人算了。究竟有没有杜太后临终遗命其实已不那么重要了,赵光义想要当皇帝,宋太祖没有不死的理由。这样一种结局,杜太后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也不愿意看到!

    三 “烛影斧声”之谜

    说到赵光义继位,“烛影斧声”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宋太祖33岁登上帝位,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宋王朝已初具规模。976年的一个深夜,宋朝宫廷内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在经过了“烛光斧影”的变故之后, 50岁的赵匡胤突然死亡。按照传统的帝王传位制度,应该传位于子,但结果却是赵光义接过了兄长的衣钵。

    对于宋太祖的死,《宋史》的记载极为简单,只有“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九个字,显得讳莫如深。因为官方正史给不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一直以来野史笔记对此事极为关注,出现了一些颇为离奇的记载。

    直到南宋孝宗时期,事件的真相才在史学家的笔下揭开了冰山一角。孝宗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是赵德芳的后人,也就是赵匡胤的后代,此前为帝的都是赵光义一支。现在的“烛影斧声”之说,源自于文莹的《续湘山野录》。南宋孝宗一朝,史学家李焘主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综合了《续湘山野录》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涑水纪闻》等书观点,揭秘了“烛影斧声”的整个过程。

    宋太祖年轻时曾经与一位很有造诣的道士交游,开宝九年(976年),太祖巡视洛阳时他们再次相遇。道士提醒他注意当年十月二十日晚上的天气,如果天晴,太祖还可活12年,否则就应当迅速安排后事。

    十月二十日那天晚上,一开始晴空万里,星光灿烂,但没过多久,天气突变,狂风骤起,天空飘起了大雪。太祖心情阴暗地离开太清阁,马上召赵光义入宫,喝退宦官和宫妾进行密谈。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无从得知,但从远处望去,在摇曳的烛影之下,赵光义时而起身离席,时而趋身向前。后来,太祖以柱斧掷地,对太宗大叫两声:你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当晚四更,赵匡胤被发现死于寝宫。

    因为事件发生得影影绰绰,讲述人言辞又闪闪烁烁,后人便将这一事件概括为“烛影斧声”。宋皇后得知太祖死讯,立即派内侍王继恩去召德芳入宫,没成想王继恩直接奔向了晋王赵光义。起初赵光义还有些犹豫,王继恩催促他:“拖延久了,就要落到别人手里了。”

    王继恩赶回宫中,宋后急问德芳来了吗,不料王继恩用手一指说晋王来了。宋后见状大惊,慌忙称赵光义为“官家”,哀求其饶命。赵光义安慰她说,共保富贵,不要担忧。

    宋氏比太祖的两个儿子要幸运,最后活到至道元年(995年)四月二十八日去世,终年44岁。不过,这位曾被封为“开宝皇后”的宋氏,死后连起码的礼仪都没享受到,宋太宗只把她安葬在普济寺内。大臣王禹偁对此提出批评,立即被以诽谤罪贬斥。直到两年后赵光义自己病重,才将宋后移入皇陵。

    宋后谋划策立德芳继位,实事求是地讲也有悖常理,是感情用事。赵光义突然进宫,这让她震惊而慌乱,有被欺骗的恼怒,有突遭变故的无措,也有事情败露后的沮丧。

    许多人不理解太监王继恩为何敢背离宋皇后,直接投奔赵光义。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势,就会明白王继恩为何做出了那样的选择。首先,宋皇后在宫中根基尚浅,当时只有25岁,又不过是德芳的养母,没有什么信服力;其次,宋氏支持的德芳势力最弱,也最年轻,才17岁,没有太祖的扶持等于什么也不是,而太祖恰恰没有明确由他继位。虽然宋皇后主张立德芳为太子,但宋太祖未置可否,实际上就是没有同意。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封太子一事始终没有出现,不仅如此,德芳兄弟甚至连基本的封王礼遇都没有享受到。最后,即便不是势力最强的赵光义继位,按常例,皇位也应该传给德昭。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拥立德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赵光义继位不合常态,德芳继位也不名正言顺。

    如果德芳登基,德昭是法定继承人,他有理由不服;晋王手握重权,他有实力策反。德芳登基,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一有风吹草动,德芳的皇位就会受到冲击,甚至于垮台,王继恩很可能会因为帮助德芳而成为罪人,搞不好还要身首异处。

    所以,对王继恩来说,按宋皇后的要求去请德芳实为下策,风险也最大。去请德昭则只不过是中策,那样他在皇后与晋王这两方面都讨不到好,而德昭坐稳皇位的几率不超过50%。权衡之下,投奔赵光义才是上策,因为只有赵光义才能稳坐钓鱼台,如果帮助赵光义登基,他不须担什么风险,就可以成为大大的功臣。宫廷里的很多太监,都是能够审时度势的投机分子,王继恩更是如此,这在太宗死后,他故伎重演,又想废掉真宗一事中得到验证。

    关于宋太祖的死因还有另一种说法,称他与赵光义兄弟二人因蜀国花蕊夫人而反目。太祖宠幸蜀国花蕊夫人费氏,常留其在宫中侍寝。有一天太祖患病,赵光义夜间入宫探望,恰巧太祖熟睡,他便放手调戏费氏,不料太祖突然醒来,看到了这一幕不堪场景。赵光义慌忙回避,太祖恨恨地以柱斧触地,大呼: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结果当天夜里,太祖就暴亡身死。这种说法出自南宋遗民徐大焯的《烬余录》,较之李焘的记载显得有些牵强。

    不管怎么说,很多人都倾向于相信太祖是为太宗所害,因为太祖当时正值盛年,只有50岁,而且身体一向很好。从现存史料看,太祖死前两个月,每月都有御驾出行的记载,可见他身体健康,并无大碍,突然去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更让人怀疑赵光义害死宋太祖的是,赵光义登基后的一连串做法甚不合常理,这使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他继位的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即便是刻意维护宋太宗形象的《太宗本纪》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的负面影响: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赵光义继位后确实做了一系列欲盖弥彰的事,先是迫不及待地改元,再是赵德昭被逼自杀、赵德芳无辜而死,之后又是涪陵县公赵廷美壮年之死。后来宋皇后去世,赵光义又不肯按皇后礼仪下葬。这些事情归结到一起,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宋太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掩盖他所犯下的罪行。

    改元是封建王朝的重大事典,按照先例,先帝去世后,继位者第二年才能改年号,除非是王朝易姓或遇特殊变故,比如继位者在正月初一登基等等。之所以第二年才改元,为的是体现对先皇的尊重。赵光义开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即位,十二月二十二日就宣布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前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给人以迫不及待之感。最令人生疑的是,宋太宗在还只剩几天就可以名正言顺改元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如此争分夺秒,他到底想要回避些什么、改变些什么?

    对于宋太宗登基这样的大事,《宋史》与记载宋太祖的死一样简略,也只有九个字:“太祖崩,帝(太宗)遂即皇帝位。”在宋太宗统治权力干预不到的辽国,对此事也有记载,“宋主匡胤殂,其弟炅(太宗名)自立”,一个“自”字就有定性为王朝易姓或特殊变故的倾向了。

    当时朝野上下,对赵光义非议不断,赵光义既无正式储君名分,又无太祖临终顾命,他以弟继兄,在当时看来有悖纲常,这个纲常就是自西周以来盛行的父子相传的皇位继承方式。因为继位本身的缺陷,赵光义对人们的看法格外敏感,一方面他对大臣言论和史官修史严格把持,另一方面对有继承资格的德昭、德芳和弟弟廷美严格提防。还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他急于建立起文治武功,以图尽快树立权威,掩盖世人对他的非议。

    《贺后骂殿》将赵光义登基定性为篡位,虽是后人所言,却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它曲调激越慷慨、低回悲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贺后骂殿》中赵德昭撞死于赵光义窃位当时、金殿之上。这事虽属虚构,但也不是全无依据。史载,赵德昭死于979年,宋太宗北伐失败之后。也就是说,《贺后骂殿》将德昭之死的时间和地点有所推移,但无论形式上有什么变化,德昭之死的性质没有变,都是为宋太宗所逼。

    赵光义夺了原本属于太祖之子的王位,表面上厚待他们,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封了王,其中德昭受封武功郡王,朝会时还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里,赵光义对他们却非常忌惮。

    四 “八贤王”因何而死

    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后的当天就当上了皇帝,那时他38岁,太祖的长子德昭已经27岁,德芳17岁,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赵廷美30岁,接替赵光义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

    当时赵光义的孩子们年纪尚小,不适合立为储君。德昭、德芳与赵廷美和赵光义的子女一同都称皇子皇女。赵廷美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似乎暗示他是皇帝继位的第一号候选人。对于德昭们来说,大宋一朝在宋太宗的治理下,原先的疑团和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朝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那些被隐藏着的矛盾,随着德昭之死重新浮出水面,宋室王位继承重新洗牌,风波不断。

    一部宋朝历史,边境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北宋先是对辽,后是对西夏,边境作战吃尽了苦头。南宋则先是受金欺凌,后来又被蒙古所灭。979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御驾亲征北汉。皇帝出征要由储君监国,当时赵廷美为开封府尹,虽然没有明确,也有储君的意味在里面,按理应该由他留守京城。但宋太宗对他不放心,如果赵廷美有野心,那么他出征在外就给了赵廷美绝好的机会,但这种担忧又不便明说,所以总是犹豫不决,而赵廷美对此浑然不觉。

    后来成为一代名相的吕端,当时在赵廷美府中工作,他洞察情势之后,建议廷美主动请命,要求随太宗亲征,以消除太宗的猜疑。思量之下,廷美便向太宗表示自己愿意随征,赵光义欣然同意,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吕端在太宗晚期受命任相,宋太宗赞扬他每遇大事不糊涂,果不其然,在赵光义身后,吕端机智果敢地粉碎了太监王继恩策划的又一次换帝阴谋,辅佐真宗成功登基。赵德昭此次也在随军出征之列。攻打北汉过程虽然艰难,但结果还算顺利。六月,北汉主刘继元投降,杨业父子也就是在此时归顺了北宋。宋太宗得到了北汉所属的十州十一县,胃口突然变得大了起来。

    宋太宗一心想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超越宋太祖,以此平复朝野的各种质疑。所以,他不顾部队在外征战半年极度疲劳的现状,也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趁势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成功,那他将是非常了得的帝王,其功绩也会称得上盖世之功。

    攻取燕云,一开始进展得还算顺利,宋军一路打到幽州城下。辽军守将耶律知古采取了避而不战、严防死守的策略。宋军连续猛攻11天都没有任何进展,而与此同时,萧太后派出大批人马进行增援。辽军增援先锋耶律沙率先与宋军交火,经过浴血奋战,宋军获胜,宋太宗下令乘胜追击,在幽州城西高梁河一带与辽国援军主力展开激战。辽军兵合一处,奋起回击,疲惫宋军已是强弩之末,抵敌不住败下阵来。

    宋太宗不得已挥师后撤,但辽将耶律休格不依不饶,乘势追击。宋军首尾不能兼顾,场面混乱不堪,宋太宗也身中两箭,最后乘驴车逃走。史书对此有这样一段记载:

    军中尝夜惊,不知上何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然,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

    简短的一段话,记录了赵德昭之死的前因后果。《涑水纪闻》、《续资治通鉴》对此的记录也基本相同,没有大的疑义。当时身处乱军之中,大家找不到皇上,以为他很可能遭遇了不测。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臣找不到皇帝踪影不是虚言而是确有此事,并且这种君臣不相见的局面有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当夜掌管后军的将领钱俶为怕走漏消息,保护太宗更安全地逃离,就曾连斩六个前来报告御驾行踪的卫兵,并下令后军缓行,以便同太宗的车驾拉开距离,免得暴露太宗所在,引起辽军追杀。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皇帝下落不明,有急于表现的便提议立赵德昭为帝,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太宗回来之后,这事也就作罢,再没有人提,没想到有好事者偏偏向太宗吹风,这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叔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太宗对德昭的疑忌与防范之心更甚。

    班师回朝之后,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此次北征失利,同未能及时赏赐扫平北汉之功有直接关系。于是,德昭提醒太宗,征辽虽然失败,但还是应该及时为平定北汉的将士论功行赏。德昭直率,以为这种建言于公于私都应该无碍,没想到却正触到了太宗的痛处,他怒气冲冲地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兵败高梁河,宋太宗心情极为沮丧。他原本想借征战抖抖威风,不成想落了个鸡飞蛋打,自己还身中两箭,这些都让他不堪回首。当他得知两军阵中还曾有人要立德昭为君,这更是触到了他的痛处。他的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偏巧德昭此时主动送上门来了。

    德昭原本刚烈,又比较内向,再加上身边没有谋士,所以他的行动完全是率性而为,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初时,他还不知宋太宗为什么会如此怒气冲天,等到他考虑明白了之后,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觉得窝囊,越想越觉得后怕。皇位原本应该属于自己,被太宗无端夺去,如今反过来还要受他怀疑,现在太宗话中已露杀机,自己又翻身无望,与其受辱被杀还不如自我解决,所以在一时无从排解之下,自刎身死,年仅29岁。

    也许他是在以死明志,表达自己的清白,但他这一死恰恰成全了宋太宗,也为宋太宗扫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提供了一个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前行,上面沾满斑斑血迹。此时,太宗的猜忌之心已表露无遗,如果以前还掩藏些的话,现在是再也遮不住了。哥哥德昭去世之后,德芳更加惶恐。当年宋皇后让王继恩去招的人是德芳而不是德昭,可以想见,宋太宗对德芳的疑忌比德昭更甚。父亲赵匡胤去世时,他不过17岁,失去兄长时,他也只有20岁。又过了一年半,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22岁的赵德芳突然暴病身亡,赵德芳之死的神秘程度不亚于其父宋太祖。

    人们怀疑他的暴死也与赵光义有关,只是宋太宗对那段历史封锁甚严,赵德芳的死因已很难查得清楚。留下记载的倒是太宗皇帝的悲痛,他在德芳灵柩前放声痛哭,甚至废朝五日表达哀思,这是不是在作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年,宋后曾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于官家了,看来她还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女子。赵光义没有兑现要与她们母子共保富贵的承诺,在他就位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几个能够威胁王位的人物,德昭、德芳以及廷美相继不明不白地死去。

    赵光义为皇位苦心孤诣,他可能不会想到,到南宋时,因为宋高宗无子,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又成了德芳之后,他就是宋孝宗,此后的四位皇帝都是他的后人,再后来的四位皇帝则是德昭之后。如果赵光义真的以亲人之死为痛的话,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廷美之死。除掉太祖的两个儿子之后,能够威胁到皇位的就剩下了他的弟弟廷美,因而廷美的危险与日俱增。赵廷美之死与宋朝的另一大悬疑“金匮之盟”的出笼密切相关。

    赵光义登基缺乏法理依据,当时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受命于杜太后,但也只是那么一说,空口无凭,很多人并不相信。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金匮之盟”,但这个“金匮之盟”却是在赵光义当上皇帝5年之后,杜太后去世20年之后才由赵普抛出。赵光义弟继兄位之时面对着那么强大的舆论压力,对此竟然只字未提,如果真有所谓的“金匮之盟”,那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很多人由此怀疑,“金匮盟誓”一说,更像是赵普与赵光义联合编造的一出谎言。“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莫须有之词,只不过是为了证明宋太宗得帝位的合理性而已。

    情急之下,赵光义可能并没有想得太远,“金匮盟誓”虽然可以证明他取得帝位的合理性,但却成为他传位于子的障碍。如果真有“金匮盟誓”,宋太宗之后的传位顺序应该是先赵廷美,后赵德昭,再后为赵德芳,最后才可能是赵光义的孩子们。德昭与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唯一的障碍,而赵廷美恰恰还是开封府尹,占据着这个貌似储君的位子。

    赵廷美要想保平安,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效仿赵光义,谋求尽快取而代之,而不是被动等待,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实力、勇气外加机遇,以当时赵廷美的实力看,走此路无异于死路。另一条就是明哲保身,避免被视为眼中钉,主动退出储君人选,请宋太宗立皇子为太子,如此也许尚可共保富贵。

    在赵光义出征北汉的时候,每遇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曾经为赵廷美出过这样的主意,不过,此时吕端已离开了开封府,如吕端一样洞明世事的人物在赵廷美府中再也没有出现。赵廷美在不知不觉之间走上了一条中间路,他不仅没有想办法消除太宗对他的猜忌,反而采取了相反的策略,拉拢朝中的一些大臣,包括当朝宰相卢多逊。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他等于在告诉赵光义,自己对帝王有着某种想法。更为糟糕的是,他有关“太宗有负兄意”这样的牢骚也传入了太宗的耳内。

    这一切对赵廷美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如果短期内还没什么危机的话,那只不过是还不到时候。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赵德芳死后半年,赵廷美的麻烦来了。

    一些朝中大臣向宋太宗揭发赵廷美图谋作乱。虽然那些指控都只是在借题发挥,根本无法证实,但宋太宗还是据此免去了赵廷美的开封府尹一职,把他发配到西京做留守,这也意味着赵廷美不再是储君。不仅如此,指控赵廷美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出任了朝中要职,这为构陷赵廷美开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先河,似乎只要伺机罗列他的罪状就可以升官发财。

    老政客赵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契机。宋太祖在位时,赵普屡屡打压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马上召赵普入朝出任太子太保。太子太保与太傅、太师并称为“东宫三师”,属于从一品官,一般都是封赏的加官,如宰相再加封太子太保,更多的只是荣誉象征,没有什么实权。把赵普放在这个位置,一方面是便于加强对他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安天下民心,赵普是知道赵家机密最多的朝臣,如果他有什么不利于赵光义的言行,那影响可就大了。

    后来,局势渐稳,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当政,对赵普百般打压,赵普处境相当窘困。巧的是,卢多逊与赵廷美关系紧密,引起太宗疑忌。赵普若要东山再起,必须扳倒卢多逊,而赵光义想要除去赵廷美也必须绕过卢多逊。

    宋太宗适时召见了赵普,两人一见倾心,共同的愿望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前的隔膜与障碍已不复存在。赵普向宋太宗表了忠心,决定“愿备枢轴,以察奸变”。回到家后,赵普连夜赶写奏折,“金匮之盟”就此抛出,这也是“金匮盟誓”内容首次公之于众,赵普成为除杜太后以及宋太祖之外的唯一见证人,而此时杜太后和宋太祖早已做古,赵普的地位不言而喻。

    赵普以“金匮之盟”表明忠心,既帮助太宗洗刷清白,又打击了政敌,还帮自己恢复了相位,可谓一举多得。“金匮之盟”完全是赵普的一面之词,他说杜太后临终前曾有遗言,“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为了避免将皇位传于未成年人,嘱咐太祖将王位传于光义,并由赵普写下密约妥善保存。

    令人生疑的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太后去世时没有让人知道,在太宗继位急需正名之时也没有让人知道,偏偏在太后去世20多年、太祖去世5年之后,在赵普急需复出打击政敌卢多逊之时公布于世。赵普在此刻突然抛出“金匮之盟”,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政治交易。

    首先,杜太后死时,太祖不过35岁,德昭也已11岁了。她怎么能确定太祖死时,其子年岁还小呢,除非太祖不久即死。

    其二,太祖去世时,德昭27岁,德芳17岁,均已成年,根本不存在传位于幼子一说,也就是说杜太后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赵光义以这个理由登基还是荒唐。

    其三,若真有此事,赵光义和赵普又都是亲历之人,为何不在登位之初及时公布,以平息众怒,反而任由各种说法疯传。因为既是传位约定,大可不必深藏固封。

    其四,太宗时所修《太祖实录》没有提及此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重修《太祖实录》才加上了这一条,这又是为何?

    “金匮盟誓”乍听有理,却经不起推敲,与事实相差甚远。但不管事实究竟如何,赵普显然由此重获太宗欢心,也为自己东山再起加上了重要的筹码。后来的事情也一步步验证着人们的猜测,赵光义与赵普联手将他们各自的对手一同歼灭。宋太宗曾问赵普是否要传位于赵廷美,赵普一语中的,自古帝王传位都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难道陛下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吗?

    这话说得相当暧昧,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传位于赵廷美那是理所当然,赵普如此说岂不是违约?再者,他说先帝已误,可见他对宋太宗登位之事了如指掌。赵普的对答坚定了宋太宗传位于子的决心,也坚定了自己重回相位之路,决定了赵廷美的悲惨下场。

    太宗即位后第七年(983年),赵廷美被告“骄恣”、与卢多逊串通“阴谋窃反”,一再被贬。赵普以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推测,若对赵廷美的处分过轻,他便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于是他授意开封知府李符上书,称赵廷美心怀怨言,不思悔改,常想翻案。于是赵廷美罪加一等,又被贬为涪陵县公,发配到更为偏远的地方,宋太宗还派当地官员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赵廷美气愤难平,不过两年,于984年忧愤成疾客死他乡,年仅38岁,这与赵光义登基时的年龄相当。之前上书状告赵廷美的开封知府李符,因用刑不当被流放春州,不明不白地死去。赵普做事可谓干净,不留后患。

    杨家将故事中所讲的“八贤王”,不管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史实都是一样的,在那个年代,他们不仅没有什么权势,而且命运相当凄惨。他们在太宗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说得直接一点是自身都难保,所谓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都只是人们的想象和美好愿望而已,根本不可能成为杨家的保护神。

    有关太祖之死、太宗继位的记录,在官修史书中要么失载,要么语焉不详。而另一方面,野史或民间传闻所记却异常繁富,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非常少见。宋太宗自己曾经说过:为君为臣,作一恶事,载之简册,流传万载。他对涉及当朝政治的舆论把持非常严格,他很怕自己有不光彩的事情载入史册,因而一改前朝不干预史料编撰的惯例,专门规定本朝的时政记和起居注,必须按月送他审阅,然后才能交付史馆。这也就是为什么《太宗实录》、《太宗本纪》靠不住的原因了,但凡涉及到宋太宗不光彩的一面,正史中都已隐去,甚或反话正说,粉饰美化。北宋末年进士江少虞编纂的《宋朝事实类苑》也大抵如此。

    因为官方没有明确合理的说法,人们只好自己寻找答案,这也就是为什么官方越是讳莫如深,民间离奇传闻越多的原因。南宋之后,因为太祖的后代当政,这段历史的管制逐渐松动,许多说法浮出水面,很多人对德昭、德芳之死深表同情。有人把北宋灭亡,太宗子孙被掳劫殆尽,归因于赵光义虐待太祖子孙而招致的报应。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之后问世的《古事比》和《七修类稿》,书中讲,灭亡北宋的金国大将斡离不,相貌极似宋太祖,北宋灭亡那是宋太祖索债来了。尽管这只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舆情民意。

    人们同情太祖之子的悲剧遭遇,将他化身为公正无私的“贤王”,赋予他超级权威,让他手执金锏,上敢打昏君,下敢打奸臣,以出愤懑之气,这相对于因果报应来说更为合理解气。

    五 另一版本的“八贤王”

    杨家将故事中的八王千岁赵德芳离历史人物赵德芳相去太远,所以又有人分析推测,八贤王的原型可能另有其人。

    宋代人所说的八大王一般都指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俨,他排行第八,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宋史》卷245《宗室传》对他的描述是“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宋人笔记《谐史》中称他: “生而颖悟, 广颡丰颐, 凛不可犯, 名闻外夷, 小儿夜啼, 其家必惊之曰: 八大王来也。”可见,赵元俨在民间确实有“八大王”之称。

    另一部有关杨家将故事的明代小说《杨家府演义》,也没有把八王与赵德芳混为一谈,而强调他是宋太宗的儿子,还说他不接受宋太宗传位,把王位让给了七王元侃,元侃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因为这层关系,他格外受尊重,在真宗、仁宗时代比较有发言权。这种说法其实也存在不少漏洞,真宗实为太宗第三子,在前两位皇子相继出事之后,他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不存在八王元俨谦让的问题。

    宋太宗身后的皇位继承也是问题不断,一波三折。八王赵元俨虽然当时没有搅入其中,但在真宗之后的仁宗一朝却一度受到牵连。德昭、德芳和廷美相继离世之后,影响皇位继承的因素基本消除,宋太宗开始放手安排他身后的皇位继承问题。983年,他将自己的孩子由德字辈改为元字辈,以区别于宋太祖的后代。

    长子赵德崇改名为赵元佐,立为太子。他长得酷似太宗,深受太宗和皇后喜爱,被封为楚王。赵元佐非常有正义感,文武俱佳,曾随太宗征北汉、伐辽国,经过大场面的历练,对人对事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宋太宗联合赵普刻意打击赵廷美之时,他很看不下去,曾经想办法营救赵廷美,但没有成功。

    赵廷美贬死在房州之后,赵元佐大受刺激,由此发疯。病情发作之时,在府中见人就砍。太宗非常痛心,为此专门大赦天下,希望能够补救,但并没有任何收效。

    985年重阳节,宋太宗召集孩子们在宫中宴饮,因赵元佐病情未愈,没有邀请他。他得知此事,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放火烧了东宫。宋太宗非常失望,下令将他贬为庶人,后来虽然恢复了其楚王地位,但父子关系渐趋冷淡。宋真宗是赵元佐的同母胞兄,对他优待有加。但赵元佐对宫中事已失去兴趣,兄弟俩再也没有谋面。赵元佐安享晚年,于仁宗年间病逝。

    宋太宗第一次立太子失败,第二次选继承人也并不顺利。赵元佐失宠之后,他的弟弟赵元佑改名赵元僖出任开封府尹兼侍中,成为新皇储人选。赵元僖有才干也有野心,他起用被冷落了的前相赵普为自己壮大势力,逐步清除了赵元佐一派残余。但没想到的是,赵元僖在最春风得意之时死于非命。

    992年十一月,赵元僖早朝完后回府,被侍妾张氏下毒误杀,年仅27岁。赵元僖因宠爱张氏而不断冷落正妻李氏,造成两人矛盾加深,张氏恃宠而骄,因而经常受到李氏训斥,张氏遂起了毒杀李氏之心,没想到阴差阳错毒死了赵元僖。

    赵元佐痴狂,赵元僖暴死,宋太宗的子孙像是中了恐怖魔咒,王位继承被一种说不清的恐怖阴影所笼罩,朝内又是议论纷纷。起初,宋太宗罢朝五日,追赠赵元僖皇太子身份。在得知赵元僖的死因后,遂废止了他皇太子的追赠仪式,并降低了葬礼的规格。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在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许多不堪回首的回忆中驾崩。至此,与“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有直接关系的人全部离开了人世。

    前文所说的八王赵元俨,在太宗一朝,受封泾王,与真宗的继位并没有什么冲突,倒是在宋仁宗即位之时卷入了一场宫廷斗争。宋真宗后期大权渐渐落入皇后刘氏之手。1022年二月,55岁的宋真宗病情恶化,宋真宗临终前已说不出话来,他让病榻前的大臣靠上前来,指指自己的胸口,伸出五个手指,然后又伸出三指……接着便一命归西。

    真宗临终发出的手势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大臣猜测说,真宗的意思可能是让自己的八弟赵元俨摄政以辅佐年幼的太子,这种假设立即遭到刘后的斥责。她分析说,真宗的手势无非是想宽慰大家,说自己的病情三五日之内就可好些。当时朝政基本都在刘氏控制之下,赵元俨听说此事,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事,以免惹来杀身之祸。在这一点上,他远比赵廷美聪明。

    宋真宗去世,年幼的赵祯继位,史称宋仁宗,由刘氏垂帘听政。赵祯就是传说中那位狸猫换太子的主角,他本为宸妃所生,被刘氏当做自己的儿子收养,亲生母子不得相见。刘后垂帘12年,这个秘密宋仁宗一直无从得知。刘氏病逝后,“八大王”站了出来向仁宗说出事实真相,宋仁宗起初不敢相信,追问他为何不早说。赵元俨说出一番原委来:先帝真宗在位时,刘氏已经开始参政,到仁宗登基之时,她已把持朝政。他也曾想当时就说出事实真相,但思量之后觉得那样风险太大,自己的安危倒在其次,最怕连累皇帝和后宫的生母宸妃。所以12年来,他一直闭门养晦,明哲保身,就是为了能有一天向仁宗说明真相。

    也许是十多年来受到刘氏太多的压制,赵元俨积郁心底的情绪太多太久,所以他最后几句话直指刘后:可怜宸妃生下陛下,却始终不能相认,即使是宸妃之死,怕也受奸人陷害。宋仁宗听罢,连忙向宰相吕夷简等人求证,在得到证实后,内心无比悲痛。为了验明宸妃到底是否受害而死,宋仁宗决定开棺验尸,结果事实大白于天下,赵元俨所言纯属猜测,刘后并没有迫害宸妃。

    这就是关于八王赵元俨为数不多的故事,与戏曲中刚直不阿的形象大相径庭,在那个时代,他只能以避祸为主,谈不上什么仗义执言,更谈不上什么主持公道。这位“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也远,但他的事迹很可能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

    六 保护神存于民心

    通过上述综合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多个历史人物的综合体。“八贤王”借用了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名,将赵德昭的事迹合而为一,又将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的事迹融入其中。

    在戏曲故事中,以太宗、真宗、仁宗为背景的故事中都有“八贤王”的身影出现,但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与后来包公戏中的“八贤王”应该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太宗时与真宗、仁宗时的“八贤王”不是同一个人。虽然都称“八贤王”,但一个是太祖之子,另一个则是太宗之子。

    具体地讲,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其活动主要发生在太宗时代,原形应该是德芳和德昭。包公戏中的“八贤王”,事件发生在仁宗时期,原型应该是赵元俨。而寇准戏主要发生在真宗年代,原型介于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得清楚。“八贤王”不是个单一的历史人物,而是经过加工升华的艺术形象,也是一种刚直不阿精神的象征。在他身上,不仅有赵德芳、赵德昭和赵元俨的某些特性,更寄寓了人们许多美好的设想和期望。“八贤王”有历史原型,不完全是虚构,但又加入了不少虚构的成份,如果对号入座、按图索骥难免会发生差错。

    但凡艺术形象,其原型未必只局限于某一个人,很有可能集中了多个人的特点,“八贤王”就是这样。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在戏中,“八贤王”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保护神其实还不止“八大王”一人,最早的元杂剧中还有一个国姑,杨六郎是他的女婿,她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做了杨家将的保护人。在杂剧《谢金吾》中,杨六郎私下三关,因焦赞杀死谢金吾一家而被绑到法场处决。王钦若要杀他们,国姑要解救他们,引发了尖锐斗争。杨家将人物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显赫,根据戏剧故事的发展, 需要从有权有势的王室中找出堪与奸佞对抗的力量, 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以使戏剧矛盾更加尖锐,更有嚼头。把这个人物与赵德芳、赵德昭、赵元俨这些失意人物结合起来,大概是人们出于对他们的一种同情吧。宋太宗赵光义夺占侄子皇位, 这在《续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史料和《湘山野录》等宋人笔记中都有隐隐约约的记载, 所以《贺后骂殿》等戏剧, 把同情寄于赵德昭、赵德芳一方, 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不只是民间传说,太宗的子孙们自己也觉得在太宗继位这件事上,他们有着说不清的责任。太宗的长子就是因为无法挽救赵廷美而厌倦宫廷生活的。宋真宗赵恒在即位后不久,立即下旨追复了皇叔赵廷美的秦王爵位,追赠自杀的堂兄赵德昭为太傅,追赠莫名身死的堂兄赵德芳为太保。宋真宗一上任就做出这样的举动,至少说明他跟兄长赵元佐一样,内心深处并不认同父亲对那些亲人的迫害,估计他也听到过有关父亲与死去的皇叔与堂兄弟之间的恩怨,也许他是想以这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某种程度的补偿。这也间接证明,即使是宋太宗的儿子,也认为赵廷美死得冤枉,赵德昭、赵德芳死得可疑。

    到了南宋,有关宋太宗杀兄夺位的民间传说更加活灵活现,甚至于太宗的子孙们也开始倾向于相信这一传闻。北宋末年,徽、钦二帝为金人所掳,当时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宋太祖借金太宗之手,报了当日之仇。南宋首位皇帝赵构无子,在选立太子的过程中,要求立宋太祖子嗣的呼声非常强劲。起初宋高宗坚决不同意,最后却将赵德芳的七世孙找来收为养子,并在日后退位为太上皇,成就了宋孝宗。他对大臣们解释说,太祖皇帝大公无私,自己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现在朕准备将皇位传回太祖后人。至此,宋朝皇帝中,太祖与太宗一脉各有9人登上皇位,数量相当,平分秋色。

    是什么原因让宋高宗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历史没有记载赵构的内心活动,只有传说佐证。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赵构曾做过一个梦,宋太祖带他回到当年的万岁殿,为他重现了太宗谋害太祖的真实场景,并告诉他只有将皇位传于太祖的子孙,宋室江山才有一线转机。既然宋太宗的子孙们都存此心,那么民间把赵德芳等人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八贤王”也属情有可原,人们觉得他们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宋真宗对他们的追封可谓是顺应民心,同时对民间故事的进一步丰富也是一种启发。可以说,小说、戏曲、故事中的“八贤王”更多地体现了历史上民众的情绪,而不是历史真实。

    故事中,忠奸对立势同水火,那些想要迫害杨家的奸臣个个位高权重,不可一世,能够为杨家将主持公道的也必须位高权重,如果皇帝指望不上,那就只能在皇族中寻找代理人了。人们为太祖后人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怒,又为杨家将的屡被构陷而怨,于是现实中失意的赵德芳兄弟便演变成了得意的“八贤王”,这既有对现实的清醒的一面,又有反映理想的一面,因为实现公正的理想虽然没有寄托在皇帝身上,但却严重依赖皇帝近亲。“八贤王”是高度艺术化的典型,不是历史人物,他在忠与奸的对立斗争中,起到了一道屏障作用,使得忠臣不会无辜受伤。正所谓,是非自在人心,天地自有公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