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历史真相-穆桂英:多少故事在传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穆桂英是巾帼英雄的代名词,“穆桂英破天门,阵阵落不下”、“七十二座天门阵,阵阵离不了穆桂英”……穆桂英的名字非常响亮,甚至融进了歇后语里。在上个世纪“一天抵二十年”的大跃进时代,“妇女都学穆桂英”一度成为口号和时尚。在很多老百姓眼里,穆桂英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穆桂英的真实性。

    一 耳熟能详的穆桂英

    人们所了解的穆桂英,主要来源于各种演义、评书和戏剧,在这些传说中,穆桂英的形象是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主要是抗辽和挂帅征西,《大破天门阵》和《穆桂英挂帅》留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

    戏文中的穆桂英身上有很多为人所不能、为人所不敢的闪光点。在封建礼教森严的那个年代,她自己挑选丈夫,完全不受封建礼制的框架限制。京剧里,穆桂英在杨宗保不同意招亲的时候,甚至敢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婚,让人感觉很是畅快。穆桂英是个女强人,但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身为女人挂帅出征,丈夫杨宗保懈怠违犯军令,她铁面无情棒打丈夫。可回到帐中,她又焕发柔情,极力争取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传说穆桂英出生时,正逢八月中秋,桂花盛开,所以起名桂英。穆桂英从小长得秀气,聪明伶俐,十分逗人喜爱。她跟着父亲和师父学习兵书战策,一点就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那口绣绒刀,更是天下绝伦。穆桂英长到十五六岁,出落得更加俊俏,做事也越加成熟。穆天王看到女儿已经长大,便把管理山寨的重担托付给她。穆桂英把山寨治理得井井有条,逐渐赢得寨中男女老少的拥护和爱戴。

    明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穆桂英名叫木金花,生有勇力,且受神女传授神箭飞刀。她出场时正与众喽啰打猎,并射杀一飞鸟。

    杨六郎镇守三关时,萧太后请高人摆下天门大阵,约请杨六郎一决雌雄。辽宋两军对垒于九龙谷,宋军无人能识此阵,杨六郎甚至杨令婆都不知此阵的奥妙。正在束手无策之计,杨宗保站了出来,说这阵破之不难,因为尚有许多没有摆全的地方,并一一加以指出。杨宗保之所以识得此阵,是因受一仙人指点,又授了他兵书。没想到,奸人王钦若将杨宗保所言悉数转告辽方,他们迅速补齐了缺处。杨六郎与杨宗保再去看阵时,发现辽国已将残缺之处补齐,再要破阵难上加难。杨六郎当场晕了过去。

    杨六郎派杨宗保去五台山搬请五哥下山,共商破敌之策。杨宗保带领孟良、焦赞二将,路经穆柯寨,上了五台山去请杨五郎。五郎推托说,因久未征战,斧柄已坏,若要出山,必须有穆柯寨的“降龙木”。杨宗保以为这事并不难办,便带着孟良、焦赞下山直奔穆柯寨。

    焦孟二将头脑简单,俩人合议,如果穆柯寨不献降龙木,就把山寨灭了强夺。穆桂英听到山下吵闹叫阵,有人出言不逊,便带领女兵列队应战。孟良不知穆桂英厉害,威逼她献出降龙木,否则就放火烧山。

    穆桂英非常生气,双方交战,只数十合孟良败走,穆桂英见其刀法娴熟,疑其诈败,不追。后来与杨宗保交战,战不数合,她卖个破绽拍马佯败,宗保乘势追赶,被穆桂英回身一箭射中战马,杨宗保倒落马下,被穆桂英活捉而去。

    穆桂英堪称杨门女将智勇兼备的典范。

    回到山寨,穆桂英见杨宗保生的俊秀,又觉得面熟,仔细一看,认了出来,这员小将正是三年前自己在离山紫霞官学艺时,救下的三关元帅杨六郎的公子杨宗保,不觉粉脸通红,芳心乱跳。

    杨宗保在紫霞宫养伤期间,曾得到一个小道姑的精心护理,两人暗生情愫,那个小道姑就是现在的穆桂英。杨宗保病好下山之后,穆桂英向师父诉说心事,暗许终身。现在杨宗保就在眼前,穆桂英不能直截了当地明说,只好拐弯抹角,暗示两人的婚事。杨宗保以为山寨女子向自己提亲,宁死不允。穆桂英无奈说出实情,杨宗保也认出了穆桂英就是护理自己的小道姑,于是转怒为喜,答应了婚事。

    焦赞和孟良见杨宗保被擒上山,立即回报杨六郎。杨六郎闻听震怒,立即领兵前去营救。杨六郎与穆桂英交锋,也被走马生擒,正被杨宗保看见。杨宗保大喊,“住手,那是我爹”。慌得穆桂英把杨六郎抛在地上,杨六郎心内恼怒,头也不回,上马回营。

    杨宗保回营后,杨六郎下令将其推出斩首,以正军法,引出了一段“辕门斩子”的好戏。杨六郎要杀杨宗保,给他定的罪名是阵前招亲违反军令,众人劝解无效,穆桂英率兵来宋营,献上降龙木,签下军令状,誓破天门阵,方免宗保一死。

    天门阵是按五行八卦所摆,讲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个阵都有阵门、阵眼、阵脚、阵胆,而且大阵套小阵,子阵套母阵,阵连阵,阵接阵,阵挨阵,阵靠阵,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是一百单八阵。杨家将祖孙、母女、父子、夫妻齐上阵,在穆桂英的调配和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一举攻破天门阵。自此,三关议和,辽国再也不敢南下侵宋。

    “天门阵”今在何处不得而知,但“天门”一地并非完全虚构,历史记载隐约可现。太原以西60里处有天门关,宋时名将折可求曾在此抗金。杨六郎把守“三关”,通常指的是瓦桥关(雄县)、益津关(霸县)和高阳关(高阳东)。在著名的高阳关东北15里处有“天门口”(现属任丘县),当地人认定这里曾是杨六郎“破天门阵”的地方。

    天门南边有地青塔,世传为天门阵之“青龙阵”;青塔西南有地“白洋”,传说为天门阵之“白龙阵”。按照故事的描述,“天门阵” 摆在了九龙谷,但高阳关附近都是平原,并无山谷。不过,杨六郎曾在“羊山”(徐水县西北)设伏,把辽兵引入山谷,然后伏兵四出聚而歼之。此山东距瓦桥关二百里,所以天门阵的故事很可能挪移了时间和地点。《破天门》也可能事出当年的澶渊之役,当时寇准确实以宰相身份统军,而杨延昭也曾经力献计策,并且追击契丹人到今天山西大同和河北涞源一带。

    戏曲、评书和传说,都称杨家将熟读《孙子兵法》,熟悉“百阵之图”。宋代的将军不懂阵图是很难生存的,宋太祖规定“将不专兵,兵不附将”,出征作战要按朝廷阵图办事。大战天门阵的故事,在明代的章回小说中屡见不鲜,所述阵形最先见于《水浒传》,《东游记》也有类似情节。在《杨家府演义》中发展得更为曲折和富于神奇色彩。天门阵之战是抗辽主战场的重头戏,大破天门阵不仅与前面的故事相照应,也与后文的故事相呼应。

    但天门阵一说并不完全靠谱,穆桂英在天门阵中的神威,也都是后来的演绎。即便是在明代小说中,穆桂英也还不怎么显山露水,比她英勇的杨门女将不在少数,真正突出她的是后来的戏曲以及建国后的形象重塑。

    《穆桂英挂帅》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 1954年被豫剧搬演上舞台,定名为《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与以往的历史故事相比,情节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情节是:北宋时,西夏犯境。辞朝隐居的佘太君闻讯,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去汴京探听。杨文广在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而归。因为朝廷刻薄寡恩,奸臣屡害杨家,穆桂英心灰意冷,没有求战欲望。佘太君劝她以抵御西夏侵扰这个大局为重,为国效力不计得失,最后穆桂英听命,挂帅出征。

    《穆桂英挂帅》删除了旧本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和感伤情绪以及一些枝蔓性的情节,集中塑造了穆桂英这一英雄形象。尤其是《辞印》、《挂帅》两场戏,抒发了穆桂英由感慨杨家历代忠贞却不获朝廷信任,到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挂帅出征的心路转化历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苍劲、悲壮的色彩。

    由马金凤领衔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一炮而红,1958年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影响更为深远,被评剧、河北梆子、越剧等全国不少剧种、剧团移植上演,也引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关注。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一口气连唱一百多句,气势磅礴的唱腔让梅兰芳深为敬佩。

    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之际,豫剧《穆桂英挂帅》被移植、改编成京剧,作为国庆献礼剧目,梅兰芳以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塑造了他最后一个舞台新形象,李少春、李和曾、袁世海等联合出演,顿时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随着各个剧目的不断翻演,穆桂英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穆桂英挂帅》也成为京剧的经典剧目。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到底是谁生了杨文广?《东游记》第39回讲到,钟道士派木桂英、柴太郡出战青龙阵,宗保说,桂英可往,我母亲有孕在身,如何能去?钟道士说到,但去无防,正是要以孕气压倒此阵中的妖气。柴太郡在阵中因用力太久,动了胎气,坠下马来,生一男孩。铁头太岁见状,催马来捉,被木桂英拦住,铁头太岁被郡主生产腥气所冲,战不数合拍马而走,木桂英抛出飞刀砍去,她化作一道金光冲霄而去。

    而在刘兰芳的评书中,生孩子的是穆桂英:

    杨家将在率兵攻打玉皇阵的时候遇到了辽兵的顽强抵抗,为了射落敌人的指挥灯,穆桂英连发三箭,因用力过猛带动胎气,她没敢惊动别人,躲进了阵边的树林准备歇息一下,正遇上了辽军主将颜容。疲惫不堪、行动不便的穆桂英此时哪里是颜容的对手,手中大刀被颜容叉条杖磕飞。情急之下她抽出背后的降龙木,使足全身的力气,照颜容砸了过去,颜容准备不足被打个正着,吐血而逃。王兰英正好赶到,结果了他的性命。穆桂英也因用力过猛,从马上摔了下来,腹内一阵剧痛,生下杨文广。桂英割断脐带,扯下征裙,把孩子包上,交给王兰英。自己擦擦汗水,重整铠甲,抖擞精神,手擎大刀,二次上马,指挥三军儿郎,重新驰骋在疆场上。

    刘兰芳的评书只讲到大破天门阵,以后那么多神灵古怪的故事,估计编排起来难度很大。也幸亏她没全编完就先播讲,否则我们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听到杨家将了。

    二 众说纷纭的穆桂英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穆桂英,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这个威震敌胆、闻名天下的女英雄,有关她的史料却十分有限,只能说“穆桂英”更趋向于传说中的人物。

    《保德州志》记载,州南三十里,有个穆塔村,俗称牧塔,传说那里就是穆桂英的家乡。又讲“文广娶慕容氏,善战”,辽国兵将都惧怕她。但《保德州志》只说出了慕容这个姓,没有她的名字。后人一般认为它记载的这个“慕容”即指穆桂英,穆桂英是杨文广的妻子。《保德州志》是部地方志,产生于明清,离宋朝年代久远,其真实性备受质疑,基本被认定为历史与传说的混杂物。

    传说中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但“杨宗保”却是虚构出来的人物。杨家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而不是杨宗保。故事中所描述的“兵征西夏”、“平定征南”又都是与杨文广有关的事迹,所以有人指出,所谓杨宗保是杨文广分出来的形象,所谓杨穆联姻,所谓破天门阵, 都是小说家为了渲染杨家将, 渲染杨门女将而塑造的形象和推理的故事。既然杨宗保不存在, 当然也就没有穆桂英了。

    小说中穆桂英常言其父穆洪(一名穆羽)为大宋名臣,受奸臣王钦若陷害,不得已兵发穆柯寨占山为王。但遍查史书,没有这样的记载,当为小说语言。不过,史书里确有杨延昭的侄子杨琪“娶慕容氏”的记载。欧阳修在给杨琪写的墓志铭中透露,杨琪“初娶慕容氏,又娶李氏”。杨琪与杨文广是同辈人,是其堂兄。

    慕容氏是鲜卑族的大姓,以“战射为俗”。唐及五代以后,居住在西北边境的鲜卑人渐与汉人融合,辽宋交界的地方,也有鲜卑慕容氏居住。杨家所居的麟州,地处边陲,与慕容氏通婚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有人推测,穆桂英的“穆”很可能是“慕容”的音转。不过是侄媳变为儿媳,又虚构了一个子辈杨宗保而已。也就是说穆桂英的出现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结果。

    还有另一种更为强劲的说法是,穆桂英的原型在播州,她的一些事迹在播州杨氏的活动范围里能够找到线索,几位研究“杨家将”的专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据明代大学士宋濂的《杨氏家传》记载,杨延昭有儿名充广出使贵州,其子贵迁被过继给播州杨昭,留居播州(今贵州遵义)主事,这一支的人丁慢慢兴旺,杨贵迁有6个孙子,其中一个名叫杨文广,他曾以播州土司的身份担任沿边巡检使。

    杨文广治理播州时,与境内的“穆僚”有过交锋。有研究者认为,“穆僚”一族很可能是穆桂英的祖源,在《北宋志传》里这位女将就叫穆桂英,而在《杨家府演义》中穆桂英变成了木夫人,显然是有所回避。

    穆僚是苗族分支仫(音木)佬族部落,古代分布在贵州一带,现今居于广西境内。在宋朝以前,穆氏一族很是繁盛。杨氏占据播州后,不断与穆姓进行斗争。杨氏是该地的土司,有宋朝的封授,而穆家是当地的大族,也算是酋长,不接受土司的管制。

    据《遵义府志》记载,老鹰砦穆僚曾发生反叛,杨文广命谢都领兵前去征讨,经过一番激战,斩杀了穆僚酋长,收服了其余众人。从此以后,附近的各个部落再也没有敢不遵命的,杨氏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地位也日渐巩固。

    老鹰砦坐落在穆家川,当年曾叫遵义府,即现在遵义市所在地。播州杨氏的统治中心原在白锦堡,穆家川就在城东门外河二十里处。杨文广征服穆家川老鹰砦后,发现穆家川山水俱佳,又觉“旧堡隘陋”,便把治地迁到穆家川。杨家在播州落户之后,知道穆家川的人便越来越少了。

    穆氏部落通过与杨氏通婚,渐渐得到播州杨氏的宠信,成为杨氏统治播州的得力助手。《杨氏家传》称,播州南平军(贵州桐梓县北)的守将是穆永忠。《明史》载,杨应龙起兵反明的时候,手下大将穆照与明兵苦战于娄山关北,此人作战勇猛,素为贵州诸族所折服。穆照战死之后,杨应龙失去最为倚仗的力量,军力一蹶不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播州南面不远处有“木獠寨”,獠的发音为“老”,木老即“穆獠”。又有一处叫“木瓜仡佬”,明时称“木瓜司”,其发音与“木阁寨”、“穆柯寨”相近,与《杨家府演义》对穆桂英老家的描述相吻合,书中穆桂英是木阁寨主、定天王木羽的女儿,又名木金花,她手下还有一员战将穆瓜,应该是谐了“木瓜”的音。

    “大破天门阵”中举足轻重的降龙木,在播州也能找到影子。古时播州附近盛产“大木”,常被作为奇物进贡朝廷。明史对此有多处记载,其中播州的最后一任土司杨应龙于隆庆十四年,“献大木七十,材美,赐飞鱼服”。

    众多事件暗合了穆桂英这一人物很可能与播州杨氏有关,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明代以前没有穆桂英,而后形象越来越鲜明的原因所在。

    杨家将故事在北宋时就已广泛流传,南宋时出现了许多话本,元代也有不少关于杨家将故事的杂剧,但均未提及“穆桂英”。特别是《破天门阵》这出戏,最初是以杨六郎为主角,讲其率领焦赞、孟良、岳胜及杨宗保大破天门阵的故事,根本没有穆桂英什么事。今天的大破天门阵已经与原来的剧本相去甚远。

    后来小说戏曲把有关穆桂英的“木”都改成了“穆”。所以无论如何,穆桂英当是转音而来,因为不论“慕容”还是“木”都与穆接近。至于为何要将音转化为“穆”,专家们解释说,如此转换,可以使少数民族故事更为汉化,离汉人的生活也更近,更有亲切感,在汉人居住的地区更容易传播。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无论穆桂英的原型是取自鲜卑的慕容氏,还是来源于南方的穆僚族,都是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那里更容易涌现能征惯战的女将。穆桂英破天门阵时,有收服西夏黄琼女之事。宋人称西夏为“河西”。宋史《党项传》中有“河西黄女族”投诚之事,据此推测,黄琼女的原形有可能取之于“黄女族”。可见,杨门女将的故事应该是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故事。

    契丹有统兵打仗发号施令的萧太后,宋朝出现“佘太君”、“穆桂英”这样的女英雄也是时代的需要,即便是正史典籍只载节妇烈女,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英雄的渴望。北宋与契丹常年交战,边防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相杂的习俗,都可能牵连着妇女的戎马生活。尽管史家未录,但“里儿野竖”不能不道,不会不传。传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有老太君,有少奶奶,有姑娘小姐,还有烧火丫头上战场。讲故事的人并没有认真考究张王李赵谁家之事,只借杨家将这一艺术舞台让她们纷纷登场。

    穆桂英的故事在不少名胜古迹,甚至于州志中都留有痕迹,但并不能证明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北京的密云,有不少关于穆桂英的传说。穆家裕是回民聚集区,相传穆桂英出生在这里。该地的卸甲公社,有挂甲寺,还有穆桂英山。有趣的是,山上的柏树不少都弯着头,传说是穆桂英夫妇挂甲休息时给压的。宋辽边界在北京以南,杨家将是不太可能打到密云的,但穆家裕的人一向认为穆桂英是他们的祖先。

    在香山附近也有穆桂英的传说。从香山顶上远远望去,西南方向有一个小塔,那就是有名的“挂甲塔”,“挂甲塔”所在的地方叫“挂甲塔”村,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杨七郎有关。传说有一次辽宋大战,宋军被困,杨七郎杀出重围去搬救兵,遇到大批辽兵围堵,陷入困境。粗中有细的杨七郎情急之下想出一个对策,把自己的盔甲解下挂在一个小塔上,以金蝉脱壳之计骗过辽兵追杀,他挂甲的那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挂甲塔”。

    离“挂甲塔”村不远,有一个斧砍刀劈般的山崖。这个山崖被视为穆桂英的杰作。有一次,穆桂英乘胜追击辽寇,眼看敌人就要逃过山口,穆桂英急中生智,将绣绒大刀向辽兵逃去的方向抛去,大砍刀砍在山头上,只听“咔嚓”一声巨响,把山头砍下一半儿,五百多辽兵被埋在山下,那座被穆桂英劈开的山崖就是如今的“刀劈崖”。

    “刀劈崖”更像是一个传奇,不过刀劈崖的形成却有科学道理。从地理学上讲,“刀劈崖”附近是地震断裂带,站在对面的山腰上,可以看到一条上下蜿蜒的断裂线,所以,形成这样的地貌不足为奇。

    与穆桂英有关的地名,在昌平区还有一个“了思台”。相传当年穆桂英身怀六甲,仍然上阵杀敌,生下一子后不得已将孩子放在密林中的一个山洞里,自己重又杀回敌阵。当地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为国家而舍自家的忘我精神,就把穆桂英撂下孩子的地方叫做“撂子台”,久而久之,“撂子台”被叫成了“了思台”。

    八达岭长城一带,也有几处景点与穆桂英有关。居庸关下有一处“穆桂英点将台”,传说穆桂英当年在此提兵点将,大退辽兵。

    北京密云县冯家峪以北15公里处有白马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称“三关口”。白马关由南北两道关墙组成,当地百姓称南墙为头道关,北墙为二道关,现在新建公路穿关而过,城堡大部已经毁坏,部分城墙和城门洞仍然保留下来,城门洞上留有“白马关堡”四个大字。

    白马关附近也有穆桂英的故事。“白马关”内外,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司营子”,一个叫“冯家峪”。但“司营子”里没有姓司的,“冯家峪”里没有姓冯的,那么它们因何而得名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穆桂英在白马关外曾与辽兵激战,盔甲衣物全被撕破,但她仍然催马抡枪,奋力杀敌。辽兵败退后,穆桂英回师,路过关内的一个村庄,天已傍晚,她下令安营扎寨,坐在军帐内脱下盔甲缝补起来。为了感怀她的功绩,当地的百姓,把她盔甲被撕破的地方,叫做“撕甲营子”, 缝甲的地方叫成“缝甲峪”,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司营子”和“冯家峪”,这两个村落的名字与姓司的和姓冯的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北京顺义有穆家寨,河北有穆柯寨,山西繁峙和浑源都分别有穆柯寨遗址,山西还有穆桂英墓,有关她的传说和逸事遍及雁门关南北,这些地方都有穆家寨的传奇故事。这么多地方与穆桂英有关,可见民间传说流传之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有关穆桂英的故事大多是附会,不可能全都是真的。

    穆桂英诚然是个艺术化了的人物,但若说完全子虚乌有也不够客观,近年山西代县和山西原平发现的《杨氏宗谱》,都分别记有宗保、宗政、宗勉三子。在湖北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甚至明确记有,“宗保妻穆氏, 生文广、同信二子”,这究竟是历史的真实延续,还是根据传说的附会,已无从考证,但其可信度相信不会比明代大学士宋濂所撰的《杨氏家传》更为可靠。

    三 你所不知道的穆桂英

    穆桂英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然定型,但穆桂英和杨门女将最后有个什么样的结局却很少有人触及。《杨家府演义》中,十二寡妇里没有穆桂英。十二寡妇出场时,穆桂英已去世,但并没有交代死因。

    现在能够看到的有关杨家将的故事传说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的,例如一方面说杨文广羽化而死,另一方面又在后面几回说杨文广飞回来重新领兵。中间衔接不上的地方很多,穆桂英之死很可能就在这一缺失的段落中。

    杨家将小说历史上经过了两次大的变动。一次是在明万历年间,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之时,去除了涉嫌为播州杨家评功摆好的部分;另一次是1949年后的重新“整理”,剔除了所谓的“封、资、修、迷信”成分,情节有很大改动。现在的《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等杨门女将曲目都是解放后新编的,原本并无这些传说。所谓“穆桂英五十上阵、佘太君百岁出征”都是现代作品。

    《杨家府演义》交待,杨怀玉杀死了一心诬害杨门忠良的丞相张茂全家之后,瞒着杨文广举家迁入太行,过起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是杨家将的最终结局。但女将们的最后结局很少有故事提及,有的故事提到大刀王怀女是在平定侬智高叛乱时,遭遇敌人车轮战,筋疲力尽之时不慎掉入陷马坑,被敌人乱刀砍死,杨八娘则是在平定湖北土著叛乱的战斗中阵亡,但这些都是零散的,不够系统。

    有关杨门女将的完整结局,在甘肃武威一带流传着“杨门女将战死滴泪崖”的故事。现在当地还有滴泪崖、杨家将坟等传说中的地名。

    大破天门阵之后,穆桂英等十二名女将奉命出征西夏,在虎狼峡遇到阻击。经过激战,穆桂英发现从正面夺关比登天还难,只能另想他法。于是,穆桂英率两女将攀崖而上寻找捷径,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三人被乱箭射死。留守崖下的女将见穆桂英遇难,急忙前往救援,不料又被敌兵伏击,女将浴血拼杀,最终寡不敌众,全部牺牲。她们的头颅被西夏兵割去交令,无头尸则被抛到崖下。后来,从另一路进攻的女将杨满堂率援兵赶到,才将穆桂英等人的尸体收殓安葬,形成了现在的杨家将坟。佘太君闻讯赶来祭奠,悲恸而哭,声震山岳,感动了鹰嘴山崖,山神亦流泪不止,泪滴化作石子沿崖滚下,人们遂把此崖叫做“滴泪崖”。

    穆桂英和杨门女将战死滴泪崖的传说流传于甘肃、宁夏一带,如今“杨门女将坟”和“滴泪崖”,都已成为当地受保护的“文物古迹”。滴泪崖在解放后因修路炸掉了大半,已不复当年原貌,不过现在又重新开发以吸引游客。《杨门女将战死滴泪崖》的传说最早刊载于《甘肃民间故事》。

    旧话本中杨门女将战死的故事并非少见。例如穆桂英之前的女英雄刘金锭,在传统评书中,除了能征惯战还能呼风唤雨。她扶保宋朝扫平南唐,在打败妖道余洪后,被余洪的师傅困在阴魂阵,用三块金砖打死。当时刘金锭已经怀孕,尸体入殓后在棺中百日不腐,最后产下一子,她的灵魂转生为穆桂英。这段情节在解放前的话本中都有提到,但因为涉及“棺中产子”和“灵魂转生”等迷信思想,被封杀叫停。只有东北二人转还有所保留,但也鲜有演出。另外,其他地区也还有穆桂英之死的传说,但都登不了大雅之堂,人们更愿意为英雄保留一方净土,保存心中美好的形象不被损伤。

    四 寡妇土司的英雄传奇

    穆桂英的形象取材于少数民族地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播州杨家将故事里,有一个英勇无比的寡妇土司,她的经历与穆桂英很有些相合之处,这位女英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一品诰命夫人。

    根据秦良玉遗留的衣物测定,她的身高约1.86米。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也是一个寡妇,她活跃的时候,正是明朝杨家将小说改编校正的时候。

    秦良玉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初二申时,自幼深受“执干戈以卫社稷”思想的影响,经常与兄弟们一起跟随父亲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她少小时就很有雄心壮志,父亲非常感慨:“你的兄弟都不如你,只可惜你不是男儿。”

    她回答道,“不是男儿也没什么,如果让我掌兵,应不输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和冼夫人(隋时岭南的少数民族首领),夫人城、娘子军皆不足道。”

    成年后的秦良玉,“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21岁的秦良玉嫁给了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石砫因石潼关、砫薄关两地而名。

    马氏土司虽然只是一方土酋,但却号称是汉代以“马革裹尸”闻名的马援的后人,这与播州土司定位于宋朝杨家将的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秦良玉深谋远虑,她对丈夫分析说,“现在天下为多事之秋,我们石砫以黔、楚、蜀三地为邻,不可不练兵以求自保。”

    秦良玉鼓励丈夫志存高远,立功万里,不可囚困于一隅。在她的帮助下,马千乘建立了一支远近闻名的“白杆兵”。秦良玉亲自参与治军,马千乘遇事都与她相商,无论干部战士对她都十分敬畏。这种女强男弱的模式,与杨门女将的模式很相似。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秦良玉与丈夫一起率军参加了平定播州杨应龙之役。秦良玉与播州杨家的关系很有些复杂,其中掺杂着权力与家事的瓜葛。秦良玉的婆婆覃氏也是一个寡妇土司,千乘之父早逝,他和弟弟千驷年幼,宣抚使一职因而由覃氏代领。

    覃氏善专权,有谋略,与杨应龙关系暧昧。长子千乘对母亲的行为非常不满,由此引起了覃氏的嫉恨。于是覃氏专宠次子千驷,并借杨应龙的权力压制千乘,让千驷能得以承袭宣抚使之职,还专门聘娶杨应龙的二女儿为千驷之妻,与杨氏结为姻亲。

    当地的土吏马邦聘不服覃氏继位,一直谋夺其印,纠结党羽围攻覃氏,纵火焚烧公私庐舍八十余所,杀掠一空。覃氏上书朝廷,要求对谋篡之事严惩。正在朝廷处理此事的过程中,播州的杨应龙开始反明。马千驷认为时机到了,立即率部赶到播州,与杨应龙会合。

    马千乘因而有机会继承了马氏土司之位,应朝廷征调,讨伐杨应龙。至此,兄弟、母子反目成仇。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腊月,八路平叛大军汇集,川师四路,黔师三路,还有一路楚师。每路三万人马,主要力量皆为地方土司的军队。马千乘率本部三千军,为川南路先行,跟随四川总督李化龙从征。

    石砫兵手持特制长矛,矛端呈勾状,矛尾有圆环,攀援险峻山地之时,前后搭接,敏捷如猿。由于矛杆皆为白色,时人称之为“白杆兵”。丈夫前线杀敌,秦良玉也自愿为朝廷效力,她统精兵五百,自备军粮马匹,扼守险地邓坎(今贵州凤岗),引弓持剑杀贼。总督李化龙闻讯大为叹异,命人打造一面银牌,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初二,明军由于连连克捷,又正值新年,部队上下都有所松懈,各路军马大摆酒宴, 马千乘也应邀前去大营赴宴。秦良玉预料到,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很可能偷营劫寨,于是下令“白杆军”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隘。半夜时分,杨应龙发动突袭,醉梦中的官军四处逃散。秦良玉夫妇与早有准备的“白杆兵”发起反突袭,播州军先胜后败,惶骇间被长矛捅倒无数,大败而逃。这次反偷袭战斗的胜利,各路官军一致认为良玉“应数战功第一”,“当时若无良玉,则官兵被袭,不知作何究竟”。

    随后,各路大军马不停蹄,乘胜追击,连破叛军在桑木、娄山两关之外的金筑等七寨,扫除了进军黔北的第一道障碍,顺利进入贵州境内,直抵桑木关下。桑木关为杨应龙的军事要塞,山险沟深,易守难攻。杨应龙利用各种火器,凭高拒险坚守。

    甲胄齐身的明军一时束手无策,“白杆兵”再显神威,他们的攀援能力本来就强,再加上特制的矛钩搭连,迅速地荡破险关。关口一经拿下,官军夺门而入,众人合兵,杨应龙败退,退守黔北要塞娄山关。

    娄山关为黔北门户,雄关如铁,万峰插天,丛林之中,一径数尺,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杨应龙增设木关十三座,置排栅,挖深濠,百险俱备,决意死守。明军兵分两路,绕山道由丛山中攀藤萝上关,暗伏其后,两下夹击。杨应龙自知抵挡不住,弃关从斜刺里逃遁。拿下娄山关,征播平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四月中旬,八路大军汇集杨应龙的老巢——播州海龙屯。明军坚筑长围,将海龙屯团团困住。各路军马轮番进攻,历时四十余日,终于拿下海龙囤。杨应龙叫妻儿各自逃命,安排随从放火,自己闭门上吊自杀,居室和尸身一并被焚毁。杨应龙之子杨朝栋与女婿马千驷等人,都被生擒。马千乘仍袭土司之位。

    此次平乱,秦良玉、马千乘夫妇“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女将军”的称号开始传扬,此时秦良玉年仅26岁。也许是因为弟弟马千驷也参与叛乱的缘故,秦良玉夫妇对平播之功非常低调,夫妇二人仍回石砫本分生活。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川贵总督王象乾上书朝廷对秦良玉夫妇大加赞赏,称其功大却不言功,“何其勇且顺也”。 天启帝得知实情深为感动,即御赐“忠义可嘉”匾额,以旌其功。良玉携匾率部返回石砫,将匾悬于帅忠堂上,以显荣耀。

    十年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秦良玉丈夫马千乘冤死于云阳狱中。官方的说辞是,石砫部民状告马千乘,明廷才把他逮捕下狱。其实真实的原因是,马千乘因开矿一事得罪了太监邱乘云,邱乘云是万历皇帝派出的监税太监,他到石砫后向马千乘索贿,马千乘自恃于朝廷有功,没有理睬。碰了一鼻子灰的邱公公大怒,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马土司逮捕入狱,活活折磨而死,马千乘时年仅41岁。

    一下子变成孤儿寡母,秦良玉悲痛万分,但为顾全大局,她忍辱负重,殡敛丈夫后,袭任了石砫宣抚使之位,未有生出任何反叛之心,一直忠于职守,不负朝廷,成为抗击外族最为有力的女土司。这种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国家遇有危难即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与传说中“杨家将”的风骨一脉相承。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大金”政权(即后金),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两年后,萨尔浒一役,明军惨败,诸营皆溃。自此之后,驻辽明军一见到后金军便闻风而逃。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后金兵入侵辽东,东北告急,朝廷发出诏令在全国征兵援辽。秦良玉闻调,派兄长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第二年农历三月,后金兵围困沈阳。秦邦屏、秦民屏兄弟奉命驰援,兵至浑河时,得知沈阳失守。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遭到了敌人的四面突袭。

    秦氏兄弟率兵血战,杀死辫子兵数千,令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胆寒。激战中,敌军主力增援,明军寡不敌众,邦屏捐躯沙场,民屏身负重伤突围脱险,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自此以后,石砫“白杆兵”名闻天下。

    得知兄长牺牲消息后,秦良玉制一千件冬衣,配送给远在辽地的石砫兵。四月,46岁的秦良玉亲统精卒三千,与儿子祥麟一起北上,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她率兵直抵榆关(今山海关)布防,控扼满洲兵入关咽喉,与后金兵遭遇。激战中,祥麟的眼睛中箭,但他毫无惧色,拔箭杀敌,血流如注,英勇如故,敌兵惊吓而退。此一役,祥麟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朝廷闻报,御赐“忠义可嘉”匾额,赐秦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封诰褒奖。

    秦良玉虽然受到封赏,但此次战争中的一些殉难者,却未得到应有的优恤。于是,良玉亲自立状,面呈天启帝,申述秦氏一行自平播以来的屡屡战功和对国家民族尽职尽责的耿耿忠心。特别是浑河战役,邦屏为国事英勇死难,理应予以优恤。秦良玉据理力争,很有点佘太君痛说家史的味道。朝廷即行追赠邦屏为都督佥事,享受世代恩荫,民屏也受到了重用。

    由于“白杆兵”战斗力强,明廷下令再征兵两千。秦良玉闻诏即行,与弟弟秦民屏驰还石砫,征调士兵准备援辽。九月,秦良玉回到家乡,正逢重庆发生叛乱。永宁土司奢崇明借奉诏援辽之机,率马步兵二万,公然反抗朝廷,占据了重庆,然后发兵围攻成都。得知秦良玉返乡,奢土司派人前去送上重礼,要求与秦良玉结盟。

    秦良玉对奢氏这种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大搞分裂的叛乱行为,极为愤慨,下令斩杀来使,誓不同流。当时川地诸土司大多逗留观望,秦良玉则不然,亲率四千人马,倍道兼程,溯江西上,解围成都,收复重庆,于天启三年(1623年),最终平定了永宁奢氏土司的叛乱,随后又平定了“松藩叛乱”。明朝廷封其为诰命夫人,授总兵一职。

    秦良玉因功受封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却引起一些官军将领的妒嫉。在继续平叛的战斗中,竟有官员或闻风先遁,或坐地牵制,故意为难秦良玉。天启三年(1623年)六月,秦良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上书朝廷奏明此情,直陈官军中存在的弊端。

    她指出,官军中的一些将领,没见到敌人的时候大肆吹嘘,等到两军对垒却闻风先遁。打了败仗的生怕别人打胜仗,临敌怯阵的唯恐别人英勇。她还特别指斥总兵李维新,渡河一役,他不但不协同攻敌,反而败逃归营。当良玉问其究竟时,李竟闭门不见。对此,良玉感慨万端:“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天启帝得报,即诏令安抚,要求文武大吏,对土官首领、有功之臣,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得疑忌。感动之下,秦良玉更加为明廷卖命。

    奢氏父子兵败后,相继逃往永宁老巢。是时,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亦举兵叛乱,与奢氏“遥倚为声援”。安邦彦据水西,进黔北,以重兵困围贵阳,黔省震恐。巡抚王三善集各路军马尽力征剿。秦民屏及其二子佐明和祚明亦随军征战。在一次战役中,民屏力战殉国,二子佐明、祚明奋力突围,皆受重伤。安、奢之叛,历时7年才得以平息,秦良玉在平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直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等四城,畿辅震动。皇帝下诏令天下之师勤王,各方将领逗留不前。

    年已54岁的秦良玉慷慨誓众,率军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屯兵宣武门外。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根本无力支付军饷,良玉散尽家财以济,日夜兼程,赶赴京师。秦良玉虽然只有数千“白杆兵”,但当年浑河血战扬名,令满洲兵忌惮。不久四镇相继恢复,明军上下通力合作,皇太极担心遭首尾截击,在“白杆兵”及明军的强大压力下,不得已放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秦良玉再建“首功”。

    解围京都之后,崇祯帝深为良玉的忠勇奋战和尽忠国事的精神所感动,特意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封其为镇东将军,并赋诗四首赞美她的功绩。

    第一首: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第二首: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第三首: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第四首:

    凭将箕帚作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凭将箕帚”一句,原文为“扫胡虏”,其玄孙马宗大在乾隆时为避祸,把“扫胡虏”挖去,代以“作蝥弧”三字。崇祯皇帝有生之年,国难频发,很少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迢迢西南边陲的一位女土司,竟能得到皇帝面见赐诗,秦良玉当属古往今来第一人。

    崇祯六年(1633年),满洲军兵退之后,秦良玉率石砫兵回乡,其侄秦翼明留守京师近郊,护卫筑城,大凌河城建筑完毕之后,翼明奉命撤兵还镇。良玉深感崇祯赠诗之恩,特意在土司署内建楼一座,计七楹三层,高六十余丈,名“玉音楼”。将崇祯所赠之诗刻板,供奉楼内。玉音楼与帅忠堂相互依印,显得更为雄伟壮丽。

    崇祯时,明王朝可谓危机四伏,病入膏肓。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义军烽火,燃遍了中国大地。由于当时张献忠、罗汝才等九路人马自湖广进攻四川,明廷诏令秦良玉不用再出兵援剿,负责守御川地,“专办蜀贼”。1634年,张献忠入川,攻破夔州(今重庆奉节),兵围太平,秦良玉提兵赶至,与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张献忠退走湖广。

    1640年,罗汝才犯四川,秦良玉领兵前来,敌军不战而逃,秦良玉率“白杆兵”追击,在巫山和夔州重创罗汝才农民军。几场战役下来,秦良玉统领部下斩敌近万,获甲杖马骡无数。但是兵败之后的罗汝才与张献忠合兵反扑,四川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土地岭(重庆奉节草堂镇)一役,明军与张献忠部队激战,由于统帅指挥不当,三万“白杆兵”全军覆没,秦良玉单骑逃返重庆,遭遇平生未有之惨败。此役过后,川鄂交界地带32处隘口尽失,蜀中大乱。秦良玉去见四川巡抚邵捷春,答应再集兵二万,只要国家出资粮饷一半,她愿率军再与义军周旋对抗。但邵捷春与督帅杨嗣昌因争权集怨,不愿筹军,且仓中已无存粮,故拒绝了良玉的请求。良玉悲愤异常,忿忿然回到石砫。

    从此明军形势急转直下,秦良玉也无力回天。三年之后,公元1644年春,张献忠再度挥师进川,大举进攻夔州。秦良玉深知四川形势危在旦夕,亲手绘制了全蜀形势、城池关隘、用兵险要、设障布防等详尽的军事作战图表,上呈巡抚陈士奇,希望官军能增兵坚守蜀地13处险隘。陈士奇昏庸无能,不予采纳。良玉并不死心, 又椎心泣血地向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巡按倒是同意她的计策,然国家实已势穷力竭,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无粮可增,良好的愿望只能化为泡影。

    秦良玉无可奈何,仅以孤军于夔州迎战义军,结果溃败返乡。她的失败,标志着蜀地的沦陷。张献忠在攻克万县、重庆、成都之后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但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砫地区始终未归于“大西”。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统治中国276年的朱明王朝,就此寿终正寝。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张献忠向各地土司发送印信,各地土司大多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当众毁之,怒斥来者,“我的两个兄弟都为国战死,我一孱弱妇人蒙受国恩20余年,如今国家有难,我岂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随后,她召集部属郑重声明,“石砫一地有敢从贼者,诛灭全族!”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始终不敢入犯石砫。后来张献忠去世,秦良玉得以寿终。

    不久,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的独子马祥麟战死于襄阳。他给秦良玉留下铁骨铮铮的遗言,“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秦良玉见到儿子的绝笔血书,泪如雨下,但随即擦干眼泪,挥笔写道,“好,好,真吾儿!”

    相信看过《杨门女将》的观众都会记得,佘太君在杨府祝寿之时,沙场传来杨宗保死讯,其情其景何等类似。

    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侵。72岁的秦良玉继续效忠于南明政权,毅然接受隆武政权“太子太保总镇关防”的官印,准备前往福建抗清,然郑芝龙叛变,隆武帝被捉,未能成行。

    清顺治五年(1648年),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秦良玉为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当时秦良玉已74岁,久卧病床,但是见到信使前来,仍然瞿然而起,拜伏受诏,“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帝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使者大喜,即刻回朝复命,可惜的是,几日之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一日,秦良玉因病抱恨而终,南明朝廷谥号“忠贞”。

    秦良玉一生传奇色彩颇浓,抗金、抗清、平定叛乱,历经明朝三代君王,东挡西杀,功勋卓著。丈夫含冤屈死,秦良玉仍然痴心不改,一心为国,其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的形象更似传说中的“杨门女将”。

    秦良玉一生心向中央政府,忠贞不二,破家为国,数赴国难,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大义凛然,为历代仁人志士叹息称绝。秦氏和马氏二族,数年之间,死于国事者甚众,堪称忠烈。她的两个兄弟先后战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几个侄儿一生为国血战,或死或伤,代价惨重。秦良玉死后,其孙马万年把她葬于回龙山。

    可叹的是,如此女中豪杰,“文革”中墓地也不能幸免,被“红卫兵”砸墓挖棺,干出连满清政府都没能做出的令人发指之事。这些革命小将毁墓的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秦良玉是“土司婆娘”,出身“反动”;其二,她胆敢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逆不道。

    历史终有公论,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所选的凤纹,就出自明朝廷御赐秦良玉的平金绣龙凤袍。秦良玉请缨抗清,威震四海,屡立战功,声名远扬,为后世传颂。

    清代教育家李西讴有诗《吊秦良玉四川营遗址》,“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四川营为秦良玉进京勤王兵营驻地。又有诗赞曰,“一旅勤王寡妇高,平如召见荷殊遭;未曾杨邵贻巾帼,特为江山赐战袍”,“料敌如神操胜算,裙钗一例合封侯”,“慷慨勤王大义伸,桃花马上走风尘;中原方镇知多少,不及将军一女人”。

    清末女英雄秋瑾有一组感怀秦良玉的诗篇,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其一:

    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

    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其三: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著名女作家谢冰莹,曾经充分表达了对这位巾帼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秦良玉死了,他的哥哥邦屏、弟弟民屏、儿子祥麟、媳妇凤仪,都为国家壮烈地牺牲了!她虽是一位出身儒门的闺秀,可是志安社稷,爱国忠君。她生在多事之秋的明朝,国内有土匪流寇的骚扰,国外有满骑倭奴的侵略,多少文武百官,士大夫将帅,没有不为自己的名利在明争暗斗的,有谁像秦良玉一样,一生的精神,都拿来放在安内攘外,剿贼御侮上面呢?她一生为国家奋斗,为民族牺牲,她没有过一天舒服快乐

    的日子,日夜在为战事筹划。一直到死,还念念不忘保存她的

    石砫,这种爱国保家的精神,非但使后世的人永远赞美,永远

    敬佩,更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永远学习的!

    秦良玉25岁开始平叛,50多岁两次北上抵抗后金,这与戏文中的穆桂英年少时大破天门,50岁挂帅平定西夏,有着某些类似。秦良玉与穆氏家族一样,与播州杨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播州杨氏之败,与秦良玉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女人被朝廷直接封以高官的现象非常少,封以军职的就更为罕见。秦良玉的故事一定为“杨门女将”的故事小说提供了某种样板。

    如今,当人们乘长江轮东下漫游三峡,船过丰都快到忠县时,就会看到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江上明珠——石宝寨。寨上所建的十二层楼飞阁内,供奉着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塑像。这里已成为海内外游人所景仰的三峡风光,每当人们登临览胜, 必然要瞻仰这位杰出的女军事家、巾帼英雄。秦良玉一生与传说中的“杨家将”一样,南北征战,建功无数,永远值得后人称颂和崇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