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缓缓归:古诗词中的田园之风-半青春半忧伤(宋子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董娇娆》

    《董娇娆》是较早的文人五言诗,与辛延年的《羽林郎》同为汉代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的最优秀五言诗。整首诗歌用鲜花比喻人物,以鲜花开放而又难免凋落比喻美人如今虽然美好但是注定容颜会老去,感慨青春一去不返。全篇语言清新活泼,朗朗上口,特别富有生活气息,让人读了有一种春风拂面之感。

    诗歌前六句为起兴,写诗人在洛阳城东所见的桃李花开美景。诗人一个人漫步行走在洛阳城东的大道上,意气风发,感到春光无限好。道路两旁,桃李竞相花开,争奇斗艳,相当美丽。红艳的花朵和绿色叶子相互掩映,交相错落,随着一阵春风吹过,时而低垂时而高昂。诗人用这样芳菲桃李的描述,来形容青春年华。这种方法源自诗经,如《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青春。

    接下来十句写一个女子采摘鲜花,而其中又夹杂着花与人的对话。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子,提着竹笼出来采摘桑叶。她那纤纤细手随便地折断青绿的树枝,连带着将一些鲜花从树上扑落,但是却毫无爱惜之意。花儿忍不住问她,请问这位姑娘,你为什么要把我扑落呢?女子回答说,等到八九月秋深之时,白露为霜,你们也难免要凋谢的,怎么可能永远保持馨香呢?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这四句是花儿对女子的反唇相讥。既然你说我们花儿没有百日红,终将凋谢。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虽然在今年秋天会凋零谢落,但是等到明年春天就会重新长叶开花,而你呢?一旦青春年华逝去,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所谓盛年难再有,欢爱必定不能重复第二次。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结尾四句是诗人直接跳出来表情达意。他本来想要写完这一首诗歌,但是写到这里实在觉得心情惆怅,不愿意再写下去。韶华易逝,与其伤悲,不如及时行乐。他一回到家中,便斟上美酒,带着琴瑟来到高堂之上纵情高歌,希望可以以一时的乐趣忘记那年华不再的哀伤。

    从诗歌艺术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抒情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穿透力。清人沈德潜称赞说,“婀娜多姿,无穷摇曳”。的确,这首诗歌充分利用了赋比兴各种表现手法,有叙事诗的情节,有抒情诗的感情,融写人写景写情于一体,而拟对话体的运用更是别开生面,让诗歌显得多姿多彩、活泼生动。

    此外,用桃李来比喻青春年华,属于“比兴”手法,即先言物事,再记述人的情感和故事。这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也是一个常见的用法。曹植《杂诗》云:“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就是几乎和《董娇娆》结构一样的一首诗歌。南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云:“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其实是暗指在看美人游春。其他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以至于一说到“桃李无颜色”人们就会常常想到是年华逝去的意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