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对待财富
有一个有钱人,每天早上经过仆人小夫妻住的屋子时,都能听到屋里传出愉快的笑声。一天,他忍不住走进房间,看到小夫妻正在你说我笑。
有钱人说:“你们这样辛苦,还能说笑,我愿意帮助你们,让你们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说完,他放下一大笔钱,走了。这天夜里,有钱人躺在床上想:“也不知道他们拿了钱会怎么样。”
第二天一早,有钱人又经过仆人小夫妻的屋子,却没有听到小夫妻俩的笑声。他想,他们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有笑声。有钱人感到非常奇怪。就在这时,男仆人来了,拿着一些钱,他一见有钱人便急忙说道:“先生,我正要去找你,还你的钱。”有钱人问:“为什么?男仆人说:“没有这些钱时,我们每天给你干活,虽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实。自从拿了这一大笔钱,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们还要不要做仆人?不做仆人,你能放我们走吗?如果还做仆人,我们自己能养活自己,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钱放在屋里,怕它丢了;做大买卖,这是你的钱,我们还是仆人,是不劳而获得来的。最后我们想,还是还给你吧!”
有钱人听后很不理解,但还是收回了钱。第二天,当他再次经过仆人的屋子时,听到里边又传出了小夫妻俩的笑声。
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是许多人的奋斗目标。财富的多少,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干和有价值的尺度。当一个人被列入世界富翁排行榜时,会引起许多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拥有过多的财富实际上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他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了社会。但丁说:“拥有便是损失。”财富的拥有超过了个人所需的限度,拥有得越多,损失得就越多。
同许多人一样,米勒德·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奋斗,那就是从零开始,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到30岁时,富勒已挣到了百万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有这个本事。他开公司,拥有两栋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
但问题也来了:富勒常感到胸痛,而且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疏远了他。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他的健康、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一天,在办公室,富勒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布打算离开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使他快要失去已经拥有的那些宝贵的人和物了。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一面。当他们见面时,两人都热泪滚滚。他们决定抛弃那些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富勒和妻子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公司、房子、快艇,然后把所得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富勒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但富勒感到从没比此时更清醒过。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睡觉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闻讯后也热情地支持他们,并穿上工装裤来为“人类家园”劳动。
富勒曾经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更多的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超过30万人提供了住房。
人的生活是有主次的,那些永远把挣钱放在第一位的人,尽管他们中多数人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绩,少数人会积累巨大的财富,但除了挣钱,生活也是第一位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只会挣钱而忽略生活的人,其人生是不完整的;而只追逐享乐奢华的人,其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财富,我们厌恶和蔑视的是对财富的过分“贪求”,以及用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人应该努力创造财富,以积极的心态追求财富,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愉快地施与财富,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财富。财富的产生,是人创造的;是人一滴血一滴汗凝聚出来的。财富要“物尽其用”,但不能浪费;要“物归所有”,但不能贪心;要“物质丰富”,但不能奢华。
理智放弃,把握再一次的机遇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人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是一门学问。
正确的选择,会使人少走弯路,少触“雷区”;正确的放弃,不仅仅是放弃,更是真正把握住了再次选择的机遇。
人生好比一个房间,想要搬进新的家具、电器,就得先扔掉一些旧东西。正确的放弃不是失去,往往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再生过程,是一个再次选择的机遇。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可以活70多岁。但是,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力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张不开嘴;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起来十分吃力。
这时候,老鹰会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它会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去飞翔。它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老鹰得以重生,重新搏击长空,潇潇洒洒地度过后面30多年的岁月!
人的生命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放弃甚至牺牲才能重生,才能开始一个崭新的历程。
正确的放弃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理智的选择。
人身上最软弱的地方,是心中的“舍不得”。比如,有些人“舍不得”一段不再真挚的感情,“舍不得”一份面子上的虚荣,“舍不得”权势官位,他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会很长很长,其实最好的日子终会毫不留情地逝去。
放弃与获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不得不放弃时,正确地放弃,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收获。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关口需要放弃。人如果总抱着“舍不得”的心理,只会让自己痛苦。因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是人性“大敌”,不仅会贻误时机,而且会让人迷失方向。所以,一定要学会果断坚决,理智效率。
不要永远在做计划
一个人如果永远在做计划而不付诸行动,从根本上就失去了做计划的重要意义。计划就是目标,人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就有了行动的动力,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就有了努力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
有个人一直认为自己年轻能干,认为只要做事,凡事都有可能做成。
一天清晨,上帝来到他身边,问他:“你有什么心愿吗?说出来,我可以帮你实现,但要记住,只能说一个。”
“可是,我有许多的心愿啊!”他不甘心地说。
上帝摇摇头,说:“世间的美好实在太多,但生命有限,没有人可以拥有全部,有选择,就有放弃。来吧,慎重地选择一个你以为最重要的,我帮你实现。”
这个人想了想,问:“我会后悔吗?”
上帝说:“谁知道呢。选择爱情就要受到家庭的约束,选择智慧就意味着有可能忍受寂寞,选择财富就有钱财带来的麻烦。世上有太多的人在走了一条路之后,懊悔自己其实该走另一条路。你仔细想想吧,你这一生真正要什么?”
这个人左思右想,发现所有的渴望都纷至沓来,他的脑子里乱哄哄的,整理不出头绪,好像每件都很重要。哪一件是他不能舍弃的呢?最后,他对上帝说:“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上帝说:“但是要快一点啊。”
从此,这个人的生活就处在不断的比较和平衡之中。他用生命中一半的时间列表,再用另一半的时间来撕毁列出来的表,因为他发现他总是有所遗漏。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个人不再年轻了,老了。终于有一天,上帝又来到他面前:“你还没有决定你的心愿吗?你的生命只剩下5分钟了。”
“什么?”这人他惊讶地叫道,“这么多年来,我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快乐、家庭的温暖,没有积累过财富,没有得到过智慧,我想要的一切都没有得到。上帝啊,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拿走我的生命呢?”
但5分钟后,无论他怎么求情,上帝还是满脸无奈地带走了他。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受着内心与外在双重的考验。人的内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像善与恶、美与丑、得与舍等;而外在充溢着各种诱惑,诱导着人思想高速旋转,无时无刻不在权衡。常言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很多事情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了人今后的道路。
想到就赶快去做吧!生命的脚步不停地走,我们决不能耽误一分一秒宝贵的时间。有人说:“我的计划太简单,所以不能立刻实施,我要将计划做完美,万无一失。”还有人说:“我还没准备好,虽然计划很完美,但实施需要做大量准备。”
天下的事没有难易之分。不行动,再容易的事也只是空中楼阁;而行动,再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
1842年,哥伦布终于率领三艘船开启了寻找新大陆的航行。他们在大西洋航行了六七十天,始终看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要求返航,但哥伦布凭着理想信念,竭力说服水手。最终他们按照飞鸟方向航行,发现了美丽的新大陆。
成功都是实干出来的。一千个好想法不及一次具体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成长,在行动中增添勇气,在行动中体味艰辛,在行动中克服困难,最终在行动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人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赶快行动吧,一切皆有可能!
懂得解压,不让自己“活得累”
人之所以会觉得“活得累”,实际上是“心累”,是因为“心”常常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但人不能将它们总记在心中,要常常清理,有一些记忆必须要放弃。
坚持与放弃,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更是一种勇气。人如果能够懂得取舍,能够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就不会觉得“活得累”了。
刘洋原来在机关做财务工作,一个月就挣两千块钱,当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挣大钱”。后来,他辞职到了一家大银行工作,一直做到了部门经理,月收入达两万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幸福,相反他感到很大的压力:爱人嫌他回家晚,经常加班不顾家,和他吵架;朋友因和他收入太悬殊不愿再和他来往;他一天到晚加班,不到两年,他感觉活得特别累!
生活中,有的人把挣钱当成了生活的主要目标,而不是获得幸福的途径,于是他们自己变成了“挣钱机器”。他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围绕着“金钱”。人如果不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从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感,而只是醉心于对金钱的追逐,动力就会变成压力了。
“活得累”,是因为想得太多,欲望太多。人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
“心累”会影响心情,甚至会扭曲心灵,危及身心健康。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地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想不出方法解决。所以在充满竞争压力的今天,有些人会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难题和烦恼,“活得累”也成为现实中常见的现象。
不让自己“活得累”,不让自己“心累”,人应该学会看淡名利,不强求完美,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口,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那么,如何缓解和消除压力呢?以下方式可供借鉴:
(1)聆听轻快、舒畅的音乐。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因此,人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缓解精神的疲惫。
(2)开怀大笑。笑是消除压力的最佳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式,因此,人不妨经常笑口常开。
(3)出门旅游。旅游不失为一种解压的好方法,但应多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原野和乡村,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远比人与城市的关系亲近得多。
(4)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可以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要明白悠然和闲散并不等于无聊。
(5)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耿耿于怀地责备自己,要想到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精神压力。
(6)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某些确不能办到的事务中,诚实地说一声“我不行”,比硬撑着要轻松得多。
(7)推心置腹地交流或倾诉。多找朋友聊聊天,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而且能使人精神舒畅,愁烦尽消。
(8)豁达、开朗和乐观一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压力,同时也对健康大有裨益。
享有生活情趣的人,街上的一草一木都会觉得有意思;反之,紧抱金钱不放的“守财奴”,即使让他处在名山大川之间,他也欣赏不了美丽的景致,难抒其压抑的胸怀。
人活一辈子,要把“快乐”放在第一位。快乐是人生活的最坚强后盾,无论遭遇千难万险,它都能支撑着人渡过难关。反之,失去快乐,人就会消极怠惰,遇到难关,更会一败涂地。
人生何惧“归零”
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做出放弃。什么是最难舍弃的?是一种道义,还是一段感情?是金钱、财富,还是浮名、权势?
两个朋友一同去动物园参观。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参观到所有动物。于是他们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个岔路口,就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
当他们走到第一个岔路口时,路标上显示,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
又到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意味着放弃一次、遗憾一次。但没办法,因为时间不等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遗憾将会更多。他们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时间,找到参观的乐趣。
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选择了其中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但只有懂得选择,舍得放弃,我们才能够减少更多的遗憾。
假如,我们失去某种心爱之物,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阴影,有时我们甚至会因此而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过去”,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未来”。但是,人与其留恋过去,不如去争取未来。有时,放弃是为了轻便地前行;有时,放弃是为了更轻快地歌唱。
现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充满竞争的社会。很多时候,人们会被世上的名利、物质所迷惑,只想将其统统归于己有,而不想舍弃,于是心中充满了矛盾、忧愁、不安,心灵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整日低头只看眼前利益。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又早早来钓鱼。拉斐尔安好诱饵后,将渔线一次次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晖下泛起一圈圈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沉重起来。拉斐尔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渔线。终于,拉斐尔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
月光下,那条鲈鱼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亮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妈妈!”拉斐尔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拉斐尔伤感不已。
拉斐尔环视四周,已看不到管理员,但他从母亲神色坚决的脸上知道,母亲的决定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着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从那之后,他确实没再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他为此终生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钓到了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拉斐尔按照规定忍痛割爱,放弃不该要的鱼,他因此收获了诚实,懂得了守法,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收获了更多的东西。
人生的高度应是一份知足的淡然,生命的高度应是能取能舍、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善取善舍的一份安然。人生何惧“归零”!即使一无所有,人也可以再创辉煌,只要心中有梦想,不惧实干,就会实现人生理想。
弯腰是为了更好地挺立
在人生的一些关键问题上,放弃并不等于低头或承认失败,而是为了更好地做出选择,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许多事情不可兼得,人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人想要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
加拿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等树,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许多人不知所以,揭开这个谜的,是一对普通的夫妇。
那年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来一次浪漫之旅。他们约定:如果能找回昔日的感情就继续一起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
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风向的缘故,东坡的雪比西坡的更大更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树枝,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树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
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难以承受其重。这时候,就需要人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不要一味固执不屈,这样才能够重新挺直身板,避免被压断的结局。
一天,父亲给儿子带来一条消息:某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计算机网络员,录用后薪水丰厚,而且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近些年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儿子当然是很想去应聘的,可他在职校接受培训已近尾声了,如果真的被聘用了,一年的培训就算夭折了,他连张结业证书都拿不上。于是,儿子犹豫了。
父亲笑了,说要和儿子做个游戏。他把刚买的两个大西瓜放在儿子面前,让他先抱起一个,然后,要他再抱起另一个。儿子瞪圆了眼,一筹莫展。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了,两个是没法抱住的。
“那你怎么把第二个抱住呢?”父亲追问。
儿子愣了,还是想不出招来。
父亲叹了口气,“哎,你不能把手上的那个放下来吗?”
儿子似乎缓过神来:是呀,放下一个,不就能抱上另一个了吗!
父亲提醒儿子:这两个机会总得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儿子顿悟,最终选择了应聘,放弃了培训。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成了那家跨国公司的职员。
放弃今天的“舒适”,努力“充电”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活。若是一味留恋今天的悠闲生活,换来的或许是明日的以泪洗面。“适时”放弃,可以使人轻装前行,去攀登人生更高的山峰。学会选择,你会发现,放弃并不是一件难事。牢记放弃原则,当人生路走不过去,迈不过坎时,果断放弃,生活将会多些快乐,多些自在。
正确的放弃,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任,是改变自己不利境遇最明智的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