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识时务是男人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好眼力是男人常胜不败必备的资本之一。
有记者采访比尔·盖茨:比尔先生,为什么您能成为世界首富?比尔回答:我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有三大秘诀,第一就是带着望远镜看世界。
“带着望远镜看世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要有超前的目光,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势有大小之分。大者,国家政局的变化,世界格局的重组等;小者,市场的需求,自身的优势等。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小到一个乡镇芝麻小官的去留,都会对自己有影响。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人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努力,事半功倍,比如俞敏洪的成功,就是赶上全国性的英语热和出国潮这种“势力”。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行业国家正准备制定政策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昏头昏脑地撞了进去,那真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要钻”,一定会鸡飞蛋打。
毛泽东说过: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孙中山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两位伟人说的话同样可以视为指导男人成大事的根本思想。
张果喜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已经28年了,他一直保持不败的秘诀你知道吗?
张果喜自己这样认为:我们的企业在中国,就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掌握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方向。所以说,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心政治。
对于政治,很多男人都忽视了它的存在。绝大多数男人的心里,都存在一种难以扭转的习惯心理:我经我的商,你从你的政,井水不犯河水。在这一心理的支配下,还能从政治领域里挖到商机吗?
一个姓范的普通温州商人,在游览天安门城楼时,突发灵感:要在此地开设“马列书店”,专卖伟人著作。结果书店开张后,火爆不已。
温州一家报纸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温州男人都关心政治,60%的生意人都“因为某项政策的出台而放弃或者更有信心做某项生意或投资”。
泸州老窖出酒大典每逢盛大节日或贵宾视察时才举行,而1999年9月8日那次出酒大典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因为这次活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泸州老窖集团将利用其具有400多年池龄的“泸州老窖国宝窖池”(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酿制出2吨珍贵的美酒,包装了1999瓶,并对每瓶酒进行了绝版编号。除4瓶公开拍卖外,其余均不在社会上流通。其中编号为0002、0003的两瓶酒将分别赠送给香港和澳门首任行政长官。其余将作为泸州老窖珍藏品,每逢国家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时才赠送出去。此次活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更为精彩的是,其中编号为0001的国窖酒将暂时珍藏在泸州老窖史陈列室,等到台湾统一后,将赠送给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到那时,其意义将更加深远,也必将会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
古人曰:“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男人应该从细微的先兆中认清后来的发展形势。能认准形势,就能抓住机遇赚钱。“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识时务是男人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也是成功男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2.顺势而作,适应变化
男人永远有事干,永远有钱赚的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男人要能够认清形势,适应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随波逐流,顺风转舵,多因会有贬义色彩而被人们抱有成见。其实,顺着情势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是成功男人一贯的做法。当然,顺势而为要有非凡的眼力,才能因势应变,游刃有余。
男人做事要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顺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是不能违背的,只要及时顺从就能大通顺。顺,必须要识时务。当情况有所改变时,应知变从权,当随而随。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主动走出家门,与外界接触,及时了解信息,一个男人如果把自己关在家里,就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如果一个男人不能顺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而处处碰壁。反之,一个男人能够识时务,当顺就顺,遇事善于灵活变通,择势而为,那么他必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作为一个精明的男人,更要善于变通,勇于择势而为。
澳瑞特健康产业集团位于山西长治,是由做过矿工的郭瑞平在一个破产的小自行车厂基础上组建的,建厂只有短短10来年,年产值现在已超过上亿元。郭瑞平成大事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顺势而为。
本来山西长治地区是个穷地方,一些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搞什么健身。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将创业定位于在本地毫无市场的健身器材,在当地许多人看来等于找死。但是郭瑞平有一个很好用的头脑,他利用了当时国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大势,将创业目标定位于“群众喜欢用群众乐用的健身器材”避开了与国内众多专业竞技体育器材生产厂的竞争;又利用国家发行体育彩票,其中一部分收入指定用于群众健身器材投资的机会;利用一直以来精心与国家体育总局官员建立并保持的良好关系,首先将一整套“群众性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在了国家体育总局龙潭湖家属院,然后又从这个家属院走向了中国。现在你走到北京街头看一看,都是这种刷成黄色、红色、橙色的健身器,一组下来少的也有10来件,上面都标着“澳瑞特”的字样,仅这一单生意,就让郭瑞平赚了个盆满钵满。
顺势而作,其实就是顺水行舟。李白有一句诗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顺水行舟。后来苏东坡坐船回老家走的和李白是同一条路,却整整花了3个月。这是为何?没有其他原因,李白顺水,苏东坡逆水。干事业的道理也是一样。男人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明了大势。
在干事业当中,男人应知权从变、当随则随、灵活应对,要随时间、随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当然,“随”也要有原则性、有自己的立场,既要当随则随,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随”出好的结果。
用现在的眼光看,男人不能封闭自己,要开放。特别是搞商品经济,更要看清世界上的潮流变化,及时追随。只有这种开放性,才能使自己不失时机,并因而成大事。
总之,男人要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顺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是不能违背的,只要及时顺从才能赢得人生大通顺。
3.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胡雪岩
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同样一件事,彼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此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工夫”。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金的商人。而在他之前,政府还没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且有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例如曾是军机首领的恭亲王就曾拟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买船,所获批示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这种情况甚至让一向果敢有决断的左宗棠对向外商借款能否获朝廷批准也心存犹豫,是胡雪岩一番关于当时局势以及办大事要懂得乘势而行的剖析使他得以坚定信念。
胡雪岩说:“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同样是向洋人借款,那时要办断不会获准,而这时要办却极可能获准。这是时势使然,一则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大多数不以为然,恭亲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决不会再去借洋债。而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朝廷决心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赋之区,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二则当时军务并不十分紧急,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容暂缓,此时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听从。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朝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之事,其分量自然也不一般了。借助这三个条件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罢,一办则准成。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出现了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的人即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当然,我们更应清楚,在诸多因素中,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我们“乘势”的灵魂,这就犹如我们平常发表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件事做一个决策的看法一样。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与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场的行事中,即使你是一个身位显赫、举足轻重的人物,即使你的意见很富有科学理性、意见绝对正确、决策十分果断准确;如果你想让你的意见或决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响,你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乘着“势”而发。否则,说早了没用,说迟了徒然自误;说的场合不佳,效果不大,甚至带来负作用。这就是“势”的作用。
胡雪岩能够成就一生事业,在许多场合、事件中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善识时务,懂得乘势而为。
4.要抬头看路
作为一个男人,在任何时期都要有看清时务的能力,尤其在干事业初期,这种能力决定了男人的发展。能成得大业,赚得满钵金的男人都是善于把握机遇、善于利用机遇的企业家,同时,他们也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机会不是靠等待的,只有那些识时务的男人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机会,成就富豪梦想。
刘永好为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机会仔细地做好准备,所以当别人纷纷下马时,他成功了。正如他所说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1992年,刘永好有意识地提出了一个口号:“要抬头看路。”
刘永好的善识时务有三层含义:一是不断学习,二是把握大的方向,三是了解市场的潮流。
另外,在经济界,尤其是国内的企业界,一种政策的确定,往往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更是需要时刻“抬头看路”。这是刘永好对识时务的一个总结。
面对中国“入世”,刘永好把它又当做了事业的一个机会,而为此,他早已准备和盘算了多年。他说:“我们五年以前就开始为WTO做准备了,当时认为我们的准备晚了,以为很快就会加入,结果一等就等了五年,这五年,我们研究中国加入WTO前后会带来一些变化和一些机会,怎么样去迎接这样的一些挑战和把握这样的机会,我觉得非常重要。
“我们为此成立了一个战略研究中心,这五年来,我们对很多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我们的主业、农产业,我们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种植业会受一定的影响,因为中国人均土地少,成本高。另一方面,我们的养殖业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养殖业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加入WTO以后,原料、粮食的价格会下跌,对养殖业会有利。另外我们养殖业的出口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加入WTO以后,养殖业的限制会弱化,这就是说,我们出口的可能性会增加,也就是说,我们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这对我们的饲料业和肉食品加工业是非常大的利好,这是我们研究的成果。所以我们继续不断地加大这五年来在饲料业、食品业方面的投资,包括我们在成都一个美好火腿肠,连续上了好几条生产线,成为西南最大的一家肉食品加工基地。我们认为加入WTO以后,住房会有很好的市场,我们在五年以前就开始在房地产方面进行投资,我们现在已经在上海,在大连,在成都,在其他的城市投资,今年我们开发量超过了60万平方米,明年可能会有上百万平方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成果。
“我们积极参与国外的贸易,进出口的贸易每年大约一亿美金或者多一点,我们成为最早有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并且在跟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以及世界上大的粮商建立的贸易活动中,我们奠定了基础,为加入WTO以后的粮食进出口的放开做好了准备,国外包括美国的这些大的粮商也非常愿意跟我们合作。总之,在国际化这方面,我们加大了步伐,我们现在已经在海外建了5个工厂,引进了海外的资金;运用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我们在西部联合组建一些化工厂等等。我觉得我们的研究是有成果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已经准备五年了。”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男人,这是一条真理。许多男人抱怨机会不来敲门,可他们哪知道,机会来过,而且等了很久,可他们却正在匣子里面做着发财的美梦。
抬头看路的刘永好积极地走了出来,不仅站在门口等待机会,他还主动去寻找机会。种果树行不行,卖菜行不行……最后他决定了养鹌鹑,他的机会来了,他成了大气候。
5.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由于男人的原则性和个性,他们不喜欢的人也非常多。不喜欢的原因也非常多,如果是那些邪恶的坏蛋当然应群起而攻之,如果单是做事方式等涉及不到品质的事就要细细思量一下。因为不喜欢不代表讨厌,而你不喜欢的人对你赚钱或许也有帮助,所以你必须学会与他交往。
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合作做事,是想赚大钱的男人处世的方圆之道。人的某种本能就是与自己喜欢、欣赏的人靠近,同样也就远远地躲开那些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打交道的人。然而,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随心所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经常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甚至是与自己相敌对的人打交道,这就需要用到一些技巧,那就是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包括你不喜欢的人。
当遇到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时,应该怎么做呢?
哈蒙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他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佛来堡攻读了3年。毕业回国后他去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哈斯托是个脾气执拗、注重实践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
当哈蒙向哈斯托求职时,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佛来堡做过研究,我想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于是,哈蒙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道:“其实在佛来堡时,我一点学问也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了。”
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连忙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那么,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在有些情况下,别人所争论不休的论点,对自己来讲反而不那么重要。比如,哈蒙从哈斯托口中得来的偏见,这时,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斤斤计较,而是尊重他的意见,维护他的“自尊心”而已。
有“心机”的男人在对付反对意见时常常尽量使自己作些“小让步”。每当一个争执发生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心里盘算着:关于这一点能否作一些让步而不损害大局呢?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应付别人反对的唯一的好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让步,以保证大的方面取胜。另外,在有些场合,应该将你的意见暂时完全收回一下。
关于洛克菲勒的一件轶事说的是,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暴客恣意谩骂他达10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神气注视着这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渐渐地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了一口气。他是做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做争斗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将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语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对自己的无礼攻击,便是给他最严厉的迎头痛击!成大事男人每战必胜的原因,就是当对手急不可耐时,他们依然故我,显得相当冷静与沉着。
与人交往,性气相投者毕竟是少数,有很多朋友都是表面朋友,甚至有些人你一看就不顺眼。但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随心所欲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要想成就大事,男人就得懂得方圆处世之道,无论是伪装还是无奈,都要学会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并且还要努力相处得融洽得体。
6.亦方亦圆,方圆做人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做人处世要善识时务大局,做到能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集百家之长于一身。这就需要男人在关键时刻善变通达,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学尽中庸之精髓。
在中国历史上,能把亦方亦圆用到极致的就首推方圆大师胡雪岩了。
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中以商业出人头地,红极一时,非有过人之处是难成其功业的。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能在乱世之中,方圆皆用,刚柔皆施。懂得何时用“善”,何时用“狠”,何时捞一把,何时之财不乱取。总而概括为——圆而通神。
圆而通神是胡雪岩处世方式的最好概括。
所谓的圆就是圆通、圆活、圆融、圆满,围绕着这一个“圆”字,做足了通、活、融、满,一个喜气洋洋的大善人型富商大贾的形象便跃然而出了。
不管是对抢了他军火生意的龚氏父子,还是对刁钻霸道的苏州永兴盛钱庄,乃至已经实际损害了自己利益的代办朱福年,胡雪岩对他们的回击都很干脆。但有一条原则总是恪守不渝,那就是:总要给对方留个台阶,留条后路。
胡雪岩原本就不是读书出身的,因而像孟郊那样“万俗皆走圆,一生犹学方”的心态志向,胡雪岩是绝对不会有,不能有,也不敢有。作为一个学徒的他,假如还有这种闲适高逸的志向,十之八九是要先大吃几年苦头了。
他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万俗皆走的一个“圆”字。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体察了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随了人们的爱憎善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
拿那个嵇鹤龄来说,本是一个能言善道、足智多谋的人才,却落得了“恃才傲物”,方正不屈,不肯哭穷,不谈钱。说起来也的确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骨气的人。好在遇到了胡雪岩。经不住胡雪岩的上门吊丧,收还典当,安排妻室这一连串抚慰。心有所感,知恩图报,帮助胡雪岩出面解了地方农民聚众闹事之围。
胡雪岩的圆而通神还表现在他有审时度势的独到眼光,深悟世道的权变之理,善于在乱世之中“变”。
洋人凭船坚炮利让中国人吃尽了苦头。
与洋人打交道,他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洋人的政府与清朝政府不一样。清朝的政府商人稍有赢利,他就想来分沾你的好处,恨不得一口把你吞下去。一旦好处得不到,他便处处给商人使绊,使你不得安生,直到让你破产。
洋人的政府,帮助洋人做生意。你没钱他放款给你,你越洋做生意它派了军舰保护你。一旦中国人欠了钱,他就把枪炮对准中国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商人无理,他还处处袒护。
至于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来,也有他们的好处。他们的好处就是讲道理,讲信用。你认认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认认真真和你谈,不会想到生意之外的歪点子。中国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业上做不赢你,逮着机会,他就会在其他方面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势力,比如利用官府。这样倒过来看,胡雪岩的成功就更显得来之不易。中国的商人,办成同样的一件事,付出的心血要更多。
胡雪岩这些过人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哲商,并在经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不断升华,他的智慧和商业活动也就不断通向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上例可知,男人要想赚钱,必先有亦方亦圆的做人“心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成大事的男人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3)方圆有术,纵横捭阖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要想成为成大事的男人,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这是专家学者们的精辟见解。
第一,切忌背后议论人。
在与人接触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后议论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达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会伤害感情。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要尽可能不揭别人的短处。
第二,说话要有分寸,有条理。
与朋友、同事相处,有人总是抢话头,且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令人讨厌,时间长了就会被大家疏远。
第三,不显露有恩于别人。
同事、朋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可能你帮别人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现出有恩于人,以免使对方难堪。
第四,不忘别人的恩德。
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要时刻记在心上。无论谁的帮助,不论得益大小,都应适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谢,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发扬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第五,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因对朋友说谎失去信任,这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第六,不揭穿别人的秘密。
不说穿别人的秘密是与人交往时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些隐私,知道的不要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于你于人都无益的事。
第七,要谦虚待人。
在同事、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无疑是在抬高自己又贬低了别人,结果被人看不起。
第八,不要憨言直语。
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只有言词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第九,要有助人为乐的道德感。
良好的道德观,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义感,善于区别真善美、假丑恶,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别人。既是互相交往,就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十,要有宽容的待人态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热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爱,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历来的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7.千万别轻视比你弱的对手
男人在做生意时,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对手,哪怕它比你弱很多。经商时如果不识时务不能充分掌握市场动向,不注意竞争对手的发展策略,即使你比对手再强大百倍,也很可能被对手超越,甚至被对手挤垮。
“脚穿阿迪达斯是你取胜的保证!”在1950~1980年几乎所有的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上,你都会看到这个充满斗志的广告。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句话。
1954年西德国家足球队正是穿着“阿迪达斯”运动鞋走向了世界杯领奖台的。
1976年蒙特利尔运动会,82%的金牌得主都穿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几乎成为了运动员能力和运气的象征。
阿迪达斯是德国一个拥有很长历史的运动鞋生产厂家,垄断了世界上高级运动鞋市场达几十年之久,但阿迪达斯的经营者们怎么也想不到会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输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手中,这个公司就是美国耐克公司。
1936年,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脚穿阿迪达斯运动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厂闻名全世界。阿迪达斯也从这件事情中得到启发,从此大规模地生产运动鞋并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支持体育比赛。
1949年由于经营理念的差异,创建公司的兄弟俩分道扬镳。安道夫创办阿迪达斯公司。在安道夫的积极运作下,阿迪达斯每年都能推出新的运动鞋。该公司产品从田径鞋、足球鞋、网球鞋扩展到各种运动鞋,销售市场达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
正当阿迪达斯豪情万丈,要垄断世界体育运动市场的时候,竞争对手出现了,这就是美国的耐克运动鞋。
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兴起了全民健身活动,成千上万的男女走上街头和田野,以各种方式从事锻炼活动,其中最让人热衷的活动便是慢跑。随着美国从事跑步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舒适的跑步鞋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到了70年代末,据估计达到2500万双,如果每双运动鞋的价格以5美元计算,一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2亿美元。对任何一个从事鞋类生产的公司而言,这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耐克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它是由美国中长跑的名将费尔·耐克和他的教练比尔在1972年创办的。所生产的牌子就叫耐克。出身运动员的两位创业者当然知道什么样的运动鞋受欢迎,他们根据力学原理对运动鞋进行改造,使它更能适应锻炼和比赛的目的,产品推出后深受大众的欢迎。
公司的扩展非常迅速,1972年创办时,它的产值才200万元,到了1976年就达到了1400万元之巨,之后一年上一个台阶,1982年达到了69亿美元。耐克公司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为美国市场占有额最大的企业,阿迪达斯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断缩小,甚至要退出美国市场了。
有几十年经验的阿迪达斯为什么会败给耐克公司?为什么对美国蓬勃发展的运动鞋市场,阿迪达斯反应如此迟钝?
原因出在阿迪达斯本身,在美国开始兴起跑步热的时候,阿迪达斯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判断。它断定在美国这样一个流行快,消失也快的国家,跑步将只是一个时尚,不久就会烟消云散。但是席卷美国的全民健身运动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使他们丧失了进入美国市场的绝好时机。这中间迟钝的反应是阿迪达斯失败的关键。
但是阿迪达斯瞧不起小公司,对他们的挑战不屑一顾,也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阿迪达斯的经理还在想,耐克公司无非和以前的一些公司一样,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没想到耐克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等闲之辈,他看准了机会,把阿迪达斯踢出了美国市场。
所以,作为经商的主体,沉湎于过去的胜利是危险的。《第三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认为:“过去的成就正是今天的危险所在。”“取得领导权不见得保证今天和明天仍是领袖。”阿迪达斯曾经很厉害,但在成绩面前放松了警惕,结果敞开大门,让耐克抓住了机会。
8.看客下菜
男人在对待不同的交际对手时,应该使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看客下菜”。毕竟叫花子就是叫花子,上点萝卜白菜人家不会见怪;如果对待恩人,你也萝卜白菜伺候到家,那人家就是不怪,你自己也觉得做得太坏。
男人要做到看客下菜是要用点心思的,无论择词选句,都要做到极致,对待朋友就要有温和的语气,对待敌人,就要用尖锐的语气,对待看不起你的人,就要懂得适时反击对方……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生都致力于解放南非黑人的伟大事业。1962年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他从不妥协,并为将来的斗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迫于南非黑人的抗争和国际舆论的压力,南非白人政府被迫释放了曼德拉。1994年4月,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那漫长的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他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曼德拉出狱后,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工作,还得应对南非右翼势力的威胁和迫害。当有人告诉曼德拉白人右翼势力已经放出风来要暗杀他时,曼德拉却十分轻松地回答:“我太忙了,无暇顾及我的生命。”
1991年10月,英联邦国家举行首脑会议,曼德拉应邀参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白人记者问曼德拉:“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无希望?”
对于这样的提问,本来应很生气的曼德拉竟然十分亲切地回答了他:“小伙子,我的年龄是你的一倍还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
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原以为所提问题会使曼德拉十分难堪的那位白人记者却落得自己难堪起来。
轮到一位黑人记者提问题了,他支支吾吾地说:“我的问题被刚才那个人提过了……”
曼德拉紧接着说:“那么刚才那个人是把你嘴巴叼走的小狗。”
会场里又是一次哄堂大笑。
这里,针对不同的对手,曼德拉采用了不同的回答方式。对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白人记者,作为黑人的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而在回答那位黑人记者时,他又不露声色地以一种幽默机智的形式将自己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情感和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在人际交往时他们所体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聪明的男人能区别对待这些问题,能以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兰·勒贝茨先生通过自己的多年人际关系实践证明,总结出应付各种人的9种策略。他说,与人交往时,他最害怕碰到的是以下5种人:
第一种人是所谓的凶悍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用语言或肢体暴力威胁对方。比如“这是什么话”或“我现在就要……”,或者“你要是不……我就……”等等。
第二种人是所谓的逃避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避而不见,或采取拖延战术。他会说:“明天再说吧”或“我没时间”或“这不归我管”等等。
第三种人是所谓的龟缩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采取完全逃避的态度。他们总说“我不懂”或“这不行”或“我不知道”等等。
第四种人是所谓的高姿态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时习惯于用极端的要求来恐吓对方。他们往往会说“我只等到5点”或“中午以前一定要成交”这样的话。
第五种人是所谓的两极派。这种人根本不谈,只逼你在“要”或者“不要”之间作决定。
以上所列举的5种人,我们可能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那么,我们如何对付兰·勒贝茨先生所说的自己最害怕的这几种人呢?下面请看兰·勒贝茨先生总结出的9种策略:
(1)对付凶悍派,最有效的方式是引起他们的注意,必须把他们吓醒,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底线在哪里。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极限。
(2)指出对方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且建议双方应进行建设性的谈话,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也许会收敛火气。这时最重要的是提出进一步谈话的方向,给对方一个可以继续交涉下去的台阶下。
(3)对付逃避派或龟缩派,要先平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然后建议更换时间或地点进行商谈,适时说出他们真正的恐惧所在,让他们觉得你了解他们而产生安全感。这种方法对付凶悍派也很有效果,只要他们产生了安全感,自然就不会失去控制。
(4)坚持一切按规矩办事。凶悍派、高姿态派、两极派都会强迫你接受他们的条件,你应拒绝逼迫,并坚持公平的待遇。
(5)在人际交往时,当对方采取极端手段威胁你时,可以请他解释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手段,并且可以说:“我需要更好地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以便于我能接受你的要求。”
(6)沉默是金。这是最有力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对付两极派,不妨这样说:“我想现在不适合谈话,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
(7)改变话题。当对方提出极端要求时,最好假装没听到或听不懂他的要求,然后将话锋转往别处。
(8)不要过分防御,否则就等于落入对方要你认错的圈套。在尽量听完批评的情况下,再将话题转到“那我们针对你的批评如何改进呢”这一方面。
(9)避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辩解,应多问问题。只有问问题才能避免对方进一步的攻击。尽量问“什么”,而避免问“为什么”。问“什么”时,答案多半是事实,问“为什么”时,答案多半是意见,就容易有情绪。
人际关系是男人成大事的资本,看客下菜则是男人网络人际关系的“心机”之所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