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控场就这几招——脱稿讲话如何圆满掌控场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脱稿讲话的成功,离不开控场技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听众的情绪、注意力及场上气氛、秩序,都有可能变化。这个时候,讲话者要具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掌控力,有效集中听众的注意力,驾驭场上气氛,使其朝有利方向发展。

    自控力——脱稿讲话致胜法宝

    所谓自控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区别于就在于自控力的强弱,很多聪明的天才人物缺少自控力而沦为放浪形骸的酒徒,甚至流浪汉,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一个哪怕智力稍微有点缺陷的人,只要能够拥有强大的自控力,能够瞄准一个目标前进,一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这一观点在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美好,与自控力密切相关。脱稿讲话更是如此,如果你缺少应有的自控力,就很容易受到台下听众的干扰,你的情绪就会随之起伏波动,这个时候别说打动众人了,能坚持到演讲结束也很困难。

    自控力也是高情商人士的重要标准。美国心理学家对逾100万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社会上表现最为优秀的高层人员都是自我控制力特别强的人,他们都具备让自己集中注意力高效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种自控力是成功的必备。在脱稿讲话中,我们能想到的一些精英人物也大都是自控的典范,比如林肯、乔布斯。另外,战国时期的合纵家、著名演说家苏秦也是自控力超凡的励志典范。他受到各种挫折而不气馁,能够坚持自我在低谷中崛起,这本身就是自控力的成功。所以,我们要想让自己修炼成脱稿讲话高手,首要任务就是修炼自我的控制力。

    然而,自控力的修炼一向都是最为艰难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曾进行一项这样的调查:让200万职场人士对自己身上所具备的优势能力和素质进行排名,其中自控力被排到最后一位。可见,大家都对自己的自控力不够自信,这也导致了很多人空有梦想却无法实现。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果缺少自控力,就很难完成几十万字的著作;对于一个演说家来说,如果缺少自控力,就很难在台上魅力四射、挥斥方遒。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如果缺少自控力就会被流言蜚语杀死。

    在一次庆功宴上,电影明星刘晓庆被记者追问:“您的成功被社会上很多人议论纷纷,甚至社会上流传着很多有关于你的谣传,不知您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面对记者故意刁难的提问,刘晓庆微微一笑,然后不屑地说道:“当代的刘晓庆不是民国时期的阮玲玉。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过问花边新闻,就当耳边风吧!”

    阮玲玉是谁?民国时期著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对中国影坛的贡献与奥黛丽·赫本相提并论。成名之后,阮玲玉陷入名誉诬陷纠纷案,不堪舆论诽谤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20多万人纷纷来到街头为其吊唁。为此,鲁迅专门撰文《论人言可畏》。的确,阮玲玉的自杀一方面由于人言可畏,但又何尝不是其自身自控力过弱所造成的呢?与之相比,刘晓庆就是一个聪明的人,把花边新闻当做耳边风,这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更是自控力的体现。

    脱稿讲话的过程中,自控力始终处于重要位置。要知道,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讲话场合,碰到各种性格、各种层次的人,尤其是遭遇那些尴尬、僵局、冷场等不尽如人意的场面时,讲话者一定要善于控制自我的情绪,切不可因为情绪失控而把讲话搞砸。

    具备超强的自控力,即“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定力。一般来说,过怒过喜是修炼自控力的大敌。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沉得住气。在脱稿讲话中,我们也会遇到听众提问等情况,有些听众会故意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做到激而不怒,切忌大发雷霆。只要静下心来,你总能逐一化解。

    为了有效提高脱稿讲话中的自控力,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原则:

    一、对自己的错误释怀。在脱稿讲话中,很多人总是会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手足无措、耿耿于怀,以至于在后期的讲话中发挥失常,完全无法掌控局面。这是典型的自控力弱的体现,其根源在于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无法释怀,不能做到一笑了之。如果因为讲错了某句话而陷入自责和懊悔,则就会进入一个无法控制的恶性循环怪圈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忘记错误,继续大胆地前行。其实,一句话说错算什么呢?听众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在乎。甚至他们可能根本都没有听到你的错误,只是你一个人在“自作多情”而已。

    二、 改掉“老好人”的习惯。你是一个老好人吗?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总是说“yes”、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往往自控力低下。老好人总是屈服于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久而久之,就这样丧失了自我的主见和力量。等养成习惯之后,老好人上台讲话的时候,也会含糊其辞,很难不受自我情绪和台下听众的影响。所以,功夫在事外,而自控力的修炼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要求我们要改掉“老好人”的习惯,让自己学会说不,坚持自我,肯定自我的能量和意志,这样一来,在脱稿讲话中掌控自我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 专注正在进行的话题本身。在脱稿讲话中,不要沉浸于已经讲过的话,无论是好是坏,都不要来回重复。你要做的是集中你的注意力,关注正在进行的话题本身,调动你的记忆和想象,围绕话题组织语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总之,你的脑海里不能存在别人讽刺的影子,也不是自己口里语无伦次的声音。没有舞台,没有各种各样嬉闹的听众,仿佛他们都不存在。你目空一切,专注于你的讲话之中,专注于解决方案,把一下步的讲话发挥得更好,使之更值得听众学习和思考。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脱稿讲话随机应变不可少

    一家酒店招聘大堂经理,前来应聘的人很多。老板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哪位才好,于是出了一道考题,凡是回答正确的,即可录用。

    考题是这样的:“当你推开门,发现一名女客人正在裸浴,你应该说什么?”针对这个考题,众人纷纷抢着回答。有人说:“对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又有人说:“小姐,不用怕,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老板听到这些答案后均不满意,不住地摇头。

    这时,一个小伙子如此回答:“对不起,先生。”结果他被录用了。

    从上述案例中可见,小伙子之所以能够被录用,正是由于他超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对女客而言,如果来人把自己看成一个男的,证明确实没有看清楚自己,所以就没必要担忧恐慌。所以,看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不是看他懂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在关键时刻,反应是否迅速。

    应变能力是脱稿讲话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应变能力越来越重要。要知道,在如今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资讯所包围,潮流时尚也是瞬息万变,如果我们缺乏应变能力,仍是以一种刻舟求剑的思维来应对,就会落后于时代,被社会所淘汰。一般来说,不同的职业需要的应变能力是不同的,像运动员、营销员、调度员等,需要应变能力很强;像会计、车间工人、保安等,需要应变能力就弱一些。但这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即使是那些应变能力不强的职业,真正做出色的人也都必须具备超强的应变能力。可以说,应变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一项本能。

    如果你在商界,可能会面临资产缩水的危险;如果你在职场,则可能会面临下岗的局面;如果你站在脱口讲话的讲坛上,则可能面临信息老化,跟不上听众思维的情况。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谈应变能力的重要性。事实上,在脱稿讲话中,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往往会使气氛变得尴尬,让讲话者下不来台,甚至造成失控的情形。有时候,无理取闹的听众故意提出刁钻的问题,其目的就是想让演讲人当众出丑。面对此种情景,妥协、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应对?答案只有一个:随机应变。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参加聚会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坐在一旁沉思。坐在他身旁的一位金融家搭话道:“萧伯纳,告诉我你在想什么,我就给你一美元!”随后,从钱包里掏出一美元来。萧伯纳盯着对方手中的一美元说道:“我思考的问题不值一美元。”然后就在金融家刚刚要讲话的时候,他又继续说道:“其实,我想的正是你。”在这个故事中,金融家本想讽刺萧伯纳,没想竟然被萧伯纳讽刺了一番。

    有时候,遇到一些人在公众场合恶意挑衅,我们是可以随机应变加以应对的。但是,随机应变并不是谁都具备的能力,而是与一个人的心态、经验、学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你具备怎么样的一种思维习惯,当别人都说1+1=2时,你能说出1+1不等于2。总之,你能够不按常理出牌,运用你的联想力和创意力,探索一种全新的讲话策略。

    那么,应变能力是否是天生才具备的,能否通过后天的学习得以提高?答案是肯定的,下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公众训练,让心口合一

    鬼谷子说:“口乃心之门户。”所以,应变能力的高低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脱口讲话上。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到公众场合培养发言的胆量和自然习惯。比如,你可以到火车站、闹市区、广场以及演讲兴趣班进行脱口讲话的练习,让自己的口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同时可以多看些脑筋急转弯、谜语、推理悬疑小说等书籍,提高大脑的活跃度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力。

    二、活动聚会,激活脑细胞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谁也无法脱离集体而单独生活。在脱口讲话中,应变能力主要应用于人与人之间,所以提高讲话的应变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活动聚会中锻炼自己。活动聚会为你的脱口讲话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你可以与朋友以及陌生人面对面沟通,各种复杂情况需要你调动应变脑细胞加以应对。经常与朋友聚一聚、说说话,你的思维反应必将更加迅速、缜密、流畅。

    三、 联想力训练,引爆应变创造力

    应变能力与联想力密不可分。提高应变能力可以先从训练联想力开始。具体训练方法:拿出一张白纸和笔,然后看着一个事物进行联想相关的词。比如太阳,你可以在白纸上记下鸡蛋、向日葵、草帽、火球、炸弹、眼睛,等等。限定时间为一分钟,尽最大可能最快速度记下脑海中涌现的词,重复的词汇不计其中。每天坚持,逐渐提高词汇量。

    四、 眼口耳手脑配合游戏训练

    通过一些智力游戏,我们可以提高眼口耳手脑的协调应变能力。这些游戏不仅需要你听觉的敏锐,而且需要你大脑转得要快,还需要用口及时表达出来。比如,一只青蛙两条腿,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样的游戏对提高脱口讲话中的反应能力是极其有帮助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训练。

    遭遇困局怎么办——脱稿讲话中的解围秘诀

    在脱稿讲话中,每当遭遇尴尬或困境时,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策略来解围。所谓解围,也就是俗称的“打圆场”。解围不是胡搅蛮缠,需要以善意的态度与人沟通,从而妥善处理冲突和矛盾。在现实生活里,善于解围的人总是受人尊重的。他们往往是德高望重和聪明智慧之人。如果你在脱稿讲话中深谙解围艺术,则一定能够随时化险为夷,让更多的听众喜欢你、支持你,甚至成为你的铁杆粉丝。

    善于解围是一个人魅力的体现。在脱稿讲话时,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遇到尴尬局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任何解围策略,只是一味地恐慌和紧张。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困局,此时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策略为自己解围,扭转自我形象。如果是别人遇到了尴尬,这时我们应该主动施以援手,巧妙进行解围。下面为你介绍一种妙语解围策略:

    有一次,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和丈夫吴祖光举办晚宴,文艺界的很多大腕都踊跃光临,其中,著名画家齐白石也在保姆的陪同下来到了现场,此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齐白石就坐后,看到气质相貌出众的新凤霞,心生慈爱喜欢之情,不住地看个没完。保姆在旁边打趣道:“您总盯着人家看什么呀?”突然被这么一问,白石老人不禁陷入尴尬,但仍气鼓鼓地说:“我年龄这么大了,看她又怎么了?”在坐人员面面相觑,不知道下面说什么好。这个时候,新凤霞笑着对齐白石说:“没事的,你尽管看吧!我是演员,就是让人看的。”大家听到这么一说,都纷纷笑起来,宴会又恢复了热烈的气氛。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陷入困窘的局面,有的是因为我们动作不合时宜,有的是因为我们无意为之。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围策略就是通过妙语巧辩,给不合常理的动作或行为一个正确的说辞,从而让不合理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新凤霞的一句“我是演员,就是让人看的”,这句话让白石老人的行为变得无可厚非,大家也都能理解和接受了。确实如此,解围的秘诀不在于长篇大论,或许就是一句巧妙而机智的话。

    一般来说,解围需要你具备多角度思维能力。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错就有对,有长必有短。如果在脱稿讲话中遭遇了尴尬局面,你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将听众的目光集中于优势可爱及别有深意的一面。如此扬长避短,改变了观察问题的视角,听众能够随之换位思考,从而促使事情好转,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为了让自己在脱稿讲话中表现得更出色,以及生活中遇到困窘时能够巧妙应对,我们有必要掌握一系列的解围秘诀。本篇提到的“曲解解围”和“妙语解围”策略,只是众多解围方法中的一种。然而,最有效的解围策略还要靠你自己总结归纳,只有融入你个性的方法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信手拈来,正是“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淡定从容控场面

    脱稿讲话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口才上,更体现在一个人应对外界环境的心理素质上。在现场,观众不可避免会有溜号、走神,甚至情绪失控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你用强大的气场把观众的情绪稳定下来,否则你的讲话将在他们的混乱中结束。

    那么,如何从容淡定控制讲话局面呢?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掌握六种控场技巧。

    第一,气场压制法。讲话者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在讲话者缓缓走上台的时候,一定要威震四方、大气凛然,并且要抬头挺胸,呈现出一种信心十足、精神饱满的状态。反之,如果讲话者在讲话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会让你的讲话失去权威性和说服力,甚至听众在台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最终导致讲话局面混乱不堪。

    第二,肢体语言法。脱稿讲话中,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令你的讲话绘声绘色,并且能够刺激观众的眼球,使听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不过,在运用肢体语言控制场面时,切不可过于频繁地运用肢体语言,这会让听众情绪烦躁,从而对你的讲话失去耐心。另外,在讲话过程中,讲话者千万不要用手指点观众、敲桌子等肢体语言,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第三,视线转移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些成功的演讲者,用一个“杀死人的眼神”便可以掌控全场的气氛,稳稳地吸引住所有的观众。具体做法包括两种,其一、用善变的眼神传达自己的心声,让观众的心随着你的眼神行动,被你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其二、巧妙震慑法。比如,你在台上讲话时,偶然有几个人在下面窃窃私语。这个时候,你可以提高嗓音说道:“这里是关键,请好好听讲!”同时,投递一个严厉的眼神,以示惩戒。

    第四,借题发挥法。所谓借题发挥,即讲话者把讲话现场意外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所讲话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一场切合场景的演讲,从而给听众留下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有一位讲话者在进行一场有关“中国腾飞”主题的演讲,当讲话进行到一半时,听到不远处的篮球场有欢呼的声音,顿时会场的气氛乱了起来,甚至有些听众准备离场看比赛去了。

    面对如此意外,讲话者并没有惊慌失措,他马上借题发挥地问道:“有谁知道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人夺了多少块金牌?”这个意想不到的题目,马上把大家的视线转移回来。当看到大家兴致高昂时,讲话者接着说道:“我听到过一个关于慈禧太后参加奥运会的笑话……”这时,听众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讲话者的话题上,根本没时间顾及篮球场上发生了什么!

    第五,真诚以待法。讲话者最无法容忍的局面就是,自己在台上兴致高涨、滔滔不绝,而下面的观众却心不在焉、窃窃私语,导致会场毫无秩序,令讲话者没有信心讲下去。其实,面对如此情景,以真诚来感动听众,从而控制场面。比如,讲话者可以和听众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让听众针对你的讲话内容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看法。总之,当你以真诚的态度与听众沟通时,就会感动对方,使他们在思想上与你产生共鸣。

    第六,骤然停止法。脱稿讲话中,如果经常有听众大声喧哗、议论不休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适当的停顿来控制局面,然后再配以视线转移的方法,让现场顷刻鸦雀无声。不过,这种停顿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在3~5秒钟最佳。

    结束语——为脱稿讲话画一个圆满句号

    俗话说:“文章精神全在结尾。”同样,在一场脱稿讲话中,精彩的结束语更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来分析,人们最容易记住的,往往是最后所听到的几句话,即结束语。而前面的部分,可能由于时间间隔长,已记忆模糊了。所以,讲话者要想使自己的讲话内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一定要在结束语上下功夫。

    为使大家真正说好结束语,向大家介绍几种最为常见的结束语形式。

    第一,总结式结束语。即在讲话即将结束时,讲话者用简短的语言把讲话要点和意图进行概括、总结。这种结束语的优点是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强化了听众对讲话内容的印象,给听众留下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在莎士比亚的名著《凯撒大帝》中,有一段伯鲁特斯向市民演说的情景,此时伯鲁特斯就运用了总结式结束语。其具体内容为:“最后,我要告诉诸位:我就是用这把剑杀死了我的好朋友凯撒。因为罗马帝国,我不得不刺杀我的好友。如果将来我也变得和凯撒一样,就请大家用这把短剑来刺我吧!如果大家的行为,也有和凯撒一样的,那这把短剑也终是不会饶过你的。请各位认清这把短剑,看清卖国贼的嘴脸,敬重爱国爱民的英雄。”

    在伯鲁特斯的演讲中,虽结束语只是短短几句话,但却全面概括了他这场讲话的意图。虽然,这种结束语基本都是在重复前面的讲话内容,但却强调了讲话主旨,加深了听众对演讲内容的印象,使讲话中的重要信息最大限度输送到听众的脑海之中。

    第二,号召式结束语。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凡那些以充满感情和爱意结尾的演说,都有一种极强的感召力,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而留下更多的记忆。而且,这种结束语常常在政治演说中出现。

    林肯在发表第二次就职演说时,他是这样来结束自己的讲话的:“我们天真地希望着,我们热忱地祈祷着,希望这战争的重罚可以很快地过去。可是,假使上帝要让战争再继续下去,直到二百五十年来奴隶无偿劳动所积聚的财富化为乌有,并像三千年前所说的那样,等到鞭笞所流的每一滴血,被刀剑之下所流的每一滴血所抵消,那么我们仍然只能说,‘主的裁判是完全正义而且公道的。’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我们对任何人都抱好感,上帝让我们看到正义的事,我们就坚定地信那正义的事,让我们继续奋斗,以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去治疗国家的创伤,去照顾艰苦作战的志士和他的孤儿遗孀,尽力实现并维护在我们自己之间和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在这段演说词中,林肯的语言铿锵有力,用一种极具号召力的声音来呼吁人们为正义、为公正献身。有人评价说,林肯是美国最有号召力和领导力的领导,因为他的语言触碰到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从而使众人为政治理想而奋斗不止。

    第三,幽默式结束语。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曾经说:“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的脸上带着笑容。”确实如此,如果讲话者能够让自己的讲话在众人的笑声中结束,那将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在一次聚会上,乔治·华盛顿向教徒们公开演说,并谈到了著名传教士韦斯里的墓园问题。这本来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而乔治·华盛顿却能够以幽默的语言调节氛围,使整场演说在笑声中结束。

    乔治·华盛顿向听众们说:“看到各位已经开始整修韦斯里的墓园,我十分欣慰,这说明韦斯里受众人尊重。韦斯里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一丁点儿不整洁和不干净的事物都会令他讨厌。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经说过:‘不可让人看到一名衣衫褴褛的教徒。’记得有一次,当韦斯里经过德比夏郡某处时,一名女郎突然奔到门口,大声地向他问好:‘上帝祝福你,韦斯里先生。’他却回答说:‘小姐,如果你的脸孔和围裙更干净一点,你的祝福也将会更有价值。’可以说,这便是韦斯里对不干净的厌恶。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让他的墓园脏乱。如果哪天韦斯里偶尔经过,当他看到自己墓园非常脏乱,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他伤心的呢。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墓园,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神圣墓园,是你们的信仰寄托之所在。”

    精彩的结束语,犹如一首乐曲结束时的“强音”,就算讲话结束了很久,你的声音仍然是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相反,如果讲话者的结束语尽是说些索然无味的空话、套话,就算你前面的讲话内容多么精彩,整场讲话也将变得味同嚼蜡。这就好像吃花生米,吃到最后一粒花生米时,却吃到一粒坏掉的花生米,使整盘花生米都失去了原本的美味。所以,在脱稿讲话中,我们一定要掌握说好结束语的巧妙策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