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洋洋万言,说起话来却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博古通今,言谈起来却反应迟钝,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讲起话来却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虽貌不惊人,但说起话来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人与人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让我们翻开本章,共同探寻即兴发言妙语连珠的秘密。
为何明星艺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够妙语连珠
很多艺人在现场发言时,张口瞬间就能引爆全场,就像白居易《瑟琶行》诗中所写:“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平仄相间,生动感人。
然而,这些明星艺人真的是随便说出来的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著名演讲大师卡耐基说过:“没有准备的讲话,是信口漫话或叫信口开河。”大多成功的即兴演讲,并不是毫无准备随口而出的,而是经过不断准备,不断积累爆发岀来的。
虽然表面上看,即兴发言没有讲稿,但并不等于讲话者不做任何准备。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即兴讲话人是时刻准备的。他们通过对发言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才会在某个特定场合做出轰动众人的发言。由于应时应景,发言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浑然天成,毫不做作。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位日本搞笑谐星岛田绅助是怎么做的。
18岁时,岛田绅助就准备献身日本漫才业(日本相声)。为了提高自己的即时说话技巧,无论会不会轮到自己演出,他都会在舞台角落观看老艺人们的表演。甚至,他还会非常认真地做笔记,时时翻看,加以揣摩。
段与段之间,是怎么衔接过度的?
捧哏和逗哏最佳的时机是什么?
哪些包袱观众最喜欢,反映最大?
段与段之间,那里即兴表演?
当表演结束,岛田绅助就会根据录音,将“笔记”整理归纳,推敲研究。“这么说,肯定巧妙!”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加工,这些资料就成了他自己的“话题”和“包袱”。遇到合适的场合,这些包袱和话题,岛田绅助就可以“抖”出来了。所以,这些看似轻松简单的即兴表演,实际上正是他长期准备的结果。
由上述案例可见,一时的即兴演讲大放异彩,也许是神来之笔、意外之喜,但是,时时的即兴演讲都能引爆全场,必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一个人平时多总结观察、推敲研究,当遇到意外状况,才不会因为没有准备而卡壳。相反,因为没有了话题限制,更有了大施拳脚的空间,将自己早就滚瓜烂熟的“包袱”抖出来。那时候,自然就会让人觉得妙语连珠,蹦出来的都是经典。
第46界金马奖颁奖仪式上,影帝评选出了双黄蛋,一个是黄渤,一个是张家辉。站在领奖台上,张家辉刚说“其实”两个字,就卡壳没话了。现场沉默了好几秒,似乎尴尬得都有些难以收场了。这时,黄渤来了句“其实,我常常看你的电影”,全场爆笑。
到第47界金马奖时,黄渤作为颁奖嘉宾出现,他和郑裕玲同登颁奖台。郑裕玲拿黄渤的造型开涮:“今晚你穿的是睡衣吗?”她觉得自己是盛装出席,才显得隆重和重视。黄渤回答她说:“你五年没来,这五年我一直都在金马奖。所以,我已经把金马奖当成了自己的家,回到家里不穿睡衣穿什么,对不对?”
接着,郑裕玲问黄渤,得过几次金马奖。黄渤自嘲说“半次”,因为他上次是和张家辉一起得的。这之后,黄渤还捧了一下张家辉,“(张家辉)去年也有提名,今年也有提名,他是想努力地把自己失去的那一半拿回来。”话音刚落,台下就爆发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完毕,金马奖主持蔡康永,恭维了一下郑裕玲,便把“枪口”指向黄渤:“这里是我家,不是你家。”在场很多人,包括刘德华、张曼玉都失去了笑容。黄渤却气定神闲地说:“其实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刚才还有一匹马跟你一起。我只看过人骑马,头一次看到马骑人呢。”在此,他意指蔡康永走红毯时,衣服上有一匹巨大的马。
第46界金马奖领奖台上,黄渤一句话,就扭转了张家辉那句“其实”带来的现场尴尬。“常常看你的电影”,避重就轻,以一种谦逊大方的姿态,把“最好”的意念打消,而向对手传递“互相借鉴学习”的潜台词。而到了第47届颁奖台,作为嘉宾的黄渤,也好好把上次金马奖的半次获奖,抖了出来,既解决了对方的刁难,还趁机捧了一下张家辉,一箭双雕。
黄渤在这种大场合的表现很是恰当,既不抢人风头也不哗众取宠,在幽默之间调动了气氛。当遇到“刁难”时,恰到好处的反击,展现了即兴发言的灵活和机智。一个简单的即兴讲话就让个人的人品、情商、智商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如果你希望自己也能够通过“嘴巴”为自己的形象加分,那么不妨也为下一个不期而遇的即兴发言多做一些准备。一般来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即兴发言水平:
第一,搜集身边有趣的话题。好的话题不必是高深莫测、神秘异常的,如果你和三五好友聊天,其实只要身边的趣事就足以吸引他们。正因在身边,所以倍加关注。如果你遇到身边的趣事,不妨多多研究一下,从小事出发形成自己独特新奇的观点,这样说出来才最吸引人。值得注意的是,拒绝流言,尤其是办公室流言,哪怕你的观点再奇特,也不要说。
第二,多关注时事热点话题。包袱内容无非是国事家事天下事,想要让自己的包袱够特色,加大对时事关注,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涉猎范围是很有必要的。在你的“包袱仓库”里,这些包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典型事件,一类是理性思辨、观点。关于两类的有趣话题,可能会适合不同的场合,所以,当场合与话题相符时,你就可以拿出来说一说,而这就是你的“即兴演讲”内容。
第三,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黄渤这条好舌头,是怎么练就的呢?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阅历中窥到一二:“七年的歌手,两年的配音,开过玩具店,做过管理……”在演艺圈和商海打拼多年,应对各种场合的突发事件,早就游刃有余,这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即兴发言,其实正是人生阅历的积累。因此,提升自身的内在,加大自己的人生阅历才是关键。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个人最货真价实的“珍宝”,在家里看图片上的风景,永远比不上走出去亲身体验一番。
即兴发言精髓——在合适场合说合适的话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任何一场即兴发言都要考虑特定的场合。在特定场合中,氛围是不同的,人们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当然,对问题的理解和感受自然也不同。简单来说,在一个人追悼会上要准备的发言,跟一个人升职的即兴发言,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即使同样是就职发言,你面对的听众不同,发言的内容也会跟着改变。
所以,在即兴发言中,对场合和氛围的把握十分关键。只有场合把握好,才能找对情绪,筛选出适当的话题,才会说对话,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个人即兴发言也是如此,当面对不同的场合,身份改变后,自然自己的话题也就要跟着改变。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讲:“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急躁; 二,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隐瞒;三,不看对方的神情变化,说了,叫闭着眼睛瞎说,谓之瞎子。
要想避免即兴发言的急躁、隐瞒和信口开河,具体来说怎么做呢?
第一,根据场合发言时,选好要用的话题和包袱。在一场即兴发言中,如果有一定的时间,不管是长是短,都要根据现场准备好话题和包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话题稍作准备,才不会嘴里跑马,不知道自己的话跑到哪里去了。有时候,嘴巴会比你的脑子要快,想要控制嘴巴,先对话题进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话题。你需要随时注意现场的变化,别人说了什么,现场观众是什么反应,情绪如何,根据这些及时变更自己的话题和包袱。有些包袱和话题,可能别人讲过了不能用了,有些则需要进一步展开,有些则需要调换顺序。只有这样,你的话题和包袱,才能跟得上场合变化,才会是新鲜出炉的,带着浓郁的吸引力,真正打动在场者。
1965年,林语堂回了台湾。很快,各学校校长都请他去做演讲。有一次,他到了台湾师大,等到林语堂登台演讲时,已经有很多人都做了讲话。当校长隆重介绍他时,他幽默地说:“演讲应该和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本来沉寂的现场,立刻爆发出一阵笑声。
林语堂接着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人生与学问》:一个人在世上,对学问的看法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几句话刚讲完,他就准备走下主席台。校长赶紧道,“你的演讲好像才开头,怎么没下文了?”林语堂答:“我演讲结束之时,正是听众联想开始之日。”
林语堂知道现场的学生,听了那么多的演讲,早就疲乏不堪了。所以,幽默了一句,为学生提了提神,然后,把自己的演讲内容,仅仅开个头似的,言简意赅地说完,就准备下台了。因为此时不管话题多吸引人,效果都不会太理想,倒不如把演讲开个头,余下的让大家去想。既吸引了学生,又起到了不错的反应。
第三,根据具体场合,活学活用包袱。一个人大脑中会积累很多的“包袱”,这些包袱是固定的,需要根据现场再加工。否则生搬硬套,就会出现所谓的“冷笑话”“冷场”。任何观众对于突然扔出来的一个包袱,第一个反应都会是吃惊和沉默,因为他们的情绪根本还来不及扭转。所以,在抖包袱之前,你需要活学活用,自己说了什么,观众有什么反应,因势利导,再到节骨眼时抖出包袱,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了。
即兴发言本质——用符合对方心理的语言迎合对方心理
如果你对牛谈青草、苍蝇、蚊子,估计牛也会愿意跟你聊天,但是,如果对牛弹高山流水,那就别怪它拿屁股对着你了。你跟冒险家说“这么做很危险”,他会对你的话不屑一顾。但是,你对孩子的妈妈说“这么做,小孩子会出危险”,只要可能性稍大,她就会立刻执行。所以,想要让对方听你的,就要先研究对方是怎么想,他的心理语言是什么,心理需求是什么。即兴发言的本质就是人性欲望。一般而言,心理学家将人类的心理欲望归纳为五点:
1生存欲望:安心、安全生活的欲望,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2自由欲望:自己决定的欲望,谁都不想做别人的奴隶,都想掌控自己的命运。
3快乐欲望:愉悦和幸福的感觉,轻松而惬意的滋味,这是人性深处的渴望。
4爱与占有的欲望:人天生孤独,都渴望爱与被爱,同时占有更多的资源。
5力量与价值的欲望:展示自我力量,被认可的欲望,获得尊严并实现人生价值。
在这五种欲望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欲望追求强度是不同的。如果能把握住对方欲望度最高点,你会发现即兴说话很轻松,也不会出现偏差和卡壳了。可以说,找到对方潜在的心理欲望,就等于找到了突破口,就像射击找到箭靶一样,只要依此下去,必定一击必中。
比如,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对话者是一位开拓进取的成功创业者,喜欢实干。你追问他的成功历程,公司愿景是什么,他会很愿意谈一谈。但是,如果你让他聊聊他的职员如何把他当男神一样崇拜,他可能并不愿意说什么,甚至还以为你也是“崇拜”的一员,把你拒之门外。
魏明帝时期,许允担任吏部侍郎。上任后,许允大量任用自己的同乡。这件事被魏明帝知道了,派禁卫军去抓捕他。许允听到风声后很是紧张,他的妻子指点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建议他以理陈情。
很快,许允就被禁卫军带到魏明帝面前。魏明帝审讯许允是否总是提拔同乡任职,许允直率地承认了。他为自己申辩道:“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在用人上,我对同乡最了解,所以选用了他们。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他们不称职,臣愿接受处罚。”
魏明帝觉得许允说得在理,于是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考察发现,这些人上任后都很称职,于是,魏明帝非但没有责罚许允,相反,看到他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还赏了他一套新衣。
正像许允的妻子所说,皇帝的情难请,但是,只要站在“理”上,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就会得到他的宽恕。
对于英明的君王来说,万年长青的社稷是他最希冀盼望的,也是他最强的欲求。所以,当魏明帝在考察许允任人上,不管是唯贤,还是唯亲,关键都是,这个人是否适合这个职位,是不是会影响自己的社稷稳固,只要能够巩固自己的权位,别的都可以先放下。
所以说,如果你懂得了皇帝的欲望,依此展开即兴发言,皇帝也能被你拿下。即兴说话并不难,只要找对技巧,将对方的心理把握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当然,想要抓住对方心理欲望的最强点,全面考察一番是很有必要的。对个人来说,从他本人,到亲戚朋友的关系,职场中同事、上司的看法,都应该了解。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即兴发言者,从古时候的成功说客,到现代的销售冠军、职场达人,无不是深入了解对方之后,直插对方欲望最强点,一击即中,攻破对方心理防线而获得成功的。
面对占有欲望强烈的人,你可以说这些话:“太完美了!”“我真是太喜欢你了!”“今天能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我想知道您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面对展现力量和价值欲望强烈的人,你可以和他说这些类似话:“这个案子没你不行了!”“佩服之至!”“幸好有你在,不然……”“这个方法真不错!”
面对自由欲望强烈的的人,你可以和他说这些类似话:“你怎么想,就放手做吧!”“照你的方式来!”
面对快乐欲望强烈的的人,你可以和他说这些类似话:“跟你一起来,真是开心!”“感觉怎么样?爽不爽?”
面对生存欲望强烈的人,你可以和他说这些类似话:“别担心,我会处理的。”“OK!一切搞定!”
其实,即兴发言并不是什么艰难的事情,一切都是有方法可循的。当我们知道对方想听什么,然后顺势地即兴说给他听,他一定非常乐意听我们继续说下去。如果你有所求,在不触动他利益的前提下,那么他也会非常乐意地答应你、帮助你。
剧本很重要,但有时要有丢掉的勇气
很多人都会误以为,即兴发言是没有剧本或者手册的,是在一片空白状态下说出来的。事实上,擅长即兴发言的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都是有剧本的。不过,当剧本与现场不相称时,那就要临时改剧本了。《阿甘正传》中有句话说得好:“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即兴演讲是紧紧依靠当时的感受来发挥,最大魅力也在于出乎意料的现场发挥。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一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演讲最精彩的部分并没有在演讲稿内,而是马丁路德金根据在场反应,抛弃原稿即时发挥的。
1963年8月28日,民权主义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在华盛顿广场,林肯纪念堂前最终齐聚了25万观众,从一流明星,到普通民众,从小媒体到世界权威媒介,泱泱人群很是壮观。而民族主义领袖马丁·路德·金对这次演讲,也很在意。在这之前,虽然他已经是一名全国性的政治人物,但是,他的演讲并没什么名气,在“黑教堂”和民权运动圈子以外,只有极少数的人完整地听过他的演讲。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演讲,在演讲前一天,他就为自己精心准备了演讲稿。
当演说开始后,他照着演讲稿讲,语气缓慢、严肃,从《圣经》到林肯的《废奴宣言》再到《葛底斯堡演讲》中的名句,一一呈现给群众,但是,他讲了10分钟,发现下面的听众似乎并不领情,根本没什么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次演讲虽然不错,但并没有多大的力量,甚至,他的稿件快要结尾了,观众的反应仍是比较平淡。
当他说到:“回到密西西比,回到亚拉巴马,回到南卡罗来纳,回到佐治亚,回到路易斯安那。”他的黑人女歌唱家朋友玛哈利娅·杰克逊在他背后说道:“告诉他们有关梦想的内容,马丁。”
马丁·路德·金继续演讲:“回到我们北方城市的贫民窟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明白这种局面可以而且将会改变。”他的好友再次提醒他:“告诉他们有关梦想的内容。”
马丁·路德·金接着说道:“让我们不要沉湎于绝望的山谷中。朋友们,我今天要对你说,”然后,他抓住讲台,把演讲稿推到一边,说道:“即使我们今天仍旧困难重重,但是,我仍有一个梦想。”
于是,他开始了闻名世界的不朽讲话。很快,现场就有了反应,迅速升温,人们随着这段即兴的发言变得激动起来,掌声不断响起。后来,“我的梦想”这篇即兴演讲,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赞誉。
1999年,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137位著名公众演说学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而其中,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
如果马丁·路德·金没有推开演讲稿,照直说下去,也许我们今天就不会听到这篇不朽的演讲词。演讲从来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根据现场不断修正的。在即兴发言中,如果观众对我们的剧本并不感冒,甚至是排斥,就算我们觉得自己的剧本很精彩,那也要勇敢抛弃,选择新的话题。那些剧本上你以为“最好的”台词,对于这个场合,它不一定是最好的。
那么,抛弃剧本之后,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正确表达自己的心情。当我们抛掉剧本,话题可能一时想不出来,那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根据现场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传达给现场的所有人。这样发言,既不会让人感到突兀,也更能让人感受到你的真情。
第二,从“包袱”中调取新剧本。“我有一个梦想”中的经典台词,在华盛顿广场大放异彩,虽然为即时发言,但是,这并不是马丁·路德·金临时想到说出来的。恰恰相反,“我有一个梦想”的台词,作为牧师的他曾经演讲了很多次。而在演讲之前,他的助手认为这些是陈词老调不值得说,才放弃不用的。但是,看现场的反应,恰恰相反,更多的观众对“陈词老调”很感兴趣。
所以,当你的即兴演讲不受欢迎时,那不妨换新的包袱,哪怕这个包袱你已经抖出了很多遍也没关系,或许很多人都第一次听到你的包袱。另外,因为选择你熟知的包袱,说起来也会更有信心,在表达上也会更加完美。
长话短说——即兴发言之关键
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站在台前,表现欲也就更强烈。但是,在即兴发言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嘴巴爽快,还要看看听的人喜不喜欢。对方花上时间和精力听你发言,不一定非要从中得到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是至少要听着舒坦。如果你的听众是在花时间买罪受,那么你就没有下一次即兴发言的机会了。
中国人说话的最高境界是无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意思是最大最美妙的声音是无声之音。佛祖拈花自笑,就能得到千万人的崇拜和尊敬。一个人修炼到“佛”的境界,一个眼神也是很有分量的。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地位没有那么高,说话时最好的做法是寡言慎语,长话短说。慎言就是小心说话,避免说错话。自然而然,小心说话也就会少说话。这样一来,在即兴说话时就不会为了表现自己,说出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大论。
当然,在即兴发言中,“马拉松式”式长篇大论很少出现。因为即兴发言一般时间比较短,多则十来分钟,少则一两分钟,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你要说的话,长话短说才是硬道理。否则,拉家常似的发言很可能导致时间到了,但是话还没说完,这时候就比较尴尬了。这意味着演讲者对现场掌控不到位,思路不清,语言没抓住重点。
所以,话没说完比没得说更失败。而在即兴发言中,演讲者要比做一场普通演讲更要注重对时间的把握。即兴演讲中,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三两句话概括完毕,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时间有限,即使一句话的即兴发言也可能是一个经典。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了一次“成功奥秘”讲座,他们邀请的演讲者是当时声誉已经登峰造极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位引领英国从二战阴霾中走出的首相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所以,在讲演前三个月,媒体就开始了热烈的炒作,各界人士也是对这个讲座翘首以盼。
终于,演讲这天到来了,牛津大学的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的各大媒体都到齐了。在上万人的关注下,丘吉尔走进了会场。他脱下大衣交给助手,然后摘下帽子。人们雀跃起来,大家都在等待这位政治家、外交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成功秘诀”,等待这位伟大领袖再一次的智慧展现。
丘吉尔走上台,两手抓住讲台,注视着下面的观众,接着用手势制止了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他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丘吉尔就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寂了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不绝于耳。
只要稍微了解二战史的人都知道,丘吉尔是英国二战中的灵魂人物。他引领英国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向新生,决不放弃的精神,也贯穿英国二战战斗的始终,当然,这也正是丘吉尔所有演讲的“精髓”。二战中,在他的演说下,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即使昨天晚上从楼梯顶端摔到了楼底,第二天的圣诞节仍旧会打扮一新。老人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在前线战斗的军人?一场优秀的演讲要比飞机大炮还要有力。丘吉尔去世后,他的镶金假牙甚至以16万英镑高价拍出,可见其演讲魅力的所在。
上面“决不放弃”这个演讲也被认为是丘吉尔最经典的演讲之一。那么,我们能从其中学到哪些技巧呢?
第一,言简意赅,抓住重点。这个演讲看似最简单,但却最精确地概括了丘吉尔成功的秘密。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却层级递进说出了丘吉尔决心抗战的坚定,而这也是那一代英国人身体力行的。如果你将要开始即兴发言,像扇子似的有很多骨架,那么说出去的自然不会有力度。但是,如果你的即兴发言只有一个重点,一个骨架,只要说到位,就会像剑一样,直击要害。所以,为你将要开始的即兴演讲找到最精要的一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它更丰满,更立体。
第二,身体力行,言行合一。“永不放弃”是丘吉尔在二战中一直在身体力行的,这一点也成就了他。所以,一个优秀的即兴演讲,并不是凭空说大话,而是言行统一。演讲中,你举再多别人的例子,都不如自己身体力行的案例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