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如战场,唇枪舌战少不了
谈判无处不在,无论你愿意与否,在生活这个巨大的谈判场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怎么搞定客户签单子?怎么说服老板加薪?怎么砍掉商贩的价格水分?甚至怎样劝说小孩去做作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靠谈判来解决。
谈,即用口才表达自己的观点;判,即判断,需要我们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哪个方案对自己最有利。谈是判的前提,离开了说话,也就构不成谈判。由于谈判时间紧张,不可能给你撰写草稿的时间,更多的是依靠即兴发言。很多时候,即兴发言往往决定一场谈判的成败。
话说有一次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自知不是对手,于是以攻为守,倒打一耙:“算喽算喽,跟你们共产党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此话一出,正派人士无不义愤填膺:怎么能在这样的场合说出如此流氓的话来呢?反派人士却得意洋洋:看你共产党怎么对付? 只见周恩来先生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对!”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禁一愣:他怎么会说“对”呢?紧接着又听到这个共产党首席代表一字一顿地说:“牛—弹—琴!” 话音一落,全场雷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周恩来的机敏睿智和幽默风趣折服了。
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谁也不甘妥协退让,每个人都想战胜对方。这个时候,语言就是最犀利的武器。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唇枪舌战就像刀剑的交锋。所以,想要实现既定的谈判目标,我们就必须学会谈判的技巧和即兴发言的策略。通过谈判技巧和即兴发言策略,让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优势。同时也给对方留下一条退路,让对方也在其中获得利益,如此双赢的结果,让谈判双方都乐于接受,于是就皆大欢喜了。而这些,正是谈判高手要做的一系列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即兴发言策略可以让你成为一流的谈判高手呢?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
策略一:投石问路。谈判就像战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情报十分重要。而怎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情报呢?答案就是,在开口之前,一定要先仔细观察对方的举止神情,进而捕捉对方的动机和思想脉络,这样就可以看穿对方的心理底线,对方的成本、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个时候再开口谈判,成功的胜算就大得多。
除了察言观色之外,关于投石问路,还有下面几点:
1 漫谈
在谈判开始,先不要直奔主题。你可以先谈一些其他问题,漫谈一些看似无用的废话,比如社会热点、文化爱好、家庭背景等,对方无意中透出来的信息,可以让我们精准认识对方的心理特点及能力水平,从而在下面的谈判中更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试探
当你不知道对方的心理底线时,就不要打草惊蛇,采用言语反复试探。比如,你可以故意谈让对方敏感或对他有吸引力的话题,借此探知对方的心理底线。在价格上,你可以直接将价格降到对方“难以接受”的价位,如果对方一着急就可能露出最后底价。这个时候,你就完全掌控了谈判的局面。
3提问
在谈判时的即兴发言中,提问比说更有效。你说的越多,暴露自己的信息越多。如果你提问对方,看似即兴而问,其实你每一个提问都在攻破对方的堡垒。这样一来,你就会对对方的谈判需求更加地了如指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即兴提问呢?一般来说,提问可采用假设和疑问方式。比如,你可以问:“假如我们定下全部货品,价格是多少?”“如果我们付款方式改变一下呢?”“对我们的产品,你有什么看法?”……只要是你想知道的信息,都不妨直问,然后通过对方即兴发言的态度和内容来摸清其心理。
策略二:大智若愚。如果对手咄咄逼人、飞扬跋扈怎么办?这个时候,你不妨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你用看似懵懂的发言来迷糊对方,让对方更加地自我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对方的底牌。等对方全部展现、无话可说时候,其气势自然会大大削减,接下来你再亮出自己的獠牙,以犀利言辞为主导,于是谈判场面基本上就由你来掌控了。
策略三:以迂为直。如果对方强势,不利于强攻,又不利于长久对峙。这时候,不妨暂且忍耐,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避免与对方正面冲突,而是迂回地绕到对方的后方——在其还未意识到的地方展开你的言语攻势,这样一来就可以反客为主,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策略四:虚虚实实。古人云:“兵不厌诈。”在谈判中,我们要说真话,但也不妨掺点假话。虚虚实实,让对方无法探知你的底线。如果对方是一个贪心不足的人,你的虚虚实实会让对方陷入一团迷雾,从而会怀疑自我的判断,进而将对方引入“圈套”中。
谈判中的即兴发言策略,主要是从宏观思路上来谈,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还需要你自己加以揣摩和活学活用。不管如何使用,都要确保即兴发言的灵活性。在谈判桌上,形势瞬息万变,发言也要随之调整。是要速战速决,还是拭目以待?是先发攻击,还是后发制人?即兴发言的风格是猛烈,还是和风细雨?……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
事不辩不清,理不争不明——谈判中的即兴辩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所以,每当人们在一起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总喜欢辩论一番。其实辩论并不是什么坏事,正所谓:“事不辩不清,理不争不明。”真理就像钻石一样,只有经过辩论的雕琢,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么,在日常谈判中都有哪些即兴辩论的形式呢?
第一,借力打力,以牙还牙
众所周知,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是“借力打力”,通过转化对方的攻击力来回击对方。这种即兴发言的“太极拳”功法,在谈判或辩论中十分实用。当对方说出某些攻击言论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些言论来组织自己的即兴发言,用对方的力量来说服对方,从而赢得辩论的胜利。
某年大旱,粮食收成不好。一位老农到县衙请求减免赋税。县令问:“小麦收了几成?”老农答道:“三成。”县令非但没有表示同情反而生气道:“年景有七成,你竟敢谎报灾情为三成,胆大包天!”老农思谋一下道:“大人,小老头活了150多岁,从没见过这么严重的灾情呢!”县令看老农面貌很是吃惊:“你有150多岁?”老农答道:“恩,小老头有72岁,大儿子45岁,小儿子37岁,这样加起来就150多岁啦!”县令吼道:“哪有你这样算年纪的?!”老农反问道:“大人,也没有您那样算年成的呀!”县令一下子就无言以对了。
很多时候,对方在谈判或辩论中会强词夺理,这时候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将对方辩到“死地”,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此辩论对方必定心服口服。
第二,归谬推论,出其不意
先假定对方的命题是正确的,然后根据这点进行推论,将命题推向极端,最后得到荒谬的结论,对方的命题也就不攻自破。这样的即兴辩论,可以从根本上战胜对方,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满足你的需求。
一个富翁死了,妻子想用活奴给他陪葬。富翁的弟弟不赞同。但富翁妻子坚持道:“你哥哥死了,地府无人侍奉,所以要用活奴陪葬。你别阻拦了!”富翁弟弟想了想道:“嗯,的确是嫂子虑事周全,可见嫂子同兄长情谊深厚。但是,既然要用活人陪葬,别人去服侍兄长,我也不大不放心,倒不如嫂子亲自去吧,兄长会非常满意的。”富翁妻子一听只好作罢。
不过,当我们采取这一即兴辩论技巧时,一定要记住话题要集中,针对同一件事来谈。如果将两件不相干的事扯在一起,就会失去应有的力量,效果就不会太大。
第三,攻其弱点,置其被动
在日常辩论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清对方的弱点何在。只要做好了这一点,你的即兴辩论才能用在点子上,然后主动进行反击,从而扭转不利的局面。
1984年,美国大选。里根、蒙代尔为竞选总统展开激烈的电视辩论。由于里根年纪大,是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总统竞选人,所以在辩论中,蒙代尔猛烈攻击里根的年龄:“里根先生,您的年龄已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里根不以为意,笑着反击:“蒙代尔说我年龄过大,我却不会利用对方年龄太轻、经验不足作为把柄来攻击他。”
如此巧妙的回答,既显示了里根的宽容大度,又很好地回击了对方,而选民也在笑声中接纳了他。可见,应急反应是即兴辩论的有效杀手锏,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第四,风趣幽默,驳倒对手
当你遭遇别人别有用心的挑衅,而对方所提出的观点,自己又不方便正面回答,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此时,你可以采用风趣幽默的方法让自己摆脱困境,不仅可以优雅地驳倒对方,而且还能为自己赢得一片掌声。
女作家谌容应邀到美国某大学演讲。演讲完毕,美国朋友向她提很多问题,她都一一坦率答复。这时候,有人找茬道:“听说,您迄今为止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您同中共的感情不好吧?”显然,这样的提问是别有用心的。这时,谌容反击说:“你的情报的确很准确,我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我的丈夫却是。我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了!”
由此可见,幽默是即兴辩论的绝妙艺术。如果你遇到对手的挑衅,幽默的发言比直接对抗要好得多。幽默可以放松听众的情绪,可以让你不知不觉就驳倒了对方,同时又不致于将问题扩大化,一切都恰到好处,尽在掌控之中。
第五,旁敲侧击,引蛇出洞
有时候,双方在谈判和辩论中会陷入胶着状态,无论如何都无法打开局面。而对手又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狡猾地应对你。他们巧舌如簧、淡定自若,如果我们强攻只能自讨苦果。此时,我们不妨旁敲侧击、引蛇出洞,在最短时间内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在“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的辩论中:
悉尼队死守“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不管我方如何进攻都不为所动。这时候,我方二辩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围选手面面相觑,为了避免失分太多,只好站起来胡乱回答。
对方果然回答错误,这时候我方立刻纠正道:“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就这样,将对方固若金汤的防线打开了一个缺口,可以进一步攻击了。
在即兴辩论技巧中,这一招就是引蛇出洞。经过你的诱导,对方朝着你设定的路线回应,从而进入你的思维逻辑之中。有时候,化被动为主动,就这么简单。
谈判中的陈述发言技巧
在日常聊天中,即兴发言是自由无羁的,但谈判中的即兴发言就不可随便了。在谈判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即兴陈述技巧。什么是陈述?即一方向另一方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陈述在谈判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不懂陈述技巧就无法进行一场谈判。
谈判中的陈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坦诚。许多谈判人员闪烁其词,给人的感觉不诚恳。这种不诚恳的感觉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气氛。其实,你没必要遮遮掩掩,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就明确地表明,并进行诚恳的沟通和交流。只要在陈述中言辞礼貌恳切,对方一般会尊重你的意见。当然,坦诚也要有所保留,并非百分百完全暴露自己,否则你会被对方利用。
2 简洁。谈判中,时间往往都很紧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你进行长篇大论。你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使你的语言简洁明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一个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寻找大量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在说废话,而且会忽视你谈判的重点。所以,你要直奔主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就足够了。
3 语调和语速。很多谈判人员急切表达自己的观点,妄图瞬间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提议,往往会非常急促地陈述,语速非常快,丝毫不管对方是否听得明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这样做的后果,将会导致对方沉默,但是很难同意他的观点。因此,在谈判中,千万不要试图用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压倒对方,最好运用温和的语气、平和的语调。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只要对方能够听清楚即可。
4 专业术语。为了表明你的专业,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专业术语。但注意的是,在使用专业术语时,要给对方解释清,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不要认为对方理所当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事实上对方可能是非专业人员。
正确运用陈述技巧,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说明谈判的主要问题和要求,而且针对性强。正因如此,谈判者不仅要清晰地把观点说出来,而且要能够吸引对方,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一般而言,他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谈判成功了,但是条件却对他很不利;另一种就是谈判失败。其实,导致这两种结果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他没能陈述到位,更没能有效地说服对方。
在以上原则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一些陈述技巧。
1缓冲语。缓冲语也是转折语。在谈判过程中,如果我们的观点和对方发生冲突,这时候可以使用转折语,让对方的思想和情绪有一定的缓冲。比如,你可以这样告诉对方:“确实,你的观点听起来不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有这样的一些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这里的转折语是“不过”,在实际运用中,“可是”、“但是”、“然而”等也都是常用的转折语。如此运用转折语,既没有直接指出对方是错误的,也没有拔高自己,而是以商量的口吻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对方能心平气和地坐下讨论争议。
2解围语。谈判陷入僵局,马上就要破裂,这是谈判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该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解围语言。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认为这很不妙,假如我们继续争执下去,结果对谁都不利。”直接指出事情正朝着危险的境地发展,同时再一次强调自己合作的诚意,这样一来,相信对方也一定会有所让步,从而剑拔弩张的气氛就会有所缓和。你还可以说:“既然现在到了这个地步,懊恼也没什么用。不妨,让我们双方再做一次努力吧!”如果对方真心想达成合作,就会随着我们的建议而重新谈判。为了打破僵局,你还可以说:“真是行百里,半九十,越到最后越难啊!”要知道,胶着的谈判,不只我们在煎熬,对方也是如此。你这样一说,能够引发双方的心理共鸣,气氛就会轻松不少,达成意向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
3弹性语。针对不同的人,我们要选择不同的陈述语言。如果对方举止优雅、谈吐不凡,那么我们也要尽可能多说文雅修养之词;如果对方朴实直接,我们就没必要过于委婉,也应该干脆直接,避免啰嗦。总之,你的陈述语言是富有弹性的,这样会拉近谈判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得谈判更容易达成合作了。
4肯定语。如果对方言语间出现漏洞,千万不要抓着小辫子不放。因为谈判不是辩论,谈判是来求合作的,不是比输赢的。这时你不妨肯定对方,给对方一个台阶下,那么对方对我们的好感必将大大增加,谈判自然也就更容易进行下去。
谈判中的提问发言技巧
在谈判中,学会巧妙提问很重要。下面让我们看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教徒问神父:“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父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父:“我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结果大大不同,这就是提问的力量。的确如此,提问是我们了解对方、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善于提问的人,能在整个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还能打开对方的话匣子,走进对方心里,从而促使谈判圆满成功。
在谈判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问才是最恰当的呢?
首先,提问的时候要看准时机。当对方正在阐述问题的时候不要提问,打断对方的讲话是很不礼貌的。你不妨在对方停顿的时候提问,比如,喝水、点烟、记录等时候。
其次,提问的时候要有诚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喜欢这样提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原则上我们的立场是这样的……你们的看法如何?”“这个提议基本上就是这样,不需要再做什么改动了。请问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建议?”“我们几个领导讨论过了,意见基本上已经统一了,请问各位还有什么需要说明的?”很显然,这种提问不太诚恳,听众不禁会想:“你们都已经做好决定了,还问我们干什么?我们即使表态,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啊。”由此可见,在提问的时候,一定是真正需要了解情况或需要对方做出回应。
当遇到谈判比较激烈的情况,可以采用试探性的提问。你可以这样提问:“我不是很确定您的意思,您说……是这个意思吗?”如果对方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你可以接着问:“如果是这样的原因,那么您为什么不同意呢?”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你就能摸透对方的真实意图。
第三,提问的时候要尽量委婉。在谈判中,如果提问的方式不对,会造成谈判陷入僵局。比如,如果这样说:“你们的报出的价格这么高,我们可能接受吗?”这句提问的背后隐藏的意思,你们的价格太高,我们不可能成交。这时,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你们开出的价格高出我们的预算太多。请问,还有商量的空间吗?”显然,后面这种提问方式效果会更好。如果对方问:“你觉得这个方案如何,同意吗?”如果你觉得方案不太完善,还有完善的余地,你不妨这样委婉地说:“我正在考虑呢。不过关于付款方式,我想能不能加上……”这样一来,你既避开了对方的问题,同时又把对方的思路带到你的话题上来。如果对方问你:“你们报价多少?”这时如果时机不成熟,不要马上回答,可以找借口或者装糊涂,谈论一些别的问题。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委婉回答,这样效果会更加理想。
最后,提问前要做足准备工作。在提问之前,你要思考:我打算问什么?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次提问能否达到我的目标?你还要明确谈判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内容是关于个人的还是关于单位的?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你的提问方式。此外,你要考虑提问对象的性格特点。如果对方比较坦率,你的提问力求真切;如果对方是个喜欢挑剔的人,你的提问就要严谨,等等。
总之,学会提问能够让你在谈判中掌控主动权,不至于处处陷入被动的境地。不但在谈判中如此,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重要。如果你善用提问,就能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就更容易与对方沟通交流,从而你就能获得更多的朋友,人生也将更加顺利。
谈判中的攻防发言技巧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遇到对方攻势凌厉,我们应该如何防守?
有人说,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一个字:熬。正如《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说:“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确实不错,熬是一个好办法,伟大是熬出来的,谈判成功也是熬出来的。
在1951年的朝鲜谈判中,中美两国就交换战俘问题出现了争议。美方代表言辞凌厉,中方代表柴成文悄悄溜出会场,向李克农请教对策。李克农对柴成文说:“就这么僵持下去,一直坐着不要动!”
柴成文回到会议现场,把李克农的意思传达给中方的谈判人员,于是中方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僵持了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美方实在坚持不住,只好宣布散会。
在第二轮谈判时,由我方主持会议。然而,会议只开始了20秒钟,就开始休会。美国人实在熬不过中国人,只好在谈判协议上签字、盖章!
由上述案例可见,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是以守为攻的有效策略。但在实际的谈判过程中,并不能只用熬一种办法。我们知道,谈判各种各样,面对的人也是形形色色,不一定有适合的机会方便我们采取“熬”的策略。如果中方面对的不是美国人,而是比中国人更会熬的日本人,恐怕“熬”的策略就不一定奏效了。
那么,除了熬,我们还有其他什么攻防策略吗?具体请看如下办法:
第一,黑脸白脸。在谈判中,我们可以采取黑白脸组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唱黑脸的人态度强硬,攻击和威慑对方;唱白脸的人左右逢源,抚慰对方,然后巧妙引导对方做出妥协,走进自己的圈套中。如果对方仍固执己见,黑脸再次登场。如此一来,对方就会在软硬兼施的交替中缴械投降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黑白脸一定要配合默契,千万要避免出现漏洞。一旦被对方看穿,就会成为笑柄,而且将陷入被动之中。
第二,最后通牒。如果对方纠缠不休,我方可提出最后通牒。对方要么同意,要么退出。这样一来,对方的犹豫就会一扫而空,不得不按我方的要求来办。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策略不得已而用之。对方有可能接受,也可能退出。所以,使用前一定要评估好得失。
第三,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会让我们受益颇丰。尤其在压低对方报价过程中,这一招非常实用。一般来说,你挑的毛病越多,对方就越没有底气。但要注意分寸,保证你挑剔的瑕疵都是客观存在,而不是凭空捏造,否则对方可能会恼羞成怒,从而导致谈判失败。
第四,抓重让轻。在维护自我重要利益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在无关轻重的次要条件上进行让步,给对方一种谈判胜利的满足感,让他们在内心获得平衡。
第五,虚设后台。如果对方态度强硬、条件苛刻,而我们又不想轻易放弃谈判,这个时候怎么办?为了让谈判继续下去,同时也为了迫使对方让步,我们不妨虚构一个不在场的“后台老板”,以“后台老板”的施压表示自己的难处,恳请对方给予最大程度的让步,措辞方式有“上级有指示”“合伙人不同意”等等,具体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谈判中的破局发言技巧
在日常谈判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话语上“顶牛”的现象。很多时候,双方只是因为一言不合,最终形成了互不退让的“僵局”。这个时候,应该以什么方式来打破僵局呢?其实,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合理利用暂停键,把双方有争议的事情“搁置起来”,然后再换一副热心的面孔调和解决。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
在某村庄,有一棵老枣树。这个枣树的树干长在王老大的院子里,而枣树的树枝却伸到了王老二的院子中。收枣的季节到了,王老大的媳妇和王老二的媳妇都来收枣,妯娌二人因为这事吵了起来。
王老大的媳妇说:“老二家,这枣树是我们家的,凭什么来收俺家的枣?”
王老二的媳妇也不甘示弱,争论到:“这枣树也不是你栽的,凭什么说这树上的枣是你家的?”
王老大的媳妇说:“当年分家的时候,公公可是说好的,房前屋后三丈以内的竹木,是各归各家。这棵枣树长在俺家的院子里,自然就是俺家的!”
王老二的媳妇却说:“这棵枣树的树枝,有一半伸到我们家的院子里,所以这枣也有一半是俺家的。你收你家的枣,俺收俺家的枣,谁也管不住谁!”
就这样,妯娌两个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来找村主任评理。村主任了解清楚事情的缘由后,对妯娌两人说:“你们不要为枣树吵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树上的枣收了, 你们两家各自收自己家院子的枣,好不好?”
从此之后,每到收枣的季节,妯娌两人不再因为争枣的事情吵架了,而是各自收获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枣。彼此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在解决妯娌二人争枣树的问题上,村主任确实无法判定,这棵枣树究竟属于老大家,还是属于老二家。这个时候,村主任巧妙地把“争树”问题搁置起来,让他们两家共同分享利益。村主任便是合理利用暂停的方法,打破了争执的僵局,并最终调和了妯娌二人的矛盾。
这种通过打破僵局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谈判高手在商业谈判中屡试不爽。他们喜欢用暂停的方式,来打破谈判过程中遇到的僵局,并最终达到成功谈判的目的。这种中间休会的谈判方式,不仅有利于谈判人员体力、精力的恢复,而且有助于谈判人员调节自我情绪,并缓和谈判氛围。在这里,不妨举一个商业谈判的例子。
林超是一个谈判高手。有一次,一家生产电器的公司找到他,让他代替自己公司去跟经销商谈判。这是一家刚刚起步的电器生产商,产品的知名度还不高。为了打开市场,公司老板联系了当地一家极具影响力的经销商,希望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
林超知道这次谈判的任务很艰巨,因为这家电器生产商没有任何知名度,而对方是当地比较有实力的经销商。必然,经销商会极力压低产品的价格。果不其然,谈判一开始,经销商就给林超这边一个下马威。当对方看到林超提供的产品报价单,极其不满地说:“这个牌子的电器我们没听说过,怎么价格还这么贵?”林超解释:“在报价之前,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价格已经比同类产品低了很多。这正说明我们对这次合作的诚意!”
虽然林超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对方仍以产品没知名度为借口来压低价格。最后,对方竟然对林超说:“如果你方不同意我们的合作条件,那只能放弃合作了。”一时间,整场谈判陷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林超对经销商说:“谈了这么久,大家也都累了,不如去放松一下。虽然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分歧,但出了这个会议室,咱们还是朋友嘛!”
在谈判暂停的空档里,林超又和老板商量了一下细节,然后在下半场谈判开始后,林超先发制人说:“我们公司的确是想与贵公司建立合作,但如果再降低价格的话,我们就没有任何利润空间了。相信您也计算过,按照现在的价格合作,我们公司的利润就已经很薄了。如果我们找其他经销商合作,价格上绝对不可能这么低。”
就这样,经过一番周旋,经销商终于接受了最初的谈判条件,并顺利合作。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谈判,往往是适得其反,甚至会使谈判以失败告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暂停休会,使谈判双方有时间冷静地思考问题。当再次坐在谈判桌前的时候,你可以向对方解释说:“您刚才提出的特殊要求本来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我刚才向领导反映了情况,现在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
这样一来,你不但以红脸的方式解决刚才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让对方意识到,你对这次谈判具有极高的诚意,并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让步,相信对方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让步。
除了暂停的策略之外,打破僵局还可以采用下面几个策略:
第一,从不同方案中寻找替代。谈判之所以出现僵局,是由于方案和条件不符合对方需求。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替换方案,提供一个对方相对满意的可执行性方案。
第二,用不同方式重新解释问题。有时候,谈判陷入僵局可能是没有领悟对方到底说了什么。所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释问题,可以避免因误会产生的分歧。
第三,找到关键人物。在谈判中,很多人都可能参与其中,但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二个人。所以,“因人制宜”,常常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第四,更换谈判议题。如果双方针对某个问题很难达成一致,不妨先将这个问题放下,转而磋商容易通融的其他问题。当其他问题解决完毕后,再回头商榷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原来有争议的问题,也较能达成一致意见。
第五,更换谈判成员。一般来说,谈判中途最好不要换人。但如果谈判形势不佳,对方对某人不再信任之时,就要及时更换谈判人员。通过换人,大大减轻对方的压力,使谈判走向顺利。
第六,借助双方上级、下级来出面商谈。如果在谈判的时候,双方总是不能达成协议,这时候,谈判一方或者双方,可以请上级出面商谈,这样可以打破僵局。
第七,关键时刻拿出杀手锏。有时候,僵局是对方故意制造的。这时候,技巧性的语言是没有作用的。最好的办法是,冷眼旁观,最后使出杀手锏,通过强有力的攻击来打破僵局,往往会出奇制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