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园林,林珊一改常态,不再像是顽皮的小姑娘,俨然成为一位哲学家和建筑学家的综合体,神采奕奕地介绍起来。她能把留园那不起眼的大门入口与深藏不露的中庸之道联系在一起,还把入园之后那条曲折幽暗、狭长压抑的必经小道形容成为“成功喜悦之前的黑暗和挫折”。
进入园内主要空间,那开阔的湖面、嶙峋的假山、葱郁的树木让人豁然开朗,她又好像变成一位教授,非常详细地讲解这种光线明暗对比、空间狭窄与宽阔的对比,说什么是建筑设计中欲扬先抑的空间处理手法,让人在看到园中主景后能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林珊和徐睿徜徉在这别有情趣的山水之间,闻鸟语花香,感阴晴圆缺,无尽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最真实体验。
林珊用她独特的浅而易懂的方式来解读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把每步一境的苏州园林讲解得淋漓尽致,让徐睿不仅感受到山水之间植物生长、四季色彩和形态的变化,而且多层次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四时之变、自然之息。
她还带领徐睿观看池塘中的荷花,喂水中游动的红鲤鱼,到处寻觅那些苍劲古朴、风采不减的千年老槐树。
每当看到扁联或田园诗,林珊非常顽皮,背起手,扮装成老学究的样子,踱着方步,非常认真地解读其涵义,让徐睿对她刮目相看。
她的讲解让徐睿真正地感到姑苏园林整体意境的塑造是那样的如诗如画,理解了园中许多景观的意境是借诗句来破题的,连那不起眼的涵碧山房,竟是由宋朱熹的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己变红”而取名。
林珊还把徐睿带到僻静的角落,让他闭上眼睛,用耳去听鸟语水潺,用心去感受方圆之静好。
徐睿不是第一次游玩姑苏园林,但以前都像普通游客一样,走马观花地观赏,这次与以前不同,有林珊相伴,特别是她津津乐道的讲解,让他在欢快中真正地了解到了留园建造十分精妙,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的独特,使其有“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美妙。
徐睿非常惊讶平日安静寡言的林珊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解几个小时,她能从大的整体结构设计风格,到小的连廊漏窗的运用,来解说造园的技艺精湛,并且能解释许多诗句的背景和内涵,足以可见她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她不可穷尽的知识和朴实不显的娴静,让徐睿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惊叹和佩服。
一个下午就这样很快过去了,当他们离开留园时,已近黄昏,又慢走了一站路,赶到枫桥,正好在寒山寺旁看到美丽的夕阳落下。
林珊心里希望能与徐睿多呆些时间,可又羞于主动开口。徐睿向她解释晚上需要整理一篇材料,并且第二天要和张教授的学生们一起下乡做调研活动,林珊有点儿悻悻然,但想到临出门时答应爸爸回家吃晚饭,也就没有说什么。
回来的路上,不知为何,徐睿突然变得有些沉默,气氛变得沉闷。
到了林珊家楼下,林珊轻轻地说了声“再见”,徐睿看着她,嘴张了张,想说什么,最终也没有说出。
她不明白他的欲言又止,只好郁郁地转身离去,刚走几步,徐睿突然叫住她:“林珊,我今天非常开心,谢谢你!”
听到这话,林珊有点儿意外,不由自主地转身走向他,想去读懂他刚才欲言又止的沉默。
徐睿看到她满脸的疑惑和委屈,非常懊恼自己无意中伤害了这女孩,“非常谢谢你今天陪我!”他非常诚恳地又补充一句。
林珊没有追问,只是觉得他有些古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了声:“明天见!”就转身离去了。
林珊回到家,看到爸爸正和张教授在下象棋,礼貌地喊了声“张伯伯好!”,就转身进了自己的屋里。
爸爸注意到女儿回来时的落寞,和她出门时判若两人,想必女儿这情绪的起伏一定与那个叫徐睿的小伙子有关,便有意无意地问张教授招收研究生和选科研课题的事情。
张教授住在林珊家楼下,平日里就经常和爸爸下棋,喜欢与爸爸聊聊学校里的事情。
当爸爸问起是否有位叫徐睿的小伙子要跟他做研究课题时,张教授打开了话匣子,大赞徐睿起来,说他曾经在内参资料上看到过徐睿写的一份社会调研报告,数据内容真实,论点鲜明,论证透彻,很有见地,是难得的有为青年。张教授还特地提到这次徐睿来找他选毕业研究课题,是部委里的领导给他打了招呼的,这也让他有些不解,同时也不敢怠慢了徐睿。
隔行如隔山,林珊虽然听不明白张教授所说的专业术语,但知名的大教授对徐睿的夸奖还是非常中听的,她仿佛感到是在夸奖自己似的那般得意,忍不住走出屋子,央求张教授能否带她明天一起去乡下转转,说是在家呆得闷了,当张教授未加思考地答应她后,林珊一扫阴霾,心满意足地期待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早上,徐睿非常惊讶地看到林珊出现在他们集合地点,黑白相间的宽边帽子盖住了她半个脸,雪白的衬衫衬出她脖子的白净,浅蓝的牛仔裤倒是轻松随意,像下乡的样子。可是看到她脚上的白色运动鞋,徐睿暗暗想:真可惜了,在田间小道踏一天泥土,这白白的鞋不知变成什么颜色了。
林珊假装着不认识他,理也没有理他,和张教授打了招呼后,径直钻进商务车内。倒是张教授善解人意地笑了笑,告诉徐睿,是他同意林珊跟着去乡下走一走,并且让徐睿一路上照顾一下她。
其实“大智若愚”的张教授在昨晚下棋时,就从林珊急切的随行愿望和林珊爸爸躲躲闪闪的询问中猜出几分,联想起徐睿第一天见面就急匆匆打探林珊的地址,他顿时萌生出成就这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想法。
林珊非常乖巧地坐在车后座,一路上静静地听着张教授和学生们的谈话。徐睿坐在她身边,偶尔插上几句,大多数时间也是默默地聆听。他俩肩并肩坐得这样的近,林珊能闻着他的体味,能感到他的体温,能听到他的心跳,却就是不搭理徐睿投过来的关切目光。
直到车快到达第一站,徐睿递过来防晒霜,说:“赶紧擦上,今天太阳很毒!”
林珊接下防晒霜,并投以感谢的一笑,算是俩人恢复邦交正常化。
这次实地考察调研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张教授是国内经济学界很有威望的教授,治学非常严谨认真,他经常带领学生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这次到苏州郊县考察三个乡的五个乡镇私人企业,是为他们的课题采集数据。
林珊没有任何事情,乐得清闲。徐睿虽说是编外,却极其认真,他不仅一丝不苟地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谈,认真记录和收集资料,而且在空隙时间,直接走进车间里,面对面与工人交谈,核对手中的信息,查看生产环境,随时拍照记录场景。
其中,他们参观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染织明星企业,这家私有化乡镇企业的年总产值已经直逼市级的大型国有企业,产品销售世界各地。公司老总非常得意地向他们介绍企业的辉煌业绩,像是一台录音机那样,每天一遍一遍地向不断来观摩的人们播报着。
天气异常炎热,老总热情地招呼大家到空调会议室暂作休息。
徐睿低声与张教授说了句什么,背上包,向后面的厂房走去。
林珊好奇地悄悄跟在后面,当跟到车间门口时,被他发现,徐睿把林珊拉到边上,低声说:“你不要进去,里面温度太高,噪声大,粉尘排放超标。你回去,我一会儿就回。”
说着他把自己的帽子压低,转身走进车间,消失在一排排高大的织机后面。
林珊在门口探了探头,里面灰蒙蒙,只好沿着车间外面的走道,转圈走到后门,远远地看到徐睿在后门的小河边用小瓶取着水。
他看到林珊,用手示意不要出声,并且快速地走上来,和林珊一起回到凉爽的会议室。
之后他们还参观了一个乡里的残疾人工厂,里面残疾的工人们在昏暗的车间里,埋头在生产线上苦干,非常机械地手工制作妇女卫生巾,闷热的车间里只有两台破旧的电风扇,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刺痛着林珊脆弱的神经,她完全没有想到,那包装精美的知名品牌竟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由社会最底层的人群手工生产的。
那颈脖子上挂着粗粗黄金链的私营业主走过来,洋洋得意地向他们介绍企业发展历史和前景展望的时候,林珊满脑子里都是那些工人呆木的眼神、脸上的大汗和像机器人般的粗糙的手!
林珊忽然觉得阵阵悲凉,徐睿看到了她眼神里的同情和愤然,看到了这位女孩内心的善良,他默默地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抚拍一下她的肩膀,传递一些温暖给她,林珊抬头望着徐睿,读懂了徐睿眼神中的使命感,不由得感动起来。
回程路上,车子一路摇摇晃晃,林珊倍感疲累,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车到校门口,她才发现自己头一直枕在徐睿的肩上,睡了一路,看到他悄悄地甩手晃动肩膀时,想必一定被自己压得很酸痛,她很难为情,连声道歉。
下车分手时,徐睿说他明天直接回学校,邀她同行,林珊非常高兴地一口同意,并相约明日火车站见,兴奋地道了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