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与忌】
宜:适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肺热喘咳、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患者。
普通人均可食用。
忌:1、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2、具有抗菌作用的鱼腥草,不宜与乳酶生合用,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
【用料】
1、鱼腥草的用料要求:以质地细嫩,色泽深绿,叶柄细长,无黄叶、烂叶者为佳。
2、鱼腥草是季节性很强的野菜,常见于冬季和春季,一般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较为常见,北方则少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做法】
1、鱼腥草酒,先将鱼腥草拾去杂物,用清水洗净,刀切成段,沥干水;即把沙锅洗一洗,放入鱼腥草,倒入适量酒,煮沸10分钟,即成。
2、凉拌鱼腥草,先把鱼腥草拾去杂质,清水洗净,切成段;将切成段的鱼腥草放入盘内,加入味精、精盐、花椒粉、辣椒油、白糖,拌匀即可。
TIPS:
从山上采摘的鱼腥草在食用时,需要浸泡2小时后再食用,因为山上的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后会周身不适。在煮食前,在清水里,可以分解淡化毒素,这样处理后再食用,更加安全。
【营养师解读】
1、抑制病菌: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鱼腥草所含的鱼腥草素、月桂醛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发现,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会有所减低。
2、镇痛、止血、止咳,增强利尿:鱼腥草还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促进组织的再生,有镇痛、止血、止咳的功效,但无祛痰平喘的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甙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扩张肾血管,所含大量钾盐有增强利尿的作用。
3、增强免疫力:鱼腥草素和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可以有效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特别提醒:民间常用鱼腥草与猪肺、杏仁、猪脊骨、鲜桔梗、蜜枣等,煲约两小时,对肺部疾患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在“非典”期间,有人还用鱼腥草配以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煎汁后煲粥,日常食用。
【举一反三】
1、治疗项疽搭背、脓栓不出:湿纸包裹鱼腥草,于灰火中娘熟,捣烂敷于患部,可吸出脓液,并有止血止痛、消炎防腐之功。
2、治疗心脏病、心绞痛、心痛彻背:鲜鱼腥草的茎每次用1-2寸放口中生嚼,一日2-3次。
3、治疗妇女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赤白带下腥臭、下腹痛:鱼腥草30~60克(鲜草加倍),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4、治疗痧症腹胀、小儿疳积、食伤不化、腹痛泻痢:鱼腥草洗净捣汁,每次用半调匙,温开水冲服。
5、治疗痈疽不破头、脓排不出:将鱼腥草捣烂、涂贴于患部能出脓,故此草又名“代刀草”。枪珠、弹片、竹签、木刺进入肌肉,即以湿纸包裹本品,于火中煤熟,捣烂敷贴之,有吸出弹片、签、刺之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