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三千具尸体、三千种无奈、三千件传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戏台子算是搭好了,主角们该登场了。那么,人驻高新区的第一批企业家,又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又是怎样一夜间从西京城的各个旮旮旯旯里钻出来,聚集到高新区的旗下的呢?

    你问我们吗?我们是一船打老婆的人!有一个企业家,这样调侃自已。

    见大家不明白,他说了个西方幽默。

    他说,在大洋彼岸的西方,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打老婆。上帝生气了,就说,你再敢打老婆,我就要惩罚你。这个人听了,有些怕,一段时间没有敢打老婆。可是,不打老婆,又手痒。于是,有一天按捺不住了,又揪住老婆的头发,把老婆打了一顿。打罢以后,他终日坐卧不安,等待上帝惩罚。可是好些日子过去了,平安无事,上帝的惩罚并没有降临到他头上。这人放心了,于是就乘船到海上去旅行。谁知船行到海的中央,突然远处风浪大作,乌云滚滚,上帝站在云头上,要把这艘船掀翻。这个打老婆的人见了,吓坏了,脸色煞白。他跪在甲板上说,亲爱的上帝,尊敬的上帝,你要惩罚,就惩罚我一个人吧,不要连累得满船的人都遭殃。这时候只听上帝说,你以为我把你们这一船打老婆的人凑到一起,容易吗?

    首先人驻高新区的民营企业家,就是这样的一船人!这位企业家解释说。

    这位企业家叫弓一凡,我们的故事,可能还会仵后面的某一个地方遇到他。

    在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伊始,这些人便应运而生,纷纷下海。到高新区成立,人驻进来前,他们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十多年了,从而完成了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这十几年中,他们人人都有一本创业史和心酸史。最初,他们被称做投机倒把分子,遭人白眼,接着,地位稍有提高,P个体户或个体经营户,而到高新区成立的这个历史阶段,这些下海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社会地位,他们被称为民营企业家。当然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将被称为私企老板,称为红顶商人而到最后,当民营经济在全国占到百分之六七—,而在这个内陆省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时,他们将成为时代英雄,被称为新阶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

    须知,在这块被称为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在这块东方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这块农耕文明建立起来的大堡子中,长期以来是羞于言商的。辉煌的西京城,它是农耕文明建立起来的最为辉煌的都城,世界的东方首都,在这里,对商人的轻蔑是一种几千年的传统。

    什么叫商人?一个叫周的王朝从这块平原出发,跨过黄河,在中州平原的一个什么地方,打败了历史上的商朝。他们霸占了商朝的王公贵族们的土地,把他们赶出家门。于是,这些失去土地的商朝遗民们,为了糊口,便做起了小本生意。挑一个货郎担子,担一担萝卜,从东村卖到西村,从南村卖到北村,挣一点蝇头小利。田野日正在劳作的农民,直起身子来,手一指,将这些从地头路畔匆匆而过的担着担子、摇着拨浪鼓的人们,叫做商人。于是,这个称谓有了,这个职业有下,这个阶层有了3这个职业就从那时候延续下来,延续成现在的新阶层。

    那第一个人驻西京高新区的民营企业家叫刘芝一。他是西京城里下海较早的那一批人。也就是说,在人驻高新区之前,他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十多年广,掘得了第一桶金。那天的挂牌设区仪式,继市长讲完话以后,管委会主任讲完话以后,这刘芝一代表民营企业家讲话。

    他的口音是普通话、陕西话和河南话的混合体。这告诉人们的是他的祖籍是黄河那边中州平原的人。他的父辈们是黄河花园口决口的难民吗?或者,是在另外的兵荒马乱的年月中来到西京城的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对于这些西京城的土著,这些人身上具有更多的商业意识。

    八百里秦川又称关中平原,而与它毗邻的东边河南、山西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关东,与它毗邻的西边甘肃、宁夏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关西。关西大汉,击节而起,慷慨悲凉,那关西该说的就是甘肃乎凉、天水,宁夏固原一带。所以,它们从来就是一个文化板块。

    伟大的西京城,在历史的岁月中,它从来就是一个偌大的收容站。黄河的每一次决口,都会将大量的中州平原的人冲到西京城来。所以在西京城的人口中,河南人大约占到四分之一。自然,流离失所、离乡背井的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是从西京城的最底层做起。

    刘芝一最初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下海前,在西京城的一家食品厂开货车。如果不是这个时代,也许他将每天开着个半旧的小货车,出东门,进西门,跑南门,走北门,在西京城里的大街小巷转悠,直到无香无臭无名无姓地了此一生了事。社会给了他机会,他开始折腾,做一些小本生意,有的做成1有的没有做成。后来,他用祖传秘方,生产出了一种叫热宝的风湿音。

    热宝行销几年后,有了一些市场份额,为刘芝一带来了一定的财力。钱就是胆,这样,他便可以干大一点的事情了。这时候,他瞄上了一项高新技术,这技术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刘芝一是民营企业家,他的这项研制,主要是用于民用。他想,中国有那么多汽车,如果给每一个汽车上装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他这个机器的使用量就是个天文数字。这东西还可以装在小孩子身上,那么小孩子就不怕丢了,而中国有多少个小孩子呀!这东西还可以装在家中那些贵重收藏品上,小偷要是偷了,用卫星定位系统一测,就知道那东西现在在哪里。

    这时西京高新区成立,刘芝一率先报到。他渴望从这里享受到政策优惠、税收优惠,从这里招聘到一批社会精英、专门人才,从这里寻找到国家火炬计划的支持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此刻的他,雄心勃勃以图霸业。

    刘芝一后来从西京高新区出发,漂洋过海,将他的研发中心设立在美国硅谷,待全球星定位系统研制成功,取得专利后,又携带资金,重回西京高新区,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佬。这是后话。

    这人驻高新区的诸多人物中,还有一位,我们认识,他就是在肤施城的批斗会上,走上台去,打了高二一记耳光的那个学生领袖。他现在的名字叫王一鸣,他学生时代叫什么,我们还记得,就是叫景红卫。他大约父亲姓王,下一鸣是取《史记》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他也有着十分奇特的经历,说出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一船打老婆的人中,每个人都有着他们的经历,而且一个比一个奇特。

    文革中,他是造反派头头。二结合革委会成立时,作为学生代表,他进人革委会,做了县革委会的副主任。文革结束,清理整顿,这样他被清理出来,到一个生产队去蹲点劳动。这时候东南沿海的深圳特区成立,人们纷纷到那里去淘金。他明白,他的人生刚刚开始时,政治前程实际上已经结束。既然前面的路已经堵死了,那么他不能老死隆中,他得开辟另外的人生道路。这样他只身离开肤施城,先是坐汽车,接着坐火车,到了深圳。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不顺。他试着做过一些小生意,结果都赔了。灰心丧气、举目无亲的他,决心离开深圳,重返肤施城。买完火车票,身上只剩下两块钱了,他计划上火车后,就用这两块钱买一包方便面,泡着吃。

    火车就要开动的那一刻,他想起他叫王一鸣,不能对不起自己这个名字,于是突然改了主意。他记得毛主席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的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于是,他决心继续留在深圳,即便饿死,也要饿死在这个南方城市。

    王一鸣张开手,将车票一撕两半,从车窗口扔出去,然后下了火车。有一句老话叫否极泰来。那时候深圳火车站正在维修,从火车站到有出租车的地方,大约有二百米的距离。许多第一次来深圳的人,下了火车两眼墨黑,找不到出租车,急得闭团转。王一鸣一想,这是个商机。于是走到商店,一块钱买了个纸箱子,五毛钱买了一支毛笔,五毛钱买了一瓶墨水,然后将纸箱子撕开,在上面大大地写上接站二宇。这样,又来到火车站,这样,像模像样地将旅客从火车站往出租车停车位上引。这一天下来,他引了四十个客人,一个客人一块钱,也就是说,这一天他挣了四十块钱。

    王一鸣见这个事能做得,于是又雇了几个人一起做。一年后,从火车站到街上的道路修通,不需要接站了。这时王一鸣已经攒了好几万块钱。

    走到街上,腰包里揣着几万块钱的王一鸣,看见商店里在卖草莓。买主倒是不少,但是很挑剔,一再问新鲜不新鲜。王一鸣想,什么是最新鲜的草莓呢?那就是自己亲手从棵子上摘下来的那颗呀。这样脑子一转,来到一个园艺场。他将这几万块钱甩给园艺场,做订金,让他们栽上几万盆草莓。草莓成熟的季节到了,王一鸣到街上去推销,那广告词是:让你在第一时间吃到自己亲手摘取的草莓!深圳市的市民们,见这东西新鲜,于是纷纷抢购,形成一种时尚。将一盆草莓棵子带回家,成熟一颗,吃一颗,那情形真是既浪漫又别致。这样,几万盆草莓便被抢购一空。一盆草莓是十五元,这样,王一鸣一笔就攒了三四十万。

    攒完这笔钱,走到大街上,王一鸣双手插在裤兜里,吹着口哨,不免有些自得。这时路边的报刊亭里,有人在喊叫好消息。王一鸣不听也不由他,于是只好凑过去,问是什么好消息。买份报纸,原来报纸上有一条海关的启事。启事说,南山港拉来了一船名牌运动鞋,都是单脚,现在作为废品,作价处理,每只五十元。

    王一鸣觉得大买卖来了。他想,虽然是单脚,但是只要能找到厂家,就不愁另外的一只脚配不起来。如果配齐,这一双名牌运动鞋,就可以卖到几百块,甚至上千块。主意拿定,我们的王一鸣便毫不犹豫地揣着钱,来到南山港,将一货船的左脚鞋,全部吞下。

    人说鸿运来了,挡也挡不住。正当王一鸣四处联系,寻找原产地厂家的时候,不出一个礼拜,报上又登了一条海关的启事。启事说又来了一船单脚鞋,这次却是右脚。王一鸣听了,一刻也不敢停,信手招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南山港,又将这船右脚鞋买了。有货在手,他雇了些人,配对,配好以后,又批发,又零售,闹了个热火朝天。王一鸣这次是大发了。

    王一鸣加盟西京高新区,主要是看上了这里的土地资源和商品住宅楼市场。他有多少资金呢?这是个商业秘密。他只说,他的自有资金是有限的,但有一大批合作伙伴,并且,他也有香港资金融人的背景。所以,如果要在西京城开辟楼盘市场,他可以调动大量的资金。

    有钱人办事,反而不花钱或少花钱。王一鸣取得土地,就花了很少的钱。他先在深圳的股票市场上,廉价收购了一个空壳上市公司,然后用这个空壳,和高新区进行土地置换,这样三倒葫芦两倒瓢,花一点钱,就把一大片地拿到手了。商界的话,这叫玩空手道。

    在这一船人中,还有一批来自西京城的各个高校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这个时期叫三产,也就是说叫第三产业企业。学校早在文革时,就办过一些工厂,叫校办工厂,那时有个五七指示,号召办这种工厂。到了改革开放开始,上边又号召社会上各机关各单位各学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于是这些校办。厂又改制,成为三产企业。这种企业为数不少。高新区办企业,最初的时候有个口号,叫做一靠老乡,二靠老外,三靠老九。这老乡是指乡镇企业,这老外是指外资企业,港台企业也混在一起说了,这老九即是这种校办工厂转型而来的二产企业。

    西京城里有的是高校,有的是军工企业,有的是部属科研院所,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有才能,有技术,带有科研成果的人,比比皆是。到了高新区,成果就落地,发芽,开花结果。

    在这一船人中,还有一批是来自西京城各大企业所派生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它们是以试验性质进来的,先探进来一只脚,试试这市场经济的水深水浅,如果办得好了,成功了,就继续办下去,如果不成功,再缩脚回来,重回老体制。

    这就楚这一船人的情况。

    这就是高新区旗帜竖起,旗下最汇集起来的这些民营企业家的情况。

    有人做过统计,从高新区挂牌设区到十五周年纪念时,在区内注册的企业达到九千多家。而在这九千多家企业中,有三千家悲壮地倒在了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成为三千具尸体,那每一具尸体倒下去时的姿势都各各不一;另有三千家,处于半死不活的状况,或正束手待毙,或正等待转机,奋力突围;最后有三千家,艳阳高照,莺歌燕舞,成长为经济小巨人,甚至长成参天大树,进入中国企业五评强。它们为国家带来了税收,为老百姓提供了就业。西京高新区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增长热点,其经济总虽,占到西京市经济总摄的四分之一。

    那三千具悲壮的尸体令人晞嘘不已。这些尸体中,有许多是那些同营大企业派往高新区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由于产权不明晰,这些企业在发展起来以后,风头正盛之时,总公司便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或者抽去流动资金,或者调换领导,将这些企业拦腰斩断,等到成了一具尸体了,大家都高兴。

    这些尸体中,还有一部分是那些高校来的三产企业。这些本来可以成为尖端科技领头人的创新企业,也是由于产权不明晰,一旦发展起来后,立即被院校采取同样的办法,将它们搞垮。

    这里有一个呼延教授,是个五七年被错划的右派。文革结束后,被学校从精神病院接回来。你能干什么呀,课肯定是教不成了,现在上级号召办三产,你就领两个青年教师,到高新区去办三产吧,算是给上级有一个交代。这样,呼延教授便领了几个人,到高新区注册了一个厂,生产电器上用的一种被俗称为电子魔块的小盒子,这技术在当时是世界顶尖水平。

    第一年干下来,年终盘点,这个小企业挣了三十多万3三十多万在当时是―个大数目。呼延教授很高兴,把这个小企业的所有人都叫过来,按人头平均分,叫他们揣了钱回家去过个滋润年。

    这事惹出了祸。教授刚回到学校,就被学校保卫处抓起来了。当然,三个教师都被抓起来了,关进黑里。校方说这叫私分国有资产。关到大年三十,校方说,放你们儿天假,回家过年,这事还没完,等过了初五,再把你们抓四来,听候处理。

    那教授回到家中,又害怕又生气,年也没有过好。正月初五那天,几个老同学聚会,教授越说越气,席间又多喝些闷酒。饭局散了后,他晚上没有问家,直接到高新区那幢企业家楼里,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一根绳子,吊死在了门框上。

    这事一出来,另外一个教师说,打死我也不出来了,外面就是有座金山,我也不去淘了,让我回到学校,安安稳稳教自己的书吧!

    那第三个教师,他叫弓一凡,是个风流倜傥、爱说个笑话的人。前丽那个打老婆的西方幽默,就是他说的。这家伙晚上坐在家里抽闷烟,市长来看他,市长坐到半夜,还迟迟不走,于是这青年教师说,你走吧,市长,我明白你为什么不走!告诉你吧,呼延教授自杀的消息,我已经知道了,你是怕我受不了压力,也去自杀。你放心吧,我不会自杀的,非但不会,还想再往大了折腾。我现在想的是下一脚该怎么踢。我想辞了公职,筹集些资金,自己办个民营公司,把电子魔块这东西,继续做下去!

    市长听了,这才放心地走了。

    第二天,市计委主任从小企业扶持资金中,为这位青年教师拨出二十万元,高新创业中心又资助十万元。于是,高新区又一家民营公司成立。

    而教授的女儿呼延临风,在葬埋了老父亲之后,来到高新区,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放弃了更优越的机会,来这里成聘做了白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