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谈“身”,人体这一小宇宙。《黄帝内经》就从我们的“身”开始做起,我们任何修行,都要像“艮其背,不获其身”(《易经·艮卦》),以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一样。《阴符经》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把肉身提到了指点江山的高度。《大学》也说“修身”,是有名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一。“身”很重要,是人体的小宇宙,可以通天地这个大宇宙,道家养身(生)通治国,像庖丁解牛,就不只是杀牛而已,可以用来治国。
这一段主要解释“万化生乎身”。人身难得,人的身体奥妙之极。“身”的信息,绝对不比外面的大宇宙少。“夫人心,身之主”,身的主宰是心,这个说法绝无疑问。“魂之宫,魄之府”,三魂七魄,人的体魄很强,而魂是轻轻上升的,刚好反向。而心贯穿魂魄,它是人的身之主,是魂之宫,是魄之府。心是控管一切的。《阴符经》讲“天性,人也;人心,机也”,五贼也是在心,“施行于天”。这是心与身的联系,心培养好了,可以安魂定魄。当然,这也是养生的常识,比较容易理解。心要是不痛快,就会像欲火焚心一样,那就麻烦了。《易经》中的咸卦谈身(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咸其辅颊舌),也谈“憧憧往来”的心,身心一定是连带谈的。
“将欲施行五贼者”,我们一般的讲法,认为五贼是阴阳生克的金、木、水、火、土。《尚书·洪范》首次提出了五行的观念,没有后来人讲得那么琐碎。按照《天机经》的作者所言,他认为五贼是“命、物、时、功、神”,了解了五贼,事业就可以昌盛。想要施行五贼,才能施行于天,所以学了、体悟了就要用,即“莫尚乎心”,没有比心更重要的。
“事有所图,必合天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千万不要逆天而行,要合乎天道,否则绝对失败。《易经》中提到的那些“大人”、特别了不起的人,就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没有偏离天道。如果是颐卦第三爻所说的“十年勿用,道大悖也”,违背养生的大原则,那下场就很惨。道如果是鼎卦初爻所说的“鼎颠趾,未悖也”,就不怕锅子被打翻,因为一定要把旧的东西清除掉。所以,一定要合天道,不管从《易经》的乾卦一路讲下来,还是儒、道诸家,都告诉我们,顺天者就昌,逆天者就亡,没有任何侥幸。人都想做事,就要拿天道来检验,不要偏离道太远。复卦初爻“不远复,无祗悔,元吉”,离道不远,不偏离,不会后悔,就元吉。上爻“迷复”,彻底偏离,就完蛋了。三爻“频复”,就有变成黑暗之心的危险。第四爻“中行独复”,守住了正道。第五爻“敦复”,功力就深厚了。人生的道,就这么简单。“事有所图,必合天道”,道理就在这里。
“此则宇宙虽广,览之,只在于掌中”,这句话很有气势,有指点江山、俯瞰一切的味道。宇宙虽然广大,但我们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不但看得广,还看得透,这就是“宇宙在乎手”。我们的手里面就是一个小宇宙,每一个信息都在里头。“只在于掌中”,掌握起来易如反掌。
“万物虽多,生杀不离于术内”,万物虽然多,但不外乎生、杀二机,天发杀机也好,地发杀机也好,人、事、物再多,生、杀不会离开如来佛的手掌心,都在掌控中。“则明天地不足贵以远以厚,而况耳目之前乎”,一旦具备这样的智慧,再怎么天高地远,再怎么天高地厚,你完全能够由近及远,全部理解透。《易经·系辞上传》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最近的就是你的心,用心去量宇宙万物,再远的天地都挡不住,都可以准确了解、管理。当然,你的心要够静,才能够正心。心不静,这些都不可能实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