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第一乐章
A.春天快乐地来到了。
(音乐一开始就展现生动活泼的律动感。)
B.小鸟们以高兴的歌声欢迎春天的到来。
(这时会听见三把独奏的小提琴在模仿鸟唱歌的声音。)
C.流动的小溪在西风的轻吹之下发出甜美的声音。
(此时会先听见乐团演奏小溪流动的声音,接着,小提琴演奏长的音符来模仿西风轻吹的感觉。)
D.突然之间,天空暗了下来,出现打雷的声音与闪电的亮光。
[瞬间,整个乐团演奏出短促的声音(雷雨)夹杂着快速上行高亮的音阶(闪电),此时独奏小提琴拉奏出第一段炫技的乐句。]
E.雷雨过后,无论如何,小鸟们又都回来一起唱着歌。
(三把小提琴依次演奏着重复装饰音型,象征雷雨远去,在独奏小提琴演奏一小段之后,整个乐团又演奏和一开始相同的乐段,表示小鸟们又都回来唱歌了。第一乐章结束。)
第二乐章
F.在树叶沙沙作响的大树旁,牧羊人睡着了,旁边靠着忠实的狗。
(小提琴独奏拉出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章,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的田园景色,乐团小提琴声部轻轻重复演奏着附点节奏音型,中提琴则演奏着一短一长简单的节奏音型,模仿忠实狗狗的叫声。第二乐章结束。)
第三乐章 田园风格的舞曲
G.在乡村风笛的节庆声音中,少女与牧羊人在阳光灿烂的春天天空下尽情地跳舞。
(这个乐章是以三拍子节奏为主的舞曲乐章,其中穿插三段小提琴独奏的乐段,从这个乐章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18世纪意大利乡间庄园生活的情趣。)
夏
第一乐章
A.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与动物都懒洋洋的,而松树好像在燃烧。
(这个乐章一开始的乐段,大部分的乐句都是下行的音型,乐团以很轻柔的声音来演奏,描绘出人与动物慵懒的姿态。)
B.杜鹃鸟开始唱歌。
(小提琴独奏拉出快速的音群,搭配大提琴的伴奏模仿杜鹃鸟的叫声。)
C.斑鸠与夜莺和它一起唱和着。
(此时小提琴的独奏先模仿斑鸠的叫声,接着是夜莺的叫声。)
D.温和的西风轻轻地吹着,但受到北风的挑战。
(乐团小提琴与中提琴只是轻轻地拉奏三连音与附点节奏音型象征轻吹的西风,紧接着大提琴加入,整个乐团演奏着快速大声的四连音音型,象征着北风的挑战。)
E.牧羊人放声大哭,害怕暴风雨与他的命运。
(有别于之前强烈节奏性的乐段,小提琴独奏在此演奏一段忧伤的小调旋律,之后这个乐章结束在乐团奏出的狂风暴雨声中。)
第二乐章
F.在狰狞的闪电下,他(牧羊人)甩动他疲倦的四肢,挥赶着成群的蚊子与苍蝇。
(这个乐章重要的乐段是以小提琴独奏的慢板旋律乐段为主,中间穿插瞬间突强快速的音群,象征骇人的闪电。)
第三乐章
G.啊,他(牧羊人)担心害怕的统统都发生了——震撼天空的雷声毁坏了农作物。
(这是一个让听者听了紧张又刺激的乐章,乐团与独奏、乐团声部与声部之间竞技的乐句,造就经典的巴洛克协奏曲乐章。)
在以农业耕作为主的社会,春、夏两季是辛勤工作的季节,只要努力,秋天就会有丰硕的收获。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秋》,就是描写18世纪初北方意大利农村丰收的欢乐景象。
《秋》和其他的三季一样,也包括了“快─慢─快”的三个乐章,其中分成A—H共八个乐段,分别是:
秋
第一乐章 愉快的快板
A.农夫以跳舞与欢乐歌声庆祝好的收成。
(一开始,乐团与小提琴独奏者一起整齐地演奏充满活力的舞曲乐段,接着,小提琴独奏者单独拉奏双音的乐句,由大提琴为它伴奏,然后大家再一起合奏一段。)
B.同时因为酒喝多了,所以脸都涨红了。
(这时会听见小提琴独奏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拉奏各种不同快速行进甚至跳跃的炫技音群,其间穿插着乐团与它的对话。这是典型巴洛克协奏曲的风格──独奏vs乐团。)
C.他们欢乐的派对结束在甜美的梦乡里。
(这一段是这个乐章最后的结尾乐段,分成两个部分:先是安静、慢速度描绘进入梦乡的乐句,小提琴独奏的旋律代表甜美的梦;最后小提琴独奏与乐团一起齐奏一开始的乐句,作为这个乐章的结语。)
第二乐章 非常放松的慢板
D.最终,每个人停止唱歌与跳舞,沉浸在柔和与愉悦的心情里,季节邀请了许多人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这个乐章的声音很有趣,每个乐器都拉奏轻轻的、长长的音,但它们合在一起的声音始终听起来怪怪的,不和谐。一直到最后,我们才听见让人感到悦耳舒服的和谐和弦音。这段音乐就是维瓦尔第所谓“和谐的灵感”一词最好的诠释。)
第三乐章 愉悦的快板
E.猎人在破晓时刻带着号角、猎枪与凶恶的猎犬出发。
(古时候,秋天也是打猎的季节。乐团一起演奏着精神抖擞的附点节奏,其间穿插着小提琴独奏双音与分解和弦跨弦拉奏的炫技乐句。)
F.猎物飞奔,而猎人跟随着它们的踪迹。
(这段音乐,小提琴独奏拉奏了一段上行的三连音音型的琶音。)
G.已经累坏了又受伤,而且害怕得发抖……
(这段音乐乐团演奏的部分像是在描绘害怕的猎物,而小提琴独奏的音乐则像是表现疲于逃命的猎物。)
H.大声喧嚷的枪声与猎狗,猎物试着逃脱猛烈的追捕,但却被抓住猎杀。
(小提琴独奏象征着猎物垂死的挣扎,而乐团则象征猎人、猎犬与猎枪。最后,乐章结束在一开头精神抖擞的音乐中。)
冬
第一乐章 不要太过的快板
A.在冰冻的雪中打战。
(乐团演奏的八分音符,代表冻得打战的身体。)
B.无情与刺人的寒风。
(这一乐段,是小提琴独奏最具炫技的音乐,象征着寒风刺骨的寒流。)
C.人们不断地在跺脚。
(这段音乐的节奏“跺脚”,我超喜欢的,很刺激哟!)
D.同时,由于毫不间断的冰冻感,牙齿冻得咔哒咔哒发抖。
(仔细听小提琴独奏,牙齿冻得发抖的声音。)
第二乐章 缓
E.在冰上走路,刚开始小心翼翼的。
(这一乐章一开始由小提琴独奏出人们在冰上行走、小心翼翼的情形。)
F.害怕摔跤滑倒。
(乐团齐奏八分音符,像人们在冰上非常小心走路的样子。)
G.然后走得更大胆,滑倒、摔跤。
(这段每一小节的音型都是下行音阶,像是滑倒摔跤。)
H.再一次在冰上走,走得越来越有信心。
(小提琴独奏拉奏出不断上行的音型,最后发展出一段很炫技的跳弓乐句。)
I.直到最后冰裂了,碎开。
(这段音乐听起来好像“在冰上行走困难重重”这档事总算结束了!)
J.透过铁门,听见:(想象听见风声!)
K.非洲热风、季节性东北冷风,所有的风纠杂在一起。这就是冬季,不管任何事情,它,也带来很大的欢乐。
(这是整个《四季》最后的压轴乐段,不只是小提琴独奏,连整个乐团都一起加入炫技的行列,让欣赏者内心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维瓦尔第在最后一行诗提到两种不同的季节性风向,非洲热风(由南往北吹)与东北季风(吹袭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季节性东北冷风,由东北俄罗斯往西南意大利北部吹),预告了春天又将来临的信息,也让我们认识了欧洲意大利半岛的气候变化。从音乐诗作认识、体验18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四季变化,维瓦尔第真的是一位很有文化深度的音乐家。
建议欣赏演奏版本
曲名:《四季》
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乐团:I Musici
小提琴独奏:皮纳·卡梅雷利
自从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I Musici弦乐团灌录了首张维瓦尔第的《四季》之后,就成为《四季》最佳的代言人。I Musici温暖明亮热情的南欧演奏风格,让人感受到最纯粹的意大利古典美学。而皮纳·卡梅雷利的小提琴独奏,则是我听过和I Musici合作最融洽的组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